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春雨

奉和御制春雨朗读

《奉和御制春雨》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雨的景象,表达了大地复苏、万物更新的喜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祁祁甘雨正当春,
草树精神一倍新。
匀洒农郊偏长麦,
缓飘花槛不惊人。
密随宫仗环青辂,
普逐皇恩下紫宸。
霁后楼台更堪望,
满园桃李间松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雨为主题,通过形容春雨的特点及其对大地万物的滋润和振奋,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欢欣与期待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的春雨祁祁甘沐大地,传达了春雨的甘美和丰沛。这样的春雨给草木以精神,使它们焕发出倍增的生机与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命力和复苏之美。

其次,诗中描绘了春雨的特点。雨水匀洒于农田,滋养着农作物,特别是长势良好的麦苗。花朵轻轻地飘落在雨点中,而不惊扰人们的心情。这种描写充满了细腻和恬静之感,使人感受到了春雨的温柔和安宁。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春雨的影响。雨后,宫廷的仪仗密密麻麻地随行在青辂(青色马车)周围,皇恩普遍洒落在紫宸(紫色宫殿)之下。这些描写展示了春雨对整个国家和皇室的重要意义,暗示着春雨的滋润不仅仅局限于民间,更是天子赐予的恩泽。

最后,诗词以楼台、园林中的桃李花与松竹为背景,表现了春雨过后的美景。楼台依稀可见,桃李花开争艳,而松竹掩映其中。这些景象美丽而宜人,给人以希望和期待的感觉,也象征着春天带来的繁荣和吉祥。

综上所述,徐铉的《奉和御制春雨》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春雨的甘美和滋润,表达了春天的欢愉和复苏之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词展示了春雨对大地的滋养和植物的生机,以及皇室和国家对春雨的珍视和赞美。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让人对春天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朗读
()

猜你喜欢

朔雪炎天尽帝臣,都城金粟亦因陈。不闻一矢能遗敌,敢谓中朝尚有人。

野树春残巢幕燕,鲜原日暮泣幽燐。独凭沟壑酬君父,曾否当年悟徙薪。

()
梵宫默祷托炉烟,火繖愁张六月天。
雨倏随车符蚁垤,水分沃野免龟田。
已知帘影多琴暇,更与花封结饭缘。
坐听四方同润泽,庶几大有特书年。
()

太极涵万始,羲娥运灵景。春声殷木末,池塘噪蛙黾。

彼美林居子,歛神发深省。月出千山晓,云来万壑暝。

()

城郭纷纷静者稀,野云多恋定僧衣。依微乍入灵花去,潇散仍随法雨飞。

心寄虚空忘色相,身将生灭悟禅机。世人未识孤寒意,遥听经声礼翠微。

()

浅莎深苑,流萤暗度。问霜纨、藏在何处。一自西风,乱翦翦、枝头红露。怕因循、彩鸾尘蠹。
歌台香散,离宫烛暗,谩消凝、凌波微步。最怕黄昏,小楼外、零云残雨。把相思、共青镫诉。

()
京华汩没易忘归,欲去还如鸟着{左米右离}。
但见朝臣均佚诏,未闻御制送行诗。
执殳昔慕前驱伯,弃扇今如失宠姬。
白首渔翁空感慨,当时饯空半皋夔。
()
五贯九百五十俸,省钱请作足钱用。
妻儿尚未厌糟糠,僮仆岂免遭饥冻。
赎典赎解不曾休,吃酒吃肉何曾梦。
为报江南凝秀才,更来谒索觅甚饔。
()

残日住孤馆,迟迟行古台。
大河连野去,白鸟背城来。
离恨浑如结,乡心渐欲灰。

()

西倾一极论今雨,颍上方归思欲离。古树碧圆山欲断,小窗虚白月先知。

沧江已老三秋鬓,太古风清万国秕。暮雨无言翁仲泣,淡烟芳草对残狮。

()

使君兴寄本翛然,爱此澄波清且涟。杨柳阴中黄鸟地,芙蓉香底白鸥天。

凉通帘幌风生座,露浥琴尊月满船。相见仙裾乘一叶,恍疑太乙下云边。

()

尔家何在潇湘川。
青莎白石长沙边。
昨梦江花照江日。

()

越禽胡马易空疏,水远天长梦亦迂。南北故人鸿去外,古今陈迹雨晴初。

云连碧草别愁黯,风眇绿波征骑孤。三径凄凉一杯酒,夜深重读寄来书。

()

年少孙郎。算才地风流,合让伊行。思清零雨,笔挟秋霜。

佳句题遍吴阊。似方子当日,擘麒麟、高宴仙乡。奏新词,有停云芝盖,隔水松簧。

()

买丝绣平原,儗金铸子期。君子病无能,不病人不知。

()

北溟有巨鱼。
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

()
汴水日夜浅,天寒霜野宽。
拂衣愁叶乱,冲面北风寒。
不作归山计,空悲走马鞍。
济时吾力薄,俯仰一悲叹。
()

丹丘清寂与谁邻,云半三峰入望新。访道未逢餐玉客,寻仙先问住山人。

烟深古木常飞雨,秋老岩花未变春。为报罗浮泉石侣,暂留非是恋红尘。

()

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

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

()

客来谁与期,微钟度山椒。

松风如起予,间以笙与箫。

()

风度与桓典,勋劳更伏波。明珠腾谤巧,骢马避人多。

白日就长道,清秋凌大河。非关燕赵别,相送一悲歌。

()
概昔游熙初,忠定守郡时。
树楼城南门,众秀皆来归。
插空缭千峤,注海合两溪。
云眉扁古隶,蛟凤跃出飞。
()

武林春色日初迟,花满垆头酒满卮。无奈双龙愁里别,绿杨几度啭黄鹂。

()

可怜白头翁,振羽一枯木。莫诉春风饥,早晚樱桃熟。

()

一株当三春,名花不易得。
百年等寻丈,不博千乘国。
野人三十本,强卖青铜百。

()
活人绝技古今无,名下从教世俗趋。
坟土尚堪充药饵,莫嗔医者例多卢。
()

()

智士旁观当局迷,沧浪钓叟出陈诗。
江头风怒掀渔屋,底事全家醉不知。

()

大块真劳我,高天亦限人。溪山千片石,城郭一朝春。

锄过坭痕滑,堆平月色匀。古人还负担,吾敢厌嚣尘。

()

仲连蹈东海,子房托赤松。奇策既已奏,何不终三公。

富贵固所愿,明哲在保躬。文叔为天子,羊裘潜孤踪。

()

人言桑乾北,六月少炎热。我行李老谷,流汗还病暍。

疲马鞭不进,况复碍车辙。翠岩石幽幽,久晴涧泉竭。

()

渔翁家在何许,惯宿芦花不归。
昨夜江村欲雪,百钱买得蓑衣。

()
郑相清贤慎有馀,好鱼鱼至竟何如。
退鱼留得终身禄,禄在何忧不得鱼。
()

云影天光拈仲晦,溪声山色舞东坡。四千八万今如此,我问先生意若何。

()
仙李由来公与侯,宋唐相望尽名流。
金銮论事嗟无地,往溯天风记玉楼。
()

兵寇伤残国力衰,就中南土藉良医。凤衔泥诏辞丹阙,雕倚霜风上画旗。

官职不须轻远地,生灵只是计临时。灞桥酒盏黔巫月,从此江心两所思。

()

梅已飘零尚典刑,断魂篱落野烟青。灵均憔悴乃知此,到老可人宁独醒。

()

深羡青城好洞天,白龙一觉已千年。

铺云枕石长松下,朝退看书尽日眠。

()

紫宸仙籍拣奇才,贱老秦风海上来。司直三天新授职,少年标格选颜回。

()

朔风起林莽,凛冽吹人衣。归舟日将夕,但见黄叶飞。

卧看水中影,绿树还依依。波旋影零乱,荡漾烟痕微。

()
十载荒村共乱离,云龙上下忆追随。
生前已饱撞钟问,死后方传覆瓿诗。
此夕巷歌谁忍发,他年邻笛自应悲。
伤心岂为幽冥负,重为斯文一涕洟。
()

淮安道中

()
小戎俴[1]收,五楘[2]梁輈[3]。
游环胁驱,阴靷[4]鋈续。
文茵畅毂,驾我骐馵[5]。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

一径逗霜林,朱栏绕碧岑。地盘云梦角,山镇洞庭心。

树白看烟起,沙红见日沉。还因此悲屈,惆怅又行吟。

()

拄杖凌高绝。望千山隐隐,波澜动摇天末。下有白云平远壑,涌起潮头喷雪。浸绝岛、孤峰出没。赤县神州何处是,但风烟、杳杳迷空阔。呼不见,古人物。

碧松枝下青瑶石。举头看、长空湛湛,淡琉璃色。上界星辰多官府,夸父忙鞭日月。任兔走、乌飞超忽。宇宙茫茫如许大,百年间、何用争优劣。身世事,一毛发。

()

岁暮风霜劲,路长山水多。闻郎驾船去,愿作楚江波。

()
只惯娇痴不惯愁。
离情浑不挂眉头。
可怜恼尽尊前客,却趁东风上小舟。
真个去,不忄欠留。
()

篮舆度水犯云巢,拂面垂杨翠欲交。
春睡稳人殊未觉,半分晓色到花梢。

()
景阳楼上钟声晓。
半面啼妆匀未了。
斜月纷纷。
斜影幽香暗断魂。
()
闻下亲征诏,军民喜溢颜。
天威方一怒,国步久多艰。
思古伤心处,平戎反掌间。
书生苦衰懦,空使鬓毛斑。
()

亭亭华构倚晴空,松竹溪山罨画中。翠凤羽毛低夜月,苍龙鳞甲动秋风。

三公梦入瑶台远,六逸吟联绮席同。笑我同乡须一过,倚窗坐对烛花红。

()
侵云石磴马啼穿,陟尽重岗若上天。
秋晚鱼龙眠巨壑,雨晴虹霓落飞泉。
将军鼓角行边急,公主琵琶说怨偏。
日暮为君歌《出塞》,剑花腾跃匣中莲。
()
南风导前北风续,仁气潜随杀机伏。
初疑惨淡八表昏,忽变光明大千足。
上天之载德如毛,帝力不知封比屋。
垢污过眼俱衣被,枯朽何心亦膏沐。
()

王姬乘凤去,春色一朝空。
昔怨绮罗月,今无松柏风。
千年见白日,狐穴入幽宫。

()

南原失利忌书频,请室初收误国臣。轻甲未能航日本,重兵犹喜宿天津。

军声夜掷波涛壮,阵气寒生岱岳新。安得老成赵充国,分屯坐拟净征尘。

()

玉节辞朝去,楼船截海行。天王颁正朔,藩国荷恩荣。

鳌极云无际,鸡鸣日已生。邦人知礼分,冠盖出郊迎。

()

一个穷官不解为,贪他绛叶与青枝。来时开花去结子,教人怎不骂狂痴。

()

沧海何淼茫,廓然含太清。馀波浸九壤,万象已峥嵘。

化机讵可测,聊观天地情。乘风徒空言,安得越蓬瀛。

()

善财得法犹儿子,工巧仍参自在天。若悟菩提同戏事,不应缚律更枯禅。

()
戏学韩公盆作池,雨来亦解起风漪。
蛙鸣莫作鼓吹想,更问属官仍属私。
()
恼之
银屏绣阁。
不道鲛绡薄。
嘶骑匆匆尘漠漠。
()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官是先锋得,材缘挑战须。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

去去朝京国,图书满画船。丹枫连水驿,白鸟没江烟。

候吏朝挝鼓,渔歌夜扣舷。盛时官况好,何异去登仙。

()

红扑章台路,翠滴灞陵树。马上少年郎,西向长安去。

()

慎将窥管鉴灵知,用在亡羊愧在斯。
莫谓西山好消息,须知江海有名缁。

()

千里潺湲建溪路,梦魂一夕西归去。

龙舼欲上巴兽滩,越王金鸡报天曙。

()

端居风味转萧然,企脚胡床未肯眠。扫叶声空圆昔梦,煮茶烟尽感流年。

吟成白雪捞虾夜,书就黄云送橘天。剔罢残灯愁寂历,半龛弥勒共安禅。

()

篝火荧荧夹道明,夜江寒浸百家城。天王不弃南荒远,直布阳和及死生。

()
益州古建国,远自蚕丛来。
吾敢怪鳖灵,人有化牛哀。
惟爱老翁井,苏仙手所开。
乘轺难少留,门前厩吏催。
()

竿木逢场一笑成,酒徒作计太憨生。荆高市上重相见,摇手休呼旧姓名。

()

张侯自是风骚将,画月裁云三百编。
玉堂未许代王綍,聊作漫尉黄河边。
绿林豪客玩国宪,探丸境上如鹰鸇。

()
显处机须隐,忙时智自閒。
泥牛初出海,玉马复临关。
寒水澄涵月,流云静倚山。
回途分化柄,不作旧家悭。
()

毛羽诚无取,禽中号善鸣。

能将一片舌,巧作百般声。

()
直将刘碧玉。
来过阴丽华。
秪言满屋里。
并作一园花。
()
湖阴数里间,山麓矻两矶。
矶麓突江出,禹功不及施。
千古妨行舟,死生系毫厘。
我昔步矶上,雨歇暑气微。
()

圣主新开泰,龙兴在四年。五云同捧日,万国共朝天。

接踵夔龙后,赓歌舜禹前。讲衣香气满,长挹御炉烟。

()

见时无事去还思,往往来参去不辞。弗是山林傲轩冕,澹台有请独无私。

()

圣主收群策,终军正妙年。精神挥玉雪,翰墨洒云烟。

旧学嗟予老,衰宗继汝贤。决科须第一,慎勿弃青毡。

()
江南鸿雁行,人言好兄弟。
无端风忽起,纵横不成字。
()
流光何忍太匆匆,一段清欢欻梦中。
赖是缄藏玉雪句,老人他日苦头风。
()

不到青楼三纪年,章台柳色半销烟。今来非是江州夜,对却琵琶亦黯然。

()

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
读史双眸夜炯然,一声江雁落灯前。
马非汗血材终下,木或青黄性不全。
风月未容诗入务,乾坤应许酒为年。
寒城日出无穷事,老耳山中独听泉。
()

草堂虚洒待高真,不意清斋避世尘。

料得焚香无别事,存心应降月夫人。

()

燕燕楼空帘意静。露叶如啼,红沁胭脂井。浅约深盟期未定。木犀风里鸳鸯径。
楚岫秦眉相入映。私倚云阑,淡月笼花顶。今夕兰釭空吊影。绣衾罗荐余香冷。

()

养以其久,真以其积。维积维久,是以为德。德而德之,或表而失。

德而弗德,然后能造。孰为斯施,孰为斯报。德其德者,伐干以斧。

()

丽影收青镜,香云绾碧螺。盈盈一笑整裙拖。今日薄绵初脱、换单罗。

扑蝶怀轻扇,听莺步浅莎。柳阴垂处懒重过。怕见画桥流水、落红多。

()

峨嵋山脚蓬蒿箭,射中虚空成两片。惊起当年陈老师,通身是眼何曾见。

()

小姑缥缈自仙灵,镜面金焦抵画屏。一曲清溪人不见,六朝如梦蒋山青。

()
滔滔四海我知津,每愧先生植杖芸。
自少多言晚闻道,从今闭口不论文。
灩翻白兽樽中酒,归煮青泥坊底芹。
要识老僧无尽处,床头牛蚁不曾闻。
()
物如善得终为美,事到巧图安有公。
不作风波於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灾殃秋叶霜前坠,富贵春华雨后红。
造化分明人莫会,花荣肖得几何功。
()

并溪取次得奇观,更舞新甍翠木端。
政喜閒身时可到,忽惊醉眼晚来宽。
故添山色浮岚润,不逐湍流独月寒。

()

久坐乡关梦已迷,归来投宿旧沙溪。
一天风雨龙移穴,半夜林峦鸟择栖。
卖菜无人求好语,种瓜何地不成畦。

()

忧幽坐南轩,万壑取我囚。
疾雷且不闻,焉知草虫愁。
强颜理编简,阅世如东流。

()

艳冶昭阳妃,娇好浣妙女。
盛时一转盼,零落委黄土。
彼姝秋胡妇,真节甘独守。

()

出门西笑。千里长安道。不用引离声,便登荣、十洲三岛。画船珠箔,萍末水风凉,随柳岸,楚台人,景与人俱好。
应嗟见晚,玉殿生清晓。正是妙年时,步承明、谋身须早。轺车肤使,新逐凯歌回,恩綍重,彩衣轻,嘉庆知多少。

()

浴凤池头雨露浓,波涛翻砚飞墨龙。倏忽变化腾太空,蜿蜒影挂尺素中。

初疑吐雾春濛濛,峥嵘山角云雷从。徐观满座生清风,凌霄劲节冰霜容。

()
白兔速圩顶,暗壁收遗编。
握之不盈掬,而能千万年。
天地可无人,秦火乃可然。
其粗洒埽间,其精造化先。
()

元宵灯火出游敖,斗巧争妍照彩鳌。
官府只知行乐好,谁知点点是民膏。

()

和风烟树九重城,夹路春阴十万营。唯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

不断连朝雨,林霏昼未开。桥低流水涨,山断湿云堆。

漫作寻春约,谁能著屐来。鹊声空报喜,花外又轻雷。

()
云敛峭寒轻,雨涨春波渺。
旅枕无堪梦易惊,啼_声催晓。
尚忆故园花,红紫为容好。
世路崎岖长短亭,来往何时了。
()
世人应未到,若士或曾游。
岸隔千峰秀,门临万濑愁。
蜺旌疑可迟,丹洞拟深投。
归去夸尘侣,城闉鹤暂留。
()

惆怅残花怨暮春,孤鸾舞镜倍伤神。

清词好个干人事,疑是文姬第二身。

()

裔自三吴秀四明,士林著不尽峥嵘。
江淮游览诗随气,乡里推评实过名。
最是与梅相契友,翛然易箦了平生。

()

墙上蒿,自夸托根高。根高苦不固,萎落随风飘。墙上蒿,自喜擢秀早。

秀早苦不长,离披抱霜槁。蒿生蒿死曾足计,但恨踞盘难得地。

()

下泽潢潦集,幽林光景迟。
羁禽有哀响,槁叶无丰姿。
粱稊不同亩,世事久当遗。

()
铙管随征旆,高秋上远巴。
白波连雾雨,青壁断蒹葭。
凭几双瞳静,登楼万井斜。
政成知俗变,当应画轮车。
()

山水乡中,岂知还有中原笑。醉歌倾倒。记得升平调。
旧日年光,试把华灯照。心情好。有些怀抱。拟向梅花道。

()

行尽黔中万叠山,昆明特秀五华间。漫过铜柱思乡泣,会见金鸡放赦还。

()

道人泉石畔,饷我欲盘桓。
见爪苍龙古,颦眉古佛寒。
家风真草草,诗句自珊珊。

()

几日诗魂,不知燕子归何处。止多落絮与飞花,换了门前路。

曾采幽芳题句,况湖山,顿伤心素。

()

湿云泼墨,尽连宵做弄,碎琼零玉。滩雪惊飞流不定,轧轧水车翻轴。

出鬼荒祠,女郎遗庙,撮听秋坟曲。乱鸦枯树,峰腰犹抹青绿。

()

偃月池边宝刹鲜,不知赐额自何年。行从九折云中坂,来结三生物外缘。

岁久松杉巢白鹤,春晴楼阁涌青莲。谁言好景僧能占,总落游人眼界前。

()

交游半世已公卿,犹抱遗经对短檠。
负米过於扛鼎重,选官难似上竿行。
百年母子相依命,一片忠忱谁为明。

()

西风拂面泪潸然,哭为斯文一问天。倏去忽来谁予夺,有才无寿孰拘牵。

梦回圆泽三生石,笑破昌黎五鬼船。寿夭穷通何必较,只今犹是未□前。

()

虚无缥缈,是因何、结想珊珊来矣。彩雾香云,留不住、留下语言文字。

昨夜星辰,仙山楼阁,主者非耶是。女三为粲,姓名历历堪指。

()

()

一树寒林外,何人此地栽。春光先自暖,阳艳暗相催。

晓觉霜添白,寒迷月借开。馀香低惹袖,堕蕊逐流杯。

()
山光秀可餐,溪水清可啜。
白云映空碧,突起若积雪。
我行溪山间,灵府为澄澈。
崚嶒崖角立,蟠屈路九折。
()
归老宁常逸,时时学荷鉏。
室蜼无长物,圃尚有余蔬。
壮志诚衰矣,贫居亦晏如。
为农当世业,安用筑门闾。
()

()

云海东南道路长,海山云树共苍苍。扁舟何日寻萧史,一望蓬莱入渺茫。

()
月来印千水,云去露千山。
乾坤一草亭耳,为我洗愁颜。
东户太湖摇碧,北户长松立铁,此岂是尘寰。
老子乐何事,在山水之间。
()

真门迥向北,驰道直向西。为与天光近,云色成虹霓。

()

老我年来两鬓秋,半因诗债半閒愁。不知山鸟缘何事,也向西风叹白头。

()

胎禽倦舞。正几枝照水,寒意如许。篱院黄昏,不是亏他,香来没个寻处。

情仙萼绿妆成夜,漫比到、世间眉妩。只教伊、郑重华年,休让玉箫吹去。

()

昼永随南陆,朋游况盍簪。郊原细藉草,林泽纵听禽。

石扫残花片,车停茂树阴。飞云从杖屦,远俗称幽寻。

()

春城三二月。禁柳飘绵未歇。仙篽生香,轻云凝紫,临层阙歌掌明珠滑。酒脸红霞发。华省名高,少年得意时节。
画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玉殿初宣,银袍齐脱,生仙骨。花探都门晓,马跃芳衢阔。宴罢东风,鞭梢一行飞雪。

()

老稚扶携访熟乡,驿尘满路殣相望。终朝拾穗不盈把,只有流民如麦芒。

()

嘉树周遭一水亭,不妨呼酒共沈溟。当头赤日不敢下,拂面好风吹自醒。

()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