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八首

偈颂七十八首朗读

《偈颂七十八首》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无心而自闲,
天无际而能宽。
道无像而普应,
神无虑而常安。
随之也不见去迹,
迎之也不见来端。
一藏教只成赞叹,
三世佛止可傍观。
烛晓堂虚,
织妇转机梭路细。
水明夜静,
渔老拥蓑船月寒。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云朵无所牵挂而自在,天空无边无际而宽广。
道理无形无像却普遍适应,神明无忧无虑而常安。
随着它也不见它的离去痕迹,迎接它也不见它的来临端倪。
一部佛教经典只能引起赞叹,三世佛陀只能远远观望。
烛光拂晓时,殿堂空寂而虚无,
织妇在转动织机,细细地编织着布路。
清澈的水中,夜晚宁静无声,
渔翁拥着蓑衣,乘船在寒冷的月光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宁静自在的心灵状态。作者以自然的事物为比喻,描述了一种超越形象和物质的境界。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无形无物的云、天、道和神,它们都具有自由、广阔、普遍和安宁的特点。云自由自在地漂浮,天无边无际,道理普适而普遍应用,神明无忧无虑常安详。这些抽象的意象代表了一种超越具象世界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广阔和灵性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这种境界的特点。它们无迹可寻,无端可察,既无法追踪其离去的痕迹,也无法预见其到来的端倪。这表明这种境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超越世俗的存在。

最后两句以日出时的烛光和夜晚的渔翁为形象,描绘了宁静和安详的景象。烛光映照着空寂的殿堂,织妇细心地编织着布。水清澈明亮,夜晚静谧无声,渔翁披着蓑衣,乘船在寒冷的月光中。这些景象传达出宁静、安详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抽象的意象和具体的景象相结合,表达了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自在。它呈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心灵自由和安详的意境,引导人们超脱尘俗,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襄阳耆旧总堪羞,只有庞公已入州。
自向芭蕉眠夜雨,不堪更鼓在床头。
()
碧玉去随年少易,绛桃留待主君难。
唤郎岂有云神女,觞客宁无黑牡丹。
汉上谩为留佩恼,湘东曾被淡妆瞒。
维摩老病禅房冷,一点青灯伴夜阑。
()
()

阖闾城外草芊芊,桃花杏花红烂然。物华两岸眼零乱,画船春水如登天。

棹歌却转横塘去,山寺钟声日将暮。长松夹径风泠泠,曾是先贤旧行路。

()
草草杯盘灿烛光,故人相对水云乡。
涛江君去访秦望,丘壑我归为楚狂。
活国未逢三折臂,忧时空转九回扬。
绝怜明发成南北,梦寐全无夜太长。
()

老眼纷世故,百嗜了若遗。忽闻佳山水,未到神已驰。

迢迢古长乐,山水天下奇。中有隐君子,少读升天词。

()
板屋骤喧飞白蚊,纸窗欲雨暗苍蝇。
长劳井臼惭妻子,近绝音书借友朋。
夜半苦吟堪泣鬼,日高甘寝祗输僧。
意衰俗物何难败,才薄天公却未憎。
()
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
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
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
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
()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

身入云端云下垂,风雷南去日西驰。青霓断续斜阳外,碧海澄鲜子夜时。

天柱独晴依上界,冰轮乍满半秋期。茫茫俯视皆尘雾,一片空明对玉池。

()

结发事疆场,全生到海乡。连云防铁岭,同日破渔阳。

牧马胡天晚,移军碛路长。枕戈眠古戍,吹角立繁霜。

()

淡日帘栊,嫩寒庭院,深情问有谁知。宿酲初解,缃缬上花枝。

约略靓妆人影,点春涡、半晕燕支。朱门侧、栏干倚遍,无地寄相思。

()
宽尽香罗金缕衣。
心情不似旧家时。
万丝柳暗才飞絮,一点梅酸已着枝。
金底背,玉东西。
()
白马貂裘锦幕?,离觞潋滟手亲持。
头风欲待歌词愈,肺病甘従酒力欺。
不分归心太匆草,更怜人事苦萦縻。
相逢借问空长叹,便舍灵龟看朵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