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庄纠之官蒲阳

送庄纠之官蒲阳朗读

《送庄纠之官蒲阳》是宋代蒲寿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庄纠之官蒲阳,
荷橐蔼诸孙。
英英列戟门,
能声家有谱,
清识郡无冤。
松影旌旗道,
梅花玉雪村。
亲庭两驿便,
时得问凉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蒲寿宬送别庄纠去蒲阳任官的作品。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家庭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庄纠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写道:“荷橐蔼诸孙”,这里的“荷橐”指的是庄纠的行李,诗人借此描绘出离别时的场景,寓意着庄纠将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接着描述了一排整齐的戟门,象征着严谨的军事秩序和庄纠所要面临的挑战。

下一句“能声家有谱,清识郡无冤”,表达了庄纠在家族中有声望,家庭有传承的能力,同时他在郡县中也没有遭受冤屈和不公的待遇。这句话既是对庄纠的夸赞,也是对他未来的期许。

接下来的两句“松影旌旗道,梅花玉雪村”,通过描绘松影、梅花和雪景,创造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松影旌旗道象征着军队的行进,梅花和玉雪则展示了冬日的清寒之美。这些景物与庄纠离别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暗示了庄纠行将面临的艰难和寒冷的环境。

最后两句“亲庭两驿便,时得问凉暄”,表达了诗人对庄纠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时常回家探望亲人,并祈愿他的职位能够时常享受凉爽的清风。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赞美庄纠的才能和品德以及对他未来的祝福,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庄纠的崇敬。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以情景交融的手法,使诗词更富有画面感,给人以美好、宁静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

蒲寿宬朗读
()

猜你喜欢

太湖与雁荡,相去二千里。
六月吾几间,风雨一弹指。
()
木生虽拱把,鲜不困斧斤。
枯朽亦可全,又以芗故焚。
嘉禾终銍艾,岂独草见耘。
此理讲已熟,要当尊所闻。
()

朔风吹帐灭前烛,将军夜拥貂裘宿。玉关飞雪入紫宫,白发孤臣守金屋。

近思往事良可悲,世事樗蒲多反覆。古来宫殿说咸阳,落日猿啼挂枯木。

()

铁柯插石映阳晖,碧涧腾空漾紫微。冥漠埃烟孤凤跂,鼓腾元气蹲龙飞。

扳萝突觉天宇迫,吹笛啸看下界违。邂逅阆风青鸟使,重贻云杏漱云肥。

()

我在灕江上,君行瘴海浔。
因劳南去梦,暂望北归心。
别后年华改,新来雨露深。

()

余发已种种,子来真枉生。深勤两凫集,何止一牛鸣。

晚径泥犹滑,春江岸欲平。论诗方有味,为我老弥明。

()

长江无六月,大地绝纤埃。暑向风前退,秋从雨后来。

问桐知叶落,修桂待花开。畴昔扁舟兴,分明欲唤回。

()
高斋际晴雪,万象入遐观。
文章在公余事,闻望到欧韩。
千古微茫洙泗,浩浩发源伊洛,百折障狂澜。
歌咏武公志,儆折过铭盘。
()

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

天下奇观,江浮两山,地雄一州。对晴烟抹翠,怒涛翻雪;离离塞草,拍拍风舟。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蔽貂裘。

()
竹竿坡面蛇倒退,摩围山腰胡孙愁。
杜鹃无血可续泪,何日金鸡赦九州。
()

贫近山家作此行,潘舆来只费三程。
责儿反鮓嫌疑谨,使妇供鲑奉养清。
吾不入城避瓜李,子因谋野过柴荆。

()

无穷消一泪,墨外渍痕汪。故国人今尽,先君道巳亡。

蒙头降吏走,抱哭老兵狂。正可忘言说,将心告烈皇。

()

晋衰士不竞,识者逃其名。
陆生起江湖,文藻振英声。
遂令昆丘号,长配山不倾。

()
猛虎潜深山。
长啸自生风。
人谓客行乐。
客行苦心伤。
()
俗务相仍何日了,纷纷百绪千头。
空教萦绕似遭囚。
情知鸥与鹭,亦解替人羞。
春晓拂衣随父老,扶携寻壑经丘。
()
学道修竹,累功积行,常愁行少功亏。
劝人作善,於道最相宜。
稍稍缘行端正,早傍人、别意猜疑。
心自笑,图他功行,怎避是和非。
()

断肠花、巳随流水,青苔空锁深院。知人不似花重好,莫怪为花留恋。

花不管,任啼鸠悲鸣,霞锦成霜霰。水遥山远,泪滴翠绡寒。

()

榕叶阴阴又木棉。芭蕉黄映一溪烟。人家半在峡门边。

虾菜未残三月市,鱼花争上九春船。愁同百丈尽情牵。

()
章水清初涨,梅花雪正飞。
不惟催我去,似亦待公归。
有弟能频说,高情真见几。
男儿出处耳,麟阁与渔矶。
()

平湖飞下蹙双纹,翻动江南水底云。尽日自来还自去,尘埃满眼不如君。

()

南园万树花,极目春芳丽。
林下老成人,相招植松桂。

()
堪笑山阳汉鼎移,智如文若岂难知。
定嫌佐命居人后,略一昌言死亦痴。
()
长门落景尽,洞房秋月明。
玉阶草露积,金屋网尘生。
妾妒今应改,君恩昔未平。
寄语临邛客,何时作赋成。
()

玉韵重听倍爽神,银钩忽睹更躬亲。
郡侯喜是风骚主,野客惭为唱和人。
积雾曾侵红绣旆,异香犹惹白纶巾。

()

逝川无回流,落日不再午。人生百岁间,役役徒自苦。

朝为树上花,暮作花下土。去住无常势,奄忽成今古。

()

有诏西来亟治装,古今威望重痴床。不烦右蜀专飞挽,直为南台正纪纲。

豸角风霜秋肃肃,鹤形环佩晓锵锵。忠贤得用朝廷美,礼法匡时事业光。

()
家在荒陂长似秋,蓼花芹叶水虫幽。
去年相伴寻山客,明月今宵何处游。
()
底官得似教官清,吏不能尘以道鸣。
三鳣堂前推老宿,百花洲上见诸生。
斯文有脉烦珍护,何地无才要作成。
朝列诸公半知己,匪朝吹上玉皇京。
()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

伤春最是落花天,矧复星沈婺女躔。八百孤寒怀李尉,七千里宦返秦川。

不疑平狱资贤母,魏国长年等散仙。夺我神君胡太酷,民间郁抑几时宣。

()

夜初色苍然,夜深光浩然。稍转西廊下,渐满南窗前。

况是绿芜地,复兹清露天。落叶声策策,惊鸟影翩翩。

()

把剑南来赋远游,又看东上浙江舟。山斋动是经时别,菜饭聊堪半日留。

醉里江湖真有味,春来花鸟正关愁。天台雁宕平生梦,凭仗诗囊次第收。

()

曾许才名北斗齐,可堪挥泪夕阳西。虞翻竹箭才空美,伯乐骅骝望转迷。

但有遗书藏白岳,从教高阁隐青藜。束刍未寄心先折,愁绝山中宿草萋。

()
辨幕资筹笔,圜扉待雪冤。
未论公喜怒,先为母平反。
君壮行其志,吾贫赠以言。
自怜刘跛子,不及送前村。
()

楼外鸦啼莫雨微,归鞭忙趁落花飞。若教秃鬓翁能饮,肯羡山人倒载归。

()
平生好大忽琐细,焚香读书户常闭。
少年曾预老聃役,晚岁欲挹浮丘袂。
力探玄门穷众妙,肯学阴谋画奇计?言狂不独人共排,志大仍忧後难继。
君看淡扫出茧眉,岂比一尺春风髻。
()

青山逶迤环海口,涛声隐隐春雷吼。钓鳌人去玉台空,我来倚杖沈吟久。

()

太行之势高倚天而险拔,地鸿蒙磅礴不可以涯际兮,中原万古之名山。

山中之路不知何年始开辟,羊肠萦纡孰得以形状,险巇可畏惊尘寰。

()
古遂长沙千里遥。
三年三处做生朝。
试拈疏蕊铜瓶插,更把轻沈宝鼎烧。
杯绿泛,脸红潮。
()

尺素关城意气亲,夕云西北起鳞鳞。息烽莫问幽州戍,击筑多逢易水人。

马市久安书未奏,军持一笑醉偏真。谁知上谷颜咨议,五岳相从已结邻。

()

几年供奉宣徽殿,一旦腰悬刺史鱼。
戚里园林甲京洛,将坛家世阅诗书。
离筵惜别空银榼,官舍思归梦玉除。

()
上到青林杪,凭栏尽桂州。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沙际分鱼艇,烟中见寺楼。
不知垂去客,更得几回游。
()
自与松筠并,宁容草棘欺。
盈盈皆正色,脉脉匪邪思。
照水初开处,临风欲坠时。
深幽殊可念,酹酒侑之诗。
()

龙峰郁苍翠,剑水涵渊澄。五星聚奎躔,诸贤应运兴。

龟山浚其源,定夫阐其精。冰壶独莹彻,紫阳集大成。

()
麟游小雪近家山,归思连云不可攀。
珍重岁寒惟白桧,忽飘幽韵到人间。
()
寻僧过野寺,清话捧茶瓯。
幡影风生树,钟声月在楼。
梅花薰纸帐,贝叶看银钩。
为问西来意,因成一夜留。
()

老僧分袂倏三年,犹访芳池跃翠泉。
新叠两山都未识,北堂引看更东偏。

()

一行簉羽共华颠,南北分飞思惘然。平土近承咨禹任,居留寻进命周权。

山河表里开基外,版宇安危制治前。新主临轩劳目送,师贞元属旧耆贤。

()

离索亦云久,山居乃尔幽。疏钟出古寺,淡月上层楼。

松响晴疑雨,峰高夏似秋。眼前多韵事,茅舍且淹留。

()
全吴风景好,之子去弦歌。
夜犬惊胥少,秋鲈饷客多。
县楼疑海蜃,衙鼓答江鼍。
遥想晨凫下,长桥正绿波。
()

山舟不肯留,白发日夜益。晓窥青铜光,乃觉朱颜失。

故人半凋零,行吟百忧集。旧山天尽头,岁晏衰眼力。

()
凉风动金旻,奄忽寒节至。
百卉俱萎垂,梧桐亦飘坠。
明月入我牖,展转不能寐。
雇影重伤心,思君长下泪。
()
画船无复沸笙歌,湖水年年自碧波。
回首苏公堤上柳,绿阴不似旧时多。
()

青旄节卫翠云軿,按部东行过赤城。龙女遗珠鸡卵大,结为双佩赐方平。

()

脉脉羡佳期,月夜吟丽词。谏垣则随步,东观方承顾。

林雪消艳阳,简册漏华光。坐更芝兰室,千载各芬芳。

()

破产潜收古湛卢,愿驰西域斩休屠。十年未拜千夫长,聊试边城牧马奴。

()
调古风高,神清气逸。
闻一唯升素王之堂,见微笑入空王之室。
恢恢绰绰兮以一而贯万,寂寂寥寥兮会万而归一。
此岂非八十三,住龙床角边。
()
当年雪溪翁,知命故知足。
平生一退字,厚施不食禄。
高洁严子陵,清贤段干木。
溪上多子孙,林树森瑶玉。
()
国色名花俱绝代,玉人甘后本双身。
劝君薄薄施朱粉,莫遣名花妒玉人。
()

满汀芳草夕阳斜,长恨春时不在家。昨夜月明诗梦醒,子规啼尽杜鹃花。

()

超然台上客,九月客燕台。白玉何为者,黄金道可哀。

风尘沧海尽,烟树穆陵开。为约今归去,明年还更来。

()

残僧项黄槁,兀兀度朝昏。摩指因睡眼,苦寒常闭门。

炉熏柏子香,客来忘所言。试与之饮酒,亦尽一瓦盆。

()

碧树留云湿,青山似笠低。鹧鸪啼罢竹难啼。不晓天天何意、要梅肥。

昨日穿新葛,今朝御夹衣,思家怀抱政难为。只恐归来憔悴、却羞归。

()

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

()

小范胸中似,维摩屋里真。雄心能度日,石磬不生尘。

抖出松枝雪,携来柏叶春。廿年同学道,君作采芝人。

()

春花秋月两相宜,
月竞光华花竞姿;
花发月中香满树,

()

虚庭下拜初形肃,秘殿瞻容更魄惊。
何必囊函窥至妙,始知尘垢负平生。

()
岁阑思饮酒,人老且捐书。
春日将辉贲,阴风为扫除。
花前看灯蟹,雪后坐庵鱼。
有约君无负,墙根摘露蔬。
()

幕府三年远,春秋一字褒。书论秦逐客,赋续楚离骚。

地理南溟阔,天文北极高。酬恩抚身世,未觉胜鸿毛。

()

圣朝尚文治,建学崇师儒。四方乐熙皞,声教达边隅。

西广古荒服,民夷相杂居。皇仁若天地,雨露皆涵濡。

()

梁上双双海燕归。故人应不寄新诗。柳梧阴里高还下,帘幕中间去复回。
追盛事,忆乌衣。王家巷陌日沈西。兴亡无限惊心语,说向时人总不知。

()
绿囊方底殿屏东,密使潜书昼夜通。
落尽仙桃春不管,更教双燕舞西风。
()

矛本草茅士,世无钟鼎荣。
在昔未胜冠,先畴弓冶倾。
茹荼滨十死,属纩存微生。

()
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
拦腮劈面拳,直下会便会。
()

重登大学领儒流,学浪词锋压九州。不以雄名疏野贱,

唯将直气折王侯。咏伤松桂青山瘦,取尽珠玑碧海愁。

()
乐府宁无路。
彼区区、斜门枉迳,少人知处。
从得君词惊且讶,醉里坡仙曾遇。
是梦里、稼翁教汝。
()
草木归根白露零,寒蛬欲蛰动酸吟。
每惊世事如翻手,难保人生不负心。
旷野嗟嗟三献玉,权门诩诩四知金。
旧来梁上称君子,犹自潜形伺夜深。
()

鸡鸣春日晓,钟落上方幽。树湿云犹住,山空翠欲流。

酒床随客去,诗草付僧收。虚羡岩栖子,尘镳不可留。

()

绿杨芳草满江皋,春色熹微入敝袍。官罢欲开彭泽径,病馀谁赋广陵涛。

但知遇酒便当醉,堪信无名不待逃。牢落有同吴市卒,空将白雪向人操。

()

门前红叶寒初落,窗下青烟湿不飞。赖得西邻老翁健,荆薪长日送柴扉。

()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
雪老当年曾入岭,真禅今日又思乡。
孤帆隐隐曾唯我,月照夜涛空渺茫。
()

茁茁桃与李,生花故城山。修竹共娟好,流水相往还。

天远峰可续,人来心已闲。殷红间苍白,晚吹催潺湲。

()
至真方域古今传,琳馆兴从汉武年。
石作双门何突兀,山为九锁自回环。
仙人隐迹留中路,处士灵坛閟远巅。
甘洁三泉齐涌地,峥嵘一柱独擎天。
()
君构义方亭,人知善教成。
恩封新诰命,词合旧题名。
承袭诗庭训,辉光里闬荣。
如今彩衣养,蔼蔼振家声。
()

结构当檐近,垂丝送喜频。摇风轻幔动,缀露细珠新。

罗网机先物,经纶巧称身。独怜行役处,离思感东人。

()

榜登龙虎亚伦魁,一纪横飞长宪台。
谟议轩昂开日月,辞章雄伟鼓风雷。
朝端已庆明良会,庙论咸推将相才。

()
楼上鼓,转□□。
□□□□□□□。
思妇想无肠可断,□□□□□□□。
()

行幐青竹杖,溪上独来时。风定游丝堕,天长去鸟迟。

闲云流水意,随柳傍花诗。无限幽人思,寻常少得知。

()
去国万里游,发书三日哭。
久矣吾已衰,哀哉公不淑。
寄书墨未乾,玉立在我目。
天高鬼神恶,生世露电速。
()

风雨馀寒过了,池塘春水生时。迁莺飞上拂云枝。

春遍柳村花市。

()

跻险因慈阁,凭虚托化城。江山一以眺,云树总含情。

钟外潮声尽,尊前花雨轻。回波去无限,应是旅愁生。

()

远树相迎意黯然,轻装短制别华筵。欲探鸟鼠同巢野,定访崆峒问道山。

禄利何堪受鸱吓,高才莫漫遗鱼筌。湟中战伐含飞动,幕下陈琳正待贤。

()
十二街中何限草,燕蓊尽欲占残春。
黄花扑地无穷极,愁杀江南去住人。
()
当堂古路白云漫,碧眼黄头尚未谙。
无孔笛儿毡拍板,轻轻吹破御街寒。
()
冻云垂地寒峥嵘,故人访我邀晨烹。
旋烧姜子金丝酒,却试苏公玉糁羹。
()

说礼固多才,惇诗信为善。岩笥发仙华,金縢开碧篆。

()

数点雨声惊残暑。帘外秋光容与。重换熏炉炷。渐低罗幕香成雾。
今夜夜凉情几许。莫向屏山取取。却笑阳台女。楚人空□高唐赋。

()

善保生经莫怨冬,心存和气自消风。
谁能聚宝徒夸富,粗有千金不诉穷。
未许二仙为圣散,且将一字见神功。

()

隐者山林得静便,松风不动兴悠然。竟将尘事抛身外,只许泉声到耳边。

()
古人不可见,古物亦无几。
今朝双眼明,乃识汉时洗。
规模简而质,仿佛古君子。
年深土销蚀,薄处仅如纸。
()
寻师来静境,神骨觉清凉。
一饷逢秋雨,相留坐竹堂。
石渠堆败叶,莎砌咽寒螀。
话到南能旨,怡然万虑忘。
()

吟坛饮社共髫年,互语闲情登几联。我已荷衫卸拘束,君今芸阁伫摩编。

才华淡写宫眉妩,标格平趋国步妍。预想捷书春夜到,玉人喧笑画屏前。

()
事与年俱往,心於世转疏。
曼肤销欲尽,鬒发变无余。
野店通赊酒,邻翁伴荷鉏。
尚嗟余习在,梦课吏钞书。
()
绿阵连烟垠,风雨化精节。
玉露含青紫,沁彻哲人心。
()

两朝身与国安危,典策哀荣此一时。木稼尝闻达官怕,山颓果见哲人萎。

英姿爽气归图画,茂德元勋在鼎彝。幕府少年今白发,伤心无路送灵輀。

()
尧舜同时已甚都,祖孙四世古今无。
谁将写日摹天手,画作皇王盛事图。
()

辛夷初放尚轻寒,萧条寻春兴未阑。花发莲台光照玉,香浮竹径气吹兰。

托根净土疑仙种,结伴名山仗佛看。风煖日晴宜我辈,今朝五老醉颜丹。

()
我无先世英,敢望燕台筑。
譬如坎井蛙,拘虚徒窘束。
又如鹪鹩巢,所寄一枝足。
名不闻公卿,迹非侣樵牧。
()

仙人自昔好楼居,黄鹤而今成故墟。
高架数椽悬碧落,歘听万树响空除。
白云伴向松窗宿,翠虯摩将石壁书。

()

居在青门里,台当千万岑。下因冈助势,上有树交阴。

陵远根才近,空长畔可寻。新晴登啸处,惊起宿枝禽。

()
环翠阁边无点埃,尽收清致助吟才。
溪头月落渔烟散,岸口城低野色来。
斜槛半依秋树出,小窗知为北山开。
沙禽古水閒相趁,悮入疏帘静却回。
()
此心知我岂非天,双鬓皤然气浩然。
曾见灰寒百僚底,真能山立万夫前。
洛城霜重听宫漏,霅水云深著钓船。
拈起吾宗安乐法,人生何处不随缘。
()
双成亲嘱咐,从此厌尘缘。
天上黄冠侣,人间紫府仙。
金炉行殿晓,玉磬古坛烟。
待得蟠桃熟,重逢又几年。
()
树结寒阴鸟自啼,青楼闲琐板桥西。
纱窗色改粘蜗壳,绣户香销冷麝脐。
零雨残云春梦断,落花荒藓夕阳低。
芳名犹在风流尽,烟水年年绕旧堤。
()
井络缠兵惨,瞿塘下棹轻。
命宁一钱直,腹载五车行。
姑览无诸迹,休听望帝声。
世无韩十八,谁识玉川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