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楼待。宋代。刘学箕。手笔华岩梵笈新,更开宝地接迷津。一声金磬人初静,月照空山草自春。
《石桥楼待》是宋代刘学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手笔华岩梵笈新,
更开宝地接迷津。
一声金磬人初静,
月照空山草自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石桥楼为背景,通过描绘境界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首句"手笔华岩梵笈新",表达了诗人笔触的华丽和对景物描写的新颖感受。"手笔华岩"指的是诗人的笔墨技巧,使得描绘出来的景物华丽壮丽。"梵笈新"则暗示着诗人对于这座石桥楼的领悟和感受是独特而新鲜的。
接下来的两句"更开宝地接迷津",表达了诗人对石桥楼的赞美和欣赏。"开宝地"指的是石桥楼所在的地方,意味着这里是一片宝地,而"接迷津"则是指石桥楼连接着人们迷失的心灵,使他们找到了回归自然的路径。整句表达了诗人将石桥楼看作是人们寻找心灵安宁的宝地。
接着的"一声金磬人初静",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金磬是佛教寺庙里用来敲击的乐器,一声金磬的响起使得周围的人们静下心来,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一句"月照空山草自春",表达了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循环。月光照耀下的空山和青草,映衬出一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和繁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桥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向往。通过精巧的描写和意象,诗人呈现了一幅静谧而美好的景象,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思考生命、追求宁静与和谐的境界。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刘学箕。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香沙寺二首 其一。清代。黄锡朋。深谷高陵莫复论,眼前乔木蔚然存。山墟如画斜阳淡,乌桕阴中认寺门。
南陔五章二章八句三章四句。宋代。郑刚中。陟彼南陔,其薰远兮。慨我功名,今亦晚兮。功名这晚,尚可为也。嗟嗟吾亲,不可追也。
白云山谷歌赠麟藏主。明代。无愠。白云缥缈无住著,独与青山如有约。暮向青山头上飞,朝来又抹青山脚。道人业空寂,不喜世上名。既爱白云白,复嗜青山青。结此茅庐事深隐,笑指云山当户庭。
花心动 蜂。清代。杨抡。早趁生涯,闹朝衙、杨花正飞晴昼。露染烟滋,白嫩红娇,却喜年年依旧。纤腰知是春前瘦,招伴侣、无端僝僽。雕栏畔、枝头正放,几回相就。羡尔输将恐后。玲珑甚重房,暗通虚牖。只为辛勤,甜到中边,刚好一冬厮守。寻芳也有痴蝴蝶,问秋老、逍遥能否。长傍着、空梁燕巢似斗。
百字令 西梁山过长年所居,漫书其壁。清代。顾贞观。远天秋净,正西风粳稻,江乡初熟。竟日帆移罾影外,卧柳村扉斜矗。别浦潮回,平矶叶掩,篱落轻鸥宿。薄寒吹上,春山澹澹凝绿。眼前人丽如花,鱼多似米,船却高于屋。鸡犬图书无恙在,生事此中粗足。烟水携家,五湖双桨,旧约何年续。客游良苦,倦听商女遗曲。
和刘梦得岁夜怀友。唐代。卢真。文翰走天下,琴尊卧洛阳。贞元朝士尽,新岁一悲凉。名早缘才大,官迟为寿长。时来知病已,莫叹步趋妨。
示日本景用禅人。宋代。释绍昙。日本国与大唐国,一片皇风无间隔。如将枣置针锋,破草鞋跟天地窄。上人满腹{上祝下土}疑团,夷夏区分扣牧间。老懒不能分说得,隔林春鸟语绵蛮。当机为汝分明举,不涉离微急荐取。佛祖玄关错踏翻,金乌飞上珊瑚树。
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宋代。苏辙。一纸新诗过雁衔,醒然何异接君谈。奉亲鱼蟹兼临海,退食琴书定有庵。一别经年真似梦,多忧不饮亦如酣。共君友契非今日,蔽芾棠阴自剑南。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八章。唐代。李乂。星分邑里四人居,水洊源流万顷馀。魏国君王称象处,晋家藩邸化龙初。青蒲暂似游梁马,绿藻还疑宴镐鱼。自有神灵滋液地,年年云物史官书。
后芳素轩四首 其三。明代。王世贞。兴来呼蜡屐,去踏雨余山。恋此枪榆境,仍楗薜荔关。浮云时一憩,倦鸟复相还。觞咏信云美,犹然妨我闲。
高阳台 登越城酒楼题壁。清代。姚燮。傍渚停樯,寻沽上阁,古愁飞到危阑。不尽苍凉,又撩客泪潸潸。种龙蠡虎臣中杰,似行云、高绝谁攀。剩无情,芳草东风,吹满城湾。雷门不复闻钲鼓,圯烟墩一角,夕鸟飞还。麋老桐摧,西望漫吊吴关。几多浣女春眉影,隔妆楼、怕见微山。绕堤阴,丝柳缃桃,空尔娇闲。
点绛唇(莲房)。宋代。王茂孙。折断烟痕,翠蓬初离鸳浦。玉纤相妒。翻被寻专房误。乍说青衣,犹著轻罗护。多情处。芳心一缕。都为相思苦。
送陈秀才赴举。唐代。皎然。诸侯惧削地,选士皆不羁。休隐脱荷芰,将鸣矜羽仪。甲科争玉片,诗句拟花枝。君实三楚秀,承家有清规。
次韩无咎盱眙道中韵。宋代。章甫。人家过午绝炊烟,陇上羸牛挽不前。冠退皇恩方掩骼,民饥客饭只烹鲜。观风到处春随马,楗水归时月满川。王事独贤无倦色,鸡鸣起坐屋三椽。
灵寿歌。明代。邱云霄。野人高卧神仙窟,夜半南星烂水国。蟾蜍光射白云开,有客踏花山径没。携轴虚章借彩毫,被弦入管格调高。幽人冰骨照人彩,半百风花鬓绿毛。山中蓂荚今几叶,石上菖阳尽九节。手栽松树尽生苓,梦落清风醉明月。蟠桃初熟如金黄,龙唇凤翼清琳琅。倚霞椿树三万丈,舞衣轻拂珊瑚香。风静玉钩帘半揭,白鹤登堂来拜客。仙童妙舞莲花旋,驼酥斜注荷筒碧。玉铛醉湿红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清代。佚名。冠古耀鸿徽,深仁及隐微。二南江汉咏,九奏凤凰飞。设处罗钟律,盈庭列舞衣。文明资厚德,怡怪兆民归。
题叶石轩学僧寮。宋代。胡仲弓。静坐求心印,传经续祖灯。因吟呈佛句,方悟在家僧。芸叶熏檐蔔,枝辞剪葛藤。自从骂师后,无放可参承。
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 其五。清代。方朝。山行宿常迟,白日忽已坠。美人在天末,明霞倩谁佩。总角事远游,夙昔临东岱。中怀念旧丘,极目炎云外。奈何来豫章,咫尺庾关在。明朝乃回车,转欲向吴会。
次韵刘养源见寄。宋代。高斯得。咨余暮齿依蒲柳,见君无门惭九九。小臣久去孔鸾庭,太史曾供牛马走。忽闻妖彗出不虞,天子惊惶下手书。孤忠泣血悼危乱,有诏不应心何如。一阳剥尽群阴长,四海八荒俱痛痒。充庭溢序岂无人,借问何人真挺鲠。老夫空忆陈王前,语戆惟惧人抄传。擒贼擒王真古语,肯於鸡肋安尊拳。相如虽乏三千牍,自谓一言能报国。此腰揕斧尚不辞,更问世间閒祸福。但愁蠖濩宸居深,司马门远终浮湛。德音秩秩犹在耳,罪言杀士俄相寻。权戚当朝底时凶,不见朱云攀槛折。弗於要处箴膏肓,毛举万端何屑屑。友鹤仙人当暮秋,诗来开卷风飕飕。句法森严何所自,丈夫冠冕垂前旒。淡交如君真耐久,何不来同一杯酒。期君他日孟浩然,男儿事业无穷年。
岸贫。宋代。梅尧臣。无能事耕穫,亦不有鸡豚。烧蚌晒槎沫,织蓑依树根。野芦编作室,青蔓与为门。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裈。
奉待严大夫。唐代。杜甫。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常怪偏裨终日待,不知旌节隔年回。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荆门去鹢催。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
塞上曲。唐代。常建。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平则城楼登眺。明代。于慎行。岧峣飞阁冠层城,暇日登临景物明。万户莺花春上苑,九衢车马汉西京。烟开宫柳重重出,雨静峰霞片片生。总是皇州多丽景,五陵芳草殢游情。
游水月寺。宋代。杨万里。菸日蔫云乍暑天,倦挹山寺借床眠。清凉世界谁曾到,却在红尘紫陌边。
【黄钟】人月圆_春日次韵罗。元代。张可久。春日次韵罗衣还怯东风瘦,不似少年游。匆匆尘世,看看镜里,白了人头。片时春梦,十年往事,一点诗愁。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搂。中秋书事西风吹得闲云去,飞出烂银盘。桐阴淡淡,荷香冉冉,桂影团团。鸿都人远,霓裳露冷,鹤羽天宽。文生何处,琼台夜永,谁驾青鸾?子昂学士小景西风曾放蓝溪棹,月冷玉壶秋。粼粼浅水,丝丝老柳,点点盟鸥。翰林新画,云山古色,老我清愁。淡烟浑似,三高祠下,七里滩头。
女冠子。五代。欧阳炯。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不会频偷眼,意如何?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恰似轻盈女,好风姿。
梅。清代。程素绚。隔年曾与此花游,今日花开胜昔稠。着雪有情因弄色,临风无语似含愁。三更孤影当窗立,一缕幽香傍水浮。骨瘦惟君能傲世,不知果否几生修。
挽殷君二首。宋代。刘宰。市人于利较毫釐,之子能權取与宜。此去穷阎风雨夜,岁多愁坐忆年时。
题铁门关楼。唐代。岑参。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题赵南卿愚山。宋代。徐元杰。愚山山上谪仙徒,到底真愚却不愚。山色长供诗料富,山居赢得俗尘无。逍遥天地南华子,隐约箪瓢陋巷癯。定力不同山不改,一生双眼不渠孤。
送江西熊履善茂才之金陵。元代。马臻。君向秦淮我在吴,柴门白发老西湖。书来莫附洪乔便,只道经年一字无。
声声慢。宋代。吴文英。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一笑灯前,钗行两两春容。清芳夜争真态,引生香、撩乱东风。探花手,与安排金屋,懊恼司空。憔悴敧翘委佩,恨玉奴销瘦,飞趁轻鸿。试问知心,尊前谁最情浓。连呼紫云伴醉,小丁香、才吐微红。还解语,待携归、行雨梦中。
莱庵先生歌。明代。龚诩。先生雅志乐田野,结屋东皋事耕稼。不比当年捷径人,暂托终南待高价。不忧丞相嗔,不遭官长骂。不骑马旁人门,不低头出胯下。白梅翠竹绕屋栽,岁晚吟观乐清暇。粗衣粝食饱暖休,容膝茅茨只三架。窗前书卷圣贤心,林下渔樵今古话。一出一处听自然,一死一生随造化。从今寄语郭景纯,莫为颜含占易卦。
恶讲义不逊者。宋代。陈杰。全人未可一偏论,盛德真堪百代尊。房魏其逢犹愧礼,荀陈之道不知文。我朝正有二三老,地位向妨八九分。近日后生谈理学,直将闻百掩前闻。
从人求花。宋代。黄庭坚。舍南舍北勃姑啼,体中不佳阴雨垂。欲向黄梅问消息,背阴合有两三枝。
代成父送赵信州移知台州。宋代。赵蕃。邦人初喜两桥成,诏旨还传易镇荣。千里溪山如有恨,一川风雨似增情。未应重畀临凋郡,看即归来侍迩英。平日空哦海山赋,便思怀谒问经行。
夏日田家杂兴三首 其二。清代。林朝崧。早稻既登场,晚禾种犹未。村翁閒荷筱,卖瓜入城去。城中多贵人,博学通田事。闻有力田科,农书教奇字。图绘耒耜经,翻译占候志。儿童那解此,府寺贪游戏。何如兔园册,乡校从师易。但取食力馀,姓名粗能记。
定风波。宋代。刘处玄。临醮诸公戒行清。动天感应福非轻。壬润琼田农尽喜,秋成。*田珠长豆苗生。要报天恩崇道德,随缘知足莫相争。旦望焚香餐素膳,无憎。
永康道中。明代。张羽。石路多盘折,秋阳向郁蒸。矮墙低贴水,老树倒悬藤。白发腰镰叟,缁衣顶笠僧。村醪何处问,更入乱云层。
古乐府。明代。岳正。短短床,太局促,徒能坦郎腹,未得展郎足。纵郎有意为合欢,床短安能荐郎宿。太局促,短短床,流苏苦不长,兰麝无馨香。郎欲招妾妾不来,可怜春色空辉光。
和陈守喜雨诗。宋代。陈元晋。谁念东南膏血乾,文移督迫积如山。平时素号镬汤底,不雨岂逃沟壑间。民病向来犹在耳,天威此去不违颜。从容宣室如前席,乞与枯荄生意还。
村居。宋代。陆游。白首归来亦灌畦,任教邻里笑栖栖。道心宁感两雌雉?生计惟存五母鸡。不恨闲门可罗爵,本知穷巷自多泥。暮闻鼓角犹人境,更欲移家入剡溪。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宋代。陆游。家居愈老厌拘缠,旅舍僧房意自便。乞菜作羹殊有味,借床小憩即成眠。
东亭。宋代。李处权。檐屋排空阔,薰风眺晚晴。閒云连树碧,白鸟破烟明。世乱思君子,身危仗友生。只应今夜月,解识故乡情。
看书。元代。舒頔。一日不看书,此心若有失。看书心未已,细字费目力。六经皆糟粕,中有味如蜜。古来圣与贤,孜孜复汲汲。流传百世下,相见不相识。今人不如古,古人岂今日。时还看我书,抚卷三叹息。
宋中十首。唐代。高适。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朝临孟诸上,忽见芒砀间。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时清更何有,禾黍遍空山。景公德何广,临变莫能欺。三请皆不忍,妖星终自移。君心本如此,天道岂无知。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君王不可见,修竹令人悲。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出门望终古,独立悲且歌。忆昔鲁仲尼,凄凄此经过。众人不可向,伐树将如何。逍遥漆园吏,冥没不知年。世事浮云外,闲居大道边。古来同一马,今我亦忘筌。五霸递征伐,宋人无战功。解围幸奇说,易子伤吾衷。唯见卢门外,萧条多转蓬。常爱宓子贱,鸣琴能自亲。邑中静无事,岂不由其身。何意千年后,寂寞无此人。阏伯去已久,高丘临道傍。人皆有兄弟,尔独为参商。终古犹如此。而今安可量。
送许栖墨道士。宋代。郭祥正。结庐守亲冢,淡食毕丧制。焚香诵宝经,倾悲拔冥滞。神明扶孝思,肌发保阳气。支离仅不死,邻里为歔欷。倏然叩予门,殷勤谢铭志。袖携一幅图,离坎备形势。明堂正丘穴,松槚列新翠。身虽离冢旁,披图即流涕。拿舟遽言别,讳曰仲春至。酌水采嘉蔬,藉草具严祭。又言广栽植,薄取岁时利。事死如事生,终焉达斯志。儒者似君稀,况复褐冠类。谁为孝子传,吾诗信无伪。
游半山亭。清代。俞明震。偶然占一壑,事过如秋烟。如何此亭名,千载惟公专。后人惜古意,添筑屋数椽。上结云作顶,下借石为阑。渡叶宁知数,藏山无碍宽。一朝搆兵火,瓦落如奔泉。凄凄雾中眼,误作台城看。此邦多丧乱,好春无百年。幽草胜花时,此恨公能传。我身如独树,不死常兀然。不见绿阴底,破网蛛丝牵。洁身远蚯蚁,那复计孤悬。
侯革以诗风示次韵。宋代。晁公溯。少陵有幽事,止共阮生论。把酒与贤乐,为邦渐主恩。欻倾宾客坐,知出聘君门。胜识中郎面,区区对虎贲。
秋日同沈我舟郑邹山游盛初阳芙蓉亭夜阑方散即事偶成 其二。明代。饶相。秋深愁似海,拨闷到仙家。蓬岛分春色,平章赏物华。澄波游画艇,疏竹映名花。触处皆胜景,徘徊日已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