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伯教授为考试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诗送之。宋代。赵蕃。君行不到武昌下,别驾西京刘更生。但想新知作倾倒,莫闻高论吐峥嵘。
《在伯教授为考试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诗送之》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表达对伯教授考试行程的祝福和送别之情,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敬仰。
诗词中文译文:
君行不到武昌下,
别驾西京刘更生。
但想新知作倾倒,
莫闻高论吐峥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伯教授在考试行程中的离别和祝福之情。首句“君行不到武昌下”表示伯教授未能到达目的地武昌,这可能暗示着旅途中的风险和困难。接下来的“别驾西京刘更生”暗示了作者对伯教授的尊重和推崇,将他比作西京的刘更生,这是对他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赞美。
诗的后两句“但想新知作倾倒,莫闻高论吐峥嵘”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向往和对学问的敬仰。作者希望伯教授能够探索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学识,并以此为倾心所向。然而,作者又表明自己不愿听闻高深的学问和理论,或许是因为对这些高论感到自愧不如,也或许是希望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
整首诗词通过对伯教授考试行程的送别,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敬重。同时,诗中表达了一种谦虚和虚心学习的态度,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风范和学术追求。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夜泊归舟。宋代。范成大。旧国风烟古,新凉瘴疠清。片云将客梦,微月照江声。细和悲秋赋,遥怜出塞情。荒山余阀阅,儿女擅嘉名。
次章房陵韵四首。宋代。陈造。老骥挺高骨,弥耳尘中驰。邻女嫁不售,泣向流黄机。与子落穷山,坐无适时姿。濠梁莞一笑,游鳞噞风漪。
十一砺四首 其一。宋代。郑思肖。钱塘帝王都,宫阙高崔嵬。盛治蔼无外,鼓舞如春台。咸淳圣人去,山崩龙虎摧。弹指变晦冥,铁围生劫灰。丈夫吐一语,霍落飞风雷。直排四海水,并走天外来。手濯天地壳,永劫绝纤埃。唤醒群盲儿,欢喜双眼开。
雅去鹊来篇。宋代。刘宰。昨日雅鸣绕庭树,道上行人色惊惧。试呼行者问如何,身为户长催残税。税残自昔称难理,三年尤非四年比。加之逐保有逃户,每一申明官长怒。人逃信矣田不逃,其奈逃田不知处。厥初经界失区画,比近立租相什伯。大家置产钱欲轻,小家鬻产价欲增。上田只割上田赋,赋存田尽因逃去。或因士瘠遂流移,岁久田侵人不知。更有乡胥迫科抑,多推少割随胸臆。民愚而神难尽欺,往往增入逃户籍。以兹逃户日增多,户长蚩蚩奈若何。向来差役多轻重,卢长之中中产众。比来里正多义役,各欲供须有全力。搜罗中产无孑遗,卢长人人家四壁。官司祷雨偏明神,施行宽政蠲房缗。房缗仅可宽游手,那得实惠沾农民。千钱代输犹可出,今日方输又明日。父兮母兮叫不闻,遗体鞭笞同木石。日日雅鸣期会到,血洒公庭深不扫。遂令着处听雅鸣,魂飞魄散心如捣。和气致祥乖致异,已甘旱魃来为崇。忽惊雅散鹊交飞,高枝报喜仍低枝。万口欢呼声动地,府今尽放三年税。曳钤走卒天上来,立张大牓当衢市。黠胥骇愕顿两足,户长仰天攒十指。疮痍未愈失呻吟,感激过深仍涕泪。又说新租亦宽限,四年奋欠宁不尔。亦知经赋难逭责,少纾庶可容催索。使君从善真如流,仁人之言为虑周。画诺一时良易易,几人共拜更生赐。人意会同天意感,争足未回时雨至。始知此术胜祈禳,开阖阴阳俄顷耳。何妨甘泽尚愆期,我作此诗祷告之。象龙可仆蜥蝎纵,蛟龙自起霹雳随。谓予不信难强语,请验吾邦今日雨。诗成欲谢更有祈,新租输送此其时。分科本色归上户,细民勿使折纳迟。四年逃阁尚充数,积弊那能仓卒去。且应除豁见真的,孰恃强梁敢逋负。若然民病八九瘳,閒暇何妨版籍修。推排得人弊可见,逃租十失五可收。更令义役广前制,户长里胥同一体。庶几二役适均平,不使贫民偏受敞。岂惟泽雨快一朝,纵有凶年皆乐岁。报喜不惟乾鹊噪,丈人屋上鸟亦好。
和崔司马登称心山寺。唐代。孙逖。郡府乘休日,王城访道初。觉花迎步履,香草藉行车。倚阁观无际,寻山坐太虚。岩空迷禹迹,海静望秦馀。翡翠巢珠网,鹍鸡间绮疏。地灵资净土,水若护真如。宝树谁攀折,禅云自卷舒。晴分五湖势,烟合九夷居。生灭纷无象,窥临已得鱼。尝闻宝刀赠,今日奉琼琚。
送刘教授。宋代。黄裳。升沈相识十三秋,新故如麻一转头。久款游从来北阙,遽闻风教入东州。自驱矛盾趋中说,谁拥鸾旂玩半流。十日菊花犹可醉,多情应且击扁舟。
忆长安·三月。唐代。杜奕。忆长安,三月时,上苑遍是花枝。青门几场送客,曲水竟日题诗。骏马金鞭无数,良辰美景追随。
鹧鸪天。金朝。元好问。长恨箫声隔粉墙。争教移住五云乡。一溪春水关何事,流水桃花赚阮郎。风搅梦,月侵床。情缘消得海生桑。鸳鸯不锁黄金殿,雌蝶雄蜂枉断
送李仲渊同知眉州。元代。赵孟頫。西风吹客衣,秋日明远树。萧萧班马鸣,念子明当去。人生贵适意,要津何必据。佐州亦不恶,足展经济具。峨眉山川秀,文俗盛如故。喜子过我乐,增我羁旅虑。匆匆万里别,益叹相见暮。此心如天河,随子西南注。
送陈天与知徽州。宋代。韩元吉。台阁英名二十年,卜居那得便林泉。履声旧振星辰上,谏墨犹存雨露边。欲考治功三府近,且施惠政一州先。黄山看尽须黄阁,六月天池更著鞭。
明月满庭树招马道士。唐代。朱涣。明月满庭树,与子步清影。参横北斗低,共此良夜永。一从明月缺,子即与我别。两浆泛西江,摇荡万顷雪。明月今复圆,子行阿那边。爱而不可见,望望空凄然。愿子理归舟,复向长安道。快来我庭前,趁此明月好。
题画四首 其三。明代。董纪。偶然行到水穷处,隔岸无船人不渡。白云出岫已多时,夕阳犹在西岩树。
中丞滕公移镇越中寄讯。明代。胡应麟。铁骑牙旌控上游,飞书驰檄羡风流。谁言夹谷偏文事,共识南阳借武侯。大吏百城环绣斧,材官十郡扈清油。千山月色胡床夜,独奏梅花坐海楼。
赠张明府入奏。明代。王恭。满县棠梨春著花,郎官书奏觐京华。帆开楚水犹逢雁,道过金坛得到家。紫禁曙钟云外听,白门春酒日边赊。遥知马首春归早,不待青门尽种瓜。
玉虚观。。刘方。南台旧观再焚修,鸾凤徘徊无树留。芳草满时迷白鹿,落花深处卧青牛。九天宛转云常在,万象纵横月不收。应是庐江人不识,蟾宫遗下水晶楼
宛在堂中即事 其一。明代。郭之奇。丘壑方求位置,烟霞遂结居诸。莫云此日关闭,茅径今朝手锄。
嵩岳闻笙。唐代。刘希夷。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寄题何靖山人隐居。宋代。文同。门外铺寒水,墙头立好山。先生忘势利,高隐寄中间。凫鹜应同乐,烟云已共闲。几时能少暇,携酒到松关。
喜刘伯宣尚书至五首。元代。方回。湖滨文字饮,一别五年余。未死须重见,将诗屡当书。事元无可说,意自不能疏。近日知来信,顽躯百病除。
汉武。宋代。李宗谔。建章宫阙郁岧峣,露掌脩茎倚泬寥。平乐馆中观角觝,单于台上慑天骄。蓬莱望气沧波阔,太一祈年紫府遥。西母不来东朔去,茂陵松柏冷萧萧。
浣溪沙(清明)。宋代。朱淑真。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又前韵。明代。黄公辅。三月葵芳沼水湾,幽人得趣几曾悭。云开日丽花添丽,风静花闲主亦闲。剩有丹心堪结子,可无白酒一怡颜。从来春色难关住,任出墙头薜荔间。
嵩县遇端午。明代。李祯。老大偏多故里心,一逢佳节一沾襟。谁知此日菖蒲酒,又在山城独自斟。
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清代。佚名。锐旅庆回旋,边防尽晏然。键彙言偃武,飞将亦趱弦。震曜资平疊,文明协丽天。洸洸成大业,赫奕在青编。
送巢县梅主簿。宋代。宋庠。吴邑神仙系,梁台英俊游。官从鸾棘试,材俟蚁封求。堂桂叨联籍,陔兰庆奉羞。行行离恨苦,淮月一弦秋。
荒凉半亩居,风烟夜沈沈。安得清梦间,尚有车毂音。
自我客京华,半世历嵚嵚。日月不相贷,鬓有微霜侵。
家弟元成将参部来取别是夕忽梦与元成跨马并行隐隐闻车毂声如在道途觉而作诗并以赠行。宋代。刘一止。荒凉半亩居,风烟夜沈沈。安得清梦间,尚有车毂音。自我客京华,半世历嵚嵚。日月不相贷,鬓有微霜侵。骑马著青衫,兹事已不任。如何栖迟中,心迹犹差参。梦境通前生,染习良已深。岁月不可磨,愈厉如精金。富贵岂足道,大是功名心。勉哉子驰驱,壮志方在今。力学懒似侬,膏肓恐难针。
归醴溪。元代。梁寅。久厌都市喧,俛思山岩静。归饮醴溪泉,怡我淳朴性。神峰杂树蓊,石门翠厓并。萝悬晨露滋,巘秀夕霞映。攀陟谐樵牧,候谒悔奔竞。褰裾荫云松,脱屣悦风磴。悠然遁客心,叠出野人咏。方期谷口耕,毋诮终南径。
题画四首 其一。明代。张宁。朔风吹雪满天涯,景物依依逼岁华。见说孤山春意蚤,欲将清兴赋梅花。
鹧鸪天 拟题剪刀峡瀑布。宋代。江南雨。望里依稀看未真,碧山深处袅轻云。峰回仄路从容转,涧似幽琴断续闻。惊万叠,仰千钧,跳珠溅玉自缤纷。夜来高卧松窗下,犹有清音入梦频。
关外。宋代。宋庠。关外峥嵘岁,河边寂寞洲。寒云能不雨,高柳强先秋。野静狐狸出,沙长雁鹜留。登临虽信美,无赋可销忧。
秋夕楼居。唐代。吴融。月里青山淡如画,露中黄叶飒然秋。危栏倚遍都无寐,只恐星河堕入楼。
牡丹。唐代。文丙。万物承春各斗奇,百花分贵近亭池。开时若也姮娥见,落日那堪公子知。诗客筵中金盏满,美人头上玉钗垂。不同寒菊舒重九,只拟清香泛酒卮。
芭蕉园。明代。陈沂。雨后芭蕉苑,春深杨柳宫。倚云悬碧盖,萦雾闭雕栊。辇路回天上,歌台出水中。久无人笑语,沙畔忽惊鸿。
减字木兰花·世间药院。宋代。陈瓘。世间药院。只爱大黄甘草贱。急急加工。更靠硫黄与鹿茸。鹿茸吃了。却恨世间凉药少。冷热平均。须是松根白茯苓。
后江行十绝。宋代。岳珂。指点神鸦送客樯,江山回首郁苍苍。吴朝千载兴亡地,极目长淮恨更长。
送范漕赴召八绝。宋代。洪咨夔。匹马西征岁月多,苍头引鹤共婆娑。传闻虚伫如清献,益漕归来径上坡。
送郑尚书守建安十首。宋代。彭龟年。好风佳月满襟怀,尝到先生丈室来。今日忽为江海别,此心肯逐晚潮回。
忆昔寄钱同野弟。明代。卢楠。忆昔读书住石城,青天对落两山横。江潭夜傍鱼龙宿,轩牍晨看日月生。多病浸淫汉司马,著书忧愤赵虞卿。匡庐旧约空回首,肠断清宵泪湿缨。
将近许市望见虎丘。宋代。杨万里。许市人家远树前,虎丘山色夕阳边。石桥分水入别港,茅屋垂杨仍钓船。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唐代。卢象。谢朓出华省,王祥贻佩刀。前贤真可慕,衰病意空劳。贞悔不自卜,游随共尔曹。未能齐得丧,时复诵离骚。闲荫七贤地,醉餐三士桃。苍苔虞舜井,乔木古城壕。渔父偏相狎,尧年不可逃。蝉鸣秋雨霁,云白晓山高。咫尺传双鲤,吹嘘借一毛。故人皆得路,谁肯念同袍。
日欲低时江景好,暮山紫翠重重。钓筒收尽碧潭空。一船霜夜月,两岸荻花风。
遥忆暖春新梦火,黄昏下了帘栊。水村渔浦舣孤篷。单衾愁梦断,无梦转愁浓。
临江仙(日暮舟中,月明,寒甚,忆暖春围炉赵长卿)。宋代。赵长卿。日欲低时江景好,暮山紫翠重重。钓筒收尽碧潭空。一船霜夜月,两岸荻花风。遥忆暖春新梦火,黄昏下了帘栊。水村渔浦舣孤篷。单衾愁梦断,无梦转愁浓。
过郎湖。元代。刘崧。山中春鸟夜相呼,岸上谁家酒可沽。风露满船眠不得,长歌乘月过郎湖。
承葛司训邀饮闻门生鼓琴席上赋。明代。林光。暑雨初消五月凉,柳风吹面酒盈觞。瑶琴几曲闻方仰,别鹤双飞舞篆香。纵饮且拚今日醉,新诗催赋为谁忙。衰翁莫道无双耳,指不烦君更抑扬。
合源溪期张计不至。唐代。李益。霜露肃时序,缅然方独寻。暗溪迟仙侣,寒涧闻松禽。寂历兹夜永,清明秋序深。微波澹澄夕,烟景含虚林。素志久沦否,幽怀方自吟。
紫峰阁石龛作。清代。洪亮吉。几年扪壁壁忽崩,石顶裂穴藏枯僧。穷冬移来暑复出,爱此云气时熏蒸。幽崖无风日色断,贴屋惊看蛰虫满。枯僧定后眼忽开,下视山空地轮转。
孙封君双寿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太丘门第庆偏长,喜见元方又季方。借问飞霜仍绣斧,何如起草近含香。两都誉并臣劳懋,一日恩兼帝赉光。况是南山纷献寿,最荣双白照高堂。
观驾春游 其二。元代。萨都剌。日奏云间紫凤韶,春随天上柘黄袍。仗前虎将千金斧,马上鹰儿五色绦。猎士开弓黄犬壮,宫官击鼓紫驼高。侍游亦有中书令,七宝雕笼看绿毛。
岳林古渡。宋代。释智愚。契翁来作济人舟,两岩青山浸碧流。舞棹舷歌不到处,知心惟有老岩头。
挽留二兄。宋代。汪藻。闻挈囊衣指故林,上堂长跪涕沾襟。肯将断雁相望影,来慰惊波未定心。客路山川方积雪,吾庐桃李久成阴。归鞍底用匆匆发,更促杯盘语夜深。
舞翠阁。宋代。徐安国。涧边蟠木岁时深,更著华亭倚翠阴。风下四山蛟起舞,洞中搅动蛰龙心。
登吴兴慈感寺阁。明代。史鉴。亭亭高阁倚斜晖,廿载曾从此地归。往事已随春草换,重来似觉故人稀。孤城近水青山映,远树和云去鸟微。欲系扁舟嗟未得,蘼芜新绿钓渔矶。
再次深字韵寄日新。宋代。周孚。浊酒青灯语夜深,短琴相与作南音。当时怀越悲庄舄,此日游吴忆季心。日莫饥鸦无定止,天寒孤雁自悲吟。遥怜策杖苍烟外,舍北梅花正背阴。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其五。明代。曹于汴。勿用区区叹德孤,茫茫宁匪尽人夫。试询乾父皆男也,可道街氓不圣乎。有我一堂分肺腑,同人千圣点头颅。阳和未到冰难解,愿挈良朋共勉图。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 其二。金朝。元好问。棱磳石磴倚高梯,穹谷无人绿树齐。总为古来征戍苦,宿云常傍塞垣低。
无题 其四。明代。岳正。舜画衣裳合命垂,上林肺渴倩谁医。可怜凤友鸾交夜,不觉钟鸣漏尽时。真逸头颅青未改,隐侯腰带瘦频移。眉尖今古愁无限,消得樽前酒一卮。
金陵。清代。胡会恩。建业曾传半壁安,秦淮呜咽暮涛寒。六朝寂寞青山在,十庙阴沈画壁残。禾黍故墟屯铁马,烟花南部失雕阑。隔江《玉树》歌声断,更有哀弦向月弹。
宿万安寺。金朝。田特秀。长途鞍马倦黄尘,喜见空岩万叠云。漫漫野烟迷去鸟,萧萧林叶带残曛。苔封老桧龙鳞起,石碍流泉燕尾分。夜敞松窗耿无寐,一庭萝影月纷纷。
酬韩持国。宋代。范纯仁。独想当年春宴游,湖边日日醉金瓯。三年阻作登龙客,不谓相思已白头。
海棠春 其三 晚浴。清代。邹祗谟。银床月起回孤影。撇团扇、宿酲初醒。珠露浴蔷薇,光烛流萤冷。晚妆怯向菱花镜。欹鬌、金钗慵整。残粉较何郎,香汗消汤饼。
赠徐东园 其四。明代。钟芳。池上风光色色新,鱼知人意亦相亲。惯听抚掌浮金尺,竞啄香餈不怕人。
寄徐晦。唐代。张籍。鄠陂鱼美酒偏浓,不出琴斋见雪峰。应胜昨来趋府日,簿书床上乱重重。
寄陈君佐。宋代。韦骧。山阳判袂几三纪,铁柱题名过十年。聚散信如萍逐水,光阴奚翅筈离弦。高材未用君犹健,弱羽无心我自全。凫鹤短长何足算,相逢樽酒且留连。
重过南安 其一。明代。解缙。少年见说张横浦,曾访南安旧谪居。趺迹宛然存石础,至今重到已成墟。
赠刘云江宗师。元代。萨都剌。羽人推转阿香车,童子穿松拾翠华。天上赐衣沾雨露,山中诗锦织云霞。瑶台紫气秋横剑,石室丹光夜走砂。拟借茅君三白鹤,乘风骑到玉皇家。
春园十首。明代。黎遂球。莺儿学语不成歌,鸠妇频呼更若何。储得浊漻三百斛,冶游争奈雨云多。
寿马右丞。元代。曹伯启。妙龄文采动朝端,晚节襟期海宇宽。西蜀东吴新雨露,柏台兰省旧衣冠。名随曙色千门肃,辞播春风八座欢。行挈生民跻寿域,洛阳重作画图看。
寄怀。宋代。何文季。白发萧萧壮气衰,垂头兀兀董生帷。饥难煮字将焚砚,语不惊人懒作诗。昔日卞和常泣玉,今时墨子更悲丝。自从梦笔风流后,枯配那能出菌芝。
临江仙·忆醉三山芳树下。宋代。辛弃疾。忆醉三山芳树下,几层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庐橘熟。贵似荔枝来。闻道商山馀四老,橘中自酿秋醅。试呼名品细推排。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
倦客。唐代。齐己。闭眼即开门,人间事倦闻。如何迎好客,不似看闲云。少欲资三要,多言让十分。疏慵本吾性,任笑早离群。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虎求百兽。两汉。刘向。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