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入京。宋代。刘宰。郭内无田负郭居,酒中有趣酒尊疏。波间屡听濯缨曲,架上时繙种树书。万里长风摧岸柳,一天清露属园蔬。故人欲问平安信,为说年来颇晏如。
《送友人入京》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送别友人前往京城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岁月的流转。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郭内无田负郭居,
酒中有趣酒尊疏。
波间屡听濯缨曲,
架上时繙种树书。
万里长风摧岸柳,
一天清露属园蔬。
故人欲问平安信,
为说年来颇晏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郭内(郭是一个姓氏)没有田地,却有宽敞的住所,意味着他并非富有。其中提到的酒尊疏似乎暗示了作者在贫困中寻找生活的趣味和乐趣。接着,通过描述波间濯缨曲的声音,以及架上翻动书籍的场景,展现了作者的情趣和文化修养。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风摧岸柳、清露滋养园蔬,把景物与自然相结合。风摧岸柳表达了风势强劲的景象,暗示了艰难险阻,而清露滋养园蔬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这对比的描写,传递了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最后两句中,作者提到故人欲问平安的消息,他回答说年来颇晏如,意味着他这一年过得相对安逸愉快。这样的回答既是对故人的问候,也反映了作者内心对友情的重视。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经历的描写,表达了友情的深挚和对生活的热爱。诗词中所体现的修养和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义,让读者在细细品味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体验。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示师文 其二。元代。王冕。怅望倚门久,月光清满天。念家情切切,为客鬓娟娟。细草荒山径,游云过石田。安能携尔辈?饱饭老林泉。
桃源道中三首 其三。明代。薛瑄。桃源景物信幽奇,几度游观惬所思。丹碧峰峦云里见,青苍林木镜中窥。渔舟一去仙源合,石洞重来碧藓滋。惟有武陵溪上树,年年花发使人疑。
送人赴德清税。明代。刘基。镜湖木叶落,震泽水波生。凫雁冲人起,笙歌送客行。盐津鱼罟集,乘屋茧丝明。王税随时足,吟哦待太平。
病赤目从薛山甫借荷叶巾。宋代。许及之。赤目朝来势转加,病身观妄有生涯。火平文武宽心地,酒远圣贤疏肺家。虚白已能生暗室,空青不用点昏花。小冠预拟更名字,借与团圆藕叶纱。
香菌出括苍山谷中其味香滑绝妙昔尝欲献之寿。宋代。姜特立。薰蒸应地德,香滑异园蔬。天花非尔伦,金芝恐其余。雅宜斋庖荐,不受羊羹污。将欲献天子,谁为达区区。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清代。佚名。土发而祭,农祥是祈。笾豆加篚,典礼有兴。惟兹珪币,用告肃祗。神灵降鉴,锡我繁釐。
十四日立冬雨夜过宿黄茂才君甫书馆。清代。李英。一夜初冬雨,萧萧枕上鸣。故人同大被,信宿见高情。蝴蝶三更梦,烟霞百岁盟。天明桡钓艇,别向海门行。
寄王仲沔御史左迁之安庆府判诗。元代。成廷圭。青骢马鸣催趣装,日出未出江茫茫。但愿四海有武备,不可一朝无宪纲。搀抢经天堕作石,沆瀣着地凝为霜。先生忧国鬓未白,至今台柏留辉光。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永遇乐·璧月初晴。宋代。刘辰翁。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