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宋代。司马光。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挂冠虽在远,遣札不忘忠。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之情,以及对杨侍郎的赞颂和告别之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
挂冠虽在远,遣札不忘忠。
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
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诗词的诗意是,作者司马光忧国忧民,心情沉重如石头。尽管他生活在当今朝代,但他仍然怀念古代的风风雨雨。虽然他已经离开朝廷,但他仍然通过书信表达自己的忠诚之心。他的心思如飞旐一般,向西归去,回到洛阳。新的道路曲折蜿蜒,背靠着嵩山。他仍然让来往的客人们下马在白杨树下休息。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作者的忧国之情,展现了他对古代风风雨雨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杨侍郎的赞颂和告别之意。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砻岩寺。宋代。孙觌。千松夹道直,一水抱村流。清绝小丛林,绕舍竹修修。老僧惯见客,坏衲雪满头。野果折奇苞,畦蔬剪新柔。漂零五管去,邂逅一笑留。诗成写君壁,纪此梦中游。
生日四首 其二。明代。释函可。未了黄沙债,偿他止一身。便从今日死,已是旧朝人。乞食真惭粟,看书若有神。无端思故事,数点泪沾巾。
关山月。南北朝。阮卓。关山陵汉开,霜月正徘徊。映林如璧碎,侵塞似轮摧。楚师随晦尽,胡兵逐暖来。寒笳将夜鹊,相乱晚声哀。
和貂褥筇杖二物皆范景仁所惠。宋代。邵雍。君子亦保物,保故不保新。筇生蜀部石,貂走阴山尘。善扶巇崄路,能暖唐羸身。行坐不可舍,常如睹斯人。
沁园春 赠别龚佩纫。清代。陈维崧。南郭先生,门巷萧疏,庭除寂寥。恰一湾蓼岸,远樯列荠,数间竹屋,夜雨鸣涛。曾记当年,浪游京国,燕赵悲歌也自豪。归来后,喜依然三径,仲蔚蓬蒿。乾坤群盗如毛。叹萍梗吾生信所遭。且风灯擘阮,和之檀板,烟帆醉菊,侑以霜螯。十日联床,一尊下榻,白饭青刍累素交。明将发,怕空江叠浪,万籁悲号。
龙山会·酬翼民和绿芳阁沁园春。宋代。王用宾。伏日多风雨。郁郁葱葱,正阁前凝伫。忽飞来妙语。堪叫绝、拍案珠玑无数。声价重标题,名足与、平津千古。倘太平、有时殷杜,何妨束去。诛茅山水之间,万竹刺天,合德星攒聚。堂前非绿野,偏遇著、宾客香山能赋。消暑肯长过,还省得、结棚画柱。把英雄、煮酒闲论,失何人箸。
送人游金山。宋代。林逋。水烟霜树矗层峦,点破江心一簇寒。见说天多剩得月,为予间上上方看。
相和歌辞·王昭君。唐代。上官仪。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借虚翁涌金门城五诗韵以写幽居之兴。宋代。杨公远。数竿修竹半池荷,密掩柴门少客过。笔底画能希李郭,囊中诗欠似阴何。一心夜月炯长在,两鬓秋霜积未多。花甲明年重数起,幸逢尘世息兵戈。
采桑子(重阳病起饮酒连夕)。宋代。朱敦儒。天高风劲尘寰静,佳节重阳。叶下潇湘。碧海晴空一阵霜。安排弦管倾芳酝,报答秋光。昼短歌长。红烛黄花夜未央。
送郑阳春。宋代。白玉蟾。前身莫是郑安期,井灶重来迹已遗。涧底菖蒲无可採,共君细读汉时碑。
过石氏园。元代。赵秉文。石氏园亭竹一围,眼前胜事只心知。幽禽有语能留客,流水无情自入池。客里岁华将尽日,梅边春信独来时。醉吟吟后无吟者,又得闲闲一首诗。
江峡寇乱寄怀吟僧。唐代。李洞。半锡探寒流,别师猿鹤洲。二三更后雨,四十字边秋。立塞吟霞石,敲鼙看雪楼。扶亲何处隐,惊梦入嵩丘。
新建伯遗像。明代。徐渭。方袍綦履步从容,高颡笼巾半覆钟。千古真知听话虐,百年遗像见犹龙。夜来衣钵今何在,画理须眉亦似侬。更道先生长不减,那能食粟度春风。
赠谈命余圆机。宋代。蔡渊。甲子难周日与时,不句全阙是圆机,只将八字纵横看,祝福无差妙太虚。
凰之飞。元代。危素。凰之飞兮,朝阳晖晖。彼凤高翔兮,将雏何之。畬田有禾饥不食兮,山有恶木夕不栖兮。西逝白日兮,东流沧波。嗟嗟安母兮,伤如之何。
即事 其三。明代。黄锦。为爱空林月,深宵几度看。不甘泫露冷,转见鬓云繁。望久澄青汉,呼来涌玉盘。方知明净境,如现宝光寒。
陪李端叔游颖昌西湖三首 其二。宋代。孔夷。楼影摇波到碧空,拒霜无数隔堤红。只应明夜关山月,怜我相思不寐中。
陈光禄惟顺迎暾书舍四首 其二 寺钟。明代。陆深。蒲牢吼萧寺,明星出东方。动息各有会,随风远飘飏。唤起巫山梦,缥缈赋高堂。
望清远峡。宋代。杨万里。刺船又入峡山间,江水初平失恶滩。道是峡山天下险,老夫今作坦涂看。
西陵绝句诗十四首。明代。李邺嗣。五寺钟声送夕曛,女冠犹着旧宫裙。葫芦井畔伤心语,只许东洲遗老闻。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默默道游,灵灵破幽。斗魁光转夜,河汉气澄秋。入世随流,门庭甚休。青鞋蹈雨俱胝老,放浪风烟百草头。
橐驰。宋代。梅尧臣。鸣驰出西域,衔尾自连连。汉驿凌云去,胡人踏雪牵。常时识风候,过碛辨沙泉。老觉肉封侧,犹蒙锦帕鲜。
和安溪祖闻寇 其二。明代。陈岳。月前孤雁影双飞,坐对谁知此意微。老去落残潘令鬓,瘦来宽尽沈郎衣。愁闻笳管清商调,閒赋蒹葭白露诗。输与一筹还范蠡,解将西子赚夫差。
杂诗六首 其五。明代。李梦阳。凄霜变为雹,二气敛而藏。天道有代谢,人谋岂怕臧。北杓酌元化,亭亭自低昂。上帝栖紫宫,众纬错以行。谓山盖高,有梯可陟。谓渊盖深,有舟可涉。自非双黄鹄,天路安可蹑。
颂十玄谈·达本。宋代。释印肃。堪嗟去日颜如玉,常和白云空裹宿。千回万匝只如然,寥寥独唱无生曲。
宝积寺 其四。明代。释今无。才沿峻壁还,寻溪意未閒。日光先透石,树势欲争山。花是仙源异,头从玉塞班。廿年辛苦意,凄折对松关。
题居上人法华新院。唐代。陈陶。浮名深般若,方寺设莲华。钟呗成僧国,湖山称法家。一尘多宝塔,千佛大牛车。能诱泥犁客,超然识聚沙。
题金碧山水卷。宋代。钱选。江南北苑出奇才,千里溪出笔底回。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画图开。
江行杂咏 其一。明代。欧必元。经旬不息妒雨,竟日澹荡柔风。春水骤添新涨,归心一夜俱东。
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次用本韵)。唐代。元稹。鸣局宁虚日,闲窗任废时。琴书甘尽弃,园井讵能窥。运石疑填海,争筹忆坐帷。赤心方苦斗,红烛已先施。蛇势萦山合,鸿联度岭迟。堂堂排直阵,衮衮逼羸师。悬劫偏深猛,回征特险巇.旁攻百道进,死战万般为。异日玄黄队,今宵黑白棋。斫营看迥点,对垒重相持。善败虽称怯,骄盈最易欺。狼牙当必碎,虎口祸难移。乘胜同三捷,扶颠望一词。希因送目便,敢恃指纵奇。退引防边策,雄吟斩将诗。眠床都浪置,通夕共忘疲。晓雉风传角,寒丛雪压枝。繁星收玉版,残月耀冰池。僧请闻钟粥,宾催下药卮。兽炎馀炭在,蜡泪短光衰。俯仰嗟陈迹,殷勤卜后期。公私牵去住,车马各支离。分作终身癖,兼从是事隳。此中无限兴,唯怕俗人知。
减字木兰花(赠广陵马推官)。宋代。陈瓘。一尊薄酒。满酌劝君君举手。不是亲朋。谁肯相从寂寞滨。人生如梦。梦里惺惺何处用。盏到休辞。醉后全胜未醉时。
宁州道中。唐代。杨夔。城枕萧关路,胡兵日夕临。唯凭一炬火,以慰万人心。春老雪犹重,沙寒草不深。如何驱匹马,向此独闲吟。
任仲山谈西府事。金朝。李俊民。德音到处下情通,喜动山城百岁翁。和气挽回中国化,威声振起外台风。少酬汉使澄清志,不愧周官燮理功。南北封疆归一统,太平立法自河东。
云多不记山深浅,人行半天岩壑。旷野飞声,虚空倒影,松挂危峰疑落。流泉喷薄。自窈窕寻源,引瓢孤酌。倦倚高寒,少年游事老方觉。
幽寻闲院邃阁。树凉僧坐夏,翻笑行乐。近竹惊秋,穿萝误晚,都把尘缘消却。东林似昨。待学取当年,晋人曾约。童子何知,故山空放鹤。
台城路(游北山寺别本作雪窦寺访同野翁日东岩)。宋代。张炎。云多不记山深浅,人行半天岩壑。旷野飞声,虚空倒影,松挂危峰疑落。流泉喷薄。自窈窕寻源,引瓢孤酌。倦倚高寒,少年游事老方觉。幽寻闲院邃阁。树凉僧坐夏,翻笑行乐。近竹惊秋,穿萝误晚,都把尘缘消却。东林似昨。待学取当年,晋人曾约。童子何知,故山空放鹤。
送柳判官赴振武。唐代。李益。边庭汉仪重,旌甲似云中。虏地山川壮,单于鼓角雄。关寒塞榆落,月白胡天风。君逐嫖姚将,麒麟有战功。
送侯十一。唐代。李白。朱亥已击晋,侯嬴尚隐身。时无魏公子,岂贵抱关人。余亦不火食,游梁同在陈。空馀湛卢剑,赠尔托交亲。
题松竹梅图。明代。陈镒。一树梅花两个松,数竿脩竹共清风。生来不作趍炎态,岁晚相看冰雪中。
和应资深九日游康乐园二首。宋代。王之道。里社安閒得久生,金华端不羡初平。山林应有清修重,轩冕还将道义轻。诗捷口占那复藁,酒豪盆酌不论觥。一斑已幸窥秋句,囷廪他时冀倒倾。
石湖草堂对雨四首 其四。明代。张元凯。炉烟凝不散,涧水清且流。三日五湖雨,一洗千山秋。
四月上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宋代。张镃。丰乐楼前未夕晖,可堪鱼钥限城扉。诗成快向归时写,丹墨明朝与兴违。
玉山南望飘然罗浮之怀。明代。庞嵩。懒散黄龙别洞宾,飘潇鹤氅一纶巾。出山不为逢年计,适国疑随避世人。天上夔龙饶衮职,海滨箕颍属閒身。脚头风月非无伴,鹿豕深山旧结邻。
早朝。明代。申佳允。三年此日又鹓班,回首鲈鱼亦汗颜。瑞霭北辰仍雨露,秋深南国自间关。边横烟燧今方剧,宦拙风尘敢拟閒。羸马敝袍凌曙色,萧萧客思瞩西山。
登楼。明代。文森。阗阗扰扰晚来閒,独倚危楼一望间。挈榼漫沽村市酒,开窗正对夕阳山。月来虚馆谁家笛,风度疏钟到竹关。只有渔翁无简束,扁舟摇曳白云湾。
自金门溪晚归。清代。林占梅。山容环列幛,云气薄于罗。夕照明烟树,风寒亚晚禾。渡头芳草断,牛背暮鸦多。村舍葱茏里,谁家起晚歌。
洛阳春。宋代。陈师道。素手拈花纤软。生香相乱。却须诗力与丹青,恐俗手、难成染。一顾教人微倩。那堪亲见。不辞紫袖拂清尘,也要识、春风面。
钱塘怀古。明代。全室宗泐。 天地无情日月徂,凤凰山下久榛芜。独怜内殿成荒寺,空见前山映后湖。塞北有谁留一老,海南无处问诸孤。蓬莱阁上秋风起,先向燕京入画图。
送水云归吴。宋代。周静真。燕山雪花大如席,马上吟诗无纸笔。他时若遇陇头人,折寄梅枝须一一。
谢程帅袁制使。宋代。陈造。还山念初原,老夫办一物。生平万金产。自托五色笔。譬如十全医,付此地妄疾。落纸乱蛇蚓,超然百忧失。
哭外舅刘西翰先生二首 其一。清代。陈学洙。西台恸哭血沾巾,百结麻衣剩一身。地北天朝抛骨肉,魂来梦往傍君亲。孔融收系无完卵,张俭流亡少故人。支遁峰前聊寄迹,此生长作宋遗民。
红梅用诚之弟韵 其一。宋代。段克己。梅花香里倚蒲团,万事人间总不干。醉梦每怜春意浅,诗魂长绕夜枝寒。记曾上苑溪边见,又向前村雪里看。回首青蕤已如豆,齿牙衰朽怯微酸。
西夏重阳。明代。王逊。 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击柝徒吟胡地月,屯田也食汉渠春。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