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如来藏裹亲收得,随时影现青黄白。珠体元无一色同,无端也被沩山索。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证道的主题,以及如来佛的存在和神秘力量。
诗词中提到了"如来藏裹亲收得",意味着如来佛的智慧和教诲被视为宝藏,被如来亲自接纳和接受。同时,"随时影现青黄白"表达了如来佛的存在与影响无处不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接下来的句子"珠体元无一色同"传达了如来的身体或存在并不局限于任何一种特定形态,而是超越了色相和界限的限制。然而,"无端也被沩山索"表明即便如此,如来佛的存在却无端地被沩山所索取或束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如来佛的存在和力量,表达了证道的主题。它传达了如来佛的智慧和教诲如宝藏般被接纳,以及如来佛的存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诗中也暗示了如来佛的存在可能会受到不必要的束缚。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释印肃对佛法和证道的理解和思考。它引发人们对佛教哲理和超越世俗的存在之美的思考,让读者在欣赏其中的诗意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启发和反思。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四。明代。郭辅畿。绿绮无劳奏凤凰,青团何用绣鸳鸯。寄君尺素兼双杏,薄倖阿欢自忖量。
丁亥生日。明代。叶春及。少年结客五陵游,老去虚疑是故侯。镜里春随蒲柳变,尊前寒伴菊松秋。四方白发羞孤矢,三径青山有菟裘。称意不能过半百,祇应吾道付沧洲。
韩干马。宋代。虞集。开元沙苑蒺藜秋,韩干新图总不收。天厩真龙奇骨在,故知臣甫负骅骝。
见端端有感因呈彦正。元代。徐贲。贫贱怜君总不知,膝前且得弄佳儿。我来一见偏伤感,千里还家看有谁。
祷雨阳山。宋代。曹彦约。暮投突兀净为坊,早踏崎岖翠作冈。露气失凉风带暑,岚阴欺晓日韬光。不忧时事禽空语,可怪凶年草更芳。欲问行人祈祷意,日来钲鼓渐凄凉。
西江月(咏丁香菊)。宋代。陈师道。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玉蕊今谁攀折,诗人此日凄凉。正须蛮素作伊凉。与插钗傍鬓上。
秣陵竹枝词四首。明代。文震亨。同姓编氓异姓侯,上公出不辟行驺。诸曹未识勋臣贵,每到朝陵压上头。
宝应城北门外登崖散步。宋代。汪梦斗。夹道繁阴千步强,支筇聊当踏春阳。野花不识兴亡事,故故撩人为送香。
王式之命刘秀才写予真因署其上。宋代。杨万里。浙水东兼浙水西,千岩万壑总遨嬉。游山祗欠金华债,乘兴今随王式之。
楚归笃观侄请酒不往。明代。黄公辅。楚客归来可共酬,意中其奈恨难收。昔年杯里荆浮紫,此日庭边鹡语啾。惆怅有怀依梦草,趑趄无路避西州。眼前尽是伤心处,那得开眉对酒瓯。
寄张元夫。唐代。薛涛。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游五老峰四首 其三。明代。王慎中。兹山尤物众,一一惬游盘。芝可充饥茹,蒲堪结坐团。题诗生叶大,濯足有泉寒。由来吾所爱,欲道与人难。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九 隐身嵓。元代。张翥。尘世苦热恼,山林长夏幽。岳神来护法,尊者坐经秋。呼粥鱼频响,衔花鹿自游。法云长散满,七十二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