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鸣鹤馀音卷之三。金朝。马钰。年小灵童,出家学道,师言侧耳须听。清晨早起,扫地莫扬尘。梳洗身边洁净,然后刷釜拈盆。厨房内,油盐米面,休得费半毫分。客来须接待,行须缓步,语要低声。守清贫寂淡,莫恋浮荣。遇晚端身正坐,心清净、满目光生。休改变,天长地久,自有好前程。
《满庭芳 鸣鹤馀音卷之三》是元代马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幼时,灵童出家修道,师傅告诉他要侧耳倾听。清晨早起,扫地时要小心,不要扬起尘土。整理自己的容貌,然后梳洗,使自己整洁。然后刷洗锅碗瓢盆。在厨房里,油盐米面都不要浪费一点点。有客人来了要好好接待,行走时要缓慢,说话要轻声。守住清贫的生活,不要贪恋虚浮的荣华。晚上端坐而正,内心清净,眼中充满光明。不要改变,天长地久,自然会有美好的前程。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述一个年幼修道者的生活为主题,强调了修行者应该遵守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观念。通过描绘日常的琐事和细节,表达了对清贫朴素生活的赞美和追求。诗人通过这些生活细节,传达了修行者应该保持心灵的纯净和专注,不被外界的浮华所诱惑,坚守道德和自律的原则。诗人还表达了对未来美好前程的期许,鼓励人们在坚守信仰和道德的同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光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修行者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价值观。诗人通过对清晨起床、扫地洗涤、梳洗打理以及待客接待等琐事的描述,传达了一个人应该如何修身养性、维持纯净心灵的理念。
诗词中的“师言侧耳须听”表达了修行者应该虚心向师长学习的态度,倾听教诲并努力实践。接着诗人提到了一系列日常的小事,如扫地、梳洗、刷洗锅碗等,强调了修行者应该保持谦逊、勤劳和节俭的生活态度。
诗词的后半部分强调了修行者应该守正不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光明。言语要谨慎,行动要慢缓,表达了修行者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和谐,不被外界的喧嚣和诱惑所动摇。
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美好前程的希望,鼓励人们坚守道德和修行的原则,相信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会得到回报。
整首诗词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琐碎事物的描写,展示了修行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生活态度,同时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启迪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光明。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马钰。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金华北山纪游八首 其二 草堂。元代。黄溍。迢迢上方界,水木翳清景。山深不可留,日暮衣裳冷。凄其怀昔游,百岁嗟俄顷。
颂古四十八首。宋代。释慧开。卷起明明彻太空,太空犹未合吾宗。争似从空都放下,绵绵密密不通风。
阮郎归。金朝。元好问。谩郎活计拙於鸠。闲中又过秋。枕书眠了却登楼。贫来颇自由。书咄咄,赋休休。西窗晚更幽。诗家贫杀也风流。家人不用愁。
视春衫、箧中半在,浥浥酒痕花露。恨桃李、如风过尽,梦里故人成雾。临颍美人,秦川公子,晚共何人语。对人家、花草池台,回首故园咫尺,未成归去。
昨宵听、危弦急管,酒醒不知何处。飘泊情多,衰迟感易,无限堪怜许。似尊前眼底,红颜消几寒暑。年少风流,未谙春事,追与东风赋。待他年、君老巴山,共君听雨。
子夜歌(和尚友)。宋代。彭元逊。 视春衫、箧中半在,浥浥酒痕花露。恨桃李、如风过尽,梦里故人成雾。临颍美人,秦川公子,晚共何人语。对人家、花草池台,回首故园咫尺,未成归去。昨宵听、危弦急管,酒醒不知何处。飘泊情多,衰迟感易,无限堪怜许。似尊前眼底,红颜消几寒暑。年少风流,未谙春事,追与东风赋。待他年、君老巴山,共君听雨。
溱洧。清代。佚名。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壬子长至。明代。梁有誉。曾侍朱衣献履辰,惊看此日物华新。中原天地犹寒色,南国山川自战尘。鸿雁塞遥恒避腊,柳梅谷暖暗生春。斸苓采药原吾分,一醉江楼笑此身。
杂诗九首 其四。明代。王世贞。客从东方来,车马何偪侧。昔者魏其里,今趋武安宅。武安高楼台,皇皇径百尺。欢宴迷暮旦,黄金为上客。魏其里中人,相与歌恻恻。以此去时路,等彼来时迹。
得亲旧书问近况以诗代书报之。宋代。陆游。溪头日日弄潺湲,敢料余生竟得全!白简免劳中执法,青铜罢算小行年。花前一笑频开口,林下深藏永息肩。欲养金丹还嬾去,身今已是地行仙。
卢鸿草堂图。宋代。苏辙。昔为太室游,卢岩在东麓。直上登封坛,上夜茧生足。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嗟予缚世累,归来自茅屋。江千百亩田,清泉映修竹。尚将逃姓名,岂复上图轴。
次韵知郡安抚元夕赏倅厅红梅。宋代。范成大。司花一笑为谁开?知道朱幡得得来。疏影有情当洞户,蔫香无语堕空杯。风生翰墨留连看,月入笙歌次第催。来岁如今翻旧唱,五云丛里望三台。
题李伯时仕女图。明代。钱宰。霜落黄梧汉月高,西窗对月剪征袍。妾心不忆交河冷,手冷难裁金剪刀海棠半拆银烛辉,春愁且莫剪春衣。下阶立得花阴没,如此月明人未归。¤
齐天乐 蝉。清代。陈维崧。高柯一碧无情极,谁递晚来秋信。雁塞琵琶,凤城砧杵,髣髴一般音韵。悠扬不尽。待隔水听来,数声偏俊。谱入哀丝,螳螂捕处倍凄紧。玉盘金掌虽好,餐霞还吸露,此事难准。帽插丰貂,机鸣素縠,几度愁他相溷。悄然低问。可仍记当初,卫娘低鬓。仙蜕宁遥,料丹霄有分。
八归(重阳前二日怀梅溪)。宋代。高观国。楚峰翠冷,吴波烟远,吹袂万里西风。关河迥隔新愁外,遥怜倦客音尘,未见征鸿。雨帽风巾归梦杳,想吟思、吹入飞蓬。料恨满、幽苑离宫。正愁黯文通。秋浓。新霜初试,重阳催近,醉红偷染江枫。瘦筇相伴,旧游回首,吹帽知与谁同。想萸囊酒盏,暂时冷落菊花丛。两凝_,壮怀立尽,微云斜照中。
游双山寺。明代。杨巍。绝顶谁开古佛堂,青山白日塞门傍。僧因禦敌不持戒,客为寻诗到上方。涧水远含天色碧,春花遍发石头香。坐谈未了西来意,下界征人报夕阳。
送郭韬之豫章。元代。刘崧。鼓瑟送行客,调高难为情。感君万里心,为作秦中声。纷纷江南弄,中有鸣凤曲。静听谐古心,毋为眩烦促。
观杨之美盘车图。宋代。梅尧臣。谷口长松叶老瘦,涧畔古树身枯高。土山惨憺远复远,坡路曲折盘车劳。二车回正辕接轸,继下三车来{左山右急}嶙。过桥已有一乘歇,解牛离轭童可哂。黄衫乌巾驱举鞭,经险就易将及前。毂轮傍侧辐可收,蹄角搀错卷箱联。古丝昏晦三尺绢,画此当是展子虔。坐中识别有公子,意思往往疑魏贤。子虔与贤皆妙笔,观玩磨灭穷岁年。涂丹抹青尚欺俗,旱龙雨日犹卖钱。是亦可以秘,疑亦不可捐。为君题卷尾,愿君世世传。
梅花。宋代。潘牥。昨夜花神有底忙,先教踏白入南邦。冷将双眼窥春破,肯把孤心受雪降。松弟得兄呼最长,竹君取友叹无双。月宵试看尤清绝,一在梢头一在窗。
曹溪杂咏 其四。明代。释通岸。石径久延伫,还期逋客过。林深秋气早,山静月明多。胜事杳难说,幽怀其奈何。所思不可见,孤磬出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