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潘端叔送行二首

次韵潘端叔送行二首朗读

《次韵潘端叔送行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君公隐牛侩,文休食马磨。
你,尊贵的公侯,隐居在乡村牧牛的小贩中,智慧高超,不再从事马磨的工作。

身则困空乏,道为如切磋。
你的身世虽然贫寒,但追求道义就像切磋琢磨一样。

昧者不如此,轻受郑灼唾。
那些愚昧无知的人无法理解这种追求,他们毫不顾及自己的名誉,轻易接受别人的诬蔑。

遑乎欲奚为,况觅阳春和。
你内心追求着一种更高尚的目标,不在乎他们的指责,更期待着找到春天般和谐的境界。

余惟素贱贫,学晚仍废惰。
我只是一个出身低微、贫穷的人,学识也晚了,仍然懒散度日。

念将求岁余,要必取日课。
我意欲在剩下的岁月中努力追求,一定要抓住每一天的学习机会。

向来四方游,不办一室坐。
我一直四处漂泊旅行,不愿安坐在一个地方。

已深芜秽遭,更值雪霜挫。
我已经深受生活的艰辛和逆境的打击,还要遭受严寒的冰雪和风霜的折磨。

兹行自栖迟,讵得嗟轗轲。
现在我孤身一人,寄居在偏僻的地方,又能期望什么呢?只能感叹命运的坎坷。

固殊南山归,敢曰东山卧。
虽然我无法与南山的归隐相比,但我敢说我愿意在东山安眠。

胡为论知仁,乃复称同过。
为何要论及知识和仁义,反而称呼我与他们相同?

我无归去辞,君有归来些。
我无法告别追求,而你将要回归尘世。

赵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隐居乡间,追求道义和知识的心态。他以自身的贫寒和困顿为写作背景,表达了对于追求高尚境界和学识的执着,以及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在他看来,虽然他的境遇与归隐名山的隐士有所差距,但他仍然努力向往着返璞归真的生活,愿意在东山安眠。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于追求的坚持,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诗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朗读
()

猜你喜欢

登山踏遍万千峰,直到青云第一重。路僻频惊来瑞鹿,洞深还见挂苍龙。

偶穿白石寻黄石,却倚青松慕赤松。日脚西垂促归兴,巾车无复更从容。

()

短歌殊不足,袅袅发长吟。□□□□□,□□□□□。

渴饥资坠露,栖止□□阴。痀偻安知道,区区有巧心。

()
小雨催寒著客袍,草行露宿敢辞劳。
岁饥民食糟糠窄,吏惰官仓鼠雀豪。
只要闾阎宽箠楚,不须停障肃弓刀。
九重屡下丁宁诏,此责吾曹未易逃。
()
轫车邂逅便相亲,同是山公启事人。
短发何堪临石镜,长怀谩自落泉绅。
谈穷汉士三千牍,问尽胡僧十二因。
茅屋乱山谁复识,当年曾醉上林春。
()
蕊珠闲居兮作七言,琴心三叠兮舞胎仙。
呼汲日月下上云烟兮,回紫抱黄入丹田。
一面宗泥丸,六府主丹元。
五蕤应两扉,九微彻三关。
()

风愁月恨属诗翁,终日推敲句未工。
何苦辛勤学郊岛,呕心博得一生穷。

()

法护何妨短,元龙故自豪。交情如水淡,义气与秋高。

贫不沾三釜,年方见二毛。魂兮如可返,通饮读离骚。

()
天地一洲渚,北平南欹危。
幽并深又厚,江浙清且奇。
武林颇英秀,川汇仍山卑。
应接殚天巧,类非人力为。
()

路僻天寒可耐寻,羡君处所宛山林。溪回风雨舟难稳,夜聚亲朋酒易深。

老屋岿然思旧业,流光驶甚抱衰心。牡丹幸获根株在,还望春来绕砌吟。

()
负才尚气满朝知,高卧闲吟见客稀。
独步何人识袁尹,白杨郊外醉方归。
()

玉壶清漏起微凉。好秋光。金杯重叠满琼浆。会仙乡。
新曲词丝管,新声更飐霓裳。博山炉暖泛浓香。泛浓香。为寿百千长。

()
松峰之下,闲饮刀圭。
荐杯火枣交梨。
抚动心琴,鸾鹤上下争飞。
虎龙一齐哮吼,便唬回、六贼三尸。
()
炯炯明珠照双璧,当年三老苏程石。
里人下道避鸠杖,刺史迎门倒凫舄。
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従人觅梨栗。
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
()

纷然丧乱际,见此忠孝门。蜀中寇亦甚,柏氏功弥存。

深诚补王室,戮力自元昆。三止锦江沸,独清玉垒昏。

()
烽火塞上来,发卒备戎虏。
翩翩长安儿,力未胜弓弩。
幸蒙车骑念,出入在幕府。
风烟一朝息,归来受茅土。
()
孤齿如鲵,皴皮若鸡。
万机顿削,一句全提。
湛存性海阔,圆明心月底。
有信风雷还破蛰,无言桃李自成蹊。
()
闭不予者若能以韩干二散马易之者盖可许也复次前韵相如有家山,缥缈在眉绿。
谁云千里远,寄此一颦足。
平生锦绣肠,早岁藜苋腹。
従教四壁空,未遣两峰蹙。
()

轩中有寿石,浑是太古色。磨磷铁衣湿,突兀秋涛白。

()

无诸宫殿粤江隈,千古登临怆不回。逐鹿已成今日梦,钓龙空有旧时台。

潭云片片将秋落,山色苍苍拂曙开。世事升沈何足问,且乘清兴共衔杯。

()

缃帘一幅捲秋晴,数点峰峦入座清。浓淡自然分远近,天然图画在围屏。

()

云髻春风一尺高,笑携儿女候归桡。情知一首閒情赋,合为微官懒折腰。

()
分来何处泉,注此团栾池。
有如大圆鉴,玉匣初开时。
莹然绝纤埃,万象见亭氂。
主人湖海士,曳杖日娱嬉。
()
夏旱连秋又及冬,大田高下总成空。
千仓已失三农望,一雨欣闻百里同。
青入平畴看麦秀,绿回枯沼喜泉通。
从今得免填沟壑,皆谢天公惠困穷。
()

倚枕数更筹。清夜悠悠。竹风荷露小窗秋。往事迷人浑不省,总是离愁。
无赖是横眸。济楚风流。一时搂揽著心头。调数梦魂将我去,明月重楼。

()

听鹤亭前春澹沱,宿雨犹含百花妥。
已愁三月酒船空,宣也抱琴能觅我。
为言来自青衣洞,载得官醪满书舸。

()

长大聪明幼可观,诗文能诵说康孙。他年定笑而翁拙,四十馀三始作官。

()
吴波鳞鳞越山紫,镇东旌旆东风里。
前驱传道相君来,一夜监湖春涨起。
监湖如监涵空明,相君出处如湖清。
十年勋业泰山重,五鼎富贵浮云轻。
()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

清世桃源卧闲叟,数把尘衣上山抖。清风明月满洞岩,野草幽花遍林薮。

于四时美景良辰,邀几个良朋好友。临清风诗几首,对明月酒数斗。

()

云叶缤纷雪弄花,小营近午却排衙。分司御史浑无事,又鞚青骢踏白沙。

()

物意毋深叹,君今试自看。枕高归卧易,钩直钓奇难。

漳水鲂时上,淇园竹渐竿。有书堪送日,何必问弹冠。

()
出态炎凉反覆易,交情贵贱死生殊。
双眸炯炯碧天阔,霁月光风夜读书。
()

杜甫栗亭诗,诗人多在口。悠悠二甲子,题纪今何有。

()

桃李迎春媚,云霞傍曙来。花边双骑出,天上一书来。

努力知强饭,褰帷表异才。及门二三子,狂简不知裁。

()

晚凉同散步,小径入花坪。野草缘阶绿,岩松破壁生。

钟飘云外响,泉咽涧中声。日暮归禅院,翛然俗虑清。

()
我家黄山隅,不识黄山面。
不自到黄山,见图如不见。
如何黄山客,又别黄山去。
落日晚烟昏,黄山在何处。
()

非材安敢叹淹留,吏外尤忻共雅游。欲代虽知归去乐,相看还动解携愁。

襟期岂逐炎凉变,谈笑应随簿领休。来岁黄花何处好,怀思把盏对霜秋。

()
徜徉清水曲,盼峦绿杨边。
欲并师商席,同登傅说船。
万荷齐舞扇,一苇独行天。
满目江湖趣,无劳涉大川。
()
夜月流瑶圃,春风满玉都。
篱疏先剥落,树密正模糊。
乱点横烟鴈,惊啼失木乌。
醉魂方浩荡,风袖不支梧。
()

佳名何拔萃,美誉占游春。三月来禽媚,嬉娱异众伦。

()

已是银蟾挂柳梢,才收官舫泊塘拗。昏烟欲合孤城闭,远水微明小港交。

寒鹭多情时近客,栖乌贪睡懒离巢。玲珑方塔犹相伴,一夜风铃尽意敲。

()

五色天书彩凤腾,圣恩高厚貌躬膺。八年司铎犹多忝,百里专城岂曰能。

毡过三冬忘冷薄,梯升初级早淩兢。追思射策明光殿,廿载功名得未曾。

()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

春暮和烟满凤城,茂陵词客病金茎。灯前古剑回霜色,杯外残花入雨声。

尽许寸心倾国士,即论千载失时名。越南燕北天何限,浊酒狂歌意未平。

()

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雅俗共为乐,风光如有期。

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

()
安期生,世知其为仙者也,然太史公曰:蒯通善齐人安期生,生尝以策干项羽,羽不能用,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
予每读此,未尝不废书而叹,嗟乎,仙者非斯人而谁为之。
故意战国之士,如鲁连、虞卿,皆得道者欤?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尝干重瞳子,不见隆准公。
()

广寒殿,洪崖井。轮有晦朔,景无畦畛。悠然随所寓,婆娑弄清影。

莫羡江楼清,江楼尘污人。

()

楚些哀歌送远声,虚堂列坐午筵清。竹深那许红尘到,暑薄才宜白裕轻。

画鹢旌旗悲正则,长堤花木忆端明。西泠两度逢重五,对酒依依隔岁情。

()
君家重峰下,我家大溪头。
君家门前水,我家门前流。
我行久别家,思忆故乡水。
何况故乡人,相见六千里。
()

迟鸿台畔擅三余,良冶为箕也不疏。欲识自相师友意,少陵秋兴右军书。

()
往年茅屋水,痕过一由旬。
人论主宜夏,心惊已畏春。
花光如劝酒,山色独谈真。
补拙供吟课,聊开一笑频。
()

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

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

()

城郭巍巍镇大荒,一溪环抱众山降。太平人物今全盛,不信偏桥是外邦。

()

珍重江南沈鍊师,未曾相识久相思。
已全真气能从俗,不坠家风善赋诗。
玉笥共游知早晚,金貂回雇觉喧卑。

()

绛衣摇曳绽冰肌,依约华清出浴时。
何物鸦儿驱不去,前身恐是食酥儿。

()
勋在居留地,名高宥密庭。
旄头期扫彗,箕尾倏骑星。
不相知由命,占天忍促龄。
平生经济策,付与简编青。
()
阿谁曾见。
马上墙阴通半面。
玉立娉婷。
一点灵犀寄目成。
()

君才若巨贾,既富仍深藏。
遂兼碌碌贫,共处安可量。
滔滔大泽陂,渺漫入幽荒。

()
人言汴水驶,奈何已冬乾。
蔡虽平且慢,腊月行亦难。
唯听夜冰合,为君愁苦寒。
暂维青丝{左纟右乍},邀脍白玉盘。
()

我向灯前置酒杯,南轩北户一时开。如今正是花时节,且放春风数路来。

()

上台言任养疏愚,乞与西城水满湖。吹榻好风终日有,

趁凉闲客片时无。檀栾翠拥清蝉在,菡萏红残白鸟孤。

()

矫矫彼黄鹤,翻然淩层云。俯视浮云流,平见秦山尘。

鹤栖不择枝,茕桧良自珍。鹤饥不择飧,撮粱聊自欣。

()
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
苏郎如虎豹,孤啸翰墨场。
风流映海岱,俊锋不可当。
学书窥法窟,当代见崔张。
()

窗外葵榴照眼明,香蒲沁酒注银瓶。
自无饮量堪同醉,非慕清名佼独醒。
一日沈湘悲楚客,千年吊古读骚经。

()

公子装车从楚国,十九人行一不足。上阶卒赖毛先生,招手相呼公录录。

迩来翰墨十八人,一日受封列华物。世上空成孺子名,论功却笑中书秃。

()

荒冢漫漫长野蒿,老狐啼雨树萧萧。子孙已尽山移主,空剩残碑补断桥。

()

浩然行思脱尘埃,画鹢横堤雁阵催。申伯此时南国去,次公何日颍川来。

鉴湖清句秋多兴,魏阙丹心老不灰。勋业古来馀事耳,离亭含笑倒樽罍。

()

转枕移书就晚风,晴窗云掩树重重。如何客里无诗得,日听鸣蝉夜听蛩。

()

玄霜湿露动龙香,水殿书题爱晚凉。虮虱小臣惟感愧,姓名衣披五云章。

()

簨簴高悬于阗钟,黄昏发地殷龙宫。

游人忆到嵩山夜,叠阁连楼满太空。

()

柳色散晴烟,江花媚客船。春鸿鸣不断,池草梦长县。

诗礼传先业,萧曹看女贤。长安多路达,天阔漫腾骞。

()
高台垂四顾,遗冢阅千年。
烟树孤城外,云山落照边。
峥嵘馀巨石,惨淡接平川。
往事谁能说,凭栏一怅然。
()

八转神锦玉清砂,卯酉抽添火不差。渴饮华池饥嚼气,黄婆终日看金花。

()

宜春宝字绤衔龙,苍帝初乘列子风。鳄渚棠阴歌召父,骊峰藜杖候莱公。

花前綵胜开双篆,竹下云翘舞两同。仙令行春嘘黍谷,阳和先满两花封。

()

十里龙盘走势来,此轩清对此山开。日华先觌东方出,春令长瞻北斗回。

地压灵鳌为胜境,城迁巧冶作瑶台。何年隐几成余志,世味于今已似灰。

()

又是江乡一度秋,依然霁色满江楼。缑仙几约吹笙会,汉使真成衣锦游。

棋局酒杯滋有味,黄花翠竹不关愁。横塘八曲传诗例,次第还应置两邮。

()

门外千峰翠作堆,道人名籍在丹台。
是非荣辱俱休问,只放泉声入耳来。

()

不羡人间冷煖卿,清修远傍阖闾城。禅衣稳胜三加服,锡杖殊轻五仞旌。

烟岫以时开画障,风铃入夜响璁衡。祇惭我为尘缘扰,颠倒三生梦未明。

()

只恐深夜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凤烛千枝花四顾。消愁更待寻何处。汉苑红光非浪语。栖静亭前,都是珊瑚树。便请催尊鸣釂鼓。明朝风恶飘红雨。

()

固城朝送客,东坝晚留侬。浙近风烟好,春回港汊通。

北来愁乱辙,南去喜疏篷。不是趋朝市,松江学钓翁。

()
栴檀叶落雨初歇,天外风清亦何别。
后夜莲城溪月寒,孤光谁共倚寥泬。
()

花开三月春,柳赠一离人。别听鹧鸪曲,归应麋鹿亲。

工诗缘骨瘦,买药益囊贫。倘订游吴约,枫桥愿结邻。

()

晚起故园兴,此车归鹿门。
营家无立壁,爱客不空樽。
丧乱长缨绝,悲凉旧剑存。

()

司隶鹰扬吏。
爪牙徒擢空。
折翅跃毛距。
宛鵛还入笼。
()
黜陟无新报,山川怀昔人。
诗能言我志,贫不累吾身。
登眺尽遗胜,经行那厌频。
江头钓竿客,何物是玄真。
()
礼经之重,祭典为宗。
上公揶事,进退弥恭。
庶品岂洁,令备肃雍。
百祥萃止,惟吉之从。
()
三千里外名荒服,一百年来号太平。
争似洛川无事客,佑须列土始为荣。
()

盘根玉岭气形全,擢秀霜林雨露偏。

倾国笑容斜媚日,恼人香气上薰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