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金刚随机无尽颂·如法受持分第十三朗读

《金刚随机无尽颂·如法受持分第十三》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金刚随机无尽颂,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休擎日下灯,
髑髅照路行。
一日皮相离,
零落撒荒坑。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金刚经的无尽颂赞,其中的第十三部分。诗人提到了燃烧的灯和照亮道路的骷髅,然后描述了皮相的离去和荒芜的坑穴。

赏析:
这首诗词以金刚经为背景,表达了对佛法的思考和颂扬。金刚经是佛教中的重要经典之一,强调无我、空性和诸法无常的教义。诗人通过描述燃烧的灯和骷髅照亮道路,映射出佛法对人们生命的指引和启迪。灯火象征着智慧,骷髅则代表了死亡和无常,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诗中的“皮相离”表达了世俗生活的离去,暗示了超越表面的虚妄与欲望。而“零落撒荒坑”揭示了世间的荒芜和虚无,呼应了佛法中对于人生苦难和无常的认知。

整首诗意味深长,言简意赅。通过对金刚经和生命的象征意义的运用,诗人传达了对佛法的尊崇和对人生真谛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塑造了深远的意境,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

猜你喜欢

翠华南度几千余,始见中原与闰俱。
千载一时周历数,两河百郡汉舆图。
平南上策归诸葛,伐北奇功属寄奴。
安得忠良负雄略,一清关洛到江湖。
()

()

醉侣今何在,寒灯倍黯然。却应听雨梦,犹是散花天。

老境不自得,客程谁我怜。晓钟催去路,明日又新年。

()

向夕秋山紫,西风吹白云。纳凉移榻屡,待月引杯勤。

岭树参差出,渔歌次第闻。去留俱有适,吏隐欲中分。

()

儒臣春直奎章阁,玉陛牙牌报未时。仙仗已回东内去,牡丹花畔得围棋。

()

怜君家住积金阳,海树层层出上方。山倚洞天多翠削,窗窥禅月更清凉。

市喧不到松间枕,瀑水遥添竹外觞。何事缁尘淹陆羽,梦回泉石几徜徉。

()

江山如梦,叹眼前、谁是旧京人物。走马兰台行乐处,尚记纱笼题壁。

椽烛衣香,少年情事,头白今成雪。杜陵野老,风流独数诗杰。

()
枕席凉新欲沁肌,流年真叹暗中移。
已产蟋蟀呼秋至,渐觉灯檠与夜宜。
一岁又偷兵罅活,几絇能织鬓边丝。
暮云不解为霖雨,闲处成峰只自奇。
()
客言乱时事,可骇不堪闻。
田主戕凶佃,民妻掠乱军。
草高城里屋,树赭垅头坟。
降盗多珍贿,人传大将分。
()

酒不厌时异,同倾一夕愁。雨生三月节,楼住四时秋。

目断湘江渺,心期石洞幽。何时蓑笠去,高卧白云头。

()

高堂倾动长江流,黄芦群雁满沧洲。
扫开长安尘土窟,写出江南烟水秋。
两雁斜飞入空阔,四雁顾慕横沙头。

()

病传筋骨瘦,梦落海天悬。故国依山尽,神州傍斗偏。

劬劳空有恋,沟壑未应怜。万里音书滞,孤鸿何处边。

()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
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

芙蓉湿晓露,秋别南浦中。鸳鸯卷新赠,遥恋东床空。

碧水不息浪,清溪易生风。参差坐成阻,飘飖去无穷。

()

借问曾游处,高沙第几山。
潜行鹰攫道,直上虎当关。
一命虚空里,三年瞬息间。

()

我昔闻诸葛,园林遍种桑。吾宅才五亩,墙下亦成行。

不爱椹子垂,爱此远枝扬。浓阴日夕佳,常在吾庐旁。

()

()

积雨已连月,长沙尚春寒。今朝定何朝,唤客来江干。

问讯湘西寺,雾重江漫漫。聊须万斛舟,渡此千尺湍。

()
山前风雨欲黄昏。
山头来去雪。
鹧鸪声里数家村。
潇湘逢故人。
()

暮雨萧萧冷。背昏灯、掩卷徘徊,怅然思省。浮世悲欢同一梦,几个邯郸佳境。

也休怨、黄梁催醒。闻道凄凉归觉路,把残钟、断鼓留心领。

()

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先翁曾长武昌县,死葬山中厄兵变。山中父老怀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劝。

()

海涌春岚湿翠鬟,生公台下雨漫漫。风回阴壑奔泉黑,云锁苍池剑气寒。

净洗尘氛开绝境,不妨烟霭是奇观。诗人自得空濛趣,悟石轩前独倚阑。

()

春风曾见桃花面。重见胜初见。两枝独占小春开。应怪刘郎迷路、又重来。旁人应笑髯公老。独爱花枝好。世间好景不长圆。莫放笙歌归院、且尊前。

()

看山有所得,日暮聊为文。厌听舟人子,村语徒纷纷。

酝酿非素乐,典坟愤所忻。万谋窘一字,迫如临三军。

()

幽人何处倚渔竿,百顷清潭浸碧寒。
不动一波疑水定,中涵万象觉天宽。
山将螺髻堆铜镜,月借玻瓈现玉盘。

()
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烦襟如洗。
垂涨蒸澜都卷尽,一片潇湘清泚。
酒病惊秋,诗愁入鬓,对景人千里。
楚宫故事,一时分付流水。
()

家住沧洲白鸟边,捕鱼沽酒自年年。
桃花浪暖堪垂钓,杨柳风轻不系船。
帆影带归孤屿月,笛声吹散一江烟。

()

今秋吟艇,随沙鸥浦鸭,仍泊前湾。桂香漱潺湲。访樵径乘醉,小叩禅关。

药栏菌阁,好排当、竹翠苔斑。喜今日、山灵贶我,秋晴竟不曾悭。

()

移借岛中寓,移植岛中树;跨城以为梯,撤屋以为路。

若道家在岛,忍招邻里怒;若道岛非家,花木岂忍务!

()

昔辞莲幕去,三十四炎凉。
旧物三峰雪,新悲一镊霜。
云低秦野阔,木落渭川长。

()
喧避苦城市,习静爱溪山。
行看水流去,坐期云飞还。
援琴发真趣,采药延颓颜。
终岁无车马,孤吟常闭关。
()

两山断尽夕阳边,荡漾溪沙泊小船。石壑带云阴欲雨,茅檐笼树暝含烟。

新凉牛犊归桑薄,小满人家割麦田。何日数椽山里住,倦游空自忆林泉。

()

玉局曾经拜老君,子孙今尚宝玄文。要知龙虎山前意,但看空中数片云。

()

夕阳在地,认衣痕人影,与山争绿。已是秋光将尽了,开遍岩天晚菊。

红叶中间,碧云下上,着个樵家屋。输他儿女,能消这样清福。

()

泥污后土踰月馀,四月雨至五月初。七日七夜复不止,钱王旧城市无米。

城中之民不饥死,亦恐城外盗贼起。东邻高楼吹玉笙,前呵大马方横行。

()

金曹初受拜,玉地始含香。翻同五日尹,遽见一星亡。

贺客犹扶路,哀人遂上堂。歌筵长寂寂,哭位自苍苍。

()
道字娇讹苦未成。
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

从此无期见,柴门对雪开。二毛逢世难,万恨掩泉台。

返照空堂夕,孤城吊客回。汉家偏访道,犹畏鹤书来。

()
()

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亭下响流澌,衣波双鹭鹚。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

烟水渺无际,芳洲多茂林。犹馀访旧兴,不减济川心。

()

排闼青浮一角山,山灵探首瞰予閒。不知镇日缘何事,门对清流只是关。

()
当时相送向京华,同见秋杨起叹嗟。
君自客回侬又客,漫天春恨似杨花。
()

随缘顺化行方便。岂敢微生倦。唯望英豪皆向善。遵崇内教,外施洪行,各把顽心炼。两肩童子相攀恋。报应头头显。家道兴隆多喜宴。同跻福寿,永除灾障,勿昧修真愿。

()

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玉阑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台鼎资庖膳,天星奉酒浆。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

()

扁舟忆昨上神京,知尔非徒利与名。先志未忘年尚少,义田应买议初成。

族同公艺虽无及,制仿希文定可行。莫惜殷勤为久计,缄书早报慰深情。

()

江上偶分袂,四回寒暑更。青山无路入,白发满头生。

郢浦雁寻过,镜湖蝉又鸣。怜君未归日,杯酒若为情。

()

珊树环村竹绕城,承天古郡久更名。北流直下沉渊獭,东去终消拔浪鲸。

四省屏藩围岛屿,万家烟火出蓬瀛。东西早晚飞航便,风信天然水道平。

()

夜雨清池馆,晨光散石林。一舟相过日,千里独来心。

树拥江声断,潮生山气阴。异时怀旧意,应比未逢深。

()

朱丝王柱罗象筵。
飞管促节舞少年。
短歌流目未肯前。

()

小婢口齿蛮复蛮,秋衫红泪潸复潸。
眉痕约略弯复弯,婢如夫人难复难。

()
乘春方启闭,羞献有常程。
洁朗寒光彻,辉华素彩明。
色凝霜雪净,影照冕旒清。
肃肃将崇礼,兢兢示捧盈。
()

海舶来,海舶不来无剪裁。海舶来,海舶不来饱难挨。

()

舍筏怀兼济,逢耕更问津。却将未归意,说与欲行人。

()

径远涧随曲,崖深山渐少。居然翠一城,四壁立如扫。

天设限仙凡,云生失昏晓。平生万事懒,登临即轻矫。

()
斯言向来立,千古敢疵瑕。
有命孤蓬转,何心劲箭加。
人穷名满世,天定客还家。
回首冥恩怨,虚空不著花。
()
彤闱永奉千年庆,金策将封一字王。
伫向景风承异渥,预從佳节纳多祥。
()
晚景凄凉事事休,与波上下任沉浮。
花辰岁岁惟添花,榆火春春不改愁。
几曲画屏新绿暗,一川流玉落红稠。
出门有碍家无累,水北山南负胜游。
()

八座薰风习习凉,俄惊佳节又端阳。家家虎艾悬门外,处处龙舟竞海旁。

击目自知同楚俗,夺标谁肯让珠江。汨罗此日风波起,千古忠魂恨正长。

()

为郎端有望,漕务复需能。
湖外频无岁,汉傍连有兴。
足兵先一饱,化俗迟三登。

()

同云四野雪霏霏,虎鞯毡衫去欲飞。猛气冲风能破敌,边烽无警羽书稀。

()

群峰西连太行起,一水东注沧溟开。神京门户重襟带,长虹跨空势壮哉。

千轮万蹄日来往,此中荣悴分霄壤。名利驱人不暂停,消磨甃石平如掌。

()

谁为云亡恨,曾无可赎身。江山归国路,桃李泣蹊人。

追册君恩厚,题功史笔新。所嗟经济事,不及相平津。

()
古县日初沉,轺车忽见寻。
不将迁客累,方认故人心。
无酒销寒漏,挑灯听远砧。
郏郊重里路,并辔未妨吟。
()
修仙慕道,为甚都担阁。
妄想太虚高,皆由骋、外缘欢乐。
内中珍宝,未晓是无为,只夸强,又夸能,夸里还销铄。
非知下手,怎会重安脚。
()

方壶员峤海中仙,吴越溪山照画船。玉帛名王朝帝德,节旄肤使驻宾筵。

恩承雨露来天上,武接鹓鸾指日边。共燕需云歌盛事,愿同文轨万斯年。

()
大冬严寒至,病骨裹粗纩。
羸然祝鸡翁,不识山中相。
()

左陈履宪右冠模,夏屋纷罗万象图。聚族同谋轮扁秘,不过依样画葫芦。

()

缗钱算罢无余事,日日溪头醒复醉。长安七相并五侯,何似吴兴折腰吏。

()
月驭初明露掌西,翩翩犹伴夜乌啼。
驾巢树冷空三币,却是鸣鸠得稳栖。
()
雨夜孤舟宿镜湖,秋声萧瑟满菰蒲。
书生有泪无挥处,寻见祥符九域图。
()

异乡流落十三年,老日从谁寄往还。久叹断蓬飘世外,忽惊连璧下云间。

生涯已约同他日,词笔端能慰暂颜。准拟新秋便相见,为君终日倚柴关。

()

山色重重怪,高谭事事新。荒松吹老鬣,古石长斑鳞。

入室寻僧梦,翻经晤客尘。禅兄兼酒弟,傲杀世间人。

()

白发轮台使,边功竟不成。云沙万里地,孤负一书生。

池上风回舫,桥西雨过城。醉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

()

水满金沟柳著霜,行人驱马上河梁。公车未奏三京赋,祖道争持五色裳。

班固文章传太史,钟繇书法继中郎。涧河夜雨烧银烛,坐听疏钟忆建章。

()

蔗境如饴洵可娱,重阳引手插茱萸。此回再履邯郸道,借问卢生梦有无。

()
十行礼仲归荷橐,五朵云飞堕草庐。
西北战尘锋锐甚,东南民力磬悬如。
帝开宣室初前席,公忆康山旧读书。
问讯少君无恙否,衰残久不奉双鱼。
()
莫笑闲身老态多。
避人避世欲如何。
分明画出山阴道,太息吟成宁戚歌。
穿木石,泛烟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