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兄新楼十首

伯兄新楼十首朗读

《伯兄新楼十首》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陋巷的小楼,楼前有山景,诗人倚在楼栏上,沉浸在自己的忧愁之中。

译文:
在陋巷的坡头,我建起了一座小楼。
小楼上布满了烟雾,犹如莱草般。
小楼面对着层峦叠嶂的山峰,并不让人感到厌恶。
我倚在栏杆上,悲伤消磨了半生。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诗人选择在陋巷的坡头建造小楼,这里虽然条件简陋,但他却能倚在楼栏上,面对着壮丽的山景。山峰的存在并没有让诗人感到艰难和艰辛,反而给他带来了一种宁静和慰藉。然而,诗人内心的忧愁却无法消散,久久地困扰着他。这首诗通过对小楼和山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赏析:
《伯兄新楼十首》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展现了王柏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感悟。诗中的小楼和山峰成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点,小楼的简陋和山峰的壮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楼虽然简陋,但却是诗人心灵的避风港,他可以倚在楼栏上,远离尘嚣,感受山峰带来的宁静和慰藉。然而,诗人的忧愁并没有因此消散,半生的愁绪依然困扰着他。这种矛盾的情感营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让读者在诗人内心的追寻和挣扎中产生共鸣。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通过对小楼和山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自然的渴望。这种对比和冲突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给人以深思的空间。同时,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抱怨,以及对自己境遇的反思。通过描写小楼和山峰,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矛盾体验,使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厚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

猜你喜欢

清虚亭上晚凭栏,正我扁舟堕险艰。
举酒纵君能酬我,未闻流水有西还。
()

高筵启秋雨,顿尔净馀熇。阶前渠溜走,灯下檐花落。

萧萧赞归怀,潺潺乱欢谑。来同衔枚阵,响失巡更柝。

()
青州从事难再得,墙底数樽犹未眠。
商略督邮风味恶,不堪持到蛤蜊前。
()

更不须携酒看黄花,凄凉胜游稀。但苏翁圃外,藏鸦细柳,相对依依。

回忆西湖旧梦,秋水浸渔矶。今日登临地,风景都非。

()

列宿曾闻数应天,词垣师授选惟贤。玉窗云雾朝生研,绛阙星河夜动椽。

沂上舞雩多乐事,洛中心印有真传。从来程李东西近,桃李新阴在讲筵。

()

聚散非常迹,忧欢可具陈。忽闻剡水棹,来送秣陵人。

尺素乡中信,莺花客里春。从今张敏梦,无夜不迷津。

()

擒守忠如捉鳖,奉嘉王亦建瓴。流汗帆风摇橹,埋头白昼囊萤。

()

战无不克算皆全,忠义优存智勇先。策立功勋塞天地,复安唐室旧山川。

()

兴贤有路自天开,乐育干今广茂才。玉种蓝田真待价,芹香泮水且加培。

寒灯夜雨潜心在,平地春雷得意回。为忆廷评重感慨,伫看光贲及蒿莱。

()

路逢一农色蓝绿,问其何事瘦无肉。答言每年晓起食粥方耕犁,今年耕犁晏归方食粥。

日日米少粥大稀,儿女食半倚墙哭。呜呼,呜呼,安得年年禾大熟,使我儿女两餐足,不仰邻阴荫茅屋。

()
风雨半。
春锁绿杨深院。
幕浪不翻香穗卷。
轻寒闲便面。
()

秋空垂玉露,风拂檐前树。相思寒夜长,胍胍多愁绪。

含情下锦机,拭泪沾罗衣。旧欢如梦寐,私向夜深归。

()
炎炎六月,飘风洒雪。
百丈耳聋,黄蘗吐舌。
海阔山高谁与轮,一回饮水一回噎。
()

旧说岷峨地,今观保障图。烟云开剑阁,花柳满城都。

宫殿规模壮,山川气象殊。军州馀五十,德教越边隅。

()

劫雨颓朱刹,慈云演法轮。但馀飞锡地,未少布金人。

一念城能化,多生里不贫。毋将小果对,阿育是何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