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三十六祖颂

赞三十六祖颂朗读

《赞三十六祖颂》是宋代佛教僧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佛教思想中关于无我、无为、无作性的理念,以及对佛陀和三十六位祖师的赞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阇夜多因地,昔为自在天。
一契无作性,大用得言前。

这首诗的诗意深奥,需要通过分析来理解。首先,"阇夜多因地"指的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的地方,也就是菩提心的来源。"昔为自在天"表达了佛陀在无量劫前曾经是一位自在天的神灵。这两句诗意呼应,突出了佛陀的卓越背景。

接下来的两句诗"一契无作性,大用得言前"则表达了无我、无为、无作性的佛法观念。"一契"意味着一种契合、一种理解或体悟,指的是人们通过证悟佛法的方式实现自我的觉醒。"无作性"强调了人们本质上没有独立的实体,没有真实的自我存在,而是受各种条件因缘所影响。"大用得言前"则表示这种佛法观念的重要性,它超越了言语和概念,是一种深刻的智慧和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陀和佛法的核心思想。它赞颂了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的故事,强调了无我和无作性的佛法观念。通过这首诗词,释印肃向读者传递了佛教的智慧和启示,引导人们超越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

猜你喜欢

草根共木皮,藉以延岁年。疢疾应由我,修短固在天。

便欲御风去,其如至情牵。留往总不易,寒风凄枕边。

()

青规前席暇,归沐兴何长。
北第秋将晚,东篱菊正芳。
幽丛霏薄雾,桂色艳轻霜。

()

北固山前波浪远。铁瓮城头,画角残声短。促酒溅金催小宴。灯摇蜡焰香风软。落日烟霞晴满眼。欲仗丹青,巧笔彤牙管。解写伊川山色浅。谁能画得江天晚。

()
凡农主客两相依,以富资贫政所宜。
要彼力耕吾有望,借粮借种莫迟迟。
()

空宫古廊殿,寒月照斜晖。卧听未央曲,满箱歌舞衣。

()
甘林玉蕊生香雾。
游蜂争采清晨露。
芳意著人浓。
微烘曲室中。
()
九十慈亲鬓发播,今年菊早去年花。
一尊细说重阳事,似此清欢有几家。
()
樨梧殖岁首,擢起青琅玕。
其叶大如掌,其阴匀若摊。
弱干寻丈展,气已风云干。
期之四五载,定足容栖鸾。
()
晚风歇。
谩自棹扁舟,顺流观雪。
山耸瑶峰,林森玉树,高下尽无分别。
性情澄彻。
()

清飙洗睡昏,好雨惬幽欣。共喜当春至,偏宜入夜闻。

跳波通辙涸,流润驻炉薰。潋潋沙头绿,晴来已十分。

()

善保生经莫怨冬,心存和气自消风。
谁能聚宝徒夸富,粗有千金不诉穷。
未许二仙为圣散,且将一字见神功。

()

得月楼前春水宽,玻璃万顷接阑干。光涵银汉虹桥迥,影动金波贝阙寒。

绿酒千钟人上鹤,紫箫一曲女乘鸾。遥知贰馆还相近,玉臂清辉好共看。

()

对酒怜君安可论,当官爱士如平原。料钱用尽却为谤,

食客空多谁报恩。万里孤舟向南越,苍梧云中暮帆灭。

()

自公有至乐,诗卷还坐隅。得句一吐之,嬉然忘穷涂。

百世一俯仰,万象付驰驱。吟情当饮兴,其乐皆有馀。

()

幽斋蒲稗里,夜色入柴荆。坐久雨声绝,水深荷刺生。

听猿思楚宿,失鹤梦南征。白屋青山下,何年返旧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