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查总卿三首。宋代。李流谦。御炉薰隔夜,清跸响凌晨。对动天颜喜,朝回赐服新。自期宜栋干,小却尚丝纶。此论由来久,周行万缙绅。
《送查总卿三首》是李流谦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送别官员查总卿的场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御炉薰隔夜,
清跸响凌晨。
对动天颜喜,
朝回赐服新。
这首诗词以送别官员查总卿为主题。第一句描述了宫廷中的御炉熏香已经燃烧了一晚上,第二句表现了清晨清脆的车马声。第三句描绘了作者对查总卿重归朝廷的喜悦,第四句则提到了朝廷下旨赐予他新的官服。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宫廷的氛围和送别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查总卿重返朝廷的欢喜之情。御炉薰隔夜,清跸响凌晨,这些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朝廷的肃穆和庄严。对动天颜喜,朝回赐服新,展示了作者对查总卿的赞扬和祝福之意。整首诗词简洁明快,用词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朝廷和官员的向往和敬意。
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凸显了宋代文人对官场的关注和追求。通过对朝廷场景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官员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社会风气和官场现象的思考和议论。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诗词艺术的驾驭能力。
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它通过对宫廷场景和官员送别的描写,展示了宋代官场的庄严和文化风尚。同时,它也反映了文人对官场的思考和议论,以及他们对朝廷和官员的敬意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语言,以送别官员为主题,表达了对朝廷和官员的向往和敬意,展示了作者对官场现象的思考和议论。它是一首充满睿智和情感的作品,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流谦。[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和致仕祭酒胡公诗三首 其一。明代。杨荣。江南归老近何如,别墅幽偏胜旧居。济世岂无经国术,消閒惟有满床书。西山雨歇秋风后,南浦云生夕照馀。二十年来同事者,退休应羡独悬车。
龙江八景为康佥宪题 其五 尖峰樵唱。明代。张宁。云重碧山深,行歌度远林。回风传逸响,空谷振流音。劳苦还相和,招呼拟共寻。闻歌尽回首,谁会买臣心。
答张鬷嘏。宋代。李覯。几年江外恣荒唐,偶脱荷衣觇国光。自是狂言无可择,敢嗟贤路有相妨。谩将文史为生业,已约渔樵共醉乡。多谢故人贻绝唱,爰居宁解听铿锵。
直沽见潮。明代。唐之淳。我家东海头,门前潮水鸣朝昏。自从江淮来,不闻潮声见潮痕。别淮入徐沛,日日对黄河。河流浑浑东到海,我不如何愁奈何。河中半月馀,逆流千载折。南风喜人北风怨,忆著潮声梦吴越。下水复上水,行行抵直沽。我家门前旧潮水,忽复见之当海隅。忆我去家正月末,桃花水生洲渚阔。今我忆家春欲归,月缺半圆潮水落。潮落当更长,月缺当更满。月色潮声无尽时,天地久长人世短。明朝又北去,见月不见潮。潮头有鱼好寄信,欲持尺素托波涛。
举第四子阿豫 其二。清代。屈大均。花褓人争送,欢生满月时。月娥金粟种,天帝玉兰枝。上有三兄小,中多一母私。羽毛成立日,吾已杖朝期。
游城南十六首·赛神。唐代。韩愈。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麦苗含穟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
世事。宋代。陆游。世事本难全,吾生已媿天。借书常稛载,馈酒亦蝉联。饘粥随时具,湖山此地偏。残年更何慕,未死即神仙。
浮碇冈。宋代。傅烈。洪水未必能流山,别岛安得居人间。扶桑夜半光吐焰,铜龙白昼飞尘寰。初闻其事惊且异,传言岂或流千蛮。试将图牒为考订,山中记载皆班班。扶藜喜作山中行,胜处不复愁天悭。楼台自是人隔绝,峰岫直与天回环。凭虚搜冥一眺望,日观朱明两山向。乃知云浮山更浮,二山总在三山上。从来凡眼不见识,怪怪奇奇千万状。我疑灵窦皆国宝,不待山人留心匠。丹崖佛迹直末耳,天巩名山世基仗。干戈昔为闻马嵬,有坛百尺那能开。坐中一笑失道士,国势随灭如烟埃。清庙祀典岁岁举,庆基福地源源来。愿将此山比南山,歌诗直纪山之隈。
寒夜文宴得泉字。唐代。皮日休。分明竞襞七香笺,王朗风姿尽列仙。盈箧共开华顶药,满瓶同坼惠山泉。蟹因霜重金膏溢,橘为风多玉脑鲜。吟罢不知诗首数,隔林明月过中天。
赠谢彦翔。宋代。洪迈。我本世味薄,寸田足自营。年来荆棘尽,稍有梨枣萌。但恐骨相凡,未敢希长生。陈留达人后,未龀犀角盈。旧游记三山,幽梦彻九清。迩来三十年,但觉膏粱腥。幽寻饭绿髓,默卧诵黄庭。郁我尘土中,深慰夙心倾。仙人吴门卒,解后烦寄声。相期朝金阙,鹤驭何时征。
金陵官舍。明代。薛瑄。宛转通桥水,依稀屋近城。池塘经雨浊,睥睨映天青。槛柳回春色,园禽变晓声。官居能有此,聊可豁高情。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唐代。沈佺期。汉王建都邑,渭水对青门。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全盛今何在,英雄难重论。故基仍岳立,遗堞尚云屯。当极土功壮,安知人力烦。天游戒东首,怀昔驻龙轩。何必金汤固,无如道德藩。微臣谅多幸,参乘偶殊恩。预此陈古事,敢奏兴亡言。
二冬。明代。释函是。荒榛迷远道,绝岸一相逢。飘落非残雪,横斜傲古松。目空烟暝色,迹混猎樵踪。自顾同寥廓,随云隐乱峰。
北归三首 其三。宋代。曾巩。江海多年似转蓬,白头归拜未央宫。堵墙学士惊相问,何处尘埃瘦老翁?
玉署沉沉隐画墙,柳阴深覆御沟傍。钩陈天近通三接,奎壁星明共一堂。
地迥自惊尘土隔,云深翻觉路岐长。叨参此会元非偶,二十年馀白鹭行。
孟冬时享斋宿院中和韵答克勤宾之二同年 其二。明代。倪岳。玉署沉沉隐画墙,柳阴深覆御沟傍。钩陈天近通三接,奎壁星明共一堂。地迥自惊尘土隔,云深翻觉路岐长。叨参此会元非偶,二十年馀白鹭行。
叹老。宋代。刘克庄。口惟两齿鬓双皤,百计无如耄及何。少壮未尝参姹女,衰残始欲养黄婆。原鸰逝去床谁对,辽鹤归来冢渐多。客笑侬时真滞货,太平典册要声和。
八月十五夜与诸友游南湖玩月。宋代。谢逸。黄昏出东门,月在房心间。步绕古柳堤,疏影迷清湾。趺坐湖上亭,物肃景自闲。桂影摇浊醪,波光照酡颜。高怀浩无际,妙语险莫攀。夜深风露冷,投宿敲禅关。时闻桥下泉,决决鸣佩环。兹游寻旧约,正朔已七颁。缅想泮宫老,邈在淮南山。
和寄孙三渠翁寿。明代。霍与瑕。采菊复采菊,清露漙瀼瀼。绿叶间黄华,绰约美人妆。美人在何许,河草忆中郎。矫矫少壮年,岭外度三霜。江门有遗爱,甘棠毋剪伤。黄云紫水间,来往自慈航。瞻彼厓山宇,至今耿辉光。去思何悠悠,芳闻复琅琅。厚德流无极,令子嗣文章。交游海内英,太学声誉长。贱子获追随,幸不弃踽凉。秋兰结同心,时菊步妍芳。就此馥郁傍,野服被馨香。一别一十年,无路举瑶觞。遥瞻堂上椿,岁月不可量。欲献此蟠桃,嗟嗟人异乡。聊附采菊歌,琅函借辉煌。悠悠千里心,寒云天际黄。去马问脩途,归舟绝沧浪。别恨兼远怀,碧空度鹔鹴。
减字木兰花(赠歌者)。宋代。韩玉。香檀素手。缓理新词来伴酒。音调凄凉。便是无情也断肠。莫歌杨柳。记得渭城朝雨后。客路茫茫。几度东风春草长。
巫山一段云 松鹤峰。元代。赵孟*。枫鹤堆岚霭,阳台枕水湄。风清月冷好花时。惆怅阻佳期。别梦游蝴蝶,离歌怨竹枝。悠悠往事不胜悲。春恨入双眉。
代妓送别。明代。林章。春情又为别离牵,旧恨新愁总自怜。莫问归期何日是,安排肠断绿窗前。
重叠金(春宵)。宋代。赵善扛。 一川花月青春夜。玉容依约花阴下。月照曲阑干。红绡挹露寒。袖香温素手。意铄金卮酒。香远绣帘开。画楼吹落梅。
送杨希颜省墓还闻喜兼柬秦长史。明代。边贡。剑装喧鼓吹,春日过乡闾。梦绕松楸远,心伤雨露馀。里门妨跃马,宫锦焕飞鱼。若见秦淮海,应传寄别书。
哭刘元素 其二。宋代。周紫芝。日饮无何自醉醒,平生种种是真诚。不须私作门人谥,君亦从来苦畏名。
笺年老逢春八首·年老逢春春莫疑。宋代。邵雍。笺云: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且无形可见,只有意能知。
太行道赠汪子之并州。明代。皇甫汸。君不见太行之阻当重关,孟门中豁不可攀。虬峰千仞跨海外,鸟道百折盘云间。神功尚识五丁力,穆幸犹闻八骏还。巉巉兹地危哉艰,古来行者摧心颜。子独何为昧垂堂,仗剑驱车走太行。非因捧檄快毛义,何莫回驭从王阳。吁嗟乎人情丘壑未云险,世事风波在转眼。李陵台上望乡处,襄子桥边感恩去。丈夫弃繻归有期,安用牵衣苦留住。
浣溪沙 拟梅屋。清代。王鹏运。渐觉新寒上被池,曲屏山亚梦云敧。团团明月影愁窥。试展眉图迷眼缬,暗移裙钗惜腰肢。刀圭难已有情痴。
九日稽山怀古。隋代。王谊。山水自如昨,古人今复谁。云烟谢家墅,松柏禹陵祠。圣代身全老,秋天景易悲。毋将摇落意,相对菊花枝。
谨次家君元日之韵。宋代。胡寅。薰然和气爆声残,贺客充庭上庆笺。令节共欣元会日,本朝新数中兴年。仰观北斗书王正,合起东山付国权。天佑斯文知有在,称觞还咏福如川。
呈唐德舆兼寄呈可久三首。宋代。赵蕃。白头四海客,青眼几何人。况复平生旧,端殊数面亲。文声虽益振,仕簿亦何屯。好在章江水,聊堪濯世尘。
瑞安宰刘伯协载酒游赵园叔静道甫子宜行之同。宋代。陈傅良。上巳所余春有几,不堪风雨付春愁。君能载酒知谁侣,我欲看花不自由。倚岸小舟谋未定,隔林斜日故相投。莓苔踏遍篝灯去,收拾残红插满头。
张安化重阳日置酒挽同官游灵泉寺登高时适有。宋代。李新。白发新迁客,黄云古战场。自然堪堕泪,何必更重阳。山削孤城起,河分细水长。蜀峰高处望,犹是隔秦乡。
寄南昌尹张鸿与。明代。梁有誉。西山秋色郁嵯峨,茂宰时停白玉珂。南国梯航催贡赋,中原天地忆提戈。鸣琴此日人应颂,下榻昔年事若何。满目秋风送征雁,暮天回首一悲歌。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宋代。向子諲。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