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举见寄次韵为谢二首。宋代。晁公溯。忽鼓硖中櫂,来从渝上城。何为向南亩,本合侍西清。树色行相引,滩声鸣不平。青城有仙伯,往矣授长生。
《李士举见寄次韵为谢二首》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忽鼓硖中櫂,
来从渝上城。
何为向南亩,
本合侍西清。
树色行相引,
滩声鸣不平。
青城有仙伯,
往矣授长生。
诗词中的“忽鼓硖中櫂”描述了鼓声响起,船櫂驶过硖中的情景。作者来自渝上城,与朋友李士举相见,共同欣赏着这一美好的景色。接着,“何为向南亩”表达了作者的思考,询问李士举为何向南方的田地去了,因为本应该一同侍奉在西清的山上。这种询问蕴含着作者对友情和归属感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树色行相引,滩声鸣不平”描绘了行船时树木的颜色引导着行进的方向,滩头的声音却不和谐。这里的景物描写以自然元素为基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和谐的追求。
最后两句“青城有仙伯,往矣授长生”则提到了青城山上的仙人,这里的“仙伯”指的是仙人,作者向往仙人的长生之道,暗示了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归属感、和谐以及超越尘世的追求的思考,展现了晁公溯的感慨和思想情怀。这首诗词的意境清新,语言简练,行文流畅,给人以静谧、含蓄的美感。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初春书怀。宋代。陆游。愚公不解计安危,行尽人间恶路岐。难似车登蛇退岭,险如舟过马当祠。平生忧患常难测,送老安闲敢自期。一事不成应有命,惟将知止报明时。
绝笔诗。明代。贺一弘。领来生了合还渠,遗世声名亦赘馀。七十三年无述处,一朝含笑上清虚。
令狐秘丞守彭州。宋代。梅尧臣。前时草草别,渺漫二十年。从宦各所适,非为道路偏。今始一相遇,言愧少壮前。子有万里翮,尚不飞云烟。而复走陇蜀,欲以条教宣。将西过危栈,叶暗闻杜鹃。未知为郡乐,预已抱愁煎。再来与子辞,当去复留连。且念前期远,岁月实易迁。
次韵子瞻与邓圣求承旨同直翰苑怀武昌西山旧。宋代。苏辙。我游齐安十日回,东坡桃李初未栽。扁舟乱流入樊口,山雨未止淫黄梅。寒溪闻有古精舍,相与推挽登崔嵬。山深县令嘉客至,寺荒蔓草生经台。黄鹅白酒得野馈,藤床竹簟无纤埃。可怜迁客畏人见,共怪青山谁为堆。行惊晚照催出谷,中止乱石倾余罍。古今相望两令尹,〈谓元结与邓君也。〉文词洒落千山隈。野人岂复识遗趣,过客时为剜苍苔。五年留滞屐齿秃,一朝挥手船头开。玉堂却忆昔游处,笑问五柳应雕摧。满朝文士蚤贵达,凭凌霄汉乘风雷。入参秘殿出华省,何曾著足空山来。漂流邂逅览遗躅,耳中尚有江声哀。
虞美人影 夜坐。清代。钱启缯。纱囊闲把流萤弄。风过微微齐拢。蓦地一声箫送。惊破清宵梦。夜凉天气轻云笼。犹见冰轮徐捧。帘外落花微动。但觉蚊雷拥。
秋日古兰花十首。元代。方回。纫兰为佩楚忠臣,直道从来不屈身。为报拖金鸣玉者,如君多是折腰人。
生查子 春日晚妆。清代。商景兰。无意整云钿,镜里双鸾去。百舌最无知,惯作深闺语。梁燕恰双飞,春色归何处。妆罢拂罗裳,一阵梨花雨。
中秋夜。明代。程敏政。一片清光不世情,故乡宁弱宦乡明。风前欲动金波影,云外疑闻玉臼声。多病暂开新酒禁,古人都落几诗评。阴晴向尔难相料,不惜留连到五更。
送丁秀才归四明。宋代。林逋。有似东浮沧海君,乘槎泛泛逐归云。蛟绡市得能为寄,擬写清真隐秘文。
送郭经知县。宋代。文同。促促送归客,短亭垂柳风。离樽掩残日,去骑若轻蓬。百里讴歌内,三年畏谨中。乡人问蜀物,笑指一囊空。
陈·狎客。唐代。孙元晏。八宫妃尽赋篇章,风揭歌声锦绣香。选得十人为狎客,有谁能解谏君王。
秣陵怀古。清代。陈维崧。红板桥头,锦衣仓北,金陵从古皇州。记离宫墙外,年少曾游。忽听九重仙乐,东风细细度龙楼。依稀认,宁王玉笛,贺老箜篌。悠悠,南朝风景,看几遍桃红,白了人头。算刘郎易老,嬴女难留。三十六宫何在?斜阳外、隐隐离愁。伤心极,后湖菱蔓,一片渔舟。
滴滴金(同前)。宋代。杨无咎。当初本合蟾宫里。谩容易、到尘世。表里冰清谁与比。占无双两地。诜诜已是多孙子。看将来、总荣贵。岁岁今朝捧瑶觞,劝南园桃李。
劝酒十四首 其七。唐代。白居易。何处难忘酒,逐臣归故园。赦书逢驿骑,贺客出都门。半面瘴烟色,满衫乡泪痕。此时无一盏,何物可招魂。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 其四 耒答镈。宋代。王令。我必为人用,不必用于人。若也责不耕,君其问诸田。
访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一。宋代。李之仪。入门不见主人公,座具袈裟在眼中。更有山童会人意,略无一事许相同。
寄圆老闻欲移住他院。宋代。赵汝鐩。妄动生於念,禅床坐不牢。旧窠元自好,新刹有何高。去住身如寄,奔驰足谩劳,挑包闻已决,应笑我忉忉。
放下庵即事三绝。宋代。范成大。无风香篆吐长丝,收架凝尘不下帷。鸟雀声和晴日暖,午窗扪虱坐多时。
古意四首(以下《金昌集。明代。王稚登。千金两吴钩,秋水为銛锋。人血衅其上,宝锷明芙蓉。割鱼千万里,不得屠一龙。屠龙岂不能,惜哉委尘埃。析薪刈青松,弃置良足哀。一旦成销折,不能断青苔。英雄困平世,伊管乃凡才。
己亥杂诗 其十一。清代。黄遵宪。天下英雄聊种菜,山中高士爱锄瓜。无心我却如云懒,偶尔栽花偶看花。
赠张五鹿三绝句 其三。明代。王世贞。若个是何汤,老作受经生。一当天子问,推毂桓春卿。
泊卢家步。宋代。赵汝鐩。泊舟葭苇岸,风唤夜凉生。天远星疑坠,秋清月倍明。倾杯浮蚁匝,把剑古蛟鸣。甚矣吾衰矣,功名念已轻。
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宋代。姜特立。雅道去已久,拘回良独难。须求正知见,莫学小波澜。父子专计律,风骚逼将坛。如今寄佳句,那复阿蒙看。
送舍甥黄公绍之山阴文学。明代。黎民表。入越游吴不惮劳,莫言湖海少绨袍。长途岂坠青云价,下里宁知白雪操。桂浦别来乡梦断,梅梁经过海云高。春风坐遍诸生日,綵笔先传曲水涛。
题金宪长舜举蓉溪书屋图四首 其二。明代。边贡。溪水溪花相映鲜,溪风时拂案头弦。轻鸥白鹭知人意,双去双来精舍边。
秋夜读书。宋代。杨万里。稚子慵都睡,先生唤不应。虫声窗外月,书册夜深灯。半醉聊今古,千年几废兴。有怀人未会,不乐我何曾。
中秋夜有客携酒。元代。方回。中秋谓无酒,忽有携酒者。联翩二三客,柴门系嘶马。膨脝两大瓮,待月列堂下。空庭碧天天阔,秋色极潇洒。皓魄初未出,稍觉云暗野。须臾冰团挂,细字可读写。琵琶拨旁行,此曲岂和寡。村伎杂南北,焉有容色冶。老夫但满饮,不复记杯斝。嘲诙颇恶剧,罚筹不吾舍。自从历丧乱,万事付苟且。应接日纷糅,口耳似聋哑。久旱百谷死,心望时雨泻。虽逢芳醑溢,更着纖指把。丈夫忽有念,外物皆土苴。客去欲夜半,一笑真醉也。
失题九首 其八。宋代。李之仪。薄云疏雨洒雕笼,槎拂银潢月上弓。红泪半残歌后烛,翠涛低涌梦回风。淬馀剑锷虽为利,解尽犀棱未见通。杳杳芝田定何许,断魂无计脱惊鸿。
金缕曲 其二 巴陵杜仲丹贵墀。清代。易顺鼎。此杜依然老。只一事、差强乃祖,时非天宝。家在岳阳楼下住,容易吟魂飘到。看尽那、洞庭秋好。绿雨啼鸪斑竹岸,是古来、未竟伤心稿。二十五,楚骚调。宣南记共风吹帽。怎独自、鬓丝禅榻,焚香却扫。中有水流云在意,懒向词场厮闹。算已是、名心淡了。昨夜游仙帆影挂,为寻君、转过黄陵庙。霜与月,满湖缟。
与仰止对奕限韵 其二。明代。边贡。十年曾读烂柯文,几叩玄机思入云。水战忽看春及暮,火攻尝到夜初分。深怜诡道时乘我,不分赢筹日在君。欲把兴亡付沈醉,浃辰多病谢芳荤。
蓟门杂咏三首 其二。清代。周茂源。万壑秋涛碣石摧,舳舻夜覆白沟隈。蛟龙怒闪灵旗出,雁鹜群争玉粒回。天道九年频水潦,人烟三辅见蒿莱。司农筹国应多算,民立东南亦可哀。
太湖石。唐代。白居易。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秋夜宿太湖县大雨通宵不辍因赋此以述怀。明代。饶相。太湖旅宿秋宵永,檐溜潺潺彻夜鸣。薄劣早衰惭领郡,泥淹艰阻滞归程。贾生忧国空流涕,王粲登楼无限情。细数更残心百折,邻鸡犹未报天明。
饭旧口。明代。顾璘。霜舟乍渡沙阳水,午饭仍趋旧口烟。楚国山川行欲遍,祗凭诗兴送流年。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绝。宋代。胡寅。临流负巘百年居,手植松楠合抱株。传写春光入诗句,味之如对辋川图。
送曹大著知广德军。宋代。文天祥。暂屈瀛州客,来临汭水民。山川归史记,岳牧属词人。馆舍朋簪旧,都门祖帐新。儒林官可纪,何止吏称循。
鹊。唐代。韩偓。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明众所知。高处营巢亲凤阙,静时闲语上龙墀。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九首 其五。清代。陈忠平。行行将别奈何桥,十四亿人同折腰。痛化悲风翻素缟,情凝长笛动青霄。半旗始为苍生降,热血终教万劫销。天国梦魂通故国,勿劳更藉楚辞招。
闻季叔被子召小诗为迓。宋代。李洪。郢人比屋庆循良,忽捧丝纶雨露香。骑竹方迎使君马,赐环已趣舍人装。好刊棠杕追嘉颂,应有阳春播乐章。归侍玉皇香案侧,愿将五色补垂裳。
马上望江南诸峰。元代。张翥。浮云散尽暮天空,遥见江南数十峰。安得夸娥两神力,为分苍翠过淮东。
同蒋教授单令访竹里。宋代。胡寅。迟日芳郊路,寒暄气已分。共寻茅屋趣,一醉竹光云。蕴藉潘怀县,清修郑广文。衰迟亦何幸,并得友多闻。
元夕遣怀二首。宋代。陈造。陆海莲开夜色鲜,短檠灯下掩陈编。风姨竟日鸣条罢,月姊因谁得意圆。
桃源忆故人(五之四)。宋代。陆游。城南载酒行歌路。冶叶倡条无数。一朵鞓红凝露。最是关心处。莺声无赖催春去。那更兼旬风雨。试问岁华何许。芳草连天暮。
太平堤望。明代。薛瑄。太平堤路夹平湖,湖上清风面面俱。十里波光天上下,半空岚影树扶疏。稻塍草色青无际,菱叶荷花净有馀。艇子有人閒泛泛,钓竿还可拂珊瑚。
代步。元代。仇远。羸骖聊代步,按辔且徐行。凹凸惊前路,驱驰羡后生。晓回天尚闇,路滑雨初晴。得似肩舆稳,归来醉不惊。
吴正仲遗二物咏之其一金盏子。宋代。梅尧臣。锺令昔醒酒,豫章留此花。黄金盏何小,白玉碗无瑕。始入吴郎宅,还归楚客家。从兹不能醉,只恐费流霞。
论交。宋代。李复。市井苟喜毫{嫠女换百}亲,节义动以肝胆许。余耳兆乱在交初,管鲍论财偶多与。情伪安能尽一言,是非必欲期千古。尼父已远不得复,梦寐恍惚与神遇。
秋晚杂书三十首。元代。方回。有金当报恩,有剑勿报雠。忘雠不过辱,忘恩禽兽俦。雏乌哺其母,豺獭知献羞。岂伊具有面,曾不畜产侔。鲁叟造化心,笔底天春秋。如彼货与{外鬼内隹},何足私怨尤。千里忽命驾,□予将焉求。为言笃故谊,一饭敢不酬。
重游武夷偶成櫂歌一首。宋代。蒲寿宬。一派弯环九曲溪,溪深溪浅净无泥。鹭鸶不作窥鱼计,飞入屏风也似迷。
满江红(寿邹给事)。宋代。杨炎正。豹尾班中,谁一似、神仙冠玉。认得是、当年唱第,斗间星宿。万卷平生都看了,如今划地无书读。向云霄、去路有行堤,沙新筑。黄封酒,生朝禄。金缕唱,生朝曲。且通宵一醉,剩裁红烛。待做太平真宰相,黑头坐对三槐绿。问凭时、犹有甚除书,长生箓。
咏史十首 其四 昭君。清代。杨浣芬。一曲琵琶怨,伤心别汉宫。回头望故国,日暮白云空。
鹦鹉曲。元代。萨都剌。水晶帘垂宫昼长,猩色屏风围绣床。美人春睡苦不足,梦随飞燕游昭阳。觉来粉汗湿香脸,一线柔红枕痕浅。三十六宫在眼前,五色香云随指转。牙床端坐杨太真,云冠霞佩绛色裙。双成小玉各宫样,绣衣乌帽高将军。雕笼七宝挂高树,玉案金盘看鹦鹉。可怜鹦鹉解人言,不说渔阳动鼙鼓。乃知禽语能戏人,不知人语能杀身。亡家败国污天地,天生尤物天亦嗔。一朝艳质化尘土,可恨可怜千万古。香魂不逐马尘飞,犹托深闺绣房女。想当盘礴欲绣时,停针想像心如丝。绣成特自比容貌,伏枕自喜还自悲。郎君有此从何得,怪底梅花心铁石。偶然持赠百拙人,眉眶眼精生丑色。少年阅此恼断肠,锦屏绣褥兰麝香。夜深酒醒换银烛,时见杨妃在耳傍。君不闻张丽华堕宫井,铜雀章台烟烬冷。繁华一梦人不知,万事邯郸吕公枕。
中和堂见双莲呈张内翰。宋代。黄裳。两萼双房并一枝,谁家姝子上西池。鹊桥牛女共游夜,湘浦皇英相会时。晓鉴斗妆肩笑倚,秋林同赏步慵移。行看阁老重归去,花独来迎此可知。
友人续弦。明代。董纪。煎得鸾胶续断弦,玉台新镜更团圆。刘晨合有神仙分,寻着桃源洞里天。
赠姜唐佐生。宋代。苏轼。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七月八日小雨。宋代。王洋。万汇就槁死,一凉送生意。问谁犯炎威,用事得屏翳。始自长夏来,龙骨呕四裔。平原暴槁乾,生火自焚燧。藉令翻长河,不给野老泪。祝融固有逞,轩轩抱馀恚。商飚欲小展,不费一矢遗。人谋略殚穷,乃作鬼事计。此邦严百神,奉事罔失坠。恶衣不掩胫,致美尽一祭。有严者贯神,父老诵明记。适当牛女期,悬弧值嘉瑞。不知谁相传,轰然动天地。走书集房祀,刻日共高会。俄然驾云骈,各以伟像至。原野照旌旗,闾阎便鼓吹。鞠躬侦颜色,大房荐笾胾。恍惚动百灵,相传亦汪濊。今朝响云车,风马继飘驶。意挟大江神,倾输作滂沛。日影弄廉纤,檐马鸣细碎。涓涓乍伶俜,赫赫复昌炽。神乎享已丰,何乃靳小施。妇怒骂少年,汝定事游戏。汝牲汝自甘,汝酒汝既醉。我疑神吐之,祸汝不少贳。得免已可怜,尚敢望嘉惠。嗟我偶投身,枵腹俟丰岁。感此意悽然,中旦不成寐。纪见成小诗,岂谓非吾事。
酂阳观棋。宋代。孔平仲。系马酂阳岸,湍波怒奔霆。却坐南轩上,旷若耳目清。两翁方围棋,玉石相分争。初味若恬淡,锋交渐纵横。攻南意窥北,翻复乃人情。计虑临危出,或从死中生。勇者喜见色,怯者噤无声。谁云一枰小,斗智亦已精。昔有烂柯者,弃俗游峥嵘。彼实方外人,岁月固可轻。我今则异此,久为世网婴。一官犹坎轲,三径尚未耕。妻子寄异县,飘飘望东京。寸晷尤可惜,客子当念程。饮水上马去,两翁任输赢。
厓门二十首 其十一。明代。郭棐。岂是丹台归路遥,鼎成龙驾上丹霄。一声洛水传幽咽,万片香魂不可招。春色岂随亡国尽,海云应逐野烟消。威仪文物今何在,碧水苍苍空寂寥。
题王若水戴胜 其二。明代。陶宗仪。片片疏翎列顶旗,娟娟文羽揽春辉。边庭大将能知汝,献捷封侯戴胜归。
匪逵之奥四章赠昆山戴炳垣。清代。姚燮。匪逵之奥,匪驷之骜。君子在痡,天鉴亦眊。以德为贼,以道为盗。鸣以金声,不掩群噪。踯躅中道,揽子之袪。宋璞可佩,曷贵乎玙?梧桐不实,故山已墟。言慎尔节,以保令誉。木叶已稠,秋霜未肃。万㝢蒸蒸,孤身谁畜?惟禽之鷟,而投于谷。惟瑶之玉,而毁于椟。言望尔乡,升彼大阜。下有室庐,白云浏浏。野草无葹,心亦何有?听我之歌,击子之缶。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八 其八。元代。凌云翰。筠笼采摘小童回,樱豆堆盘杂笋梅。正尔客怀寥落甚,不妨频覆掌中杯。
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一。清代。佚名。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圣寿已传千岁酒,天文更赏百僚诗。
讲经台畔水淙淙,有客乘春觅旧踪。山带半随青嶂绕,螺鬟长倩白云封。
笔点石幢题露叶,厨分香积剪春茸。自怜亦是攒眉者,却向溪桥曳短筇。
岁壬午计偕曾憩东林寺今二十有五年矣幸差竣还朝再过一食抚兹往迹殊怆客怀遂成二律以纪岁月 其二。明代。张萱。讲经台畔水淙淙,有客乘春觅旧踪。山带半随青嶂绕,螺鬟长倩白云封。笔点石幢题露叶,厨分香积剪春茸。自怜亦是攒眉者,却向溪桥曳短筇。
西山晴雪。清代。王汝赓。西山小住隔尘寰,日日登临兴未阑。大雪又添图画好,新晴闲曳杖藜看。玲珑万树苍髯亚,闪烁千峰白玉寒。最怪懒云堆不起,迷离何处辨烟峦。
秋莫西轩。宋代。邵雍。绕栏种菊一齐芳,户牖轩窗总是香。得意不能无兴咏,乐时况复遇丰穰。深秋景物随宜好,向老筋骸粗且康。饮罢何妨更登眺,烂霞堆里有斜阳。
十年。宋代。谢翱。忘却寒温语,相逢一揖休。十年只如此,今日若为愁。月白夜亦昼,山寒春更秋。无情溪涧水,只是下滩流。
春日东山正堂作。唐代。李建勋。身闲赢得出,天气渐暄和。蜀马登山稳,南朝古寺多。早花微弄色,新酒欲生波。从此唯行乐,闲愁奈我何。
挽方揭阳内子一首。宋代。刘克庄。雌燕营巢切,鸣鸠爱子均。荆练孟光饰,玉雪敬凄身。女史无其匹,宗姬有若人。里中多作诔,何况忝朱陈。
和陈守喜雨诗。宋代。陈元晋。垤鹳无声口舌乾,谁驱雷雨遍千山。顿苏赤地千里旱,特出黄堂一念间。泽物功深无德色,丰年愿遂有欢颜。为霖祗恐思贤佐,千骑东随凤诏还。
风入松 唤春。明代。俞彦。唤春春总不回眸。只索休休。燕成翁媪莺成叟。更堪雨惨风愁。一夜香魂无处,原来都在根头。匆匆因甚逝波流。容易拌丢。艳阳如绣天如酒,恁般下得忙收。赖有情人慰我,绿肥也亚红稠。
同李宗阳泛西湖招侄男兆不至口占促之时年十五。明代。叶春及。西湖之水多白蘋,白蘋映水摇乌巾。山花水花两灿烂,君若不来花笑人。
采桑子(双调)。宋代。张先。水云薄薄天同色,竟日清辉。风影轻飞。花发瑶林春未知。剡溪不辨沙头路,粉水平堤。姑射人归。记得歌声与舞时。
满江红。宋代。卫宗武。屑玉飞霙,正堪称、冯夷展布。空几度、痴云凝聚,狂风掀舞。点点抛扬珠作霰,纤纤断续丝垂雨。借银河、翦刻六花飘,天应许。水漠漠,斜桥渡。烟淡淡,长亭路。望寒莎衰草,总成愁绪。坡老新堤须好在,逋仙孤屿犹堪去。共寻梅、止欠雪双清,烦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