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宋代。释智愚。一文一武偶相逢,说尽英雄各不同。俱往长安朝圣主,姓名终是达天聪。
《颂古一百首》是宋代释智愚的作品,它描述了一位文人和武士偶然相遇,通过他们的交谈,揭示了英雄们各自的不同特点。诗中同时提到了长安朝圣和达天聪这两个重要主题。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文一武偶相逢,
说尽英雄各不同。
俱往长安朝圣主,
姓名终是达天聪。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不同类型的英雄人物的赞颂和敬意。诗中的"一文一武"指的是文人和武士,他们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才能。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在诗中相遇,通过他们的对话,探讨了英雄们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诗中提到的"俱往长安朝圣主"意味着文人和武士都向长安进发,朝圣皇帝。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代表了权力和荣耀。通过朝圣主,文人和武士都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
最后一句"姓名终是达天聪"传达了作者对达到卓越智慧的追求。达天聪是指智慧非凡、超越常人的人物,作者希望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士,最终都能够成为具有卓越智慧的英雄人物。
这首诗词通过对文人和武士的对比,展示了不同类型英雄的特点和追求。它提醒人们在追求权力和荣耀的同时,也要追求智慧和超越自我的境界。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引发读者对于人生与价值观的思考。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代成父作二首。宋代。赵蕃。忆昨公持使节西,迎公曾渡石田溪。今公复因召节至,送公亦渡石田水。公今西来又东去,送迎车马纷无数。我虽憔悴不如人,倚赖故情蕲一顾。
送池州施司理。明代。顾璘。长才竟失金门第,大郡聊悬黑绶行。断狱好师于定国,赋诗还继谢宣城。家山日送登楼色,江水秋回绕郭声。土物况宜调膳美,白鱼青笋饭香粳。
次韵马伯庸应奉绝句八首 其七。元代。袁桷。向曾六月桓州住,雪歇前岩散冰树。王郎马郎太愁生,两骑双双辞我去。
石城道中口占。明代。张嗣纲。石城歧路草芊芊,野岭勾盘虎踞连。结伴远游青嶂外,思亲遥望日云边。精忠报称知何日,鞠育劬劳已历年。自恨晨昏疏定省,天涯惟祝海筹添。
新市杂咏十首。宋代。华岳。翠翘伴醉倩人扶,约我文君卖酒垆。解佩向人陪笑问,一杯容妾佐樽无。
题余伯明龙沙遗谶。明代。徐熥。相逢证九还,一窍指玄关。道契鸿濛外,神游鹤驭间。丹砂延绿发,白日驻红颜。试问龙沙迥,予名列几班。
和郭麾霆长教三中 其二。清代。王汝赓。淋漓大笔想挥毫,脱手弹丸力不劳。南国伤兰方拟屈,东篱咏菊恰如陶。长辞薄宦情厚淡,独任斯文品自高。三复佳章频击节,为君浮白酌松醪。
喜景仁直秘阁。宋代。司马光。延阁屹中天,积收云汉连。神宗重其选,国土此为偏。夫子岷嶓秀,声名俊造先。清标峻不及,胜气驶无前。待价犹怀璧,临歧肯著鞭。介推不求显,张季久主迁。玉槛钩陈上,丹梯北斗边。帝容瞻日角,宸翰照星躔。职秩曾无贵,光华在得紧。公卿殊未晚,尚少买臣年。
忆秦娥。宋代。程垓。情脉脉。半黄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记得,袖香熏窄。别来人远关山隔。见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和周子中病中代书之韵兼督胡季文季永游山之。宋代。杨万里。吟外今何病,愁边我索居。昔无今样懒,新久故人书。只说游山去,谁令作计疏。衡庐负我辈,我辈负衡庐。
拟咏怀诗 十。南北朝。庾信。悲歌度燕水。弭节出阳关。李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故人形影灭。音书两俱绝。遥看塞北云。悬想关山雪。游子河梁上。应将苏武别。
寄题武当郡守吏隐亭。宋代。释希昼。郡亭传吏隐,间自使君心。卷幕知来客,悬灯见宿禽。茶烟逢石断,棋响入花深。会逐南帆便,乘秋寄此吟。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宋代。苏轼。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间不可无君语。金鱼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路人皆言君未远,骑马少年清且婉。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不行。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系马岩花落。出城三日尚逶迟,妻孥怪骂归何时。世上小儿夸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
对雨述怀示弟承检。唐代。翁承赞。淋淋霎霎结秋霖,欲使秦城叹陆沈。晓势遮回朝客马,夜声滴破旅人心。青苔重叠封颜巷,白发萧疏引越吟。不有惠连同此景,江南归思几般深。
纪昌贯虱悟射图。宋代。郑思肖。从来绝艺欲超伦,何止弯弓用意深。觑破微尘微极处,忽开大地见红心。
采桑子。清代。丁榕。琼楼晓起银屏冻,莫倚危阑。又倚危阑。雁送西风扑面寒。声声碎玉鸣檐铁,怕说心酸。早已心酸。冰雪关河去住难。
送马道人归天台。宋代。张咏。逢山长欲例辞荣,见说天台益自惊。绝顶要归终久住,此时无计伴师行。囊携鼎药身难老,路接仙桥眼更明。莫笑宦途滋味薄,五湖曾有片帆轻。
再和 其一。宋代。程公许。闻道溪桥涩欲乾,黄昏缟袂不禁寒。爱之不见空搔首,玉立亭亭可得干。
和梅花百咏诗 其四十四 新梅。明代。王夫之。试雨禁风始出胎,根苗忘尽旧亭台。倡条冶叶轻前辈,庾信江南老自哀。
临江仙(赠妓)。宋代。王之望。十二峰前朝复暮,忽愁望断行云。梦回江浦晓风清。远山思翠黛,蔓草记罗裙。锦字织成千万恨,翻成第入新声。幽期谁为反离魂。主人无浪语,狂客最钟情。
送王汶宰江阴。唐代。包何。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典教寺。明代。张弼。城南野寺啼钩辀,分明唤我踏青游。又值提壶苦相劝,东风今日醉遨头。
代书寄薛四。唐代。张说。孤雁东飞来,寄我纹与素。纹足经三象,素当综群务。远见故人心,一言重千金。答之彩毛翰,继以瑶华音。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
次韵吕浩然四首。宋代。张镃。小筑茅堂亦有厅,规摹林野自然清。仙风道骨真人后,过我应除喝道声。
浣溪纱 咏江山船八首 其一。清代。薛时雨。江水湾湾漾碧波。山岚冉冉映青螺。江山如此易情多。江上潮来游客梦,山中云遏美人歌。江山如此奈情何。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宋代。释师范。作家相见,有底凭据。迥无人处,聚头共语。寂子无端撼茶树。
野田行 [一作于鹄诗]。唐代。李益。日没出古城,野田何茫茫。寒狐啸青冢,鬼火烧白杨。昔人未为泉下客,行到此中曾断肠。
送丘景唐赴安岂教。宋代。陆文圭。元枢出督宣威地,名姓江淮草木知。今见闻孙骑款段,去为博士拥佧比。诗书泽远真难继,功业时来亦可为。往事百年无年部,庆岂亭下稻连陂。
千手眼白玉观音偈嘲金使。。杨冠。一手动时千手动,一眼观时千眼观。幸自太平无一事,何须做得许多般。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宋代。苏轼。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郑子向河朔,孤舟连夜行。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回头坐上人,聚散如流萍。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
双柳。宋代。苏辙。我作新堂,中庭萧然,双柳寺峙。春阳既应,千条万叶,风渥雨洗。如美妇人,正立栉发,发长至地。微风徐来,掩冉相缪,乱而复理。垂之为缨,绾之为结,屈伸如意。燕雀翔舞,蜩蜇嘶鸣,不召而至。清霜夜落,众叶如剪,颜色惟悴。永愧松柏,岁寒不改,见叹夫子。聊同渊明,攀条啸咏,得酒径醉。一廛粗给,三黜不去,亦如展惠。
除夕。明代。韩俊。岁月无情可奈何,残灯孤馆客愁多。百年犬马心空壮,万里风云鬓已皤。苍狗天边惊变态,涓流山下欲成河。凭谁领会鸱夷意,小艇江湖浩浩歌。
戏简孔太祝。元代。范梈。人间最好日,祇在菊花前。颇怪来今雨,相看语后天。门阶销俗客,冠佩切飞仙。愿约秋风住,长年泛酒船。
和陶影答形。宋代。吴芾。行止每依人,人皆笑我拙。独以相从人,未能便弃绝。纵君得显荣,亦耻事谀说。人情苦好乖,会少常多别。而我独与君。初不易生灭。相亲如一体,亦不畏寒热。但我常自暇,而君力常竭。若以此比方,孰优还若劣。
三十年前饮令名,天涯离合漫相惊。喜君宪节新开府,愧我诗坛始结盟。
兰麝清风薰满座,粳蚕美俗动诸营。倚阑更有淹留地,明日登楼一送行。
天津提督兵备刘天祐宪副留饮席上联句三首 其二。明代。程敏政。三十年前饮令名,天涯离合漫相惊。喜君宪节新开府,愧我诗坛始结盟。兰麝清风薰满座,粳蚕美俗动诸营。倚阑更有淹留地,明日登楼一送行。
尧峰院。宋代。李弥大。云峰何岧峣,去天馀几丈。其下蔚华林,幽禅屹相向。我游先朝暾,海日射巾杖。飞盖不须持,步步苍松障。山僧知我来,罗立凫雁行。提携两行人,为我谈实相。一种勿弦琴,三叹无声唱。开轩面东南,千里入俯仰。西登妙高台,更欲兹旷望。土断泽绕山,烟涛渺云浪。恐是六鳌连,蓬壶堕莽苍。又疑鲸入海,偃脊起青嶂。时方老火炽,金石流欲炀。须臾变云雨,为作雄风壮。翻手回凉秋,掀舞千林响。谁云免水宫,自是神龙藏。三高如可作,吾欲五湖访。洗足巨浸心,振衣孤峰上。寄语夸夺流,得饱但相忘。长哦可当歌,踏月下空旷。
横溪驿感怀。宋代。范成大。行遍天涯与地隅,筋骸那比十年初。朱颜有酒且留住,白发无方能埽除。未得归田先作赋,专攻种树已成书。祗今飞到南山下,犹解清晨出荷锄。
鸠。明代。郭之奇。我观诸物意,惟尔独纯真。拂羽当虹见,居巢许鹊邻。春农颁首政,君子念平均。三复鸤鸠什,其仪叹彼人。
次漕庾两使者绝句韵六首 其六。宋代。刘克庄。古来一鬨立之平,朱魏当年互讲明。遗□□□□□约,面含菜色腹雷声。
月照梨花。清代。屈大均。天气,初暖。帘帘都卷。碧草多情,随人近远。黄蝶白蝶依依。逐花飞。春归只有飞花送。烟轻雨重。片片风相弄。乳莺衔去休太频。频使愁人。泪沾巾。
忆毛易甫薛子舒。宋代。刘克庄。昔在江东会集时,二君独许话心期。春风萧寺同登塔,落日荒台共读碑。百吏染毫供草檄,万花围席看题诗。那知数尺无情土,别后双埋玉树枝。
山水扇面。明代。刘璟。清溪道士神仙侣,独究羲文先后天。玄鹤一声云缥缈,满林松影落阶前。
重展西湖二首。宋代。宋庠。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閒州不计年。
送宁侍者参方礼祖。元代。梵琦。佛祖丛中无位次,参方行脚谁家事。随兴一念便乖张,莫向禅门探意旨。须知真正道人家,到处忘怀悯自他。烂沙浮沤盛满钵,閒来石上种莲花。
高邮道中。清代。多敏。甓社湖边路,舟行一叶深。药炉谙病骨,经卷忏愁心。水国牵幽梦,山灵笑苦吟。隔花声细细,对面有春禽。
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诗。南北朝。徐悱。相思上北阁,徙倚望东家。忽有当轩树,兼含映日花。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更使增心忆,弥令想狭邪。无如一路阻,脉脉似云霞。严城不可越,言折代疏麻。
太庙乐歌九首 其三 俎入歌。隋代。牛弘等奉诏作。祭本用初,祀由功举。骏奔咸会,供神有序。明酌盈樽,丰牺实俎。幽金既荐,缋错维旅。享由明德,香非稷黍。载流嘉庆,克固鸿绪。
乘风兰棹泛沧波,溪上怀人屡见过。两世通家联父子,百年交谊托丝萝。
登楼莫问悲秋赋,秉烛何妨达曙歌。麈尾尊前君自见,玄谈谁较阿戎多。
冯稚谟携其长公缉倩过访村居夜饮于贻安堂有赠。明代。欧必元。乘风兰棹泛沧波,溪上怀人屡见过。两世通家联父子,百年交谊托丝萝。登楼莫问悲秋赋,秉烛何妨达曙歌。麈尾尊前君自见,玄谈谁较阿戎多。
题吴仲类冰玉山房六景 其三 漱润轩。明代。邓云霄。空翠湿香林,爽并金茎露。漱馀肌骨清,乘风纵轻步。
望月婆罗门引。元代。许有壬。紫宸朝罢,东风吹到谪仙家。貂裘抖擞尘沙。一室窗明几净,人境独清华。有息斋名画,殿帅高茶。主人意佳。道分手、即天涯。何事相逢不饮,戚戚嗟嗟。黄封旋拆,有鹅腊、鸡朐与兔羓。公不饮、孤负梅花。
菩萨蛮五首·集南唐李后主句 其五。清代。吴庆焘。琼窗春断双蛾皱。金炉次第添香兽。独自莫凭阑。一帘风月闲。依依香暗度。好向郎边去。眼色暗相钩。无言独上楼。
下庄栽禾呈诸兄弟 其二。明代。庄昶。指迷中路须童子,拜号村山亦具茨。杖屦已空天地阔,头颅聊得雪霜迟。呼牛应马谁无事,运水搬柴君得知。世短意长无俗念,青帘影里酒频支。
尺素西来寄鲤鱼,临池高兴更谁如。草知张氏名东汉,帖似颜家老尚书。
烟海游龙长啸外,天门跃虎半酣馀。渔阳敢佐中军鼓,落日浮云过孟诸。
顷承肖甫中丞草书已得鲁公笔法复垂示索观淳化旧帖辄寄鄙句。明代。欧大任。尺素西来寄鲤鱼,临池高兴更谁如。草知张氏名东汉,帖似颜家老尚书。烟海游龙长啸外,天门跃虎半酣馀。渔阳敢佐中军鼓,落日浮云过孟诸。
平靖关。清代。沈德潜。荆豫分疆处,天然屹此关。断崖通一线,绝顶控千山。地险风云壮,时清戍守闲。当年龙战日,飞鸟尚难还。
防江行五首。宋代。刘子翚。汉家飞将雄,夜战芜战北。双刀斫尽刓,月暗穿围出。低头拔胡箭,却向胡军射。
题著作魏仲先隐墅。宋代。宋祁。隐路高高入翠微,人亡宅在有馀悲。自圆溪月知吟处,不散岩云忆卧时。素壁尘昏三纪貌,白杨风老几寻枝。草堂故集篇篇好,要与商翁续紫芝。
鸡鸣山睡起写怀次陈华山壁间韵。明代。罗兆鹏。山房夜半酒初醒,浣浣阶前竹露生。远柝击随风敛阵,疏钟鸣向月低楹。松峰画布禅关峭,花径云封客梦清。吟罢忽惊秋事晚,厌闻塞雁向南声。
泗滨得石磬。唐代。李勋。浮磬潜清深,依依呈碧浔。出水见贞质,在悬含玉音。对此喜还叹,几秋还到今。器古契良觌,韵和谐宿心。何为值明鉴,适得离幽沈。自兹入清庙,无复泥沙侵。
同人登岱至对松山日暮而返。清代。阮元。未及上翠微,暂揽松山胜。嵌岩置修除,缘壁起盘磴。拂衣千仞上,阑危不可凭。峰高多夕阴,天半风初劲。坐我万松间,苍翠互相竞。白云横不流,中有新寒凝。林壑媚幽姿,泉石动清听。已忘世人情,羡彼飞鸟性。
陈丹泉枉顾别后寄怀。明代。庞尚鹏。东山曾订十年期,翠竹江村入梦思。世路正怜投檄早,故园偏恨见君迟。牢笼天地心犹壮,呼吸烟霞鬓未丝。欲向云房借飞舄,便从华岳访希夷。
长相思·山驿。宋代。万俟咏。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馀秋更清。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题赵仲穆挟弹图。明代。李东阳。东风挟弹小城春,游骑飞缰不动尘。道上相逢休借问,卫家兄弟霍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