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歌。宋代。释印肃。日昳未,担板玄沙爱鳖鼻。丧身失命几多人,张口送晴何处避。不通宗,浑寐语,业识茫茫无本据。盲参不体弄蛇人,常被弄蛇穿却鼻。
《十二时歌》是宋代释印肃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时光未及黄昏,担负着拨弄玄沙的人爱上了鳖的鼻子。为了张嘴说出晴朗的言辞,有多少人丧失了性命?晴朗的言辞何处可避?没有通达宗教的心灵,只有沉浸于深深的睡意中,无从寻找真正的依据。盲目参与却无法理解蛇的本质,常常被蛇咬伤穿透鼻子。
这首诗词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了对某种状况或现象的批评与讽刺。诗中的担板玄沙和鳖鼻等形象,以及丧身失命的人和张口送晴的情景,都是隐喻和象征的表达方式。通过这样的表达手法,诗人传递了一种对人们盲从从众、不求真理的态度的批判。他指出那些只追求表面光鲜、不关心本质的人,往往会陷入迷茫和被欺骗的境地。
诗人还通过词句中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宗教和信仰的思考。他提到了不通宗教、业识茫茫无本据的现状,暗示了人们在信仰和精神追求上的迷茫和空虚。诗中的弄蛇人和被蛇穿鼻的形象,则是对那些虚伪而盲目的信仰者的讽刺。
整首诗词充满了隐喻和象征,语言晦涩难懂,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它对人们的行为和信仰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和警醒,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本质的追求。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碧瓦朱甍大道傍,招邀台馆尚华阳。垆头击剑多燕侠,泽畔抽毫是楚狂。
露黯翠梧频换色,风酣红芰乱飞香。疏帘清簟人间世,赌墅凭谁敌谢郎。
秋日王太学行父招同顾朗哉顾静父李叔操李本建袁微之魏颖超汪明生王资敬集长安西曲。明代。胡应麟。碧瓦朱甍大道傍,招邀台馆尚华阳。垆头击剑多燕侠,泽畔抽毫是楚狂。露黯翠梧频换色,风酣红芰乱飞香。疏帘清簟人间世,赌墅凭谁敌谢郎。
寄录事王君玉。宋代。陆文圭。风沙眯行人,日脚黄无光。愁鸱蹲古木,冻雁拾馀粮。荒城难犬寂,古堠荆蒿长。瘦马兀冰涂,龙塞天一方。今晨发申浦,何日抵渔阳。道傍转徙氓,啼器势仓黄。惰游散不归,信美非吾乡。锦衣虽云乐,无褐可怜伤。南泝江悠悠,北视天茫茫。远烦公护视,雨雪上河梁。从事岂独贤,简书讵能忘。嗟尔居者逸,拥氈坐高堂。且置勿复道,击筑馀离觞。
谒金门·风雨後。宋代。黄机。风雨後。枝上绿肥红瘦。乐事参差团不就。一春如病酒。楼外暖烟杨柳。忆得年时携手。燕子双双来未久。颇知人意否。
病稍平示儿辈。宋代。陆游。人与鸦俱晓,天凭雁送秋。极知生意尽,强为汝曹留。药饵倾残橐,风霜迫故裘。倚屏搔短发,且复寄悠悠。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二月十五日。宋代。强至。去去春光鸟翼过,云阴风恶更相和。屡探花信犹全閟。拟借莺声肯暂那。铃吏事来须缓报,相公宾退正闲哦。九旬已是中分了,诗酒万宜并一科。
徐僊书三首。宋代。陈师道。蓬壶仙子补天手,笔妙诗清万世功。肯学黄家元佑脚,信知人厄匪天穷。
奉答吴殿丞见赠。宋代。韩维。势利跃谄子,声名走夸儿。我于二无一,世固背以驰。君从江海来,面有潇洒姿。朝廷多旧游,绝迹不复追。足音三及门,乃得众所遗。长篇烂盈目,清远谬见推。将非乐间放,独与静者宜。何以谢嘉况,湖山有前期。
拟结客少年场。宋代。曾协。结客少年场,定交杯酒间。相倾在意气,握手出肺肝。仓皇夜扣门,然诺曾不难。所至足宾客,后乘车班班。鄠杜走马归,百万供一餐。路人侧目视,仇家骨常寒。红尘一箭飞,大索喧长安。可笑愚儒生,相逢话辛酸。
山居杂咏 其二。明代。法杲。萝房青涧上,卒岁可盘桓。地僻如无夏,峰多不散寒。鸟来迎户入,花发隔溪看。灵鹫巑岏甚,居然我自安。
七绝·屈原。近现代。毛泽东。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泛舟青镇至姚师善庄夕回韩庄。元代。张翥。明月半溪水,归人中夜舟。树阴屯岸合,萤影入烟流。勋业生无取,田园老可谋。悠然发清咏,思绕白蘋洲。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春雪翳重霄,寒雨连日夜。不辍兽炭炽,甚恐庭花谢。疏帘莫御冷,炉焚屡成灺。寒食数日间,春事求诸野。
新草。明代。范景文。春光吹到未全匀,偏是新青自可人。无力摇风因带雪,有情就雨怕沾尘。欲寻多处须临水,正趁柔时好作茵。乘晓踏青原上望,离离烟际辨曾真。
送从弟彻东归。唐代。张籍。缑山领印知公奏,才称同时尽不如。奉使贺成登册礼,陪班看出降恩书。去回在路秋尘里,受诏辞归晓漏初。早晚得为朝署拜,闲坊买宅作邻居。
歌。两汉。傅毅。陟景山兮采芳苓。哀不惨伤乐不流声。弹羽跃水叩角奋荣。沈微玄穆感物寤灵。
临终诗二首 其一 哀速终。隋代。释灵裕。今日坐高堂,明朝卧长棘。一生聊已竟,来报将何息。
送坊州贾监军。宋代。徐铉。圣主欲东封,怜君四护戎。乡心经霸岸,诗思省豳风。旧业今成旅,朱颜已变翁。忘怀一杯酒,闲夜与谁同。
次韵承君见寄 其一。南北朝。邹浩。纷纷市道久成风,平地青楼作帝宫。白玉相看有君子,坐令高议薄冥鸿。
寓舍燕。元代。徐贲。燕子飞来日几遭,又从窗外立花梢。分明探得人心意,方敢衔泥补旧巢。
端居述怀六首 其五。明代。胡应麟。烂漫图书自惜,萧条门户谁持。莫笑枚乘年老,游梁剩见佳儿。
次临封八景韵 其五 西山晴雪。明代。岑一麒。隆冬谁谓地无冰,阴气凝寒放晓零。小涧化为银玫带,层崖换作玉围屏。收藏孤鹭沙边白,埋没苍松岭上青。便欲寻梅须踏雪,不妨拥氅上高亭。
点绛唇。宋代。袁去华。徙倚虚檐,柳阴疏处看飞鸟。水平池沼。云影闲相照。点翰舒笺,字密蝇头小。还揉了。路长山杳。寄得愁多少。
次童谣。明代。卢楠。山东绮云鸡,刷羽来山西。到处潜饮啄,河梁借羁栖。江䳱野鴷欺予客,怒目血鵀动相扼。紫翎蹉跌金距愁,碧叶轻翻香稻秋。不如折翅归故乡,五更明月啼山丘。
诏狱行。明代。宋琬。秋官署中有老吏,能说先朝诏狱事。当时国是日纷纭,太阿柄倒归阉寺。天子高居问尚公,公卿标榜排清议。遂有群凶作爪牙,贙虎苍鹰最毛鸷。长乐宫前传片纸,金吾夜半飞缇骑。卫尉将军身姓许,提点官旗北镇抚。谳决惟增王甫欢,累囚难解张汤怒。洗垢新悬沉命法,挥毫已入追魂簿。甫闻北阙杀刘陶,旋见西亭尸窦武。白骨交撑裹赭衣,残骸谁敢收黄土。尔曹自谓盘根株,杀人狐媚夸良图。岂知神理有反覆,昊天明明安可诬。神奸脱距竞菹醢,亦有然脐当路衢。长安万姓歌且舞,卖钗鬻钏沽醍醐。海水群飞桑亩移,俯仰乾坤又一时。三君八俊俱尘土,膺滂田窦无坟基。彤管堪嗟《酷吏传》,青苔半蚀《党人碑》。我今何为淹此室,圜扉白日啼寒鸱。冤魂欲招不敢出,但闻阴风萧飒中心悲。中心悲,泪盈把。酹酒呼皋陶,皋陶竟喑哑。古来万事难问天,蚕室谁怜汉司马。君不见城上乌,啄人曾不问贤愚。新鬼衔冤向都市,年年寒食声呜呜。
元日谒钟山宝公塔。宋代。范成大。雪后江皋未放春,老来犹驾两朱轮。归心历历一时路,官事驱驱病里身。未暇鸡窠寻古佛,且防鹤帐怨山人。君看王谢墩边地,今古功名一窖尘。
瑞鹧鸪 原误作点绛唇,兹依律改·但上下片。金朝。王哲。昔日人言拾菜郎。根*菜甲总盈筐。春夏秋冬闲不得,温炎凉冷镇长忙。今日予言截彩郎。能为斡运做经商。愿静一心休作用,好将四季细消
题高尚书夜山图二首。宋代。赵孟淳。月底江山如昼好,楼中几席与秋清。剡藤不到高人手,一段风流可得成。
过昭君故宅。唐代。崔涂。以色静胡尘,名还异众嫔。免劳征战力,无愧绮罗身。骨竟埋青冢,魂应怨画人。不堪逢旧宅,寥落对江滨。
贡院题。唐代。魏扶。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
游净慈寺。宋代。黄裳。渐遥人入翠微乡,跨壑凌云古道场。慧日体中谁独见,水光终不外山光。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三 东白草堂。元代。陈樵。屋后茳蓠与水平,屋头很石列为屏。捲帘帐下云先去,步月庭前树欲行。白雨侵阶浑是绿,黄童食柏久成青。如何庭下朝阳影,尽在少微岩上明。
补亡诗六首 其三 华黍。魏晋。束皙。黮黮重云,习习和风。黍华陵巅,麦秀丘中。靡田不播,九谷斯丰。奕奕玄霄,濛濛甘溜。黍发稠华,禾挺其秀。靡田不殖,九谷斯茂。无高不播,无下不植。芒芒其稼,参参其穑。蓄我王委,充我民食。玉烛阳明,显猷翼翼。
同卢一清黄逢永伍国开集陈集生太史斐园咏白鸭得轻字。明代。李之世。澄沙照愈洁,汎汎雪衣明。带月宿无影,随波浮共轻。花阴时逐侣,浴罢自呼名。却谢朱阑斗,来游玉沼清。
赋得昭烈宅。清代。姚鼐。涿水东流草树荒,千秋已比沛中阳。依然桑盖垂篱落,谁种芜菁负晓霜。高卧登楼豪自许,入山披发意非狂。平生髀肉销鞍马,游子何任悲故乡。
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其五 笋。宋代。刘克庄。苦爱堂厨美,獾郎喜覆羹。饱食林下笋,输与邵先生。
过三河县 其二。明代。杨士奇。城中庐舍半编茅,郭外园畦尽种匏。白发当门坐沽酒,红裙作阵出提筲。
次韵杨立之十一官府馆二篇。宋代。苏颂。楚客登临悲素秋,感时风物自飕飕。潦收远水清堪鉴,雨过群山翠欲浮。月露往来羁旅恨,仓箱千万里民讴。鬓毛衰飒欢游少,珍重嘉篇写我忧。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 其二。宋代。朱熹。玉笥山连都水坑,拂云楼殿对峥嵘。君归后夜无馀事,卧听寒泉落涧声。
答梁木公入社论诗之作。明代。黎遂球。一春风雨对谈诗,笔墨长堪伴酒卮。念佛岂真吾贾岛,铸形难得尔钟期。须缘只字撚应断,帚以千金敝不辞。花阵鸟澜都作敌,莫于棋鼓笑偏师。
秋兴四首 其四。明代。于谦。万宝初成敛化功,眼看秋色有无中。开残篱菊侵晨雨,落尽庭梧昨夜风。野草忽从霜后白,江枫故向日边红。芦花两岸沧江阔,管领烟波属钓翁。
夜坐。明代。释函是。云散青霄露碧空,何如片片罥玲珑。但知彻体无遮处,月落平原万里同。
水调歌头 赏白莲招饮。元代。胡祗*。妖娆厌红紫,来赏玉湖秋。亭亭水花凝*,万解冷香浮。初讶西风静婉,又似五湖西子,相对更风流。翠涧宝钗滑,重整玉搔头。泛云腴,歌白雪,卷琼瓯。尊前共花倾倒,一醉洗闲愁。屈指秋光能几,歌咏太平风景,佳处合迟留。更倩月为烛,散发弄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