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仲一北湖十咏·穆波亭。宋代。陈傅良。一年曾得几番圆,恨不骖鸾上广寒。占得波光须细翫,恰闻沧海已狂澜。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穆波亭》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年曾得几番圆,
恨不骖鸾上广寒。
占得波光须细翫,
恰闻沧海已狂澜。
诗意:
这一年里,我曾几次欣赏到美丽的圆月,心中遗憾自己无法乘骖鸾上升到广寒宫,与月亮相伴。我沉浸在波光之中,细细品味着它的美丽,却突然听到了沧海的怒涛声。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北湖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月亮、波光和海洋的赞美之情。首两句“一年曾得几番圆,恨不骖鸾上广寒”描绘了作者多次观赏到美丽的圆月,但却无法飞升到广寒宫与月亮相会,流露出对仙境般美景的向往和渴望。接下来的两句“占得波光须细翫,恰闻沧海已狂澜”则表达了作者对波光的欣赏,他沉醉其中,仔细品味着波光的美丽,但突然听到了沧海的怒涛声,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以及意境的转折,给人以思绪的起伏与情感的冲击。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刻画了北湖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体验,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细腻感受。通过对月亮、波光和海洋的描绘,抓住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情感的转折与对比,给予读者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情感共鸣力。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上林殿院次公 其九。宋代。徐积。林氏家藏万帙书,五船便可当五车。别顾客舟施坐榻,更谋官舫作行厨。写时教子烘青竹,读处呼童捉蠹鱼。悔不早知都借取,终身挟策灌园蔬。
饮鲍云瑞庄居。明代。石珝。城柳初尽处,薄蔼开空明。潦降古洲出,千里关寸情。断岸带芳草,远树啼残莺。钓艇日往还,或有羊裘生。下马对尊斝,故人相与倾。坐久出歌舞,柔风濯长缨。落霞酣野色,吟蛩战秋声。长恐西日下,衢路立屏营。
偈颂一百零二首。宋代。释绍昙。寒食潮节,人家拜扫时。纸灰粘蝶翅,啼血染花枝。追亲思远,写恨含悲。不论富贵,大小由之。唯有林泉衲子,无思无念,无欲无为。圆蒲静倚,瘦策闲戏。燕子自长春寂寂,长歌一曲囉囉哩,不是知音说向谁。
黄州杂诗二首。明代。瞿汝稷。明月翔云汉,何心众忧喜。管弦醉兰卮,笳斗悲战垒。盈缺不自期,二陆从所履。当此清辉溢,流照山川美。幽槛伫虚白,素心澹于水。鸿荒非我先,酬酢巢居子。云胡北林鹊,惊飞未能已。援瑟扣清角,怅望扶桑涘。
阮郎归。宋代。俞紫芝。钓鱼船上谢三郎。双鬓已苍苍。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汀草畔,浦花旁。静鸣榔。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
二十日赵园。宋代。韩淲。水南下郭是南斋,春雨閒情唤客来。梅片柳条无藉在,晚香晴色醉深杯。
戏赠。宋代。许及之。不鼓君家爨下材,渴心古井欲生苔。柳枝未放行云去,巫峡又还为雨来。似染霜髭欺黑漆,尚禁醋齿试青梅。不妨雨过同心赏,一架酴醾花正开。
送顿起及第还蔡州。宋代。苏辙。诏书京辅起沉沦,岁贡仍居第一人。不愧得官名暂屈,自夸对策语深淳。读书饱足终无厌,従宦奔驰自此新。我去淮阳今不久,邻邦时得问音尘。
答故人见谕。唐代。韦应物。素寡名利心,自非周圆器。徒以岁月资,屡蒙藩条寄。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机杼十缣单,慵疏百函愧。常负交亲责,且为一官累。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省己已知非,枉书见深致。虽欲效区区,何由枉其志。
陪窦侍御泛灵云池。唐代。高适。白露时先降,清川思不穷。江湖仍塞上,舟楫在军中。舞换临津树,歌饶向迥风。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乘兴宜投辖,邀欢莫避骢。谁怜持弱羽,犹欲伴鹓鸿。
好离乡 赠崔妙信。金朝。王丹桂。一个好明师,洪范恢恢出世奇。香味色声难染滞,须知。纵使波流岸不移。认取莫生疑。休费功夫向外驰。坐卧住行相守定,思惟。瞬目扬眉
送李元藻入浙三首。宋代。赵蕃。唐室登科士,多因行卷知。至今传不朽,犹或谓能诗。辟置仍于取,山林亦罔遗。莫嗟今古异,穷达岂人为。
怀瓶公。清代。袁昶。曾斥邪蒿直讲筵,急难谋国匪身便。谴何终抱此纯白,揵户独草吾《太玄》。老鹤冲霄砦空在,一龟支榻气犹全。平泉无数髯谏议,岁晏直并松心坚。
次韵凌义山二首。宋代。杨公远。眼前诗料底消寻,移入蛮笺别浅深。无斧凿痕方造妙,超尘俗表始堪吟。物情体状须留意,句眼推敲好用心。试看咏梅千万首,影香独灵老逋林。
重九后一日游黄崖山顶。清代。赵端。黄崖绝顶雁行低,历险移樽万仞梯。风定白云生几席,日斜沧海见虹霓。翻怜下界花盈眼,却爱层峦鸟自啼。薄醉遄归龙眼冷,笳声遥起塞桓西。
从郑少嘉求贡纲馀茶 其一。宋代。张栻。贡包馀璧小盘龙,独占人间第一功。乞与清风行万里,为君一洗瘴云空。
为多情忆别。明代。陈繗。一夜同衾百夜思,交欣未已便分离。揽衣辗转无眠处,推枕徘徊起坐时。云雨到头浑是梦,烟花满眼转生悲。多情却被无情苦,好汉磨来也似痴。
早秋。清代。傅寿萱。自负元龙气,频登百尺楼。万山悬暮雨,一夜报新秋。诗思题襟集,归心杜若洲。那堪遵渚雁,泛泛逐沙鸥。
谢李黄门见招不赴。明代。苏仲。忽闻天上故人呼,颠倒衣裳遣子扶。争奈烟津缺舟楫,不胜云水涨江湖。春风胜赏花千朵,深院生香酒百壶。宾主贤豪如此会,野人无分笑区区。
如梦令。宋代。吴潜。闲向园林点检。又见小桃开遍。切莫便飘零,且为春光留恋。留恋。留恋。待我持杯深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