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云行 师父引马钰上街求乞。金朝。马钰。不说龟毛,无论兔角。幻躯闲想如蝉壳。怎生亦得显金容,算来全在心知觉。志不回环,道非遥邈。洞天白雪成红雹。化为自在个灵童,自然
《踏云行 师父引马钰上街求乞》是元代诗人马钰的作品。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追求自由的心态。
诗中,马钰以虚幻的身体形象来描绘自己,比喻自身如同一只蝉蜕壳般的幻化。他认为自己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心的认知和体悟,而非外在的形象和财富。诗人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超脱,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升华。
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灵童,自由自在地游走在洞天白雪之间。这里的洞天白雪象征着纯洁无暇、超越尘世的境界。通过这种意象的构建,诗人表达了对尘世俗物的超越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内心自由与境界的追求,强调了心灵的力量和自在的境界。诗词以其深刻的意境和抽象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唤起了对内心追求和自由意义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幻化的形象、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内心自由的境界。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引发读者对人生追求和内心自由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审美和思想价值。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马钰。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送邓宁民罢瑕丘簿。宋代。葛胜仲。火云烧晴空,大暑金石流。行人口生烟,千里无停辀。胡为趣遵路,僚好挽莫留。自言为升斗,往日辞亲游。儿嬉膝前欢,三载不可求。所得较所失,轻重真不侔。于兹满秩归,子职冀稍修。微官亦何乐,触事有庶尤。米盐聒双耳,簿领昏两眸。畏首复畏尾,人役不得休。岂无读书暇,顷刻但少偷。幸此案上历,数日获到头。白云已在眼,喜色津津浮。我亦厌羁官,如苦南冠囚。羡子有行色,去若登昆丘。更书纵未下,投劾行当谋。
下郝长塘小憩示陈养晦。宋代。戴表元。野水通田白,村山贴县青。兵荒犹古道,暑暍且长亭。稻地晴耕犊,瓜田书扑萤。吾诗不寂寞,细讽与君听。
题金君重像杂言。元代。方回。誉之不喜,诋之不怒。言无疾声,行无阔步。青春日月儒冠误,拂袖沙河尘土路。觅君不见今几年,庐山道土房中住。不肥不瘦不精神,看尽鸢肩燕颔人。宅为官屋骨为尘,似我翛然云水身。
饮射观德亭。明代。陈琏。秋日天气佳,凉飔满林扃。宇宙绝纤翳,万里同清明。群贤协嘉会,饮射集斯亭。弯弓似满月,飞矢如流星。若能正一己,胡忧失诸鴊。缅怀三代时,斯礼讲素精。大唐贞观初,胜事亦可徵。后人宰钧衡,因以仆射名。吾侪生盛世,况值文运兴。古礼在究极,乐事良难并。一有不中者,行当罚巨觥。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赠白马王彪·并序。两汉。曹植。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衡轭 通:衡扼)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髪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