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补之梅

书补之梅朗读

《书补之梅》是宋代王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质丰润如施宫廷妆,
风华终究不及水云乡。
一座村落飞落尘世间,
增添了逃禅的百倍芬芳。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株梅花,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之处。梅花被比喻为玉质丰润,宛如涂抹了宫廷妆容,但是它的风华终究无法与水云乡相媲美。梅花所在的村落似乎在烟尘中飞落,进入了尘世间,但这样的境地却增添了逃禅的百倍芬芳。

赏析: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思考。玉质敷腴宫样妆的描写,展示了梅花洁白而丰盈的形象,同时与宫样妆容相对应,显示了梅花的高贵和美丽。然而,作者认为梅花的风华终究不及水云乡,水云乡可能指的是理想中的境界或者比喻为人间的世外桃源。这种对比意味着梅花尽管美丽,但在作者眼中仍然不及理想之地的清幽与神奇。

诗词的后两句描述了梅花所在的村落,它似乎被抛落到尘世间,但这样的落地却增添了逃禅的百倍香。逃禅意味着远离尘世,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诗中的梅花虽然身处尘世,但它却在这种环境中散发出更加浓烈的芬芳,象征着梅花在尘世中的坚韧和坚持。这种对比和转化,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敬佩。

总的来说,《书补之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高贵,同时表达了作者对逃禅境地的向往与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梅花所象征的坚强、纯洁和追求超脱的品质,给人以深思和赏识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

猜你喜欢

镂烟翦雾。?鞢无层数。苜蓿青深烦雪兔。引到祥华开处。仙人手翳朝阳。清都绛阙相将。来覆东封翠辇,好遮化日舒长。

()

幸自文章亦可怜,不消一事已为贤。
何如却逐虫儿去,忍耻更来王亮前。

()

白云飞尽寒潭清,空山草木流芳馨。秋日雷霆震复惊,春风头角深潜形。

蛟人夜泣清湘碧,骊珠晓吐沧波明。泷滨泷滨明发灵,八荒净洗天瓢倾。

()

古木萧萧荫溪曲,满山苍翠飞林麓。扶筇行过小桥西,隐隐书声出茅屋。

()

数叠夕阳秋巘,雨馀眼力衰时。可是招要归思,故应酝造新诗。

()

爱看颓鬟向画楼。半床斜亸合欢裯。个中情事两回眸。

罗袖易沾千点泪,玉梅孤倚一窗愁。月寒灯烬思悠悠。

()
乌程霜稻袭人香,酿作春风霅水光。
时复中之徐邈圣,无多酌我次公狂。
()

先生带花六十年,青春不老花长妍。金杯停手便索去,一片閒云飞上天。

()
中郎厨品在,诗老合先尝。
尘骑将星载,筠笼柰雨妨。
空遗黄绢句,莫致绛香囊。
此愿何当续,薰风竟一偿。
()

开元朝野时清明,姚宋庙谋多辅成。紫宸前殿焚锦绣,花萼楼高延弟兄。

那知暇豫生淫乐,慢舞霓裳羽衣薄。龙漦流祸入宫墙,野鹿衔花污帘箔。

()
惟川冲冲,惟山崇崇。
允执厥中,臻於大同。
()

修行之士,功勤不小。识五行、逆顺颠倒。妙理玄玄。玉炉中、龙蟠虎踞,金鼎内、炼成至宝。阳神离体,杳杳冥冥,刹那间、游偏三岛。出入纯熟,按捺住、别寻玄妙。合真空,太虚是了。

()

夫差日淫放,举国求妃嫔。自谓得王宠,代间无美人。

碧罗象天阁,坐辇乘芳春。宫女数千骑,常游江水滨。

()
单骑堂堂诣虏营,古今祸富了如陈。
北方相顾称男子,似谓江南尚有人。
()

胶东连即墨,莱水入沧溟。国小常多事,人讹屡抵刑。

公才征郡邑,诏使出郊坰.标格谁当犯,风谣信可听。

()
幽栖又三冬,好雪无一片。
今晨霭同云,薄暮集微霰。
先声乃如许,落势大可见。
呼儿出门看,通夕知几遍。
()
谁知莹澈。
惟有碧天云外月。
一见风流。
洗尽胸中万斛愁。
()

帝乘法驾即南郊,夹仗旌旗杂羽旄。日月并行黄道迥,三辰环拱紫坛高。

皇心奕奕承天贶,玄象熙熙答圣劳。欲吐妍辞誇懿典,愧如扬马涉风骚。

()

开镜雨馀天碧。簟波明,绡雾湿,灌湘兰。

可惜晚香零乱,一池红藕残。倒影萍间无数,夕阳山。

()

金山螺髻碍云飞,云护山尖分外奇。五色稀微迎晓日,半天浓淡送残晖。

银笺忽织红霞绮,苍狗俄成白练衣。物色共看看不了,忽然龙去雨淋漓。

()

古木脩篁绝世间,越王台殿作仙坛。白羊常在玉虚远,玄鹤不来金井寒。

()
远泛千里舟,暂向郊亭泊。
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
林中鸦舅狞,席上蝇虎攫。
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
()

去日还乡旆,今朝反葬车。露门虚近位,东观束残书。

论议留台阁,哀荣动里闾。始终稽古力,当代几人如。

()

何人觅得大槐国,国在人间人不识。
五马既赴南柯侯,千金更选东床客。
金鸡一声叫东方,蝴蝶飞来春一场。

()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

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沈树杪。梦断锦帏空悄悄,

()
灵皇醮罢。
福禄都来也。
试引鹓雏花树下。
断了惊惊怕怕。
()

细穿诘曲上高寒,一鹫青冥杳霭间。
栏楯欹浮沧海影,东南重见紫金山。
方壶入眼鲸堪跨,璧月依人桂易攀。

()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

寺楼闲纵望,不觉到斜晖。故国在何处,多年未得归。

寒江平楚外,细雨一鸿飞。终斅於陵子,吴山有绿薇。

()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

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

丈夫高步隘九州,回合万里穷荒陬。惊才巨笔摩天游,手劈造化挟雕锼。

君家兄弟驰骅骝,吐气直作长黄虬。万言射策登螭头,至尊含笑回青眸。

()
我学三十年,巧不能胜拙。
汝年今弱冠,慎勿虚岁月。
何必千里师,而后可受业。
何必万卷书,而后称博洽。
()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搅一霎,灯前睡。听半晌,心如醉。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空里。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

()

此夜门还闭,中天月自看。春催桂应发,雪映兔犹寒。

儿女添镫闹,邻家品笛残。少时思可笑,走马向更阑。

()

()

观草亦有术,可使无涯际。谁知帘下情,或有林閒味。

南郭虽如此,东皋亦何异。便可弃衣冠,閒枕青云睡。

()
试把行藏为子评,只知尽分敢徼名。
出如有益殷三聘,用不能行鲁两生。
此道古人如饮食,后来灶婢或猜惊。
子云亦号知书者,犹把商山作采荣。
()
天寒秋色入平林,更着西风月下砧。
旧日醉吟浑不管,如今节物总关心。
()

本自无家可得归,云边有路许谁知。
溪光摇落西山月,正是仙潭梦断时。
室里千花罗网,梦中七宝莲池。

()

自从为楚客,不复扫荆扉。剑共丹诚在,书随白发归。

旧游经乱静,后进识君稀。空把相如赋,何人荐礼闱。

()

风竹萧萧梧叶黄,相思寸寸断人肠。一声塞管来何处,雁带秋声入故乡。

()
带雪匆匆别楚云,天寒依约见湘君。
只疑不合瑶池去,引得春风八九分。
()

枯樵生活火,清瀑荐灵芽。且赏此味永,从渠客未嘉。

()

铁之泾兮凤之沼,思公子兮善窈窕。善窈窕兮乐康,聊逍遥兮岁年老。

()
一叶知秋,正玉律、新砍夷则。
迟三日、双星齐会,又逢七夕。
先送天孙来乞巧,姓氏已在长生籍。
喜华堂、今日庆生辰,排筵席。
()
飞电歘然度天隙,百岁能堪几行役。
游子来归意恐迟,大人幸在何辞白。
风涛念尔去何之,日暮怜渠行故逆。
世间步步是危机,绵上可耕聊自适。
()

秋云澹无依,皛皛映寒日。卷舒谁使之,聚散在倏忽。

出岫本无心,行空宁有质。功成归何方,妙用藏于密。

()

病起见王化,融融古帝乡。晓烟凝气紫,晚色作云黄。

四野歌丰稔,千门唱乐康。老身仍未死,犹咏好风光。

()

华枕为谁施,华衾为谁卷。妾肠非道路,日夜车轮转。

()

扁舟东去几时还,身寄云涛泱漭间。一夜橹声鸣到晓,觉来满眼是它山。

()

菊屋何为者,耽吟呕肺肝。

短衣空自咏,长铗向谁弹。

()

春晖明淡上三竿,风菀愁红迈带残。
梦后单衾凌晚薄,体中馀酒向醒寒。
山梁嗅雉晨羞饫,楯鼻磨铅藻思乾。

()

澹泊明吾志,孤贞谢世嚣。蛾眉妒任老,鸡肋毁防销。

未拟三休去,真成独酌谣。自公多暇日,堪自慰蓬飘。

()
青松自是山林物,移植阶除傲难屈。
杂居箠楚尘埃地,譬似高人累簪绂。
孰能哦咏于其下,古今仅有一斯立。
昌黎老翁为之记,遂使崔名等金石。
()
新年思弟妹,何处有田园。
见面宁无日,伤心不忍言。
飘零空岁晚,契阔又春暄。
肠断东来水,滔滔共一源。
()

易水悲歌地,如何与尔违。天寒孤雁度,江远一船归。

餐菊逢醪美,羹莼问蟹肥。朱云犹未出,遥忆薜萝衣。

()

张侯脱朝衣,儿褐多纯绿。闻道无米舂,煮朮学辟谷。

官吏但索钱,诏书哀茕独。东方九尺长,不得侏儒禄。

()

玉山幽深草堂好,翠竹森森映白沙。
栗里归来陶令宅,桃花开处杜陵家。
风来野树留歌鸟,雨入溪流送落花。

()

蓬莱仙伯沈东阳,领袖诸儒太极旁。东壁二星云汉近,西昆群玉简编香。

鸡翘豹尾无多子,锦缆牙樯有底忙。建业江山入诗集,却归天上侍虚皇。

()

朝列称多士,君家有二难。贞为台里柏,芳作省中兰。

夜宿分曹阔,晨趋接武欢。每怜双阙下,雁序入鸳鸾。

()

昔日私心期望处,身逢其境尽平常。吾人先入果何主,眼界胸襟两扩张。

()

丈人行草天下无,体兼众善精神俱。少年弄翰今悬车,一幅不博千明珠。

墨池翻澜化鲸鱼,老木半折倾藤枯。霜天一阵来雁鹜,荒陂数点眠鸥凫。

()
松江桥畔阚名园,一别重游二十年。
种德堂前松菊茂,浮天阁下水云连。
同来朋旧今谁在,独去情怀只自怜。
若许拂衣从此逝,不妨长泛钓鱼船。
()

春融艳艳,大醉陶陶。漏添迟日,箭减良宵。

藤垂戟户,柳拂河桥。帘幕燕子,池塘伯劳。

()
()
独行曼曼绕江湄,正是春风日暮诗。
折得芳馨无所遗,寄怀空诵碧云诗。
()

城中车马多如云,载酒问字无一人。碧桃花开光艳艳,砚池水暖波粼粼。

先生楷书白昼静,家童画纸乌丝匀。落花满地送客去,十年不见江南春。

()
妙喜与师兄,俱是圜悟子。
妙喜移住径山,师兄迁来在此。
虽与师兄同条生,不与师兄同条死。
八两与半斤,青红对碧紫。
()
海印发光,照然如日。
曾对大元圣主,默说不二法门。
默而说,说而默。
中兴大仰丛林,天下第一法窟。
()

通衢夷且直,举世所共知。求端迷往辙,颠踬终无归。

达人解至理,秉心若明曦。敬恭视盘鉴,斋庄整裳衣。

()

江头频送客,此日复君行。望里青山合,尊前采鹢明。

秦川遥问俗,宣室旧知名。闻有甘泉赋,雄情待是成。

()

弟兄能爱客,老衲每来寻。况有同心侣,相偕彻夜吟。

异乡消积恨,明月助清音。何必求仙去,花源此地深。

()

五年羁客落萍踪,垂老江湖白发重。丹诏有春来紫阙,孤臣无语泣东风。

()

瞿塘隘处真重险,勾漏坡前又一滩。
世事不容轻易看,翻云覆雨等闲间。

()
病起瘦可惊,崚嶒夜窗影。
八十遂当至,何止践衰境。
食箪幸能尽,药裹亦已屏,汲泉煮日铸,舌本味方永。
士苦不自晦,常若锥见颖。
()

西风袅袅怅离情,千里关山月独明。若到游岩栖隐处,当年泉石与谁盟。

()

黄鹤高楼渺烟雾,黄鹤飘飘不知处。我曾凌风登此楼,但见苍茫汉阳树。

我闻羽士徐佐卿,化为黄鹤朝太清。云衢偶尔中金镞,戛然惊飞入杳冥。

()

周官太卜宝神龟,旦旦粱黄澡祓之。造灼钻研恭按式,谋为杌隉用稽疑。

一人能了三人识,诸兆还从四兆推。独有谷祥金处士,传家术业邃于斯。

()
东都籍甚汝南许,人物尝更月旦评。
后嗣流传齐一变,如今推步有知名。
()
貍首之斑然。
执女手之卷然。
()
哆炽风叶张,囷皴雨皮厚。
丛橑列盖端,攒旄注旗首。
物以希见珍,材缘怪志丑。
()

古镇更为县,封疆半是山。
赋繁官吏窘,土瘠稻粱悭。
流水心何急,高山意自闲。

()

百褶罗裙稳称身,年年打扮庆嘉晨。东家人祝双双寿,莫管侬家二八春。

()

萋萋萧艾岂为群,秀色曾从九畹分。采得芳菲堪作佩,临风只合赠湘君。

()

翩翩岩穴畔,千骑远从东。剑履周方伯,轩輶汉上公。

花看薇省近,竹讶草堂空。万古夷门道,谁论意气雄。

()

故人江上住,相望隔城东。开阁读书夜,方予小梦通。

泽兰当水槛,秋桂起天风。何以赠君子,芬芳无乃同。

()

凌空高起玉梁横,万古桑干水自清。文轨会同当盛世,山河表里壮神京。

几株细柳藏莺啭,一路飞花送马行。今日重来迎鹤驾,春风陌上接珂声。

()
悄悄如秋麦气凉,山风吹透湿衣裳。
小炉深幌枯松火,一夜寒香绕客床。
()

悠悠世事卜行藏,推毂同君荷郑庄。异地一隅甘守黑,东方千骑称怀黄。

河流并许沾馀润,里巷宁云汔小康。绩奏治平推第一,汉家公辅待循良。

()

梅花摘索穿疏竹。荫纹禽、喜欢相逐。坐中已自清堪掬。更潇洒、人如玉。
新声爱度周郎曲。捧霞杯、再三相嘱。无情有恨重分北。也撩得、双眉蹙。

()
白敷床稳氎,乌藤倚壁斜。
灰深惟画字,灯暗不成花。
似客犹居里,如僧未出家。
孤村夜无月,何事有啼鸦?
()
妙处和春莫遣知,晚尊随柳逐花移。
落花绣地春深日,翠柳篵空月上时。
()
尔牲既弃,是烹是肆。
尔肴既具。
是羞是馈。
非物之重,惟德之备。
()
岩腹纡盘一径通,故劳都骑载郫筒。
先生旧负连城价,校尉今烦一箭工。
著雪老山清刻骨,添梅官路巧迎风。
此身终解浑无事,共乐郊原浩荡中。
()
万类欣欣一老悲,物华岂是不佳时。
病夫自与春无分,好景非於我独遗。
花底报来开已闹,雨中过了更曾知。
风光九十今强半,又约芳菲隔岁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