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甘六日登四望亭小酌和赵守韵二绝

七月甘六日登四望亭小酌和赵守韵二绝朗读

《七月甘六日登四望亭小酌和赵守韵二绝》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七月的第六天,我登上四望亭,
与赵守韵小酌一番,为黄云的美丽晴朗而欢愉。
风吹荷花,水面荡漾,绿意在高低中卷起,
烟树连绵,山峦远近皆呈现出青葱的景象。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色和情感。七月的六号,陈文蔚登上四望亭,与友人赵守韵一起小酌,欣赏着黄云的美丽天空。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荷花在风中摇曳,水面波光粼粼,绿色的景象在起伏中展现出来。同时,远处的烟树和山峦也在视野中交相辉映,展示出青葱欲滴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夏季景色的美丽和诗人心情的愉悦。诗人选择了七月六日这个具体的时间点,突显了夏季的炎热和生机盎然的氛围。四望亭作为诗人的所在地,提供了一处可以俯瞰周围景色的位置,使得诗人可以尽情欣赏自然风光。

诗中的黄云象征着晴朗的天空,传达出明亮、美好的意象。荷花、水面和烟树等自然元素的描绘,细腻而生动地再现了夏日的景色,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绿色的景象在高低起伏中卷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远处的山峦和烟树则给人以遥远、广袤的感觉,增添了一种宏伟壮观的氛围。

整首诗以清新明朗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的愉悦心情,同时也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夏季的生机和美丽,仿佛亲临其中,与诗人一同欣赏大自然的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陈文蔚朗读
()

猜你喜欢

不是风兮不是颠,长街短巷走如烟。
院里有斋常记得,时时挂在口皮边。
()

杳霭青松映白云,地灵境寂好栖神。结庐占尽溪山景,安得超然真隐人。

()
不愧嘉名取次题,寓情彷佛古人齐。
菊添细蕊金英重,松覆清幽盖影低。
上戴星辰全咫尺,傍躔日月自东西。
宜将斗酒频相属,靖节从来到处迷。
()

云外匡君宅,山中《梁父吟》。娱亲得高寄,报国矢初心。

厝火颠危局,虚车著作林。此邦关学盛,谁与振元音。

()

朝家意在取遗才,乐育推仁亦至哉。
本欲励贤敦古学,可嗟趋利竞朋来。
昔人自重身难进,薄俗多端路久开。

()

风雨萧萧作晚凉,山城松桂发天香。兰汤沐罢尤清快,一枕江南归梦长。

()

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闲倚户,暗沾衣,待郎郎不归。

()

为爱丛林老辨才,片帆归去又还来。囊中珠玉清人骨,麈尾风云障俗埃。

莲社未知容我否,酒眉且自向师开。三吴早晚徵输足,重看天花雨法台。

()

横江斜风,零雨其濛。无蓑无笠,谁适为容。在我窝兮不可殃,濈濈湿湿麾牛羊,负糇转入鱼龙乡。

()

()

远佐南铨更秩宗,两朝清宦圣恩同。归来已遂閒居乐,老去犹存直谏风。

诏赠新衔传美谥,史编旧疏表遗忠。晚生方切通家谊,无限深情感慨中。

()

偃蹇长松数亩阴,初应出土细如簪。人生各有凌云操,唯藉诗书尽此心。

()

天旷多树林,日赤溪路永。我行一何劳,窈窕溯川岭。

湍流好石斗,沙砾与舟鲠。行行指前栖,望望不得逞。

()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
六月金数伏,兹辰日在庚。
炎曦烁肌肤,毒雾昏性情。
安得奋轻翮,超遥出云征。
不知天地心,如何匠生成。
()

年少洋洋过闾里,诸生衮衮登省台。雕虫末技笔徒秃,射虎良弓石为开。

道在未应随世变,身强不得眩时来。君看塞上翁家马,造物戏人如小孩。

()

袖中携得新诗,今朝来祝吾师寿。吾师何似,一生清净,淡然笃守。丹骨通明,霜髯潇洒,竹坚松瘦。更不须展放,寿星图画,自是个,希夷叟。忿欲贪痴那有。把玄关近来参透。黄芽白雪,玉炉金鼎,龙蟠虎走。九转功成,不妨笑傲,人间长久。待从师杖屦,八千余岁,肯相容否。

()

竹木清华处,林亭曲折开。
泉声经雨杂,石势学云颓。
留客煮新茗,敲泥启旧醅。

()
楚王下见溯江舟,岂是城隅沮洳头。
自古循名多失实,不妨犹记旧风流。
()

二女联芳并擅娇,洞房定使客魂消。君臣绝代称僚婿,不让东吴大小乔。

()

诗句寻芳自抑扬,一观佳什觉心降。山中玉蕊虽无数,天上琼花孰有双。

愧我未能瞻后土,荷君分惠到南窗。从今可小中兴瑞,大地移根到此邦。

()
逢人欲问成都事,见说成都信便回。
欲问草堂亡恙否,恍然图像对入开。
()

牡丹才过石榴开,岁月惊人老易催。一面红颜春递去,满簪华发夏催来。

蝇头利禄徒劳耳,麟阁功名大晚哉。不必更增川上叹,及时行乐且衔杯。

()

绍兴妃子寺,步步白云深。
丛冢荒难认,寒泉清到今。
山高松有子,石老树无心。

()

冰柱悬河直,鲛绡布地平。初同梅萼竞,亦乱柳须轻。

箔隐朱楼媚,虹垂宝户明。素娥香室静,却爱点苔英。

()

江汉朝宗第一门,擎天老树碧璘珣。乾坤设此宁无意?鬼物因之遂有神。

一曲湖山知几劫?千年风致属何人?渊明老矣遗祠在,他日归来愿卜邻。

()

栖乌喜林曙,惊蓬伤岁阑。

关河三尺雪,何处是天山。

()
不如无道国,而水冒城郭。
岂敢问天灾,但惭为政恶。
湍回万瓦裂,槎向千林阁。
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
()

与君相好十三年,史局曾同翰墨筵。好别不堪携手处,西风黄叶满前川。

()
帝惜人才几手培,诛鉏盗权媒。
更怜孙息追仇误,忍死龙荒首不回。
()

平生意气为谁剖,满腹幽怀不出口。生长荒崖阅岁华,久分栖迟付林薮。

读书颇欲演三车,问字几能窥二酉。徒掩芸编避蠹鱼,试探石鼓馀蝌蚪。

()

蚤年离垢即披缁,风度翛然类远师。心净只应流水共,身閒常与白云期。

秋虫兰叶窗间画,瞑鹤松枝几上诗。更喜地偏无客到,时拈霜颖扫乌丝。

()

田横尝避汉,徐福亦逃秦;试问三千女,何如五百人!

槎归应有恨,剑在岂无嗔!惭愧荆蛮长,空文采药身。

()

我本西湖一散人,偶来溪上濯乌巾。
波光绿映台城柳,山色青回句曲春。
客舍相亲那忍别,交情到老愿如新。

()
晚过鸳鸯浦,无心唱采莲。
莫嗔兰浆急,为要趁前船。
()
君今使河北,几日渡黄河。
脱身出台省,杖节犯风波。
东南耆旧中,如君能几何。
何人把袂留,顾我饯则那。
()
风入藕花翻动。
夜气与香俱纵。
月又带风来,凉意一襟谁共。
情重。
()
庭柯不摇绿蔽空,西风未回尚南风。
香稻既收八月白,晚花能开百日红。
安排物色慰年暮,流落天涯嗟路穷。
炎江热石那可触,少待征帆驾归鸿。
()

学废乡校空,鸟雀欲据有。
甚雨晚来晴,循檐厌黄口。
巴水亦能大,一暮没堤柳。

()
代邸东南龙跃泉,清漪碧浪远浮天。
楼台影就波中出,日月光疑镜里悬。
雁沼回流成舜海,龟书荐祉应尧年。
大川既济惭为楫,报德空思奉细涓。
()

约略腰支,刚应梦醒,汉宫春晓。柔条几日,踠地便侵芳草。

问章台、为谁相思。趁时碧玉年华好。想朦胧娇眼,未曾省识,西风斜照。

()

客中端二日,风雨送牢愁。
昨岁犹潘母,今年更楚囚。
田园荒吉水,妻子老幽州。

()
去国己酉冬,忽见十颁历。
衰残口两齿,困厄家四壁。
时看溪云生,饱听檐雨滴。
悠然度寒暑,何处著欣戚?幽人岂知我,月夕闻吹笛。
()
颸颸忽见青鸾尾,扫遍翠崖冈上头。
昨夜月明仙子过,玉笙吹彻万山秋。
()

一点灵虚镜样明,只须提掇要常醒。
微几才动先知吉,万象交森独测灵。
至寂静中能有感,遍酬应后却无形。

()

燕翼谋贻老景饶,平居无谄复无骄。家庭德誉原功艺,幕府才名比郤超。

廿载时光嗟浪掷,半生交好叹凋寥。不堪重话愁中事,昔日干云气已消。

()

昆明使者南方来,洛阳宫阙如云开。玉阶奉进嗽金鸟,水晶镂刻辟寒台。

错金为屑玉为饵,神刀取脑白龟死。美人自捣明月珠,赤玉盘中光靡靡。

()

脸色朝霞红腻。眼色秋波明媚。云度小钗浓鬓,雪透轻绮香臂。

不语凝情,教人唤得回头,斜盼未知何意。百态生珠翠。

()

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

犹胜江南隐居士,诗魔终袅负孤名。

()

翛然小刍林,独枕江皋远。竹篱通复隔,花径穷又转。

近植旃檀香,远峰青莲展。主人日多暇,疏茅手日剪。

()

阳春二三月。
草与水同色。
道逢游冶郎。

()

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天寒猎兽者,走上樊姬墓。

()

搀先登眺高为节,片段芙蓉锦作花。赖得前朝曾此集,有如今雨欲何加。

欢浓未分玄成白,客醉犹怜酒胜茶。犹恨梅川无好句,更须君赋为传誇。

()

道体本来无限量,其间细大竞差殊。
只争思勉些微累,意必之心未绝无。

()
城外江山好,楼前市井喧。
登高明远目,直北望中原。
济世原无策,伤心不忍言。
唯余忧国泪,还共水潺湲。
()

铃解语,嘲君王。三郎郎当,郎当三郎。

()
喑吁嘻!屈原放,贾谊投,晦之流,子望囚。
古人今人皆不免,才能累身才反仇。
吾友仲渊少学古,胸中疏落罗孔周。
点毫磨墨作文字。
()
门外黄尘不见山,此中草木亦常闲。
履声如度薄冰过,催粥华鲸吼夜阑。
()

沧江湛回流,野树带远色。白云东山来,雅与幽兴集。

静抚丘中琴,时散林下帙。余亦淡荡人,相期此投迹。

()

瀰漫合澜海,南与沧溟通。蜃气起蛟室,珠光出龙宫。

楼台纷隐见,墟市见空濛。谩将化城比,还与幻境同。

()
壶关方逆命,投袂起亲征。
虎旅聊攻伐,枭巢遽荡平。
天威清朔漠,仁泽被黎氓。
按节皇兴复,洋洋载颂声。
()

心驰家山恨不飞,两旬欲作一日归。
征衫尚絺未足苦,天寒亲老未授衣。

()

短梦惊回,北窗一阵芭蕉雨。雨声还住。斜阳明高树。

起望行云,送雨前山去。山如雾。断虹犹怒。直入云深处。

()

燕京地图天下吭,乾枢高运整群方。南巡净扫风烟色,北上长悬日月光。

()
春风千里下屏星,荆棘丛中稻眼青。
凋瘵已肥身已瘠,丹砂还解此公灵。
()

他时谁捧土,蕞尔便名山。陈迹浮烟没,先生一笑看。

雨馀蛙吹满,秋霁鹤忘还。却有当湖月,频过水石间。

()
故交零落形吊影,陈迹凄凉口语心。
辛苦一生成底事,祈招空解诵愔愔。
()

渡海五千里,离家三四年。春归同是客,老健竟如仙。

鹤阜炫杯珓,鸳江竞管弦。南郊风景好,纪丽有谁编。

()

渡南渡北两山遥,隔岸行人手可招。
日暮海门烟雨黑,一川舟檝趁归潮。

()

频年独对鸳鸯绮,计日双飞鹦鹉洲。

()

仅可著孤身,何曾有四邻。切须留一榻,让与细书人。

()
芸编校罢得嬉游,池馆虽春爽似秋。
同舍病郎追不及,喜传佳句到瀛洲。
()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

杳杳尘外想,悠悠区中缘。如何战未胜,曾是教所牵。

远郊有灵峰,夙昔栖真仙。鸾声去已久,马迹空依然。

()
星源初建郡,芹泮视诸侯。
前序联官长,公堂纠士流。
彦章陆贽作,元晦孟轲俦。
遗帙三年饱,畲租少莫忧。
()

平反固尽情,此话久弥新。动以中为的,居嫌恕寡邻。

暗萤方自照,屈蠖倩谁伸。好在庭前树,长怀雪后春。

()
庭陈大乐,坐当太微。
凝旒负扆,端拱垂衣。
鸳鸾成列,簪组相辉。
御炉香散,郁郁霏霏。
()

水国穷秋霁更寒,渚宫重宴菊犹残。閒身欲住张融舸,短发羞欹杜甫冠。

日映楼台天上过,风恬鱼鸟镜中看。缘池莫恋团圞竹,即拟枚乘赋不难。

()
随人玄养宁知父,负主恩私岂有君。
逆气终然招逆报,可怜四海乱如云。
()
槁梧闲据自沈吟,投老真成负此心。
酒沃渴鲸悲事往,官随跛憋笑吾今。
进为终愧周人朴,归去曾无陆子金。
尚赖君诗慰牢落,时清聋聩发纯音。
()
柳阴庭院。
帘约风前燕。
着雨荷花红半敛。
消得盈盈绿扇。
()
一句如铁橛子,少室秤提不起,曹溪摇感不动。
有伎俩者一任左扶右持,无伎俩者不妨全体受用。
巴蓬集壁,去天一尺。
()

宵分猎猎风翻帏,平明漫漫雪拥扉。
高妆老树枝不举,深压野麰根渐肥。
削平履迹顷刻尽,吹落杨花从来稀。

()
云满南阳陌,书藏善和宅。
行行重回首,无使归思隔。
()

戏蝶游蜂上下,深黄浅绿扶疏。此老胸怀磊落,如何也注虫鱼。

()

岁事秪匆匆,浮生似转蓬。官居白首共,报国寸心同。

云里天香下,城边霁雪融。夜深寒不寐,数起候晨钟。

()

三仕为丞不负人,蜀中赤子恋慈亲。先茔已许号松柏,宣室犹思问鬼神。

偶过草堂留药物,又趋京国拂衣尘。承家黄霸能为郡,他日应期昼锦新。

()

一笑长髯意已投,角巾相对草堂秋。看山载酒青藜健,笼鹤寻僧尽日游。

浮世事多悲去鸟,野人道在只沧洲。他年寄迹来南墅,小结芳邻水竹幽。

()

千骑踏清霜,东游古道场。
灵笼山骨秀,风引水声长。
晓日依稀暖,寒花取次香。

()

才立方城路未开,前军报虏踏冰来。声疑倒峡天关动,势若倾崖地轴催。

七日重围三里雾,一时烈焰半空雷。髑髅滚滚名王遁,偷挂红幡夜举哀。

()

月里丹葩远,人间杏艳张。天官行故事,风雅蔼馀芳。

左掖亲承诏,端门出缀行。眼明茅屋下,犹见赐衣黄。

()
我亦闲来散病身,游人不用避车尘。
插天四塔云中出,隔水诸峰雪後新。
道是远瞻三百里,如何不见六千人。
吴亡越霸今安在,台下年年花草春。
()

折柳亭边柳已衰,送行犹拗最高枝。西风黄叶萧萧地,多少伤心为别离。

()

渔曲飘秋野调清,半窗残月带潮声。不知短发能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
寺枕沧溟上,门长掩寂寥。
定回花漏断,讲彻兽烟消。
入槛泉声细,当轩岳色遥。
何时会重席,南望路迢迢。
()
芙蓉两颊映罗衣,笑拂钗头双凤飞。
仿佛疑施青步障,知君能解小郎围。
()

别来閒计日,一日似三秋。
顾我无能老,逢君始欲愁。
诗情今转胜,交契久还稠。

()
古木少直枝,其下多曲影。
岂不爱高阴,奈此性所秉。
千重叶荟翳,谁愿憩日永。
()

昨夜醉南楼,西堂兴未休。共看九霄月,仍是一轮秋。

影傍关山落,光连河海流。盈亏本无定,悲乐岂同游。

()
落日下遥峰,荒村倦行履。
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
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
公文捧花柙,鹰隼驾声势。
()

()

渔村半落楚江边,林外秋原雨外天。
谁倚竹楼邀大艑,天涯暮色已苍然。

()

离愁一点浓如黛,强把金篦扫不开。新月几番呈巧样,薄情夫婿未归来。

()

万里春阴乍履端,广庭风起玉尘干。梅花岭上连天白,

蕙草阶前特地寒。晴去便为经岁别,兴来何惜彻宵看。

()

海水明月出,禁中清夜长。东南楼殿白,稍稍上宫墙。

净落金塘水,明浮玉砌霜。不比人间见,尘土污清光。

()

左手持酒杯,右手无蟹螯。谁云宦游乐,秋来倍寂寥。

()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

水净霞明玉镜开,方平叨驾藻舟来。脱冠太守逢高彦,爱杀清歌戏马台。

()

旅馆沈吟久,閒探高士扉。园童迎客拜,庭鹤向空飞。

采药知何处,停云尚不归。松间怊怅立,无语对斜晖。

()

酥嫩云饶,兰香粉著,罗裙半露还藏。乍领巾微褪,一缕幽香。

依约玉山高并,皑皑雪、宛在中央。难消遣,填膺别恨,积臆春伤。

()

昔与君别离,杨柳绿依依。今我来相思,雨雪已霏霏。

岁月易如驰,音书一何稀。相隔万馀里,何从知音徽。

()

经谈孔壁士如林,翘首龙门冀赏音。檐内命题秋院静,灯前批卷夜堂深。

赋惊五色宁迷眼,笔想三长独苦心。淡墨榜开舆论惬,高名从此重南金。

()

君不见李广射虎如射兔,霹雳一声石饮羽。又不见巨灵擘山如擘云,莲华万仞留掌痕。

精神入物物乃尔,笔端有神亦如此。熙丰以来推善书,日下无双黄太史。

()
端坐高宫起远心,云高水阔共幽沈。
更堂寓直将谁语,自种双松伴夜吟。
()

悬弧初度日,鞠育念劬劳。
未了诗书债,见轻儿女曹。
争知两蜗角,等是一鸿毛。

()

雨来未见花间蕊,雨後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

云幂银屏,风满画檐,阳雁宵飞向尽。却梦枕犹欹,酒怀初醒。

早是镂冰试手,送大地无尘山河冷。苑荒竹瘦,声声碎玉,鹤眠同惊。

()

十载江湖酒梦消。短篷身世又今朝。秋江催动木兰桡。

分手青山云黯黯,打头黄叶雨萧萧。一声画角送归潮。

()
鲜云瑞旭楼前晓,宝艾芳椒殿里香。
五数已知随地永,九重更自配天长。
()

苍头奉辟书,严装犯萧辰。
岂不谋出处,岁检水菽贫。
曛黑投山中,明发趋江滨。

()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

残冬寒作阵,半夜远游身。雪坠花千片,云沉月一轮。

问更呼驿吏,分酒劳舆人。茅屋多琼树,谁知村落贫。

()

砑光慰帽绛罗襦,烂熳东风态绝殊。息国不言偏结子,文君中酒乍当垆。

怪他去后花如许,记得来时路也无。若到沩山应悟道,红霞红雨总迷涂。

()

东门嘶马去,幽志几人同。问寝归吴苑,含香别汉宫。

关山双宝铗,江海一秋蓬。欲觅南州信,时看西北风。

()

彩鹢不飞连碧波,此中公子醉眠多。傍人刚道相宜好,梦入西湖闻棹歌。

()

渊底睡龙徒有颔,沙中老蚌恐无胎。疾雷惊裂苍苔地,迸出鲛人泪颗来。

()

城上云山罨画遮,城中民物压纷奢。金银璨错三千界,丹碧连绵几万家。

麋鹿屡经成故事,燕莺依旧爱新花。清贫本是书生分,只想山林景物嘉。

()

春色清且明,节盛一百五。寒食遵遗俗,泼火霁微雨。

非才忝国恩,因病得吾土。何以知殊荣,此日奉宗祖。

()
长记残春入蜀时,嘉陵江上雨霏微。
垂头驴瘦悲铃驮,截道狐奔脱猎围。
晓度市桥花欲语,晚投山驿石能飞。
杜鹃言语元无据,悔作东吴万里归。
()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