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四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组诗词,它出自《传灯录》第一卷,表达了佛陀自称已达到寂灭的境地,却仍然感到人们对此的哀叹和呼喊。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佛陀云,自谓寂灭乐已,谁不鸣呼哀哉。
第二首:
道在人间人不道,寂灭何劳说与谁。
第三首:
脚下一片苦海翻,十方万法尽皆空。
第四首:
人人无复不寻常,寂灭何曾有一尘。
诗意和赏析:
这组诗词以六言绝句的形式表达了佛陀的境地和人们对其的思考。佛陀自称已经达到了寂灭的境地,意味着超越了尘世的痛苦和欲望,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和解脱。然而,诗中表达了人们对此的哀叹和呼喊,似乎在质疑佛陀的境界是否真正快乐和幸福。
诗词中的"寂灭"是佛教中的概念,指的是超越生死轮回的境地,达到涅槃、解脱的状态。方回通过这组诗词,借佛陀的自述和人们的反应,探讨了人与佛的关系和对超越性存在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组诗词透过对佛陀境界的描绘和人们的反应,引发了对人生、苦难、境界和解脱的思考。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对超越尘世苦难的追求,展示了方回对佛教哲学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西楼子。清代。徐简。下楼伴坠金蝉。画屏前。笑倩檀郎斜插、鬓云边。桃闪日,杏飘露,草拖烟。细嚼花须和露、唾红绵。
大安驿。宋代。陈良贵。逢人音语异,作客叹殊方。北去连孤嶂,西飞又夕阳。雪霜侵被冷,风雨入更长。独拥皇华卧,孤灯绕梦凉。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之作。唐代。崔曙。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汉宫春(丞相生日乙丑)。宋代。刘克庄。吉语西来,已衮归行阙,册拜头厅。唐家岂可,一日轻去玄龄。洛英蜀客,老成人、几半朝廷。但客取,三边无警,活他百万生灵。槐第安排敕设,有藕如船大,有枣如瓶。瑶环瑜珥绕席,个个宁馨。一般奇特,中台星、拜老人星。谁知得,眉攒万国,华筵少醉多醒。
次韵黄一之。宋代。曹彦约。芜尽田园学亦荒,衰年无复梦张阳。起予节里心期合,及此年时脚力强。万古推迁陵谷变,几人登览姓名香。欲追奔逸惭驽蹇,始信人间有乘黄。
东风第一枝 梅花。明代。马洪。饵玉餐香,梦云惜月,花中无此清莹。俨然姑射仙人,华佩明珰新整。五铢衣薄,应怯瑶台凄冷。自骖鸾、来下人间,几度雪深烟暝。孤绝处、江波流影。憔悴也、春风销粉。相思千种闲愁,声声翠禽啼醒。西湖东阁,休说当时风景。但留取、一点芳心,他日调羹翠鼎。
赠罗伟甫举孝廉上公车。清代。成鹫。君家兄弟吾老友,二十年前共游走。乱离避地同鹿门,贫贱移家各株守。大兄讲学述程朱,群季文章迈韩柳。鸡坛竖帜不让人,莲社寻僧镇携手。座中雄辨相发挥,肘后奇书互疑剖。平生同学据要津,目送飞鸿未曾有。须臾聚散等浮云,往事不堪更回首。一年一别一相寻,壮志销磨貌衰朽。老来匿影珠江南,枕流漱石临溪潭。秋风吹冷破茅庵,仰天搔首霜毛毵。故人惠我书一函,浣手拭目方开缄。闻君柳汁湿青衫,鹿鸣宴罢控两骖。旁观叹息真奇男,使我自笑还自惭。旧游已贵高岩岩,刈蓍岂免忘蓍簪。樗栎不材非楩楠,支离山泽分所甘。长歌短曲凌烟岚,送君北上乘风帆。长安春暖花可探,曲江酒酣乐且湛。乘车戴笠各努力,他日相逢方细谈。
奉酬茅山赠赐并简綦毋正字。唐代。顾况。玉帝居金阙,灵山几处朝。简书犹有畏,神理讵能超。鹤庙新家近,龙门旧国遥。离怀结不断,玉洞一吹箫。
望江南 本意三。明代。王夫之。江南忆,牛斗剑光横。跳壁将军飞似蝶,换桥万户语如莺。虹捲海天清。
咏菊 其一。清代。林朝崧。风中袅娜雨中颦,篱下含香寄此身。惆怅一枝清瘦甚,秋来无主属何人?
题灵山寺。唐代。张乔。树凉清岛寺,虚阁敞禅扉。四面闲云入,中流独鸟归。湖平幽径近,船泊夜灯微。一宿秋风里,烟波隔捣衣。
一半儿 其一 题聊斋志异。清代。易顺鼎。凉镫颤雨梦回时。姑妄言之妄听之。纸上墨花浓欲飞。境迷离。一半儿狐仙一半儿鬼。
西梁山晚眺和友人韵 其一。清代。李振钧。天门两扇射晴晖,瞑色苍苍霭翠微。双镇中流排画出,孤帆一片载诗归。横江已断千年锁,擘华常开万古扉。回望翠螺如拥髻,朗吟谁揽谪仙衣。
饮江门酒楼寄陇西刘汉臣。明代。何巩道。一上高楼醉似泥,有人楼下唱铜鞮。自知客恨同潮满,不放乡心共日低。店柳叶黄吹酒盏,驿梅花白寄诗题。他年鹦鹉西飞去,谁并南枝越鸟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