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樟源岭下老妪井栏妪百五岁

题樟源岭下老妪井栏妪百五岁朗读

《题樟源岭下老妪井栏妪百五岁》是宋代胡寅的一首诗词。该诗以老妪百五岁的高龄为题材,通过描绘她在三伏天中投鞭拭汗、击鞺鞳、引珰东等活动,表现出她的精神矍铄和非凡的能力。

诗意:
这首诗以老妪百五岁的高龄为主题,展现了她在酷暑天气中仍然积极活动、精神矍铄的形象。她在三伏天中投鞭拭汗、击鞺鞳、引珰东等动作,显示出她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描绘老妪的日常活动,赞美了她长寿的神奇和坚韧不屈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她智慧和力量的敬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老妪在三伏天中的活动场景,展示了她超乎寻常的能力和韧性。"嘻嘻呀呀三伏中"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老妪在酷热的天气里活跃的形象。"投鞭拭汗一亩宫"描绘了她投掷鞭子和擦汗的动作,同时也暗示了她不畏艰辛的精神。"铜瓶击深响鞺鞳"和"翠绠引重声珰东"描绘了她敲击锣鼓和引动钟磬的情景,展示了她的力量和技巧。"雪花下咽肌骨醒"和"风腋泛驾仙灵通"描绘了她在寒冷和风中的感觉,突出了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后两句"百年老妪羽经化久,名与甘井垂无穷"表达了对老妪长寿的赞美,将她与甘井垂并列,显示出她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妪的日常活动和神奇的长寿,展示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智慧。诗人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将老妪塑造为一个令人敬佩的形象,使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对老妪的敬意和赞美。这首诗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表达了对智慧与力量的崇拜,同时也让人们思考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寅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胡寅朗读
()

猜你喜欢

自昔名高世,皆由艺入神。未应除扁鹊,世上便无人。

()
风号四野云如墨,徂岁消磨不满旬。
瑞雪便应平地尺,野梅又报一年春。
长河断渡冰将合,古寺题诗手为皴。
僵卧闭门行路绝,安知今代独无人?
()

晓日夹云树,春风吹雪山。飞鹰玄兔碛,饮马白狼湾。

宝带吴钩迥,金矛汉节閒。将军万里外,不怕二毛斑。

()

慇勤莫遽起,四坐悉同袍。世上诗难得,林中酒更高。

隋堤傍杨柳,楚驿在波涛。别后书频寄,无辞费笔毫。

()
明哲煌煌,照临无疆。
绍述先志,寔宣重光。
诒谋燕翼,率由旧章。
苾芬孝祀,降福穰穰。
()

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

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胡兵战欲尽,虏骑猎犹肥。

()

初日入高楼,归云杂江树。鱼游新雨清,鸟语晨光吐。

天容起复睹,烟色转轻素。墙草丽车前,巷沟映泥路。

()

白门书剑误凭淩,拟向龙天结小乘。寤寐故山惟粤秀,过从高士半吴兴。

拈花短偈閒相赏,挂席长风病未能。蔬具茗炉朝夕课,不妨人唤在家僧。

()
憔悴东阳令,区区谩自疲。
断无问牛智,宁受放鱼欺。
俭陋交游笑,低平父老和。
向来子元子,仿佛是吾师。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见 一作:时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晓来春睡未惺惚。报道郎归便整容。窗外那堪薜荔风。

恨添浓。此后何须入梦中。

()
秋萧索。
梧桐落尽西风恶。
西风恶。
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

檐牙初日下霜风,坐看窗前半树红。稍喜书声侵梦寐,乍怜秋气入房栊。

晓寒峭后衣频著,浅语拈来句未工。谁念诗人渐消瘦,曲町馆里送归鸿。

()
赤日黄埃槁欲焚,赛神迎佛正纷纷。
天公老手何关汝,一雨晴无一点云。
()
何年凿山骨,八面锁苍苔。
海月照还白,天风吹不开。
玲珑宜丈室,明洁称经台。
眼界皆通透,间云任去来。
()
众毒蔓贞松,一枝难久荣。
岂知黄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舍芳蕙,秋风绕枯茎。
弹琴不成曲,始觉知音倾。
()

重门有路透泉关,便合抠衣问比干。愧我直言难媚灶,从渠怒发自冲冠。

乌台有月身何及,犴狱无天泪谩弹。自恨不逢包孝肃,此身那许报平安。

()

三神山上遍题名,知有群仙抗手迎。借取青鸾兼紫凤,倦游归路好骑行。

()

萧萧戎马昔升虚,壮士吹笳惨不舒。关外羽书三月急,道傍茅舍百年馀。

沙田雨足仍生黍,河水冰消不禁渔。洛下贾生犹献策,平明立在玉阶除。

()

昨夜银屏透峭寒。朝来庭霰绕阑干。天涯遥忆漫相看。

千里不分鸾袖色,三湘欲断雁书难。碎琼杂佩舞珊珊。

()

西去兰陵家不远,到家还及采兰时。

新年送客我为客,惆怅门前黄柳丝。

()

未甘辛苦去朝天,故作逍遥陆地仙。
老子平生万事足,人间五福一身全。
厌看日月同奔骥,摆脱尘烦等蜕蝉。

()

城头折葛花,一朵如鸳鸯。莫漫怜芳采,相牵亦太长。

()

日出照东城,春乌鸦鸦雏和鸣。雏和鸣,羽犹短。

巢在深林春正寒,引飞欲集东城暖。群雏缡褷睥睨高,

()

风光苦变迁,客里对残年。
别我此时路,问乡何处船。
断云连雨雪,落日远人烟。

()

韦布辞家衣锦还,都门祖道万人看。非因献策干明主,只为生儿拜好官。

霜落蓟丘枫叶老,风高淮浦雁声寒。故园耆旧欢迎处,笑道天朝雨露宽。

()

昏昏日影有还无,谩诞春风势力粗。
品物固知春用意,细民其奈米如珠。
未相秦越尝忧国,不再皋夔愧服儒。

()
一岁老一岁,新年思旧年。
东楼尝共望,九陌听争先。
白发更中笑,舞姝应转妍。
追随都已倦,强对月明前。
()
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
一闻白雪唱,暑退清风生。
碧树未摇落,寒蝉始悲鸣。
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
()

玉炉残,银烛暗,画楫维南浦。黯淡东风,早洒泪痕雨。

恼他顺水船儿,几株杨柳,甚力把、征帆拴住。

()

紫殿秋风冷,雕甍落日沉。裁纨凄断曲,织素别离心。

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宠移恩稍薄,情疏恨转深。

()
羲和隔重云,不复知下土。
商羊何为者,得时方鼓舞。
老人闲不出,秋草生环堵。
况兹阴霖时,块坐谁与语。
()

赵侯佳公子,妙伎数三绝。对君如春水,熇熇消内热。

一为药石误,良会能契阔。便当亟相过,共此良夜月。

()
寻常三五。
坐待丹山飞玉兔。
试问常娥。
底事清光此夜多。
()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纷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纪,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明波。
()

卧看关河起战埃,草庐数语见雄才。于今未必无诸葛,谁肯三回枉驾来。

()
何草青青不渐黄,班姬悲扇语凄凉。
佳人笑别乘鸾女,相见毋嫌日尚长。
()

是孙思邈,叹前辈仙去,风华微矣。乐石丛铜身后在,知有传家肖子。

劫火吹来,恒河数尽,得漏痕如此。拨灰重看,惹人多少清泪。

()

三水桥边望翠篁,行人驻马立昏黄。因何秉烛来投宿?州判题诗在草堂。

()

地炉煨火柏枝香,借宿寒寮到上方。

山近白云归古殿,风高黄叶响空廊。

()

明时奉遣别黄州,行至汉阳南渡头。春风不解传乡信,江月偏能照客愁。

()
()

昔年曾共杏园游,物候惊新野水流。霄汉六年长在客,云山千里又逢秋。

微霜夜度吴门树,疏雨凉生楚客舟。作邑如君应有待,不须樽酒慰离愁。

()

去岁簿书丛里过。生朝也有人来贺。随分侑尊呼几个。胡厮和。愁颜镇日何曾破。素发如今添老大。归来方是闲当坐。旋擘黄柑篘白堕。哩罗。从他扰扰如旋磨。

()
僧榻书廊卧夕曛,兴来吟啸每过君。
梅残烛烬疏窗雨,雪沍香浓小閤云。
茶作松风先破睡,墨添山气待微醺。
自从一别莲花府,月下笳箫忆共闻。
()

六飞回玉辇,双树谒金仙。瑞鸟呈书字,神龙吐浴泉。

净心遥证果,睿想独超禅。塔涌香花地,山围日月天。

()

退食行台日欲晡,门扃苍柏一尘无。凤团煮茗閒吟好,龙挂燃香夜坐孤。

万卷懒开从插架,八州遥镇自披图。虚縻馆谷天涯晚,未有涓埃翊庙谟。

()
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
荐衣如念存,拜垅不遑息。
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
礼毕便当还,於诚乃为得。
()
妙而不有,空而不无。
坐寒床下板,步转劫前壶。
返色光初发,知音德不孤。
流长信是盈科水,盘走端如受影珠。
()

悬毛两目一閒身,性癖耽佳笔研亲。室罄卖文聊馈岁,探囊分饷苦吟人。

()

觥筹一举破愁城,似胜长驱十万兵。可是胸中浇块磊,更须酂白与汾清。

()
道义相欢岂易亲,古称难处是知人。
文章不结市朝士,荣辱非关云水身。
话入精详皆物理,言无形迹尽天真。
他时洛社过从辈,图牒中添又一邻。
()

驱车出郭门,缁尘迎面扑。引领见西山,顿觉豁心目。

金碧焕楼台,清华足水木。兰若远相望,烟岚围簇簇。

()

丈人气湖海,合卧百尺楼。
引袖麾八极,无处豁前眸。
肯以治城志,而忘天下忧。

()

宗周危可悯,苌叔死非难。臣血三年碧,臣心一寸丹。

()

大江东流日夜白,已矣英雄不堪说。朔风挟雨过江来,犹向矶头溅腥血。

汉家神气四海摇,奸雄贼子相贪饕。二龙雌雄尚未决,将军战骨如山高。

()
采藤复采藤,日夕费斤斧。
制为身上蓑,人古衣亦古。
借问制者谁,白沙乃蓑祖。
冉冉绿蓑衣,萧萧白沙渚。
()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

引镜照清骨,惊非曩时人。天地入喻指,芭蕉自观身。

陈力则已病,征财又室贫。古来支离疏,粟帛王所仁。

()

聒聒庭中争曲直,纷纷笔下判鞭笞。
坐曹决事输归饮,须信薛宣称吏师。

()
暮檐凉薄。
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
渐夜久、闲引流萤,弄微照素怀,暗呈纤白。
梦远双成,凤笙杳、玉绳西落。
()

中年偶逐鸳鸾侣,弱岁多从糜鹿群。紫阁道流今不见,

红楼禅客早曾闻。松斋月朗星初散,苔砌霜繁夜欲分。

()

才别还相逐,同行落后波。世难知己少,路远受风多。

谷口云初断,樯阴雁已过。相看虚岁月,不及一渔蓑。

()

绿阴门巷何迢迢,日午檐头苍雪飘。手谈偶笑橘中叟,不是机心犹未消。

坐来适意惜日短,主人忘形客忘返。到头胜负置勿论,一笑相看远山晚。

()

墓表汤阴嵇侍中,后先蹑屐偶雷同。难将谯羽系苕苇,未许颓桑指螮蝀。

泣血江河为吊鸟,忘情草木感秋虫。潜虬植发暮潮黑,秀缬峰青想九嵏。

()

沧溟之中有奇甸,人风俗礼奇尚扇。捲舒非矩亦非规,列阵健儿首投献。

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

()

情缠识缚,叹时人不悟,酒中真乐。纵欲招愆,迷心失行,却道为他狂药。须信醉舞狂歌,也有良知真觉。无倚泊。任暖气同流,三关三络。
落魄。清闲客。醉乡深处,风月长酬酢。空花消亡,光明显露,人我自皆忘却。不问市酝村醪,尽可浅斟低酌。从鄙薄。竞口口谈醒,言言成错。

()

人间不见月,天外自分明。

()
客裹无聊久合并,梦回南北昧平生。
苦吟风月唯添病,独冒烟岚促去程。
城外诸峰迎落照,花边白犬吠流莺。
阮途未用嗟漂泊,自有孤云识此情。
()

灯市烧春接郡楼,岁丰人乐事遨游。繁弦急管方连夕,痛饮高谈自一流。

短帽纵堪陪胜赏,长檠那解照牢愁。归来卧对西窗月,独想清光烛电眸。

()
随意携盘馔,毋烦事礼文。
燕飞冲幕过,莺语隔墙闻。
兴自樽前发,韵从花下分。
诗成似供课,醉墨竞纷纭。
()
人生多忧患,死去百患消。
但恨不便得,无由脱鞿镳。
浮荣众所贵,何异掠草焱。
一生与一死,一夕复一朝。
()

路绕西湖西复西,夕阳红树板桥低。秋风记得春归日,花落柴门雨满溪。

()

何必问龟长,知音在玉堂。
十全才众许,双美卷亲装。
云少离山驿,尘多近帝乡。

()

烟峰如黛岳如屏,抚景堪嗟春事更。花落每于愁里见,鸟啼偏向梦中惊。

津头揽辔风初暖,客里狂歌雨未晴。几度怀归归不得,断桥流水鹧鸪声。

()
吴城久卜居,归梦只西湖。
花木四时有,尘埃一点无。
看经常戒酒,得句少催租。
尽日坐相对,壁间莲社图。
()

千里乃咫尺,生贤如比肩。千载乃顷刻,圣起如踵连。

古今何寥泬,援琴扣商弦。南山有琼芝,五色含云烟。

()

坐久语寂寞,泉响忽翻空。不知龙者为雨,雨者为成龙。看取交流万壑,不数飞来千丈,高屋总淙淙。是事等恶剧,裂石敢争雄。

敲铿訇,扪滑仄,藉蒙茸。苍浪向来半掩,厚意复谁容。欲说正元旧事,未必玄都千树,得似洞中红。檐语亦颠倒,洗尔不平胸。

()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