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院三苏像

治平院三苏像朗读

《治平院三苏像》是郭印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苏皆天人,著作浩篇简。
少读鬓成丝,苦恨生何晚。
人言筦库卑,我自得疏散。
春风牵衣裾,兴发无近远。
禅堂俨真容,光炯破昏眼。
父子也而处,天畀岷峨产。
扬马争轨躅,孔孟发关键。
日月有尽时,斯文未埋铲。
邪说入人深,风俗颓莫返。
招得戎马来,中原恣蹂践。
缅思药石言,祝患已先见。
安得起其灵,一副苍生愿。

诗意:
《治平院三苏像》通过表达对三位苏轼、苏洵和苏辙的赞美之情,展现了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诗人郭印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流转的悲叹和对文化沉淀的思考。同时,他呼吁人们珍惜传统文化,抵制邪说的侵蚀,以及反思当时社会的动荡和风俗的颓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三位苏氏兄弟的卓越才华和文化贡献。他们的作品被描述为浩繁而简洁,凸显了他们深厚的学识和文学造诣。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的青丝渐渐变成白发,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

诗中呈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反思。诗人郭印对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轻视和对邪说的深陷表达了关切之情。他呼吁人们要珍惜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守正道,不受外来风尚的摧毁。他认为风俗的颓废已经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中原地区受到外族的践踏,因此他希望人们能够重新思考和拾起传统文化的力量,以祝愿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三苏的赞美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诗人呼唤人们共同珍视传统文化的力量,以期实现社会的治平和人民的幸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郭印朗读
()

猜你喜欢

韶光烂漫时,百卉皆妍秀。
处处有春风,村村自花柳。
灵云眼裹添钉,玄沙袖中出手。
除非自解倒骑驴,一生不著随人后。
()
山侗马钰,闲吟闲咏。
不是夸强逞俊。
谓见人居火院,受苦不忍。
时时诗词劝化。
()
谁知深固久,根怪蛰龙形。
自著三冬市,空怀八命庭。
馀清蝉始噪,茂绿雨初经。
未便惭群木,犹怜桂有馨。
()

微闻花气夜沉沉,入世何人觉病深。残月渐移成曙色,寒风忽起结层阴。

悲欢自造原无事,醒醉相望各有心。还向纸窗寻我相,一灯明灭去来今。

()

自喜扁舟载月明,涉湖底事不宜轻。
象痕深没风仍顺,今日天公亦世情。

()

佞之见佞。

果丧其田。

()

高树凉飙下,吾其解带风。看飞锦绶鸟,听叫白头翁。

面目今伧父,乾坤一裸虫。喜无苛礼法,束缚到嗣宗。

()

莱相竹今供戌卒,武侯柏亦付胡儿。
南来独有昌黎木,神物千年尚护持。

()

月落参横剥啄声,起惊新火到陈人。鬓随周爟年年改,心共商盘日日新。

桐甑饭香增意气,草堂灯影换精神。侯家宫蜡晴烟起,公自他时作好春。

()
征人歌古曲,携手上河梁。
李陵死别处,窅杳玄冥乡。
忆昔从此路,连年征鬼方。
久行迷汉历,三死毡衣裳。
()

云傍青山却避山,青山对面隔重关。始知渔父良多幸,暂入桃源不等閒。

()

维摩丈室一张床,暂寄清宵梦几场。却被閒人作禅看,竞来合掌要焚香。

()

海燕谢故巢,明年复来栖。游人去故里,飘飘困东西。

三年岂云远,往往遂乖睽。犹如水中木,那得有定稽。

()

与君俱是异乡人,逐队随行二十春。铃阁肆筵熊掌脆,凤楼回首落花频。

朝廷有道青春好,霄汉无云日月真。谬接鸳鸾陪赏乐,年年依旧物华新。

()
雪带烟云冷不开,相思无复上高台。
江山况是数千里,只听嘉声动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