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楼待

石桥楼待朗读

《石桥楼待》是宋代刘学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手笔华岩梵笈新,
更开宝地接迷津。
一声金磬人初静,
月照空山草自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石桥楼为背景,通过描绘境界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首句"手笔华岩梵笈新",表达了诗人笔触的华丽和对景物描写的新颖感受。"手笔华岩"指的是诗人的笔墨技巧,使得描绘出来的景物华丽壮丽。"梵笈新"则暗示着诗人对于这座石桥楼的领悟和感受是独特而新鲜的。

接下来的两句"更开宝地接迷津",表达了诗人对石桥楼的赞美和欣赏。"开宝地"指的是石桥楼所在的地方,意味着这里是一片宝地,而"接迷津"则是指石桥楼连接着人们迷失的心灵,使他们找到了回归自然的路径。整句表达了诗人将石桥楼看作是人们寻找心灵安宁的宝地。

接着的"一声金磬人初静",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金磬是佛教寺庙里用来敲击的乐器,一声金磬的响起使得周围的人们静下心来,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一句"月照空山草自春",表达了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循环。月光照耀下的空山和青草,映衬出一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和繁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桥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向往。通过精巧的描写和意象,诗人呈现了一幅静谧而美好的景象,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思考生命、追求宁静与和谐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刘学箕朗读
()

猜你喜欢

深谷高陵莫复论,眼前乔木蔚然存。山墟如画斜阳淡,乌桕阴中认寺门。

()
陟彼南陔,其薰远兮。
慨我功名,今亦晚兮。
功名这晚,尚可为也。
嗟嗟吾亲,不可追也。
()

见说春帆外,康庐水石多。期君一把臂,长啸入烟萝。

()

白云缥缈无住著,独与青山如有约。暮向青山头上飞,朝来又抹青山脚。

道人业空寂,不喜世上名。既爱白云白,复嗜青山青。

()

早趁生涯,闹朝衙、杨花正飞晴昼。露染烟滋,白嫩红娇,却喜年年依旧。

纤腰知是春前瘦,招伴侣、无端僝僽。雕栏畔、枝头正放,几回相就。

()

远天秋净,正西风粳稻,江乡初熟。竟日帆移罾影外,卧柳村扉斜矗。

别浦潮回,平矶叶掩,篱落轻鸥宿。薄寒吹上,春山澹澹凝绿。

()

文翰走天下,琴尊卧洛阳。贞元朝士尽,新岁一悲凉。

名早缘才大,官迟为寿长。时来知病已,莫叹步趋妨。

()
日本国与大唐国,一片皇风无间隔。
如将枣置针锋,破草鞋跟天地窄。
上人满腹{上祝下土}疑团,夷夏区分扣牧间。
老懒不能分说得,隔林春鸟语绵蛮。
()
一纸新诗过雁衔,醒然何异接君谈。
奉亲鱼蟹兼临海,退食琴书定有庵。
一别经年真似梦,多忧不饮亦如酣。
共君友契非今日,蔽芾棠阴自剑南。
()

星分邑里四人居,水洊源流万顷馀。魏国君王称象处,

晋家藩邸化龙初。青蒲暂似游梁马,绿藻还疑宴镐鱼。

()

兴来呼蜡屐,去踏雨余山。恋此枪榆境,仍楗薜荔关。

浮云时一憩,倦鸟复相还。觞咏信云美,犹然妨我闲。

()

傍渚停樯,寻沽上阁,古愁飞到危阑。不尽苍凉,又撩客泪潸潸。

种龙蠡虎臣中杰,似行云、高绝谁攀。剩无情,芳草东风,吹满城湾。

()

()
折断烟痕,翠蓬初离鸳浦。
玉纤相妒。
翻被寻专房误。
乍说青衣,犹著轻罗护。
()

诸侯惧削地,选士皆不羁。休隐脱荷芰,将鸣矜羽仪。

甲科争玉片,诗句拟花枝。君实三楚秀,承家有清规。

()
人家过午绝炊烟,陇上羸牛挽不前。
冠退皇恩方掩骼,民饥客饭只烹鲜。
观风到处春随马,楗水归时月满川。
王事独贤无倦色,鸡鸣起坐屋三椽。
()

野人高卧神仙窟,夜半南星烂水国。蟾蜍光射白云开,有客踏花山径没。

携轴虚章借彩毫,被弦入管格调高。幽人冰骨照人彩,半百风花鬓绿毛。

()
冠古耀鸿徽,深仁及隐微。
二南江汉咏,九奏凤凰飞。
设处罗钟律,盈庭列舞衣。
文明资厚德,怡怪兆民归。
()
静坐求心印,传经续祖灯。
因吟呈佛句,方悟在家僧。
芸叶熏檐蔔,枝辞剪葛藤。
自从骂师后,无放可参承。
()

山行宿常迟,白日忽已坠。美人在天末,明霞倩谁佩。

总角事远游,夙昔临东岱。中怀念旧丘,极目炎云外。

()

咨余暮齿依蒲柳,见君无门惭九九。
小臣久去孔鸾庭,太史曾供牛马走。
忽闻妖彗出不虞,天子惊惶下手书。

()

无能事耕穫,亦不有鸡豚。烧蚌晒槎沫,织蓑依树根。

野芦编作室,青蔓与为门。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裈。

()

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常怪偏裨终日待,

不知旌节隔年回。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荆门去鹢催。

()

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

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

岧峣飞阁冠层城,暇日登临景物明。万户莺花春上苑,九衢车马汉西京。

烟开宫柳重重出,雨静峰霞片片生。总是皇州多丽景,五陵芳草殢游情。

()
菸日蔫云乍暑天,倦挹山寺借床眠。
清凉世界谁曾到,却在红尘紫陌边。
()

春日次韵

()

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艳情多,绶带盘金缕,

轻裙透碧罗¤

()

隔年曾与此花游,今日花开胜昔稠。着雪有情因弄色,临风无语似含愁。

三更孤影当窗立,一缕幽香傍水浮。骨瘦惟君能傲世,不知果否几生修。

()
市人于利较毫釐,之子能權取与宜。
此去穷阎风雨夜,岁多愁坐忆年时。
()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

愚山山上谪仙徒,到底真愚却不愚。
山色长供诗料富,山居赢得俗尘无。
逍遥天地南华子,隐约箪瓢陋巷癯。

()

君向秦淮我在吴,柴门白发老西湖。书来莫附洪乔便,只道经年一字无。

()
腻雨增多树色深,惠风吹转药苗新。
一湾水绕旃檀国,流向山前普济人。
()
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
一笑灯前,钗行两两春容。
清芳夜争真态,引生香、撩乱东风。
探花手,与安排金屋,懊恼司空。
()

先生雅志乐田野,结屋东皋事耕稼。不比当年捷径人,暂托终南待高价。

不忧丞相嗔,不遭官长骂。不骑马旁人门,不低头出胯下。

()
全人未可一偏论,盛德真堪百代尊。
房魏其逢犹愧礼,荀陈之道不知文。
我朝正有二三老,地位向妨八九分。
近日后生谈理学,直将闻百掩前闻。
()
舍南舍北勃姑啼,体中不佳阴雨垂。
欲向黄梅问消息,背阴合有两三枝。
()
邦人初喜两桥成,诏旨还传易镇荣。
千里溪山如有恨,一川风雨似增情。
未应重畀临凋郡,看即归来侍迩英。
平日空哦海山赋,便思怀谒问经行。
()

早稻既登场,晚禾种犹未。村翁閒荷筱,卖瓜入城去。

城中多贵人,博学通田事。闻有力田科,农书教奇字。

()
临醮诸公戒行清。
动天感应福非轻。
壬润琼田农尽喜,秋成。
*田珠长豆苗生。
()

石路多盘折,秋阳向郁蒸。
矮墙低贴水,老树倒悬藤。
白发腰镰叟,缁衣顶笠僧。

()

短短床,太局促,徒能坦郎腹,未得展郎足。纵郎有意为合欢,床短安能荐郎宿。

太局促,短短床,流苏苦不长,兰麝无馨香。郎欲招妾妾不来,可怜春色空辉光。

()
谁念东南膏血乾,文移督迫积如山。
平时素号镬汤底,不雨岂逃沟壑间。
民病向来犹在耳,天威此去不违颜。
从容宣室如前席,乞与枯荄生意还。
()
白首归来亦灌畦,任教邻里笑栖栖。
道心宁感两雌雉?生计惟存五母鸡。
不恨闲门可罗爵,本知穷巷自多泥。
暮闻鼓角犹人境,更欲移家入剡溪。
()
家居愈老厌拘缠,旅舍僧房意自便。
乞菜作羹殊有味,借床小憩即成眠。
()
檐屋排空阔,薰风眺晚晴。
閒云连树碧,白鸟破烟明。
世乱思君子,身危仗友生。
只应今夜月,解识故乡情。
()

一日不看书,此心若有失。看书心未已,细字费目力。

六经皆糟粕,中有味如蜜。古来圣与贤,孜孜复汲汲。

()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

结庐守亲冢,淡食毕丧制。焚香诵宝经,倾悲拔冥滞。

神明扶孝思,肌发保阳气。支离仅不死,邻里为歔欷。

()

偶然占一壑,事过如秋烟。如何此亭名,千载惟公专。

后人惜古意,添筑屋数椽。上结云作顶,下借石为阑。

()
少陵有幽事,止共阮生论。
把酒与贤乐,为邦渐主恩。
欻倾宾客坐,知出聘君门。
胜识中郎面,区区对虎贲。
()

秋深愁似海,拨闷到仙家。蓬岛分春色,平章赏物华。

澄波游画艇,疏竹映名花。触处皆胜景,徘徊日已斜。

()
青螺添远山。
两娇靥、笑时圆。
抱云勾雪近灯看。
妍处不堪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