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颂证道歌·证道歌朗读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定慧圆明终不失,
天回地转光澄寂。
劫火洞然转转新,
个事如如谁委悉。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证道境界的颂扬和赞美。诗人通过表达自然界的变化和个体存在的微小之处,来探讨宇宙的智慧和宁静。他所描述的境界超越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纷扰,描绘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高深的哲理。首先,诗人提到“定慧圆明终不失”,表达了证道境界之稳定与智慧之光辉不会失去。这里的“定慧圆明”可以理解为心境的平静和智慧的开启,它们都是持久而不变的。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天地之间的变化。他说“天回地转光澄寂”,意味着天空回转,大地转动,光明纯净而宁静。这种景象表达了宇宙间永恒不变的秩序和宁静,与证道境界相呼应。

最后两句,“劫火洞然转转新,个事如如谁委悉”,表达了世事的变迁和个体存在的微小。劫火指的是大劫,代表着世间的纷扰和变动,但即使如此,它们也只是转瞬即逝的,无法动摇证道的本质。而“个事如如谁委悉”则强调了个体的微小和世事的渺小,提醒人们要超越个人的感受和欲望,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超然的境界和宇宙的秩序,表达了对证道境界的崇敬和追求。它引导读者超越世俗的纷扰,思考人生的本质和宇宙的智慧,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

猜你喜欢

怨别

()
飞鸟遗音入翠林,转教柳外和莺吟。
岩留云雨过朝暮,寺枕溪流亘古今。
客过端阳欣采艾,僧嫌破衲懒缝针。
杯中蒲酒休辞醉,目断青山骨远心。
()
()
小夫智解短,锥刀竞其身。
养志与养体,孰为能事亲。
堂堂父母躯,浩浩仁义贫。
此贫不以道,此乐岂非真。
()

樊梅野雪扫成泥,桃李纷纷照旧蹊。
行子束书轻驷马,主人炊蓐候鸣鸡。
丰年囹圄荒蓬藋,万里耕桑接町畦。

()

清夜泛兰舟,因君慰别愁。露光浮草白,月影散林幽。

羽檄传新捷,图书忆旧游。方知鲁子敬,雅量邈难俦。

()

家家酒似池,日日醉如泥。
海燕聊为客,杜鹃何苦啼。
狂那知帽落,归不为花迷。

()

东园紫梅初破蕾,北涧渌水方通流。
归去一春花月梦,定应多在此中游。

()

秋容江上,岸花老,苹洲白。露湿蒹葭,浦屿渐增寒色。闲渔唱晚,鹜雁惊飞处,映远碛。数点轻帆,送天际归客。
凤台人散,漫回首。沈消息。素鲤无凭,楼上暮云凝碧。时向西风下,认远笛。宋玉悲怀,未信金樽消得。

()

闻君陌上来,歌管沸相催。孤月连明照,千灯合暗开。

宝装游骑出,香绕看车回。独有归闲意,春庭伴落梅。

()

西风烈烈霜满庭,天寒波深列宿明。孤堂四壁络纬鸣,念君远客忧思盈。

日月相逐逝不停,百川东下如建瓴。谁能怀忧心不惊,抚时感事中怦怦。

()
曹溪古路绿苔生,车马登临已涉程。
野老痿羸兼破挈,手携玉杖夜深行。
()

风急能飞石,天低不碍山。眼宽星宿海,心远玉门关。

春色旌旗动,斜阳壁垒殷。三军将罢戍,会唱大刀环。

()

七言老意苍松蟠,百金古字青霞镌。
儒林孟子先生是,墨者夷之后代传。

()

畏影常依树,寻盟每问鸥。天边孤竹国,云里仲宣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