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句。宋代。苏泂。琢句真无益,论诗新有名。客怀无远近,人事只翻腾。积水明寒树,饥鸿咽夜声。半年安坐得,又作雨中行。
《琢句》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琢句真无益,
琢磨句子的确没有什么益处,
论诗新有名。
论述新的诗歌有了声名。
客怀无远近,
作为客人,心境无论远近,
人事只翻腾。
却只有人事纷繁不休。
积水明寒树,
积水清澈寒冷的树木,
饥鸿咽夜声。
饥饿的雁儿在夜晚发出呜咽声。
半年安坐得,
半年的时间安静地坐着,
又作雨中行。
又重新踏上雨中的旅程。
诗词《琢句》表达了作者对琢磨句子的无益感叹,认为纯粹的琢磨句子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益处。诗中提到了论述新的诗歌而赢得声名的事情,暗示了作者对于追求个人名利的评价。接着,作者表达了作为客人的心境,无论距离远近,内心都会受到人事的纷繁扰乱。在描写自然景物时,作者以积水明澈的树和饥饿的雁儿作为意象,凸显了一种寂静和不安的对比。最后,诗人又提到了自己安静地坐了半年的时间,又重新踏上雨中的旅程,似乎表示对于平静生活的反思和对于行动与变动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琢磨句子益处的怀疑,以及对于纷繁世事和内心的翻腾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表达了对于安静与行动之间的矛盾思考。这首诗词在表达内心独白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对于琢磨诗句、追求声名利益与对于平淡生活的思考。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寿秦深若二首 其一。清代。安祥。此日开筵列五辛,三阳律转一家春。歌融白雪传先唱,志羡青云绌未伸。潦倒胸襟呼浊酒,太平风月属闲人。樽前莫问田园事,满案琳琅自不贫。
塞下曲 其三。明代。张应申。秣马初辞插箭岭,荷戈又戍受降城。夜阑纵有还乡梦,无奈鸣笳断续声。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 其二 寒溪石。宋代。韩维。寒溪水痕落,怪石千万状。须防游屐滑,不碍钓舟漾。安得平若席,卧看孤月上。
九马图。宋代。郑元祐。西风原野汗血驹,或踶或齧或惊驱。龁草饮水秋气肃,追风抺电神情苏。一匹滚尘一匹逋,两匹交颈如城乌。其馀五匹总殊绝,八龙溢一崩群驽。为问何时脱羁靮?肆行如云从所适。仰首斜阳嘶啮膝,一似逢人诉胸臆。自穆西归遭汉家,不辞低头驾鼓车。渥洼水深龙种在,玉关西望空咨嗟。
戏题草树。唐代。张说。忽惊石榴树,远出渡江来。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微霜拂宫桂,凄吹扫庭槐。荣盛更如此,惭君独见哀。
送钟启晦南雄训导。明代。杨士奇。试艺晨趋秘閤前,看君文采冠诸贤。葩经早得尚书学,藻泮重登博士筵。五月承恩辞北阙,一程冲暑向南天。过家想见宁亲处,喜说梅关近赣壖。
念奴娇 其二 雪夜忆沈去矜夫子病。清代。俞士彪。塞鸿啼过,又昏黄、阵阵朔风吹急。败竹荒芦声不断,天半同云羃羃。酒暖还寒,灯挑不亮,帘外琼瑶掷。倚阑凝睇,东湖一片寒色。遥忆高卧匡床,围炉拥被,谁在门前立。青瘦玉梅频弄影,疑似近时风格。黑发空惊,苍髯欲化,对此增愁寂。层城不掩,载舟应在今夕。
探春。宋代。田为。小雨分山,断云镂日,丹青欢状清晓。柳眼窥晴,梅妆迎暖,林外幽禽啼早。烟径润如酥,正浓淡遥看堤草。望中新景无穷,最是一年春好。骄马黄金络脑。争探得东君,何处先到。万盏飞觞,千金倚玉,不肯轻辜年少。桃李怯残寒,半吐芳心犹小。谩教蜂蝶多情,未应知道。
中秋夜东刹赠仁公。宋代。陈师道。盈盈秋月不余分,叶露悬光可数尘。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病起口占。元代。俞庸。忆昔辞家塞北游,朝来何事怯新秋。床堆药裹尘侵几,风静书窗月满楼。伏枥长鸣怜老骥,引杯含泪惜吴钩。旌旗明灭西城路,落日长烟起暮愁。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二二。宋代。释智朋。大方无外,大圆无内。是凡是圣,同此安居。淈淈
片石。唐代。唐彦谦。小斋庐阜石,寄自沃洲僧。山客劳携笈,幽人自得朋。瘦云低作段,野浪冻成云。便可同清话,何须有物凭。
昌平道中。明代。王讴。天地路何限,此生随马蹄。愁来思白发,老去倚青藜。塞笛行残月,山城起曙鸡。无才渐姓字,何事在金闺。
送刘宗师入觐,次虞学士韵。宋代。郑元祐。羽轮暂别大茅峰,又御青冥万里风。月帔引朝宣德殿,云韶赐宴集灵宫。悬知汉室龙颜主,似见商岩鹤发翁。便使图形在麟阁,闲心只爱白云中。
听王郎弹琴。明代。谢肃。王郎十日不相见,今宵同宿流芳院。试临月沼坐弹琴,三四冰弦千万变。澹如梦泽水涵虚,奋如昆阳兵接战。落如巨石堕层崖,泛如飞絮飘晴岸。大江当春波浪阔,深谷向秋樵唱远。双雉和鸣野木高,孤猿独啸山月转。古文盘诰有艰涩,治朝雅颂无俚谚。接舆狂歌感当世,屈子离骚赋幽怨。安知虞帝鼓南薰,后来操变声徒存。凄凉凝响辍洙泗,激烈浩叹兴河汾。河汾千载有贤孙,洙泗遗音宜久闻。犹将近调惊聋俗,白雪巴歌谁解分。唾余岂是知音者,颇于律吕穷根源。大乐之和天地同,舍汝弹琴吾与论。
醉后却寄元九。唐代。白居易。蒲池村里匆匆别,沣水桥边兀兀回。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
颂古一○一首 其八十六。宋代。释子淳。瑞草丛中懒欲眠,徐行处处迥翛然。披毛戴角人难识,为报芒童不用鞭。
中平峰下岩可坐百客绝顶尤奇。宋代。韩淲。临水既凝伫,望崖试徘徊。榜舟一以渡,露晞岚影开。矫首与人居,直上无飞埃。峭壁过鸟道,老树相萦回。下访隐者庐,败堵留岩隈。乱草蔽嵌空,停泉照崔嵬。因知胜绝地,使我心悠哉。誓当如庞老,举家为此来。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有所祷而作)。宋代。李之仪。小篷又泛曾行路。这身世、如何去。去了还来知几度。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笑我归无处。夕阳杳杳还催暮。练净空吟谢郎句。试祷波神应见许。帆开风转,事谐心遂,直到明年雨。
水调歌头 题余氏女子绣西施浣纱图为阮亭赋。清代。陈维崧。婀娜针神女,春昼绣西家。闻道若耶溪上,渌水漾明沙。为忆吴宫情事,蓦地养娘来至,羞脸晕朝霞。忙向屏山畔,背过鬓边鸦。一春愁,三月雨,满栏花。西施未嫁,当初情绪记些些。靠著绣床又想,拈著鸳针又放,幽思渺无涯。一幅鲛绡也,错认越溪纱。
宫词 其七十七。宋代。周彦质。德自关雎乐善心,六宫渐染化风深。鼓琴擘阮非凡好,为有淳和太古音。
夜兴。宋代。陆游。鹤瘦龟饥与静宜,更阑徙倚并清池。月当三五初盈夜,河直西南欲落时。浩浩醉歌群鹜起,翩翩孤影角巾欹。飞僊授我青瑶简,索赋山中夜兴诗。
次宋大韵即事与梁五二绝句。明代。程嘉燧。来禽半啮手分尝,风里唇脂对口香。教就魏郎零落谱,琼花台下漫《霓裳》。莫论肉响胜丝弦,含态含娇剩客怜。打嗓一声堪叫绝,须知妙处不关传。
岁暮杂感 其四。清代。陈元鼎。练饷人皆罄积储,算缗利早尽舟车。司农屡变输将法,古史空存食货书。纡策风云仍仰屋,榷关山海又成墟。还闻款敌需缯帛,虚牝黄金恨有余。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一。明代。王立道。中天星斗净瑶坛,夹陛旌旗四月寒。百辟自随千仗下,六龙犹在五云端。
拟束皙补亡诗 其三 华黍。清代。吴敦仁。有黍者华,植于阪田。何以膏之,阴雨自天。三时不害,实维丰年。我亩南东,芟柞载治。九谷三农,罄无不利。有熠其华,献之为瑞。其华熠熠,其实离离。丰我天庾,洁我神粢。神其歆止,民力存斯。康年迄用,万邦其绥。
【双调】碧玉箫(十首)。元代。关汉卿。一黄召风虔,盖下丽春园。员外心坚,使了贩茶船。金山寺心事传,豫章城人月圆。苏氏贤,嫁了双知县。天,称了他风流愿。二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恨天涯锦字稀,梦才郎翠被知。宽尽衣,一搦腰肢细。痴,暗暗的添憔悴。三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没理会,拣口儿食,陡恁的无滋味。医,越恁的难调理。四帘外风筛,凉月满闲阶。烛灭银台,宝鼎篆烟埋。醉魂儿难挣挫,精彩儿强打挨。那里每来,你取闲论诗才。咍,定光的人来赛。五你性随邪,迷恋不来也。我心痴呆,等到月儿斜。你欢娱受用别,我凄凉为甚迭!休谎说,不索寻吴越。咱,负心的教天灭!六席上樽前,衾枕奈无缘。柳底花边,诗曲已多年。向人前未敢言,自心中祷告天。情意坚,每日空相见。天,甚时节成姻眷。七膝上琴横,哀愁动离情。指下风生,潇洒弄清声。锁窗前月色明,雕阑外夜气清。指法轻,助起骚人兴,听,正漏断人初静。八红袖轻揎,玉笋挽秋千。画板高悬,仙子坠云轩。额残了翡翠钿,髻松了柳叶偏。花径边,笑捻春罗扇。搧,玉腕鸣黄金钏。九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十笑语喧哗,墙内甚人家?度柳穿花,院后那娇娃。媚孜孜整绛纱,颤巍巍插翠花。可喜煞,巧笔难描画。他,困倚在秋千架。
陈握卿以长子继嗣五弟题以善之。清代。王汉申。达变通权世所稀,长嗣出继未曾非。友全弟嘱真无负,孝体亲心曷敢违。存祀莫嗟空后望,传芳可卜绍前徽。怡怡克尽天伦事,不愧儒风坐董帏。
题周从龙养生图。宋代。刘克庄。二图心悟非师传,子若通之可以仙。欲向丹房供洒扫,老人炉灶坏多年。
蝶恋花 雨忆。清代。何振岱。海气侵人抛翠箑。长夏棂纱,雨过秋先接。小圃千花红半脱。栏干镇日无飞蝶。宝鸭香消愁暗结。奁雾轻呵,玉笛才停擪。题就新凉书坠叶。愁痕犹锁金丝箧。
怀浙中兄弟。宋代。晁公溯。昔游楚泽窥衡湘,飘然欲返川无梁。途穷问津西入蜀,十年一过如风狂。欲知滞留视草木,来时尺许今人长。石龟尚有怀海心,苟非达者宁无情。倦游于此岂不厌,况乃州县徒劳人。官如敝屣端可捐,投劾径去真欣然。只忧口纹有从理,一簪不著死道边。近闻有客自吴至,试问龙化今何年。属车南游今尚尔,翠华停停照江水。会稽久阙神禹朝,再喜吴儿识天子。径山苕溪两奇绝,凤舞龙飞临观阙。宫中又起白玉城,丹楼如霞高嵽嵲。潮声浩浩江风急,越水吴山动秋碧。霓旌玉弭有光辉,西湖蒲柳生颜色。气象不与巴山同,年来闻此益欲东。但期生见翔凤阙,岂敢望到明光宫。举头试望长安日,遥想乌衣泪沾臆。逢人寄书往问讯,流落犹为帝城客。山川虽异风景同,勿作楚办相对泣。
登中华山。明代。解缙。山号中华福地偏,一峰晴耸五云边。削成翠玉三千丈,立自洪荒几万年。天上有灯浑是幻,人间无事便为仙。閒来最爱东头阁,笑拂烟霞白昼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