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兽昆虫之孝十首·乌

禽兽昆虫之孝十首·乌朗读

《禽兽昆虫之孝十首·乌》是宋代诗人林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灵乌噪何许,反哺向中林。
人可不如鸟,而无忧母心。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乌鸦的孝心和对母亲的关爱。诗中描述了一只聪明的乌鸦在树林中啼叫,将食物反哺给生养自己的母亲。通过对乌鸦的描绘,诗人抬高了动物的品质,暗示人类应该学习动物的孝道,反思自身的道德行为。

赏析:
这首诗以乌鸦为主题,通过对乌鸦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它们孝顺的品质。乌鸦被形容为"灵乌",展示了它们的聪明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噪何许"表达了乌鸦的啼叫声,使得整个林中回荡着它们的呼唤。"反哺向中林"揭示了乌鸦把食物带回巢中,将食物分给自己的母亲,展现了它们对母亲的孝心和关爱。

诗人通过将乌鸦与人类进行对比,提出了一种反思。他认为人类应该像乌鸦一样具备孝道的品质,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母爱的真正含义。"人可不如鸟"指出了人类与乌鸦相比,在孝顺和关怀方面存在不足。"而无忧母心"则强调了乌鸦作为动物,不受世俗纷扰,却能保持纯粹的孝心。这种对比使读者反思自身的行为和价值观,并启发人们向动物学习如何孝敬和关怀亲人。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乌鸦的孝心与人类的不足。它呼唤人们反思自身的行为,提醒人们要珍惜家庭情感,并向动物学习如何表达孝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衰白相逢赣水边,十年存没竟谁贤。别来旧隐荒三径,醉后高谈惊四筵。

晚节功名君未免,半生忧患我堪怜。秋风久负莼鲈约,归梦时时到剡川。

()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月随波动碎潾潾,

雪似梅花不堪折。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

()

世人久见轻,谁归念逝者?当时相重意,得此盖已寡。

此意殊不忘,耿耿中难舍。偶然见翰墨,何意接杯斝。

()

胜里金葩喜占新,红酥细字点宜春。内庭也作人间戏,自是时康乐事频。

()
石渠何须反顾,水驿幸足相容。
长江大欲见庇,探支八月凉风。
()
心平等,寿延长。
修完七宝聚三光。
悟全真,万事忘。
玉花绽,金莲芳。
()

也知色是幻,故以空名亭。忍草沿阶长,禅花上架青。

山窗一雨过,客履几人经。晓露溪痕湿,移泉到佛瓶。

()

鼓棹若耶溪,一日还百里。今去看莲花,应在濂溪水。

()
仙豀七十里,半世只闻名。
一日见山色,千年怀友情。
古匏浮美醁,清水照尘缨。
霜月亭亭白,连床语到明。
()

主恩怀远托分忧,万里乘空并是游。百室日南开北户,孤城海上俯中流。

津桥喧处为珠市,郡国晴时见蜃楼。持斧风流贤使者,政成觞咏接诸侯。

()

谁识辽东丁令威,眼看世事熟兴衰。
百年判我天休问,一笑相逢酒共持。

()

范公之乐后天下,维师温公乃独乐。

二老致意出处间,殊涂同归两不恶。

()
荀息无裨晋献公,豫生如许智宗空。
古人才德难求德,大节初心要始终。
()

秋早川原净丽,雨馀风日清酣。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

()

三春不见一花开,独有城头散落梅。却忆江南晴日好,屐声齐上凤凰台。

()
顽民迁洛风随改,佞士归唐操立更。
勿怪训狐知气转,铜丸落落便春声。
()
凤管鸾丝彻太清,双门今日落功成。
一州壮观新楼好,千里欣欢太守名。
已见声华逾彩绚,更期中外倚端平。
祥央瑞雨年年事,海角天涯似此城。
()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畏逢矰缴惊相呼。
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

落照长杨苑,秋天渭水滨。初飞万木叶,又长一年人。

贫病仍为客,艰虞更问津。多惭惠然意,今日肯相亲。

()

皎皎冰肌瘦,翛翛凤尾清。众芳摇落后,同保岁寒盟。

()
东里韶光早。
百舌枝头啼碎了。
溪梅开尽,池水绿波还皱。
种柳先生觉意阑,看花君子非年少。
()
渺然一棹去何之,满目新诗与旧诗。
细读赠章多好语,顾怜追和却无奇。
()

剥啄屦声寒,夫谁闯我关。

芝开眉宇紫,豹露管中斑。

()

临安去,陌上已开花。绕路烟丝笼暖去,清江日影带潮回。

缓缓好归来。

()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

()

百褶罗裙稳称身,年年打扮庆嘉晨。东家人祝双双寿,莫管侬家二八春。

()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

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

日落秋空淡,烟销夜色清。书灯分近舍,官鼓起高城。

萤乱池星影,蛩和涧水声。幽人浑不寐,坐待月华生。

()

红门欲开人渐稀,栖乌哑哑漫天飞。西宫宝烛明如昼,玉筵围坐诸嫔妃。

黄羊夜剥博儿赤,金椀银铛进炰炙。银汉依微白玉桥,隔花宫漏夜迢迢,内城马嘶丞相朝。

()

天地亦已大,斯人何苦心。把酒语不得,西风吹上林。

()

翠华遥隔塞云寒,白草黄沙道路难。
国耻几时能雪洗,群言何事只澜翻。
河东未必无关羽,江左谁知有谢安。

()

春晚杨花撩乱开,推窗情味兴裴徊。风生但觉堂堂去,日照还看款款来。

()

云山相出没,天气半晴阴。馔献生前嗜,山防日后侵!

杖头钱是纸,囊腹句成金。恐惹亡亲恼,坟边不敢吟!

()
此山无路,及门者谁。
会得摆手同归,不然随我来。
()

西出东门镇,滁河深如峡。千翠攒山陬,一桥空际插。

层层禾黍秾,汩汩清流洽。小舟偶往来,下瞰若凫鸭。

()
去去如奔马,来来无尽船。
人心似江水,日夜向吴天。
()
国有世臣,伊周是则。
神政冰清,忠谟鲠直,存方寸地子孙耕,黍稷非馨深种德。
美则美矣,这争如何。
巨闢十三华藏界,藏身无变海腾波。
()

郎从月下看吴钩,妾向郎前问所由,闻道敌人今未灭,将欲西去觅封侯。

()

苍林兮碧溪,我渔兮我栖。朝鸣榔于中泽兮,夕余济于澨西。

波洄沿兮不可以倏迷,路窈窕兮风凄凄。反予遵兮故蹊,云鳞鳞兮不可以隮。

()

青都高与紫霄通,独此危栏望不穷。
万岭过云秋色里,一峰擎雪夕阳中。
檐楹晓落天仓月,窗户晴吹石阙风。

()

掠起云鬟赋小诗,文窗昼永笋初肥。木香架畔蔷薇落,帘幕无风燕子飞。

()

砚池新水涤晴窗。笔底生花墨带香。山阴书法拓开皇。

惊凤翥,骇龙翔。宵雾朝烟纸上光。

()

铙丁丁,鼓冬冬。挽且歌,哭以从,短箫间歌起悲风。

歌者会有哭,哭者会有终。白日西下黄河东,此歌此哭宁终穷。

()

秋槐叶落兰阶上,西风吹冷芙蓉帐。美人背烛立踟蹰,手持罗帕拂龙须。

半欲上床无意绪,侍儿为解绣罗襦。银屏掩却双飞翠,玉搔落枕香云坠。

()
庵远人稀行未休,风烟绝不类中州。
何须更问明朝路,才出南门极目愁。
()

里巷占新岁,皆云胜旧年。几回新岁过,万事只如前。

()

满船箫鼓夕阳中,顷刻云山即万重。清泪下同三峡水,绪怀叠作九疑峰。

今从跃鲤桥边别,后向华胥国里逢。挥手挂帆天际外,深闺何处问行踪。

()
打粥泛邵州饼,候汤点上封茶。
软语方炉活火,清游断岸飞花。
()

奕奕佳公子,词场早策勋。
愿为新进士,终屈病参军。
旧事成清梦,高标想断云。

()

万里波光填空白,一拳浮沤见山青。金鳌背出蜃楼幻,砥柱中撑鹍涛行。

龙漱石潭春气暖,日腾紫水晓烟晴。凭高踏破琼瑶窟,鸾鹤箫笙天外声。

()

一望东川尽数州,依崖泉石更清幽。
不辞挹月披云卧,揽取山房一夕秋。

()
柳间莺友羽衣轻,花外溪流镜面平。
胜处过君时得醉,今春属我老归耕。
吏尘只可黄粱梦,棋社聊寻白鹭盟,犹计浮名孤乐事,风烟满眼得无情。
()

上阳宫里女,玉色楚人多。西信无因得,东游奈乐何。

()
纵乏幽人宅,犹余大树祠。
带山仍带水,宜饮亦宜诗。
勿待全开后,当乘半放时。
昏昏廓阴雾,皎皎上朝曦。
()

天晚度山南,荒邱歇小骖。雨花封短砌,烟树锁澄潭。

邃阁盈新藓,遗书忆旧函。童年庭训地,悽断可能堪。

()

莲社僧相引,柴门客屡回。日高人语静,风远佛香来。

碧爱琅玕绕,红看踯躅开。便应从此老,城郭有尘埃。

()

昔人恣探讨,飞流称石门。安知郡城侧,别有神泉源。

疏凿意大禹,勤求闻轩辕。悠悠几千岁,翳荟群木繁。

()

绝顶登攀海日明,下看蚁蛭隐孤城。玉童不见云霞渺,丹侣相从杖屦轻。

汉石尘迷千古字,秦松风起半天声。欲探灵异来迟暮,自觉人间负此生。

()

正月馀寒未放春,漫空飞雪舞随人。新年对客情何限,浊酒于予意独亲。

涧底流泉浑似玉,门前细草总成茵。鹤归自爱山能静,豹隐方知雾有神。

()

桂隐闻知得雨来,榴花应对竹光开。
归家早见南湖月,饮水犹胜举酒杯。

()
归计万千都作罢,只有归心不羁马。
青天大道出偏难,日夜长江思不舍。
乾愁顽愁古所闻,今我此愁愁而哑。
口不能言书不尽,万斛胸中时上下。
()
眼底年来胡种灭,丛林喜见太平时。
太平消息谁相委,只许张公李老知。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玉笋班中第一流,冰花影里釂琼舟。
来迟输与花前客,袖手看公笔不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