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

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朗读

《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是宋代张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早放天扉一刻开,
更声初断雨声催。
不因变化鱼龙日,
焉有风云转首来。

诗意:
早晨,一刻钟过去,宫殿的大门便打开了,
传声筒初次响起,雨声也随之逐渐停歇。
即使世事瞬息万变,日子如鱼龙翻转,
那又何妨,风云转变也不过是眨眼之间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场景,即宋代进士考试时,立侍官员在集英殿唱名宣布考生的成绩。诗人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将一个瞬间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早放天扉一刻开”,形象地描绘了宫门在清晨一刻钟过后打开的情景,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更声初断雨声催”,通过对传声筒和雨声的对比,表达了唱名的声音逐渐取代了雨声,伴随着雨声的停止。

接下来的两句“不因变化鱼龙日,焉有风云转首来”,表达了世事变幻无常,充满无常和不确定性,但诗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来看待。他认为,即使是风云变幻,也不过是眨眼之间的事情,不值得过分关注和忧虑。

整首诗词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比,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超脱尘世的心境。诗人的意境和情感在几个简短的句子中得以抒发,使读者在细腻的情感中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

猜你喜欢

关西杨太尉,千载德犹闻。白日俱终老,清风独至君。

身承远祖遗,才出众人群。举世贪荆玉,全家恋楚云。

()

将军之身分五体,将军之头走千里。掷将赠友欢平生,汉王得之下鲁城。

可怜即以鲁公瘗,想见重瞳炯难闭。至今燐火光青荧,犹是将军不平气。

()

蒲萄四时方醇,琉璃千钟旧宾。夜饮舞忱销烛,朝醒弦促催人。

春风秋月恒好,驩醉日月言新。

()
居士新年六秩来,细君初庆绮筵开。
朱颜拂拂生银勺,华发鲜鲜上玉台。
女嫁男婚成次第,殃销祸散到耆鲐。
高堂一曲斑衣舞,我唱君随作老莱。
()

海岳三峰古,春皇二月寒。绿潭渔子钓,红树美人攀。

弱蔓环沙屿,飞花点石关。溪山游未厌,琴酌弄晴湾。

()

喜继于悲锦水东,还乡仙骑却寻嵩。再烧良玉尧云动,

方报深恩绛帐空。远道灵輀春欲尽,乱山羸马恨无穷。

()
汉家公主出和亲,御厨络绎送八珍。
明妃初嫁与胡时,一生衣服尽随身。
眼长看地不称意,同是天涯沦落人。
我今一食日还并,短衣数挽不掩胫。
()

逋仙冻欲僵,春色恼吟肠。绕树全无影,满身都是香。

()

祖虞胄稷两难求,枯骨谁知属夏侯。邢史何尝识天道,邾娄家尽大长秋。

()
游宦久去国,扁舟今始还。
朝来汴口望,喜见淮上山。
断岭碧峰出,平沙白鸟闲。
南归不厌远,况在水云间。
()
()

钗头彩胜看初卸。又过烧灯也。前溪挑菜水粼粼。已有春风消息上罗裙。

而今游冶心都歇。掩户真愁绝。只拚独饮醉如泥。休问明朝花信到辛夷。

()

山鸲鹆,长在此山吟古木。嘲哳相呼响空谷,

哀鸣万变如成曲。江南逐臣悲放逐,倚树听之心断续。

()

太史论文战国同,杜陵诗体次王风。即看今代词林伯,未觉前贤采笔雄。

()

亭前山影漾江流,亭外云霞碍举头。
俯石下听松上籁,隔乡遥认水边舟。
四檐寒送沙汀雨,一径烟笼寺秋竹。

()

一片复一片,西风与北风。但看阶下满,不觉树头空。

缀服犹堪用,题诗自不工。山童朝更扫,閒委古墙东。

()

翻来覆去。淋漓秋雨何时住。江上兵船。破浪冲锋已半年。

祲氛未扫。多愁不觉容颜老。仗剑西风。慷慨悲歌樽酒中。

()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

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
李先生,难舍俗。
出去还来,坏了昆山玉。
覆水重收弦断续。
一事无成,惹得空捞漉。
()

棘围战罢笑归来,一寸功名心已灰。白鹤何年归洞府,夕阳影里野猿哀。

()

岩岩一峰千万寻,微茫楼阁寒云深。
巡州佐吏倚栏久,泠泠天籁清尘心。

()

偶向长安醉市沽,春风十里倩人扶。金銮殿上文章客,不减高阳旧酒徒。

()
秋山淡墨写千峰,辉映门阑气象中。
瑞霭亦知人意喜,华觞宁惜醉颜红。
庄椿此去几千岁,汉阁他时第一功。
试问溪头閒草木,公来无日不春风。
()

红树清溪漫问津,渔郎不是太初人。而今都识桃源路,祇合当时暂避秦。

()
官喜文书少,尘迷岁月迁。
岂无车可出,傥有约宜坚。
傍水寻疎影,裁诗续旧编。
孤山须竟日,去莫买游船。
()

长风两袖正披披,又上飞来引一卮。山峙水流俱自在,白云乌帽本无期。

寻常影响驰人易,四十烟霞灭迹迟。何事尘头空搜搜,百年疑是未醒时。

()

分明三鸟下储胥,一觉钧天梦不如。

争那白头方士到,茂陵红叶已萧疏。

()

荆水滔滔百尺浑,迩来浅缩漫潺湲。木城联岸风轮吼,沙碛屯云火炬燔。

效死小臣怀绿绶,偷生大阃愧朱轓。下官名姓君知否?涑水先生七世孙。

()

雨饕风虐,寒山如睡何曾觉。黄花轻负重阳约。离恨谁知,人远雁难托。

当时心力空抛却,天涯原在红阑角。愁浓莫恋村醪薄。

()

白沙浥夜雨,苍松弄朝日。清风满行路,骎骎马蹄疾。

溪声静如漱,岚翠浓欲滴。我岂山中僧,前身饱游历。

()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

何年粉黛逐狼过,三石遗踪势嵯峨。兵男已从黄土没,灶烟犹起白云阿。

月明竹院惊烽火,风动松篁奏戍歌。苔藓半封碑记古,千秋赢得玺褒多。

()
节节皆匀叶叶疏,相门翻似子猷居。
狂根或带移时土,细草应劳种后锄。
醒酒韵寒初惬意,出墙梢健已凌虚。
不须更用他泉溉,霖雨才收必有余。
()

踏残西日寄僧房,一炷炉熏秋夜长。谁作响泉喧客枕,梦回攲听雨淋浪。

()

刘郎事业凌徐严,风骨玉立高巉巉。平生稚志在丘壑,嗜好与世殊酸咸。

谋身易足田百亩,活计秖有书千函。短衣绝胜杜陵老,穷冬性命依长镵。

()

枳花树树啼春鸟,梅子青青客到来。清磬一声山屐响,白头僧把寺门开。

()

心涵众理常虚明,烱如素月流青冥。扫除灵台挂秋鉴,天下妍媸无遁形。

区区老境事奔走,汎汎人海风中萍。便从心月问前路,形车气马何时宁。

()
五马来何暮,经营指一弹。
石碑书近事,留与后人看。
()

又见花阴如水,两心犹未平。正坐久、主客成三,空无语、影落楸枰。千年人间事业,垂成处、一著容易倾。便解围、小住何妨,机锋在,瞬息天又明。

甚似汉吴对营。纷纷不了,孤光照彻连城。又似残星,向零落,有余情。姮娥笑人迟暮,念才力,底须争。从亏又成。何人正听隔壁声。

()

非铸复非熔,泓澄忽此逢。鱼虾不用避,只是照蛟龙。

()
烟雨蒙蒙不湿衣,春风欺客逞寒威。
篮舆无著新愁处,小酌村醪款竹扉。
()

楼台金碧拥南环,灯火千门夜不关。满地烟花春似海,三更人立磨盘山。

()

莲社追攀每愧心,诗盟此假偶重寻。孤高旧压元和体,清警新闻正始音。

龟洛赋成应夺锦,鸡林价重定酬金。自怜潦倒无佳制,东望家山但越吟。

()
日影初升竹半高,一天晴色读离骚。
凭栏对客浮樽斝,隔水听人正桔槔。
拂去梁尘饯乳燕,扫归松栗煮秋涛。
柴门正对青青柳,浪说新诗欲拟陶。
()
勋业竟何许,日日倚危楼。
天风吹动襟袖,身世一轻鸥。
山际云收云合,沙际舟来舟去,野意已先秋。
很石痴顽甚,不省古今愁。
()

理乱由来今古同,覆车那肯戒前踪。纷纷误国人无数,不昧丹心独此公。

()

幽人媚清晓,落月澹林光。欲采蘅兰去,春空风露香。

阿谁叫横玉,惊起绿烟床。亦有梅花梦,颓鬟待太阳。

()
才到松陵即是家,仙翁诗句发天葩。
钝才不及赓余韵,留取时时罩碧纱。
()

黄昏门未掩,偃蹇倚孤松。
正见水中月,遥闻风外钟。
村虚春寂寂,烟远树重重。

()
稍稍开三径,徐徐办一廛。
归来非失计,老去只随缘。
旋蜡登山屐,时操泛月船。
生涯且如此,萧散乐余年。
()

萧飒闻风叶,惊时不自堪。宦名中夜切,人事长年谙。

古画僧留与,新知客遇谈。乡心随去雁,一一到江南。

()

七尺虎躯将,自言能学道。舌底吐莲花,心头发残烧。

东家怨除目,西家盼邸报。欲出中既热,欲处唇亦燥。

()

天末凉风,蒹葭秋水,归人独上兰舟。正长空雨霁,残暑全收。

遥想澄江如练,碧山堂、水竹深幽。堪乘兴,观澜小阁,曲枕书楼。

()
关外寻君信马蹄,漫成诗句任天倪。
花枝到眼春相照,山色侵衣晚自迷。
今日笑谈还喜共,经年劳逸固难齐。
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殷懃杜宇啼。
()
家事从今勿更关,山深林密且栖蟠。
白眉君秀闺门内,秃鬓余惭季孟间。
厚族肯分南舍阮,亢宗何减北州颜。
西山幸有薇堪采,免被人驱去复还。
()

左山丛古木,萦带多美竹。右山少平地,硱磳断苍玉。

于此岂无竹,萧疏倚岩谷。上参九顶道,俯浸青溪澳。

()

结缨四十年,鸡鸣候朝谒。晨趋白玉堂,暮下青

()
林垂紫李玉成蹊,水映红榴石近溪。
深栋双双飞燕语,阴槐绿树万蝉嘶。
()
趋闽渐近解闽吟,公子来时夏欲深。
卷地翠栅榕树驿,漫天红锦荔枝林。
官庖隽永多珍脍,野语啁嘲有怪禽。
风物自佳难逗遛,浙江归棹待相寻。
()
牢落何由共一樽,相望空复叹芝焚。
济时尚负生平学,慰我应多别後文。
可但风流追甫白,由来家世出机云。
行吟强欲偷新格,自笑安能到万分。
()

山馆凉生面面风,何分宾主此情同。故人海内今余几,往事樽前话不穷。

各有姓名留荐牍,尽多酬唱入诗筒。衰迟倍切齐年谊,气类相关在始终。

()

红日才生阳谷东,鱼龙吹浪晓蒙蒙。
倘徉笔指三山路,玉灶银床紫雾中。

()

壶山孤秀似西山,道上归人洗眼看。
到我西山山有伴,不知谁伴此山闲。

()

横山西去近皇都,十载青云羡壮图。起草旧从金虎署,行春初领玉麟符。

尊前离别蝉声满,天外憔幨海气孤。独倚辕门听过雁,上林秋色待骊驹。

()
人生欲满十分难,得七分安便是安。
鸟信天公终不死,□于云路本来宽。
须知老眼今如古,肯徇时情暖换寒。
说与儿曹能解意,相看一笑倚阑干。
()

报答春光须著语,年来老我不能奇。风前娟好有馀态,未必此花如此诗。

()

渭南万里,三载携琴,人诵廉洁。为葬慈亲,归卧溪山别业。

道场勿辞高士吊,哀来时涌丹徒血。苦思君,又蹉跎相失,暮秋时节。

()

百丈牵风浪作山,别情何必恨阳关。
萧萧客坐依灯影,知是潇湘夜雨间。

()

旧日重阳厌旅装,而今身世更悲凉。愁添白发先春雪,泪著黄花助晚霜。

客馆病馀红日短,家山信断碧云长。故人不恨村醪薄,乘兴能来共一觞。

()

瑶轩倚槛春风度。柳垂烟,花带露。半闲鸳被怯馀寒,燕子时来窥绣户。

()

故人书札访林泉,郭索相随到酒边。未擘团脐先一笑,二螯能覆两觥船。

()
禅庭谁立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
直待众生尘垢尽,我方清冷混常流。
()
神鑱鬼凿深无底,谁怀然犀照秋水。
苍生望霖龙不起,蜡丸笺心聒龙耳。
髯张尾战珠脱腹,仰天嘘气阳侯哭。
铜瓶偷湫未及屋,黑云崩山雨如竹。
()

木落江渡寒。
鴈还风送秋。
临流断商弦。

()
篱菊犹堪采落英,一尊玉瀣酿初成。
今宵要向中庭饮,不展华茵展月明。
()

徼外行宫隔万山,朱光只在两河间。可令未派龟鱼种,却踞中原虎豹关。

槃木自来歌汉德,哀牢先许识天颜。于今垣市无推步,云汉遥佔鹑首班。

()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
小岭清陂寂寞中,绿樽岁晚与君同。
高标赖有诗人识,绝艳真穷造物工。
正喜参差横夜月,又惊零落付春风。
老谙世事宁多叹,身自人间一转蓬。
()

伯鸾吟《五噫》,平子咏《四愁》。身世两辽阔,居然杞国忧。

贤英美儒术,公卿富王猷。譬彼鸿鹄翔,蜩鸴岂预谋。

()
寒泉背石老松根,禅室幽人古像存。
长恨千年无屈宋,楚招难与此遗魂。
()
传警千门寂,南效彩仗回。
但惊龙再见,谁识日双开。
德泽施云雨,恩光变烬灰。
阅兵貔武振,听乐凤凰来。
()

马牛风自不相谋,异体安知蝮螫头。
北伐不令持寸铁,楫声空震大江流。

()

握手阶庭意气悬,双瞳秋水照华筵。荧煌玉树三朝后,奕叶瑶华四世前。

江左乌衣元上座,山阴鸿笔旧如椽。高台百尺云霄近,翘首飞黄入蓟年。

()

事佛轻金印,勤王度玉关。不知从树下,还肯到人间。

楚水青莲净,吴门白日闲。圣朝须助理,绝莫爱东山。

()

素馨红,素馨绿。素馨红绿看难足。穿茉莉,贯芙蓉,持作玲珑花屋。

旖旄香,宜新浴,荔枝膏滑惭非玉。捐麝片,屏笺沉,怕乱冰肌真馥。

()

公在嘉祐,辅政受遗如毕公高,勋烈堂堂,奉同而隮也。

公在治平,清净画一如曹相国,德心休休,比规之随也。

()

尺书才去雪风愁,侍者重来泪更流。京国银盘能早献,边庭金策可迟留。

但闻尊宿仍编履,不信头陀竟覆舟。我亦是人添哽咽,夜寒垄草满心头。

()
句裹论工非得句,弦间觅趣未忘弦。
忽听檐外敲风玉,三代遗音妙不传。
()

张永移家人洞天,绿篁红藕旧林泉。
人间满百人应少,明帝恩深三百年。

()

昔日牛头山上老,朝朝暮暮为谁疲。人生七十寻常事,心行如君自古稀。

()
故有徐娘及悲欢之句
楚山万叠,怅高情、不比当年嵩少。
官况全如秋淡薄,枉却尘侵乌帽。
菊蕊犹青,茱萸未紫,节意凭谁表。
()

几年不踏仙洲路,梦入青藤古木间。好趁新秋一番雨,昼寒亭下弄潺湲。

()

阖闾城北阳城湖,一碧万顷涵太虚。
玉山虞山迭襟带,林屋矗矗当前袪。
君家还在河之北,乔木森然围大宅。

()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
反苏忆昔闹群蛙,今日欣看大反华。
恶煞腐心兴鼓吹,凶神张口吐烟霞。
神州岂止千重恶,赤县原藏万种邪。
遍寻全球侵略者,惟余此处一孤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