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东风少定辛丑夜西风再作

二十五日东风少定辛丑夜西风再作朗读

《二十五日东风少定辛丑夜西风再作》是宋代仇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十五日,东风稍息,夜晚西风再度吹起。
东风已经清扫了九条大街的尘埃,为何飚轮却又回来了呢?
秋天的信号表明苹洲的凉意逐渐逼近,人们家中的蓬门白昼难开。
低洼地受到水禾的祥瑞压弯了身躯,乱石飞扬,巨木倒塌。
听说长淮地区遭遇旱灾,久未见雨水,蝗虫们似乎欲过江而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的观察和感受。东风和西风的交替象征着季节的变迁,而东风又重新吹来,似乎暗示着天气的不稳定和变化莫测。诗中描述了苹洲的凉意逐渐逼近,人们家中的蓬门白昼难开,反映了秋天的凉爽和人们生活的变化。受水禾的压弯和乱石飞扬、巨木倒塌的描写,暗示了自然灾害的威胁和破坏力。最后,作者听说长淮地区遭遇旱灾,久未见雨水,蝗虫几欲渡江而来,表达了对灾害的忧虑和担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自然灾害的敏锐观察和感受。诗人通过对东风、西风的描述,表达了天气的变化无常和人们对未来的担忧。描写苹洲的凉意逐渐逼近以及蓬门白昼难开,凸显了秋天的到来和人们生活的变化。而低洼地受水禾的压弯、乱石飞扬和巨木倒塌的描写,则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然灾害的威胁和破坏力。最后,作者听说长淮地区遭受旱灾,蝗虫欲过江而来,表达了对灾害的担忧和对农民的同情。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自然灾害的思考和关注。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描绘,诗词传递出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让读者对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所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朗读
()

猜你喜欢

雪汁融融溪棹回,此山林竹亦佳哉。
看残未了槐岩在,笋蕨反时又一来。
()

亭畔频频赠一枝,欲开犹似未开时。直愁秋气催花早,莫怕吴王宫里知。

()

春光不奈人烦恼,夜来也动归心。轻纱敲雨湿窗明,风多花有恨,林暗蝶无情。

竹杖闲携随径去,斜阳一派松声。茶旗酒阵破愁城,借云邀片月,倩鸟唤新晴。

()

一灯高照草堂中,大笑高歌送岁穷。柳色花光将属我,雪寒霜凛任相攻。

铜壶漏促三更尽,白玉樽深一釂空。待到平明无别事,只将诗句赠春风。

()
出去真危道,归来适醉乡。
田分禾穗合,江落木阴凉。
璇极随心阔,铜壶入梦长。
一从轻卓鲁,方悟有羲黄。
()
江头作雪雪未成,北风吹云如有营。
驱车出门何所诣,一放吾目登高城。
城中繁雄千万户,朱门甲第何峥嵘。
锦机玉功不知数,深夜穷巷闻吹笙。
()
此个散人姓贾。
悟彻身躯是假。
急急便投真,物外修完纯嘏。
纯嘏。
()

凉风起昨夜,大火忽西移。蟋蟀啼近床,流萤飞入帷。

白发竟盈把,丹砂尚无期。朝散陆贾金,暮披张衡诗。

()

南园淡将夕,北渚复已秋。欣言属游咏,千里会良俦。

乘月歌窈窕,临觞结绸缪。高情谅无极,庶用慰离忧。

()
闲窗落叶挂虫丝,坐久还疑是旧时。
记得栏杆垂手处,梅花明月第三枝。
()
老矣无心竞寸阴,不知公道为何人。
晴梳栉齿千丝雪,静掩梨花一镜春。
镊处北儿愁是种,染来因药怪无嗔。
儿曹共日夸头角,笑说非熊有渭滨。
()
卖薪图养母,何许得貂蝉。
知在采薪处,庸非吉兆然。
()

玻璃蘸影,连江岸、倭峰各拥寒碧。泛波瘦梗,拘霞病树,黯然尘客。

秋氛暗积。觉风拽、衣痕似汐。渐迷濛、惊凫恍逝,暮雨打篷急。

()

昌黎圣者徂不作,呜呼吾意久寥廓。郭生近出还崚嶒,肠胃森然起丘壑。

古来文士非羸尪,各有雄心战坟索。自寻世界针孔中,别开九州造城郭。

()

黑貂紫绮裘,宝剑千金价。冠盖若云从,相送西陵下。

我持鞭,君立马。弹银筝,进瑶斝。汉家才子建安风,昔为外史今别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