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子由主簿食瓜。宋代。释宝昙。邻翁种瓜时,翠蔓不忍触。提携落吾手,割裂亦甚酷。相如方渴时,想见价金玉。沉浮及桃李,一世谩貂续。注泉挹甘寒,落蒂验香熟。精神发良夜,清坐定更仆。无使妨盘餐,开端自醽醁。
《和史子由主簿食瓜》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邻翁种瓜时,翠蔓不忍触。
提携落吾手,割裂亦甚酷。
相如方渴时,想见价金玉。
沉浮及桃李,一世谩貂续。
注泉挹甘寒,落蒂验香熟。
精神发良夜,清坐定更仆。
无使妨盘餐,开端自醽醁。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关于种瓜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邻居种瓜的情景,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诗人观察到邻居种植的瓜蔓绿意盎然,但他不忍触碰,因为他知道瓜蔓的成长需要谨慎和耐心。他意识到生命的成长和发展是需要被细心呵护的。
然后诗人转而思考自己的处境。他提到自己的手中拿着割刀,割裂物体的时候会很痛苦,这也许是在暗示自己对生命进行干预或改变的艰难和痛苦。他想象着贵重的金玉,暗示着他对世俗财富的渴望和追求。
接着,诗人描绘了桃李的成长与沉浮,暗示了人生中的起伏和变化。他认为这种变化是虚幻的,一生中的沉浮和成就都是短暂的,如同貂续,不过是一种虚妄的追求。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饮泉的甘美、品尝成熟水果的香甜以及精神上的宁静安定,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满足的追求。他希望在这样的宁静中享受盘中的美食,无论是什么样的开始,都能自得其中,不受外界的干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种瓜和自身思考的场景,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诗人通过寓言的方式,通过描绘邻居种瓜和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生命成长和变化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与满足的追求。
诗词中的意象生动,通过描绘翠绿的瓜蔓、金玉、桃李以及甘美的泉水和香甜的水果,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感官上的愉悦。诗词的语言简练,用词精准,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整首诗词以种瓜的场景为线索,通过对邻居和自身的观察,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同时,诗词也传递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与满足的情感。读者可以从中体味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以及对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种瓜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诗意深邃,意象生动,给人以思考与启发。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宝昙。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浣溪沙(送汤词)。宋代。毛滂。蕙炷犹熏百和秾。兰膏正烂五枝红。风流云散太匆匆。仙草已添君胜爽,醉乡肯为我从容。剩风残月小庭空。
高昌馆道中。宋代。蔡松年。雨馀嵓石古苔青,松里珠玑万叶明。渺渺绿畦看鹭立,深深清樾有蝉鸣。
前年有抚松居士者,与余唱和甚多,后知为社友陈君沧玉所托名,戏为四绝句寄赠 其三。清代。林朝崧。空吟下里和阳春,耳热偏忘刻羽人。远愧延陵吴季子,国风十五识歌陈。
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宋代。刘宰。问讯时来野叟家,细书整整复斜斜。江湖老矣何人记,泪逐西风染钓车。
幽州除夜醉歌。宋代。汪元量。燕姬压酒春宵永,列炬摇光拂红影。银鸭香烘云母屏,绮窗绣阁流芳馨。脆管声含兰气娇,风钗拖颈乌云飘。锦瑟无端促弦急,纤蛾敛翠翻成泣。雕笼啁哳鸡鸣早,一笑红颜镜中老。
寄友 其三。元代。胡天游。河南桥头旧酒垆,酒边曾共歌乌乌。高楼百尺应频上,还有诗人共醉无。
清江阻风访刘起东茅庐中。明代。陈谟。十年再见东海公,夫妻宾敬茅庐中。不计有无心淡泊,难忘故旧日从容。阳春白雪何求和,漆发红颜似返童。鼎煮蒙山云细细,杯倾桑落绿溶溶。市朝虽近尘还远,弦诵常闻道罕同。重话桃源真隔世,独行客路况严冬。一川雪景惟飞雨,三日江船尚阻风。第觉久淹成愧负,宁知相厚转情浓。故人谷口归耕处,安得扶藜访有熊。烦君问讯须珍重,早晚徵车起卧龙。
同郭学宪欧水部胡计部朱明洞得山字。明代。叶春及。紫气关中路,丹丘海上山。抗云金作阙,吸露玉为颜。白马谈犹在,青牛去不还。似闻笙缥缈,跨鹤出人间。
汾河南岸看杏花二首 其一。明代。薛瑄。两载东风看杏花,汾河南岸水西斜。几回驻马怜秾艳,只恐春流泛落霞。
善权洞。明代。陆师道。 善卷让位寻丹丘,逍遥居此岩之幽。玉山宝房开瑰丽,茅茨土阶宁足留。重岩磅礴启三洞,下为邃室高为楼。楼疑蜃气化成阙,丹青缭绕虹霓浮。室是白龙潜作藏,含精砥宝多琳镠。中隆旁杀若覆鬲,气蒸乳滴同悬旒。瑶缸璧拱互照映,交楣复壁相连句。楼中百兽恣腾掷,怒猊渴虎凌飞虬。亭亭玉柱贯当轴,狂怪未散掣其钩。盐堆皛皛米崇廪,仙田作亩谁所耰。室邃九门邃且珝,下受玉液流金沟。飞流喷薄走户下,笙镛间作交鸣球。潴为尾闾深莫渡,龙宅南隩司陈收。搜珍抉宝横充溢,饭鉶食簋诚堪羞。此公骑龙果安在,我欲御风从之游。灵仙洞府足长往,下视浊世真蜉蝣。
卜算子。宋代。陈师道。摇风影似凝,带雪香如抱。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飘飖姑射仙,谁识冰肌好。会有青绫梦觉人,可爱池塘草。
寄任子忠。元代。黄庚。老去怀人鬓已秋,江山犹带别时愁。碧云不隔相思梦,几度吟魂到客舟。
何彦清梅诗二绝用韵颇严诸公相率同和。宋代。吴芾。清愁幽恨不禁春,寂寞池塘雪意昏。寄语高楼莫吹笛,夜寒留取伴龙孙。
晚登望云。宋代。陆游。一出修门又十年,辈流多已珥金蝉。衰如蠹叶秋先觉,愁似鳏鱼夜不眠。辇路疏槐迎驾处,苑城残日泛湖天。君恩未报身今老,徙倚危楼一泫然。
潇湘逢故人慢。明代。钱应金。深秋村落,誇青菱香熟,素芋甜和。擘紫蟹,蒸黄雀,知己团聚,笑语婆娑。浓烟淡雪,剪湘湖、几尺渔蓑。纵消受、白蘋红蓼,生平未免情多。空怀古,时悱恻,十年来、可偿文债诗魔。叹世路蹉跎。恐心费参熊,眉费松螺。风期阔绝,喜今夕、重话云窝。寒潭月、皎然见底,问君不醉如何。
上巳霞庄阻雨不果来和诗寄示叠韵答之。清代。钟大源。不管重三节候来,雨师刻意阻流杯。湿云昨日又今日,孤棹欲开仍未开。卅里空濛遮望眼,一春黯澹负诗才。若偿旧约须新霁,定要朱樱绿笋催。
题梅赠潘栗夫佥事。明代。徐溥。玉节新恩出建章,台臣心事有冰霜。百花潭上春消息,都属诗家锦绣囊。
好事近·万瓦雪花浮。宋代。张孝祥。万瓦雪花浮,应是化工融结。仍看牡丹初绽,有层层千叶。镂冰剪水更鲜明,说道真奇绝。来报主人佳兆,庆我公还阕。
木兰花慢(重泊垂虹)。宋代。吴文英。酹清杯问水,惯曾见、几逢迎。自越棹轻飞,秋莼归后,杞菊荒荆。孤鸣。舞鸥惯下,又渔歌、忽断晚烟生。雪浪闲销钓石,冷枫频落江汀。长亭。春恨何穷,目易尽、酒微醒。怅断魂西子,凌波去杳,环佩无声。阴晴。最无定处,被浮云、多翳镜华明。向晓东风霁色,绿杨楼外山青。
陈仁先侍御属题钱南园画瘦马。清代。郑孝胥。南园可敬尤可爱,独喜画马穷殊态。一瘦至此有馀慨,尻肋崚嶒尔何惫。草枯林秃想长饥,原头踟蹰将安归?他年骏骨千金日,莫遣人间伯乐知。
乙卯人日酬樊月藏孝廉并寄大愿文学。明代。释函是。匡庐归棹逢人日,是处宗雷在眼中。莲漏久虚潮上月,蓬门重启雁回风。四方戎马留村寺,十载家山倚竹筇。存没未应停笑语,喜君兄弟信能通。
游山。宋代。陆游。古寺不来久,入门空叹嗟。僧亡犹见塔,树老已无花。世事虽难料,吾生固有涯。殷懃一梳月,十里伴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