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宋代。释绍昙。入微尘,含法界。顶{左宁右页}机,看脚下。须弥灯王,冰消瓦解。
诗词:《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昙
中文译文:
入微尘,含法界。
顶{左宁右页}机,看脚下。
须弥灯王,冰消瓦解。
诗意和赏析: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释绍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抒发了一种超越尘埃的境界和法界的内含。
诗中的第一句"入微尘,含法界"表达了诗人超越尘世的心境。微尘指的是尘世的琐碎、繁杂之事,而法界则是佛法的境界。诗人以微尘为入口,含藏着法界的内涵,意味着他能够在尘世中感悟到佛法的真谛。
"顶{左宁右页}机,看脚下"是诗中的第二句。这句表达了诗人观察世界的态度。顶、左、宁、右、页等词是对佛家修行中的一种姿势和动作的描写。通过这种特定的姿势,诗人能够以超然的眼光观察自己的脚下,即观察自身的修行和境界,对世界的看法也因而变得更加深邃。
"须弥灯王,冰消瓦解"是诗中的最后一句。须弥灯王是佛教中的一种象征,代表着智慧和光明。诗人用这个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一切烦恼和纷扰的超越。冰消瓦解则意味着一切幻象和束缚的消除。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的境界,达到了一种解脱和自在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超越尘世、观照自身修行和达到解脱的境界。它以佛教的视角,揭示了生命的真谛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意义。这首诗词凝练而深邃,启人思考,展现了宋代佛教文化的特点。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释绍昙。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丙午七夕 其二。元代。贝琼。芳燕乐清夜,浩歌悲暮年。故国山河迥,殊方斥堠连。友于成契阔,宾客暂周旋。念旷情易洽,怀归思更绵。列星稀未出,金波澹始弦。落烬秉残蜡,繁吹起终筵。后会复经岁,举爵共无眠。
酬沈士范见访因寄季豹禹金泰符。明代。欧大任。凤毛一日起千秋,不数东阳八咏楼。乍对颇谈科斗字,相携频典鹔鹴裘。航头卖历犹朱雀,江上闻歌似白鸠。君去诸梅操管待,风流吾自忆宣州。
春帖子词·皇后阁十首。宋代。宋祁。双阙鲜云抱日光,朝来春意已昌昌。先从太液催波绿,后到灵和报柳黄。
陈菊圃参政寄诗千里外托兴于秋燕春花以示玩。宋代。马廷鸾。灿灿黄花老圃宽,秋芳不采岂云悭。江南九日闽千里,尚挹寒香纸墨间。
燕歌行。明代。李德。秀颈红唇脸花碧,秋波湛湛倾人色。高楼雾暖四时春,蝴蝶飞来归不得。裾回縠转香风催,引商按徵云徘徊。鸣钟考鼓玉丘颓,讵识乐极生悲哀。
登石伞峰。唐代。杨于陵。夙志慕遐峤,偶时叨抚封。幸兹秋成候,得与心期从。宛在洲渚外,稍跻林岭重。紫垣感嘉惠,丹壑畅幽踪。之子绰有裕,结庐枕前峰。亭台互亏蔽,物象分轻浓。玉伞践危石,苔枝栖古松。登攀逐群彦,息偃惭衰容。阊阖如可接,灵仙疑暂逢。海帆去的的,霜雁来噰噰。赫奕护军重,导迎裨将恭。回舟迟新月,鼙鼓迎疏钟。
寄王云巢。明代。杨慎。红尘厌市廛,白首伴云眠。巢父元无地,壶公别有天。北山回俗驾,南岳定诗禅。莫讶焦鹩细,逍遥且大年。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六首。春歌二首。唐代。郭元振。青楼含日光,绿池起风色。赠子同心花,殷勤此何极。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
韶华。元代。仇远。韶华已如此,冉冉积芳尘。石润先知雨,山浓浑是春。钓鱼临积水,隔柳见行人。应有忘归者,扁舟采白苹。
郡斋梅花。宋代。杨万里。月朵千痕雪半梢,便无雪月更飘萧。不应腊尾春头里,两岁风光一并饶。
行吟二首。宋代。梅尧臣。寘蚁橘林下,正在结实时。附缘与出入,安可责於斯。养大不问细,使远不问迟。远迟必有报,细大必有期。休哉豢龙氏,终自辨蛟螭。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默默有得,灵灵无依。妙穷出没,照彻离微。万像齐收一印,三昧遍在群机。而今恁麽相随去,终日如愚不我违。
无题次邱工部韵八首 其三。清代。林朝崧。品在环肥燕瘦间,三千粉黛料难攀。梦中几度经沧海,镜里何由保蕣颜。乌鹊无依空绕树,蘼芜欲采懒登山。平生待字深闺日,肯信丹青尔许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