《送僧》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重显。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的景象,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五色祥麟白月轮,
乘时应不念离群。
松根石上未归日,
谁看暮山飞断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五色祥麟和白色的月轮,展示了美丽而神奇的景象。五色祥麟象征着吉祥和祥瑞,白月轮则代表着纯洁和明亮。
诗人以此奇景为引子,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留恋。他认为在适当的时机,人们应该不再念念不忘与他人的离别。这种观点传递了一种超越个人感情的深思,暗示着对离别的接受和释怀。
接下来,诗人以松根石上未显的太阳为比喻,表达了他自身未能归来的愿望。这句意味深远的诗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彷徨和迷失,他的心境好似被困在了某个未完成的状态中。
最后两句描述了暮山上飞翔的断云,这是一种景象的描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情感流露。断云飞翔,象征着离散而不稳定的情感,诗人的心情也正如此云一般,无法安定。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隐喻,这首诗词将离别的情感与诗人的内心体验相结合,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情感表达。它引发了人们对离别、彷徨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在禅宗背景下的独特感悟。
庭前萱草花落巳久至秋复开感而作诗柬石末公。明代。刘基。露下蛩鸣寒气催,蒹葭叶响雁归来。鬓毛巳为忧生白,萱草何须晚更开。袅袅悲风吹落木,炎炎赤日走黄埃。干戈未了仍饥馑,人事天时总可哀。
送刘牧推官之兖州。宋代。范仲淹。相国镇束鲁,开合多英豪。羡子赋從军,壮思如波涛。当有非常遇,所得连六鳌。故人孙复之,卧云生二毛。或作梁甫吟,秋风共呼号。翩翩草檄外,可与相游遨。益以夫子心,万物都一毫。此行名与节,须似泰山高。
梦同诸公饯仲文梦中坐上作。宋代。梅尧臣。已许郊间陈祖席,少停车马莫催行。刘郎休恨三千里,樽酒十分听我倾。
送内弟魏生还里 其三。明代。王世贞。暂留同尔去,此语若无凭。好待莼丝熟,应逢张季鹰。
晋府世殿下请宴和诗二绝。明代。祁顺。际遇贤王真可喜,臣僚如坐春风里。宝贤乐善重诗书,昔日河间未堪比。
友人招赏桂花 其一。明代。张萱。西风吹折剪鹅黄,四出奇葩万斛香。更借西风频着力,莫教秋色过东墙。
和秦寿之铜陵江上二首 其一。宋代。王之道。枫叶霜馀霞灿烂,苇花风起雪纵横。铜陵江上秋容好,两绝新诗取次成。
汴京纪事二十首。宋代。刘子翚。内苑珍林蔚绛霄,围城不复禁刍荛。舳舻岁岁衔清汴,才足都人几炬烧。
送无可上人游边。唐代。姚合。一钵与三衣,经行远近随。出家还养母,持律复能诗。春雪离京厚,晨钟近塞迟。亦知莲府客,夜坐喜同师。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滨,大江之濆,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於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应科目时与人书。唐代。韩愈。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滨,大江之濆,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於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甲辰春日二首。宋代。刘克庄。学问过时已悍坚,文章垂老未精专。薰琴何患无赓载,秋扇明知有弃捐。旧读温寻浑不记,新吟锻炼久方圆。此生幸不当词翰,免被人嘲上水船。
小重山(枕屏风)。宋代。刘景翔。山翠晴岚曲曲偎。红香浮玉醉窝颓。不烦人筑避风台。潇湘路,随意自徘徊。春倦怕频催。琵琶私语近、问谁来。春风那隔锦云堆。梦中蝶,飞去又飞来。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宋代。释绍昙。茅舍春深,韶华可人。山花裛翠,烟草如茵。况有寻幽客至,锦囊探句,藜杖挑琴。握手松根同一笑,高风曾不护东林。
姑苏顾别驾毗陵幻上人偕万伯文刘季德过澹圃四首 其四。明代。欧必元。田家供具少,海味一尊倾。不共通宵饮,空传颂酒名。谈高无俗态,棋罢有歌声。花鸟邀欢地,临池赋几成。
梦谢亭。唐代。朱庆馀。梦后何人见,孤亭似旧时。褰开诚得地,冥感竟因诗。不往过应少,悲来下独迟。顾惭非谢客,灵贶杳难追。
春日豫章游览十首 其四。明代。欧大任。市汊渔父豢鸬鹚,芦下挐音来不迟。却怜榉柳留江畔,自在蜻蜓立钓丝。
疏柳飘零,暮鸦寒集,都门送客,斜阳影里。野色沈沈,翠微隐隐,遥指故乡云外。聚久交情厚,对西风、争忍分袂。饮散宾朋,画船去也,平芜千里。
因记。小轩无寐。观夜月凭阑,共论深契。绛帐清闲,杏坛优暇,当念宴游同醉。南北烟波远,愿无忘、音书频寄。未知名宦拘人,异日相逢何地。
青门饮(京师送王敏求归乡)。宋代。张纲。疏柳飘零,暮鸦寒集,都门送客,斜阳影里。野色沈沈,翠微隐隐,遥指故乡云外。聚久交情厚,对西风、争忍分袂。饮散宾朋,画船去也,平芜千里。因记。小轩无寐。观夜月凭阑,共论深契。绛帐清闲,杏坛优暇,当念宴游同醉。南北烟波远,愿无忘、音书频寄。未知名宦拘人,异日相逢何地。
蝶恋花 雨忆。清代。何振岱。海气侵人抛翠箑。长夏棂纱,雨过秋先接。小圃千花红半脱。栏干镇日无飞蝶。宝鸭香消愁暗结。奁雾轻呵,玉笛才停擪。题就新凉书坠叶。愁痕犹锁金丝箧。
次韵和吴侍郎自号乐城居士。宋代。宋庠。世有生贤运,人归得性场。朝端慕安石,民里祝庚桑。蛇影逢真悟,龟灵取数长。仙畦种芝圃,佛室雨花床。寄傲多行乐,观心或坐忘。柳溪能作瞑,竹坞别供凉。慧露沾僧饭,幽霞照客觞。皋夔真有自,箕颍更相望。留务尊台简,私游费橐装。侧聆图任切,安得久彷徉。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唐代。钱起。年壮才仍美,时来道易行。宠兼三独任,威肃贰师营。将略过南仲,天心寄北京。云旂临塞色,龙笛出关声。汉月随霜去,边尘计日清。渐知王事好,文武用书生。
寄陈处士。宋代。田锡。簿书军吏日相随,心在諠哗旨趣卑。明月夜吟无意绪,白云秋约笑羁縻。宛陵古寺经游少,叠嶂名楼眺望迟。堪重高人陈处士,不来寻访已多时。
读宋史四首 其三 太宗。明代。程敏政。野录山僧本好奇,是谁删润转生疑。由来授受分明处,涑水先生却备知。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宋代。苏辙。乐天种竹自成园,我亦墙阴数百竿。不共伊家斗多少,也能不畏雪霜寒。
古意 其二。明代。张澯。庭院春已半,车声来何迟。重门白昼夜,不敢挂杨枝。见君尚羞颜,低头自敛眉。愿为素馨花,采择袖君怀。君怀良不洽,贱妾长薰衣。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九 陈氏山林春日杂兴。元代。陈樵。剩水残山瘴海滨,一丘一壑可全真。月华虽死犹随我,春色为尘亦污人。石护生香成石乳,花连别树作花身。他年终拟忘名氏,碣石桐江理钓纶。
东州有感。金朝。宋九嘉。东城衰草没黄沙,故垒周遭小范衙。收竖那知真老子,龟趺系马卧吹笳。
题林德夫东山别墅 其九。明代。佘翔。花气朝侵榻,松风夜拂琴。庭前梧与竹,鸾凤自为林。
送皎然上人归山。唐代。李端。适来世上岂缘名,适去人间岂为情。古寺山中几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法主欲归须有说,门人流泪厌浮生。
寄王振拾遗(戊辰岁)。唐代。齐己。折槛意何如,平安信不虚。近来焚谏草,深去觅山居。□□□□□,□□□□馀。分明知在处,难寄乱离书。
蝶恋花。五代。冯延巳。窗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浑无绪。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屏上罗衣闲绣缕,一晌关情,忆遍江南路。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情处。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醉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华阳洞。明代。顾可学。郁郁华阳洞,仙传直至今。松含千岁色,云卧半山阴。玉柱元关閟,琅函禹穴深。鹤鸣初月上,独立阆风岑。
云巢雪洞。明代。释宗泐。云巢万物表,雪洞鸿濛先。结搆自无始,安居可长年。雪色共清素,云气同周旋。六窗既虚寂,神宇何廓然。白鹤绕巢外,长鸣月当天。仙人从空来,散花满璚筵。有时乘飙轮,浩荡游八埏。俯视沧溟水,倏忽成桑田。下士梦未觉,如醉方酣眠。茫茫百年内,宁知此中玄。
立春枕上。宋代。范成大。择蔬翻饼闹残更,儿女喧喧短梦惊。想得春风连夜到,东禅粥鼓忽分明。
广都道中呈季长。宋代。陆游。天上石渠郎,能来伴楚狂。风雪朝并辔,灯火夜连床。江水不胜绿,梅花无赖香。剧谈那得住,出处要平章。
岳阳楼诸郡伯见招。明代。翁万达。门对君山开岳阳,湖连巴水带清湘。盍簪偶尔净风雨,促管偏宜歌凤凰。阔浪涵空疑混沌,片云依鸟欲飞扬。青春地主能相恋,客旆何妨滞楚乡。
寄赵仰之。宋代。李之仪。倾盖逢君亦偶然,埙篪今日似当年。仙风宛是金华旧,诗句分明历水传。故国江山聊徙倚,深灯歌笑屡迁延。相思果许重相见,豫约严装报此缘。
颂古七十六首 其二十七。宋代。释士圭。茱萸这里无一滴,赵州无言便走出。春去秋来三百年,拄杖至今犹倚壁。
墓田八咏 其七 狮峰积雪。明代。史鉴。岩岩狮子峰,孤坟屹相对。维昔征蛮功,象阵悉惊溃。
寄江南李巽川许习盘二正郎兼忆张怀洲黄门。明代。谢榛。建业同官劳未休,三吴有待稻花秋。署郎各系江湖念,计吏相关风雨愁。别意且须通白雁,老年秪合在沧洲。迩来青琐悬何事,草疏深宵重倚楼。
游春八咏。宋代。欧阳澈。风烟触处欢无限,倒著接䍦归去晚。林梢璧月弄清辉,斗插山花笑而莞。华堂秉烛竞飞觞,浪语清狂胜弦管。探囊争出锦段新,灿灿珠玑光溢眼。
菩萨蛮 汉宫薰炉。清代。龚自珍。冶蓝活翠沈沈碧。人间无此消魂色。谁爇此炉香。才人居未央。摩挲还未忍。心上温黁肯。梦到古长安。茂陵春雨寒。
海棠溪。唐代。薛涛。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唐代。陈子昂。輶轩凤皇使,林薮鹖鸡冠。江湖一相许,云雾坐交欢。兴尽崔亭伯,言忘释道安。林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古树苍烟断,虚亭白露寒。瑶琴山水曲,今日为君弹。
去岁秋初抵鮀江,今仍客游至此,思之怃然 其二。清代。丘逢甲。沦落天涯气自豪,故山东望海云高。西风一掬哀时泪,流向秋江作怒涛。
高士咏·柳下惠。唐代。吴筠。展禽抱纯粹,灭迹和光尘。高情遗轩冕,降志救世人。百行既无点,三黜道弥真。信谓德超古,岂惟言中伦。
吴蚕。宋代。何应龙。正是吴蚕出火时,交交窗外一禽啼。溪西有叶高难采,遥见青裙上竹梯。
王令人蔡氏挽词。宋代。孙觌。殿极中台应,淮流奕世祥。佳儿王武子,名父蔡中郎。传叶青毡在,谈经绛幔张。悬知黑头贵,已伫白眉良。蘋老那能采,萱留祗自芳。谁当授彤笔,端为刻青琅。
与舍弟辈别于戙船澳二首 其二。明代。祁顺。瞬息分携粤水干,转头相忆已漫漫。欲将送别徘徊意,写出新图久远看。
隐语三首呈通判库部 其二。宋代。刘攽。邯郸度曲尽新声,稚萼韶华稍向荣。珠箔曲钩遮密坐,瑶台静室伴深行。
独坐有感。清代。孙元衡。仆婢都因药饵忙,自量生理坐胡床。抛书岂有安身法,止酒应无却病方。老圃寻花风邑邑,空庭待月露瀼瀼。南天草木逃秋令,烂熳惊看镜里霜。
寄谢刘彦集菖蒲之贶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君家兰杜久萋萋,近养菖蒲绿未齐。乞与幽人伴岑寂,小窗风露日低迷。
和李十二舍人直日放朝对雪。唐代。姚合。今朝街鼓何人听,朝客开门对雪眠。岂比直庐丹禁里,九重天近色弥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