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

颂古一百首朗读

《颂古一百首》是宋代释智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轻如毫未重如山,地角天涯去复还。
这句诗意蕴含了岁月流转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作者以轻如毫(细小的鸿毛)来形容时光的轻盈,重如山来形容时间的沉重。地角和天涯则象征着远方和遥远的归宿。一切从地角天涯开始,又回到原点,循环往复,无论多远的旅途,终究会回归起点。

黄叶殒时风骨露,水边依旧石斓斑。
这句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以黄叶殒落和风露为元素。黄叶在秋天凋谢,风露则暗示着秋天的凉爽。这里的黄叶和风露都是时间的痕迹,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也是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的象征。水边的石头仍然保持着斑驳的色彩,显示了岁月留下的痕迹。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

通过《颂古一百首》,释智愚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揭示了时间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诗中通过轻与重、起与归、黄叶与石斑等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思考。作者借助自然界的景象,将人生与自然融为一体,呈现了人类与时间和自然的共同经历,以及对这种经历的感悟。该诗词诗意深远,赏析时可以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朗读
()

猜你喜欢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看渠还玉署。
老我正归耕。
()
饭罢蓬瀛屧响廊,薰风啜茗倚绳床。
草荒老氏藏书屋,山绕王家避世墙。
汤饼承公荐槐绿,炉芬遣我梦芸香。
欲论旧事愁无奈,愿挽天河作酒浆。
()
天公胡为不自怜,结土融石为铜山。
万人探斫富媪泣,只有金帛资豪奸。
脱身献佛意可料,一瓦坐待千金还。
月华三火岂天意,至今茇舍依榛菅。
()

合卺杯传夜未央,洞房银烛照红妆。佳人才子鸳鸯匹,好似梁鸿配孟光。

()

得失功名非易计,纷纭世故总难知。心能顺道何须问,行不愧天胡可疑。

笑把菊花酬晚景,休疑桃李占春曦。满天风月闲开眼,长入醉乡无是非。

()

怒涛翻河乱石横,牵船上洪初月明。夜中不辨黄楼处,惟听层城钟鼓声。

()
海市从萧索,杯盘乐土风。
郡楼山向背,村坞树青红。
玉尘嗤夷甫,牙筹陋阿戎。
王侯真梦耳,穴蚁更论功。
()

年年桃李。渺关河一梦,飞花空委。鸿去燕来,锦字参差难寄。敛双眉、山对起。
娇波泪落妆如洗。独倚高楼,日日春风里。江水际。天色无情,似送离怀千里。

()
蜀人多巧思,组绣用功深。
生绡三尺余,成此观世音。
慈悲欢喜容,如出旃檀林。
莲花随步武,缨络缦衣襟。
()
晓风吹散碧天支,日上长空景象分。
寂照含虚无内外,当明一句若为论。
()

季子慕奇尚,少文耽卧游。生平骄尔辈,端合置沧洲。

此地适相遇,新篇高自酬。遂令林泉表,时见云霞流。

()
十里沙窝路,晴云向暮开。
褰裳九过水,驻马一观梅。
岁晚松篁茂,山寒虎豹哀。
不因王事迫,谁肯此音来。
()

骄魃羞明晓失威,前村落罢雨丝丝。四方万里共明月,五岳六辅生凉飔。

我亦白云一逋客,幸不龙门遭点额。寻常袖手不为霖,直恐风生天地黑。

()

皎月天空那有影,寒潭风动始生鳞。心从定后离尘劫,眼在无中见法身。

可信住山元是幻,也知荒殿不须新。须弥亦合俱推倒,临济曹溪若个亲。

()

满目山川又独来,白头怀抱易兴哀。郡城宜此开江嶂,佛殿何缘化劫灰。

万里中原劳怅望,千年鸣鹤自飞回。东浮西泛无穷舰,总被潮声日夜催。

()

王春雪三尺,人日雨一犁。五种虽未入,二麦颇亦宜。

人情岂不悦,天意似可期。官居著穷巷,睡味无人知。

()

昆崙东南禹九州,山高海阔峙以流。齐秦相袭一介丘,梁魏何有真浮沤。

天邑当中控四陬,先生去矣不可留。二十起家今白头,独骑麒麟诵春秋。

()

宋日营阳内史孙,因家占得九疑村。童心便有爱书癖,

手指今馀把笔痕。自握蛇珠辞白屋,欲凭鸡卜谒金门。

()

道人坐茅宇,独抱无弦琴。
对此景物变,夕云散还阴。
雨气一帘润,云意千山深。

()

裹饭无因绝往还,惟应帖子报平安。
山公马向花前放,岐伯书从枕上看。
贸易近来多北药,支持强欲著南冠。

()

连圻连不极,极望在云霞。绝壁无走兽,穷岸有盘楂。

纠纷上巃嵷,穿豁下岩岈。鱼游若拥剑,猿挂似悬瓜。

()
禅坐宁离此,意行何所如。
稻粱诗七月,果木赋闲居。
活水尝新茗,颠风落旧书。
无才甘用拙,不是隐樵渔。
()

不须重拟问高天,写尽长空也枉然。白日未曾听半句,于今又隔几重泉。

()

连章天上乞身闲,笑入吴船拥节还。
一夜风雷驱旱魃,始知霖雨出人间。

()

涌出沧溟外,孤高色更佳。气通丹穴雾,光映赤城霞。

碧嶂横遥汉,红泉落断厓。沙墩尽鹾户,茅屋半渔家。

()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

忆作南州客,归来东海滨。
尚怀忧世志,忍说在家贫。
老作山林计,梦随车马尘。

()

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

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

()

腻滑青螺宝髻黏,金盘香水吸寒蟾。指尖巧弄琅玕影,楚发轻披云母帘。

掠雾暗疑星点点,拂波深见玉纤纤。起来乱绾慵双凤,熏彻沉檀强自添。

()

笼中鹞子不得出。笼外要入将奈何。一边虫粘蜘蛛网,一边窗打扑灯蛾。

()

渊明千载士,志节尚苦清。
奈为五斗米,受彼县令名束带见督邮,颇亦用下情。
当时岂无议,以后何平评?苟非归去来,五柳传不成。

()
天涯知已集琳宫,文武升沉气味同。
仙乐几回来座上,梵音半夜落天中。
幻身何日脱尘劫,慧眼於今识色空。
兴尽归来情不尽,晨昏隐隐丽谯东。
()

犹得吾师继颂声,百篇相爱寄南荆。卷开锦水霞光烂,

吟入峨嵋雪气清。楚外已甘推绝唱,蜀中谁敢共悬衡。

()

宝鉴鸾沉影,仙軿凤翼辀。腰轻时待舞,眉细不藏愁。

洛馆迷罗袜,秦桑露桂钩。电微开笑靥,珠滑入歌喉。

()

千里桑麻压亩低,恩风德雨逐轮蹄。富民侯印如天上,云是楼台风是梯。

()

吾家蓄真迹,至宝千百计。藉作烟云观,自娱期勿替。

谁料风尘生,角声遍吴地。食肉鄙者多,吾侪孰为庇。

()

佽飞佩宝剑,涉江遇阳侯。风涛起连山,双蛟夹行舟。

舟人甘朽骨,壮士故不忧。解衣谢行侣,拔剑探灵湫。

()

为寻野趣叩禅扉,路入桥南近翠微。地静惟铺青草色,山高岂碍白云飞。

昙花贝叶来僧榻,萝月松风满客衣。似此幽光真个好,何妨临水坐苔矶。

()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

败叶草荒馀箭眼,残兵衣秃见刀瘢。萧条香火枫林静,散漫人烟草阁寒。

()
春色若有价,黄金量山丘。
几拟把酒吟,浪欲开口酬。
今朝庭柳枝,拗折丝已柔。
东风弄五色,渐落草木稠。
()

大星无光月如水,紫烟辟寒天万里。金吾木柝声不骄,火树星桥接空起。

恭承休假作上元,满目韶华帝城里。团圞三五宵可怜,浅薄一分春奈尔。

()

初出银蟾遍大千,尖时圆相尚依然。只今笑语垂杨下,多少清光在目前。

()

泉眼高千尺,山僧取得归。架空横竹引,凿石透渠飞。

洗药溪流浊,浇花雨力微。朝昏长绕看,护惜似持衣。

()

大哉我公泰山北斗堪相比,大哉我公泽雨恩波不胜指。

惟兹寿考能作人,歌功颂德更无已。溯自前年丁酉春,文甲乡庠初议起。

()

玉饧香,红烛艳,良夜永清漏。爆竹声催,新泉酿芳酎。

年年三六盈虚,瓶尊报赛,还略似、梦华风候。

()

孤踪不择地,陵上即安陵。

聊自存吾道,其他无异能。

()

清寒雪夜天,攲枕暗灯前。总为多思虑,常令少睡眠。

著书传后世,讲学绍先贤。老死将无日,空閒十二年。

()

宛转龙歌节,参差燕羽高。风光摇禁柳,霁色暖宫桃。

春露明仙掌,晨霞照御袍。雪凝陈组练,林植耸干旄。

()

君子达义命,不为外物骛。孳孳脩其身,贵贱安所遇。

青蝇污白璧,自古有不虑。曾参不杀人,谗言令母惧。

()
竺乾心法拈花笑,洙泗家风鼓瑟希。
一问已应居第二,更询来处落三机。
()

晚菘早韭各随时,霜薤青青间露葵。甘脆自堪供小摘,不须他觅养神芝。

()

春江江水连江陌,月照行舟送行客。蜀僧弹我绿绮琴,能使一声江水白。

一弦韽韽迟流云,再弦低似曲中君。复有六弦七弦遍,冷冷万象散幽沉。

()

门前九陌尘,石上定中身。近放辽天鹤,曾为南岳人。

腊高松叶换,雪尽茗芽新。一自传香后,名山愿卜邻。

()

先生怀姱节,寤寐见古人。凌朝漱九阳,为予貌灵均。

曲眉象珠斗,姣衣飘春云。云中嫣含笑,望如扶桑君。

()

土阶章韶风日美,巢父不听却洗涧中水。
象犀满山珠塞渊,弃不之顾但酌岭外泉。
呜呼千丈之浑泥数斗,一滴清泠空宇宙。

()
兀兀心传,了了忘缘。
叶零白露,云散青天。
玉毂兔推而洗开夜色,银笼鹤出而飞度寒烟。
借功明位,借伴入廛。
()

登古城兮思古人,感贤达兮同埃尘。

望平原兮寄远目,叹姑苏兮聚麋鹿。

()

苍玉光寒篆紫烟,重重封裹到梅边。
得君一片歙溪石,即我终身绵上田。
少达必穿维翰铁,尽穷共守子云玄。

()
凡躯四假。
便做长年终不藉。
水葬鱼收。
教你人咱业骨骰。
()

救日劳劳走啬夫,上天脉脉忆群巫。火城莫保裴中立,水阵长悲李左车。

高会不成诛宋义,贫交劣得失田苏。竹王一曲祠今古,山鬼旁招魂有无。

()
郡吏东征迓衮衣,不知郡圃掩芳扉。
樱桃熟处香山识,杨柳栽时靖节归。
壁帖嵌尘钟鼎碎,楼歌压市管弦飞。
庐山面目清如此,几客登临几夕晖。
()
厇诉金毛师子子,栴檀林下青莎里。
置也置也威目全,一出六出眉剔起。
非拟拟,知几几,星流不问三千里。
天外风清哮吼时,为君吸尽西江水。
()

森索妖星动赤埃,蒙坑不守雁门开。长驱无阻吹唇疾,宁武关头一箭来。

惜哉一箭但中目,噀血天狼能齧镞。连飞一箭殪其雌,狐狸不得上门屋。

()
我本麋鹿性,谅非伏辕姿。
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奇。
齐驱大道中,并带銮镳驰。
闻声自决骤,那复受絷维。
()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
翠岭游仙梦破,暖香残酒醒时。
子规啼月下花枝。
日涌山光照市。
柳拂眉间黛色,桃匀脸上胭脂。
()

折得黄花觅酒卮,老贪花酒又贪诗。霜寒古径留佳色,秋过残香恋故枝。

爱酒客归无旧主,餐英人去少相知。悠悠隐逸千年趣,笑我相看日已迟。

()

君毋求险艰,我只造平易。荡舟几半日,借问诗成未。

()
夏田少雨富来年,多雨何妨穑事秋。
已戒日供皮子面,更教晚稻饱霜收。
()

旱甚山光暗,风颠日色微。
桑芽蝱翅小,荻笋彘肩肥。
野寺看题壁,村垆问典衣。

()

我生不识黄鹤楼,未向滕王阁上游。南昌武昌空梦想,安得醉倚雕栏秋。

画中楼阁知何处,我欲凌风试飞去。西山雨挟南浦云,鹦鹉洲连汉阳树。

()

富贵危机解杀身,是非千古付樵人。当时长史魂应悔,不向山中只负薪。

()

此博谁名汝。想当年、波罗塞戏,涅盘经语。天竺传来双采好,么六四三二五。要随喝、随呼随数。从得三郎绯衣了,再曾逢、潘彦知音侣。同入海,亦良苦。雄拿豪攫争鸣杵。正关河、疏星残月,几声秋雨。却是驱驰玄黄马,脚底蹈燕蹴楚。甚一涧一梁能阻。翻覆输赢须臾耳,算人间万事都如许。且一笑,看君赌。

()

太华岧峣晓正苍,真源遥溯气灵长。五材并用知金肃,万宝初收识白藏。

呼吸几人能入座,儿孙列岫尽成行。西南正有三年克,早晚欃枪扫鬼方。

()

十日无栖此夜偏,故人布被拟同眠。那知难后贫如我,抵足牛衣剧可怜!

()

双轮激浪突风樯,神力无劳乞马当。正为狂澜思砥柱,小孤屹立水中央。

()

翠湿衣襟山满楼,竹间溪水绕床流。

行人莫羡邮亭吏,生向此中今白头。

()

晨兴跨款段,徘徊欲何之。所之绿树外,纳履话幽思。

凉风生怀袖,麦饭甘如饴。暮还约复往,将子当吾徯。

()

轻飚习习起青蘋,宿雾全开霁色新。
高阁晴曦射疏牖,虚堂润气彻华茵。
垫馀巾角曾衝雨,晦尽琴徽旋拂尘。

()

春湿蒸云雨欲丝,飘飘游子别离时。
愁看陌上青青草,送尽行人总不知。

()

白日照舟师,朱旗散广川。群公饯南伯,肃肃秩初筵。

鄙人奉末眷,佩服自早年。义均骨肉地,怀抱罄所宣。

()

春林风袅千梢叶,柳花乱洒江城雪。梦中栩蝶忽惊流,枝上啼鹃正凄绝。

传来霜檄墨方淋,閒向风檐心半折。榻前鼾睡不容留,非底妖氛期扑灭。

()

霜月何皎皎,寒负更凄凄。

气候感微虫,终夜常悲啼。

()

青铜留着布囊中,去谒人间小卧龙。
久欲共君谋一醉,有钱却又不相逢。

()
马蹄一日遍长安,萤火鸡窗千载寒。
从此锦衣归故里,文峰高并彩云端。
()

大杓才添小器盈,啾啾唧唧似吹笙。
儿童侧耳山翁笑,一任教他水火争。

()
旛胜丝丝雨,竹歌步步尘。
一年新乐事,万里未归人。
云薄竟悭雪,酒浓先受春。
送寒东作近,惭愧耦耕身。
()

入狱集少陵,手书诗二百。从容赴柴市,千秋吊信国。

马公旷代起,蒙难究心画。疑辩信乃坚,守臣当死职。

()
著意绣鸳鸯,双双戏小塘。
绣罢无心看,杨花满绣床。
()
幽居人世外,久厌市朝喧。
苍翠连双阙,微茫认九原。
残红映巩树,斜日照轘辕。
薄暮柴扉掩,谁知仲蔚园。
()

骋望平原路,郁葱何所有。狐兔不足陈,麋鹿窜乱走。

鹿走何迷离,血肉俄缭绕。饥鹰食不多,饱犬食亦少。

()

瘴云阴、卯饮杯停,骊歌柳岸催发。冷落孤踪,凄迷影事,梦杳庄生蝶。

庾楼风,皖江楫。带水盈盈限秦越。情切。到而今翻羡,羁禽天末。

()

东皇故把春狼藉,做尽无聊,镇日连朝,不让黄鹂上柳条。

香泥阻断王孙路,莫问吹箫,一夜春潮,已过红楼第二桥。

()
猗猗翠蔓长,蔼蔼繁香足。
绮席堕残英,芳樽渍余馥。
()

寄语人间学道人,无真可学乃为真。施郎昔日投竿处,直下寻纶透海滨。

()

恩情已随纨扇歇,
攒到愁时节。
梧桐一叶秋,

()
倚杖柴门外,蝉声晚正清。
水涵初月白,山对落霞明,心迹真无事,行藏付此生。
邻翁过相语,有喜近西城。
()
斜风吹雨晚空蒙,独立溪边两鬓蓬。
便过此生何所恨,百年强半水云中。
()
坐断毗卢顶,踏翻千差路。
须弥灯王,无插足处。
()

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露滴金盘,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

()

袅袅风波又此秋,青溪几曲映清流。疏篷剪烛人重话,短鬓簪花老渐羞。

杯影惊心倾海水,角声催晚逼城楼。蒹葭别有凄凄恨,不向中央怨阻修。

()

司谏南迁日,还家草木香。海云秋不散,何处望潮阳。

奕有商山乐,辞无楚水伤。唯馀青琐梦,万里绕龙骧。

()
陈三立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
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
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
归来数亩小园宽,风有轩棂月有坛。
总为才疏能忤俗,兼缘兴尽合休官。
空山老死知无补,往代兴亡稍欲刊。
洛下寄书藉黄石,莼鲈终恐愧张翰。
()

潇洒绿池风皱。青盖婷婷依旧。多情写出旧宫黄。此是阆苑才有。

凝祥池上琼肌厚。惓长昼。幽姿照水香微透。转眼千年时候。

()

朱弦四十昔尝闻,艺不论多贵绝伦。
少损新声放平淡,免教醉杀白头人。

()
红旆萦林却转,琼筵就水重开。
荷香着衣不去,竹色映酒遥来。
()
清气飞来望似空。
数椽何用草,膝堪容。
卷将一片当帘栊。
难持赠,只在此山中。
()

主器遵而祖,荆花好振先。彝伦天叙就,而祖即而天。

()

倚空楼阁枕西郊,新筑方塘漾柳梢。忽有山童报奇事,一双孙子鹤成巢。

()
理气虽然不可无,形而上下有精粗。
概将动作名为性,天地同为牛马区。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盘回六七里,天色冷飕飕。
石壁无平地,山云隔远洲。
清笳悲送日,老卒病眠秋。
行望酒家出,青山映碧流。
()
薄宦辞家远,经秋未得归。
直随山北去,却背雁南飞。
川净白云起,郊平红树微。
忆曾留宿处,立马认还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