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居杂咏九首

庵居杂咏九首朗读

《庵居杂咏九首》是宋代张继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甓瓦完齐土壁坚,籓篱周匝没疏穿。
人来谩笑无华旆,风雨须教安稳眠。

译文:
屋顶的甓瓦完整齐整,土墙坚实耐久,篱笆四周没有破损。
有人来时嘲笑这座无华丽装饰的住所,但风雨必须让它安稳地休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简朴的庵居,以及作者对它的赞美和保护。甓瓦和土墙代表了朴素的建筑材料,而篱笆则象征了庇护和隐私。诗人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安宁环境的向往,并批评那些只看重华丽外表的人。

赏析:
《庵居杂咏九首》以简练的词句勾勒出一幅清静宁和的庵居景象,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宁静、朴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对甓瓦、土壁和籓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材料的敬重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他认为,庵居虽然不华丽,却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安稳和宁静,使人远离喧嚣和浮躁。与此同时,诗人对那些只追求外表华丽的人持批评态度,认为他们无法理解庵居的价值和意义。

这首诗词以简短的语言抒发了深刻的情感,通过对庵居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宁静、朴素生活的向往和珍视。诗人通过对比庵居与外界的喧嚣,表达了对清静环境的渴望和对纷扰世俗的反思。这种对自然、对简朴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张继先朗读
()

猜你喜欢

今日朱颜客,明朝白发人。莫教行乐晚,须惜少年春。

()

()

任城诸武汉高阆,名绩史家湮不彰。一时缨黻谁颉颃,选石写德均旂常。

更筑石室匠作良,摅骋技巧端表坊。寿藏久塞赵邠卿,锦城又圮文翁堂。

()

()
露叶披残露颗传。
明星著地月流天。
不辞独赏穷今夜,应为相逢忆去年。
辜窈窕,负婵娟。
()

大梁初见公,万卷不离目。五年再见之,万卷已在腹。

字体画沙新,诗篇翻水速。闭门谁与娱,翛然数椽屋。

()

闲忙两字无多子。叹举世、皆由此。逐利争名忙者事。廛中得丧,仕中宠辱,无限非和是。谁人解识闲中味。雪月烟云自能致。世态只如风过耳。三杯两盏,眼朦胧地,长向花前醉。

()
斗室萧萧日晏眠,疏狂惟与懒相便。
寻常甲子无心记,看到梅花又一年。
()

坎坎击鼓,渔山之下。吹洞箫,望极浦。

女巫进,纷屡舞。陈瑶席,湛清酤。风凄凄,又夜雨。

()

旄头射长空,塞马南下牧。封疆失固守,老稚遭杀戮。

陇上掠牛羊,天阴闻鬼哭。岂无当世雄,可比卫与霍。

()

茅屋不闻雪,纸窗宜读书。

()
閟宫静谧,合乐周张。
泰尊始献,百末重觞。
震澹存诚,庶几迪尝。
遥源之祚,天汉灵长。
()

海天日落鲸波明,长城古道关山情。晓风残月伴行旅,山程水驿如趋迎。

二月清明柳初擘,北平门外憩松石。眼前兔耳叠奇峰,白云堆里插双戟。

()

至化恒在宥,保和兹息人。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

仲月风景暖,禁城花柳新。芳时协金奏,赐宴同群臣。

()

云容初皱,鹦老梳翎,微露狸红丹咮。迤逦金风,轻寒不耐,心绪还如中酒。

莫是怜秋瘦,贳韶光薄媚,春归还又。念一自、红药凋零,杜宇三更,啼血而后。

()
燕疆不过古北阙,连山渐少多平田。
奚人自作草屋住,契丹骈车依水泉。
橐驼羊马散川谷,草枯水尽时一迁。
汉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渐变存语言。
()
蒙蒙烟雨湿閒愁,往燕来鸿共远游。
引满白醪欣再熟,尽开黄菊耐深秋。
眼前节物重凭槛,醉里商歌缓击瓯。
苦爱佳名叹尘爵,渊明高兴转悠悠。
()
异境閟神奇,一罅通深阻。
呀然张蟾吻,光怪腹中贮。
始来尚觌面,稍进但聆语。
回头失尘世,束緼行里所。
()

与君俱是客,重别意如何。

斜日孤帆去,寒江风浪多。

()

玻瓈杯中春酒绿,醉墨淋漓牡丹曲。平生合置七宝床,白纻乌纱美如玉。

阿瞒荒宴百不理,宁记宫花衔野鹿。何物老妪生此儿,偷向金鸡帐中宿。

()

天上庚星暗,脩文夺隽才。荆花欣共茂,蕙草恨先摧。

剑掩流虹色,珠埋长夜台。临风歌薤露,瑟瑟助馀哀。

()

旧交落落十八九,万事从渠屈伸肘。东华尘土少年忧,岁月无情一回首。

岳君气爽太华秋,不随王粲悲登楼。熙朝已具清庙器,吾道岂复归山丘。

()
厚地效珍,嘉木纪瑞。
匪刻匪雕,具文见意。
三登太平,允协圣治。
诗雅咏歌,有光既辞。
()

楚岸卸轻帆,停舟曲江曲。
日暮塞鸿归,春水平桥绿。

()

行年半百又加三,隔一宵还一岁添。丘壑甚惭心赏误,轩裳可与道情兼。

酦醅酒熟频

()

长昼镇无聊。闲坐拈针倦又抛。捲上湘帘看小苑,芭蕉。

绿摆檐牙叶渐高。

()

山又水,云岫插峰峦。断雁飞时霜月冷,乱鸦啼处日衔山。疑在画图间。
金乌转,游子损朱颜。别泪盈襟双袖湿,春心不放两眉闲。此去几时还。

()

丹地清江若有期,卜居仍俯小涟漪。
颇怜松竹无多地,只顿琴书已近篱。
久雨不妨田要润,暂凉真与病相宜。

()

野树迁莺合,官桥信马通。乱山晴入画,连观曲成虹。

岸筱藏春碧,林樱坠晚红。客行青嶂外,人倚翠楼东。

()

空馀短笠与轻蓑,道著休时事早多。更向中间问消息,夜深无奈月明何。

()

未晓已成妆,乘潮去茫茫。因从京口渡,使报邵陵王。

()

高城粉堞背层山,城上危楼俯急湍。湖水欲包天地外,棹歌只在水云间。

湘灵鼓瑟今何在,仙子凌风去未还。遍倚阑干阅今古,白云渺渺白鸥閒。

()

四惜曰:木有本兮水有源,覆高乾兮载厚坤。泉化雨而归涧,叶辞枝而冒根。

当吾亲而失养,何俦类之可言。自少入奉慈规,出祇严命。

()

绿野泉流,青林白土,布谷催耕。正赤帝司天,勾芒谢令,微风送暖,好雨新晴。

田鼓鼍鸣,社尊牛饮,朝趋南亩每家倾。纵目里,鳞编原陌,绮散沟塍。

()

盛夏临北窗,长松聊偃息。巑岏结层霄,当窗来秀色。

诸峰□吐吞,列嶂竞出没。岛屿间楼台,蔽亏炎曦匿。

()
莲社疏钟报晓晴,青山落日映江明。
一番红紫春归后,新绿如云绕径生。
()
夜窗灯火老徒勤,自悯何时可策勋?未丧斯文天寿我,岂无余子我思君。
约通残谱言犹在,细读新诗笔欲焚。
早晚皇恩许归去,相呼同卧石帆云。
()
著我巢由稷卨中,两眉未暇笑吾侬。
断云冻雨严家濑,寂寞何人理钓筒。
()
槐阴清润麦风凉,一枕闲眠昼漏长。
山鹊喜晴当户语,海桐带露入帘香。
酒缘久病常辞酌,茶为前衔偶得尝。
云北云南动游兴,速呼小竖治轻装。
()

蔓草悲风知几秋,黄桑晚叶野云愁。
偃王城下樵苏尽,犹有耕人指旧丘。

()

起望青山一浩歌,茫茫天意竟云何。百年正惜流水短,双鬓其如感慨多。

墨客有情悲素茧,阳侯无计挽颓波。愁来转觉渔郎好,白首烟江只钓蓑。

()

秦云飞旧日,求定果如何。城郭新时少,豺狼乱后多。

豳人邻绝塞,陶穴蹙黄河。谏草如无隐,临流许放歌。

()

石磴千盘转,山楼百尺余。
窗虚云自入,春暖柳将舒。
玉斝浮金液,雕栏俯碧虚。

()

王庭陟俊茂,三年虱其间。愚忠竟何补,积咎成丘山。

愧彼海上沤,临机鴥其翻。昭□□□□,嗟嗟亦胡颜。

()

傍柳随花笑几场,管弦声里度韶光。尘随金勒□□细,风飏罗衣缕缕香。

()

老去伤春只自嗟,追寻陈迹问京华。更搔短发西南望,病眼昏昏泪渺花。

()
百丈牵船上御河,客中送子奈愁何。
柁楼晚饭鲂鱼美,细雨微风水不波。
()

道人活计不相侵。各自衣餐各自寻。莫为闲言闲斗气,休争俗事俗萦心。搜玄绝虑龙随虎,索隐记机水养金。清净色身全法体,一炉丹熟步瑶

()

秋柳雕残秋草衰,经秋多半惮霜严。主人淡淡花犹是,即吐媗妍不落凡。

()

嘉宾填城阙,丰膳出中厨。吾与二三子,曲宴此城隅。

秦筝发西气,齐瑟扬东讴。肴来不虚归,觞至反无馀。

()

烟攒锦帐凝还散,风卷罗帷掩更开。

()
花残院静昼阴长,困思瞢腾下绣床。
肯信村中蓬鬓女,夜灯辛苦织机忙。
()

淑德归清议,华称亦大箴。愿言思义处,深顾命名心。

()

三月卢龙塞,沙中雪未干。
朝来折杨柳,春色忆长安。

()
向上一路滑,壁立千仞险。
南禅不立阶级,直与当头坐断。
()
微云疏雨一分月,折苇枯荷强半秋。
犹有远禽飞不尽,急翻孤影暮江头。
()
人生大节在行藏,七十归休有旧章。
红旆碧幢虽帝宠,紫嵩清颍是吾乡。
老依莲社心冲寞,梦绕榆关路杳茫。
何日安车解归鞅,浊醪鸡黍晏东岗。
()

幽谷杜陵边,风烟别几年。偶来伊水曲,溪嶂觉依然。

傍浦怜芳树,寻崖爱绿泉。岭云随马足,山鸟向人前。

()

潞子城头紫气悬,词臣持节下从天。绨函借日开银榜,绮阁飞花映醴筵。

疏雨寒声汾水上,白云秋色太行前。江乡更待趋庭庆,共羡彭■阅大年。

()
闭置空斋清夜徂,时闻水鸟暗相呼。
胡尘漫漫连淮颍,泪尽灯前看地图。
()

东樵好友吴芥舟,雄才大略誇壮猷。一朝受命出神武,百里快有贤君侯。

良弓射雕先射虱,庖刀割鸡方割牛。造物于君良不薄,大才小用皆有由。

()

极目离离,遍地濛濛,官桥野塘。正杏腮低亚,添他旖旎;柳丝浅拂,益尔轻飏。绣袜才挑,罗裙可择,小摘情亲也不妨。风流甚,映粉红墙低,一片鹅黄。

曾经舞榭歌场,却付与空园锁夕阳。纵非花非草,也来蝶闹;和烟和雨,惯引蜂忙。每到年时,此花娇处,观里夭桃已断肠。沉吟久,怕落红如海,流入春江。

()

淘清研朱画屋梁,黄漆柏障连曲房。
日晖月色不须照,了了自可窥毫芒。
夕阴花敛似欲病,飞鸟不惊乌帽郎。

()
梁王吹台侧,五月多荷花。
荷开对翘鹭,吴客还思家。
家在水中城,四面如铺霞。
焉能长相守,千里独起嗟。
()
雨住山岚更郁深,病夫晨起畏岑岑。
可能乞我蓬莱炷,要遣衣襟润不侵。
()

茱萸逢令节,攀折漫为欢。
风景登高尽,离忧对酒宽。
林虚残照入,峰远断云攒。

()
今日之热不可触,闭门养疴适所欲。
振衣策杖一欣然,凉风为我生修竹。
()
晨仪式荐,明祀惟光。
神物爰止,灵晖载扬。
玄端肃事,紫幄兴祥。
福履攸假,于昭允王。
()

稽首如来种,悲生末世中。
枝枝成小果,叶叶现神能。
海月分清影,天香逐晓风。

()
松竹声中寺,山深人迹稀。
石从林背出,云向屋头飞。
野鹿寒仍聚,栖禽暮自归。
怪来襟袖冷,浓翠湿征衣。
()

四海清无战,三农乐有秋。元戎陈虎旅,天子诏貙刘。

肃杀遵时令,登临展豫游。江山明组练,海国壮貔貅。

()

凝身危石踞,屏息游丝摇。电光射玄关,龙虎声咆哮。

天君寂不动,万象俱来朝。甘露降琼田,五色发灵苗。

()
畴昔因难弟,夤缘幸识君。
宦途俱别日,苕水再披云。
劳苦惊多病,悲凉惜离群。
斗金峰下路,铎挽不堪闻。
()

幻途无处不朝真,从此休言涉世尘。陟屺正堪慈月好,登堂又喜觉华新。

三迁教子缘方得,六十耆英道正亲。此去报恩兼利众,坦然显现法王身。

()

山中仍逐鹿,却喜小雄雌。蜑户供新错,蜃楼献秘嬉。

凿坏聊偃蹇,拜石故支离。试问门前雀,何如翟尉时?

()

此身风中蓬,飘飖洛西豪。所向不胶漆,杜门天自高。

坐怀平生友,皎皎眉间毫。书随鹊声来,厚我逾绨袍。

()

晚来闻说醉黄封,弦管欣欣急雨中。应笑西邻少风味,一炉沉水对梧桐。

()

客访遗基岁月华,仙人何处弄烟霞。
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

()

道为吾道非吾道,山是他山莫认真。若种桃花遮洞口,又来尘世避秦人。

()

左江无安流,柳庆久糜烂。匪梳兵如篦,用人实不善。

奏报多斩获,肃清谓已近。岂知祻未艾,复致柳州叛。

()
蔌蔌碎金英,丝丝镂玉茎。
步摇钗朵见,老眼为增明。
()
玉京清漏起微凉。
好秋光。
金杯潋滟酌琼浆。
会仙乡。
()

谁将一粒珠,弃之于中野。谁将一寸长,人前誇诩者。

()

天衢早岁蹑仙踪,金榜红霞绚海东。陈策汉廷推董子,明刑司寇数苏公。

一襟气与秋天杳,千古心涵晓镜空。两见名藩持宪节,清霜随处踏春红。

()

岂是昧容华,岂不知机织。自是生寒门,良媒不相识。

()

胜赏犹县百里堤,蹄僵路滑不胜泥。溪山待客寒云外,雨雪逢君枫树西。

束带岂难官自懒,尺箠不重老能提。何由共辔苍苔上,指与诸峰一一题。

()

吕梁天下险,我行今已三。旱气烁汴泗,上源日以廉。

悬流飞沫不复旧,但见两涯乱石熊虎交巉岩。水衡使者今刘彝,人力到处天工回。

()
越井冈头云出山,牂牁江上水如天。
床床避漏幽人屋,浦浦移家蜑子船。
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
只应楼下平阶水,长记先生过岭年。
()

驱车巡郡邑,夜夜宿僧房。窗掩芭焦雨,钟敲薜荔霜。

一灯千虑集,孤枕五更长。无补惟宜退,先茔有草堂。

()

娟娟隔岸山,历历临江树。摇摇独客心,漠漠沙洲渡。

褰裳送行舟,劳子远来赴。去住各艰辛,川涂莽回互。

()
人生奥区中,犹如茧中蚕。
欲穷无然心,足力有不堪。
终南有五虎,衔牙坐耽耽。
乃有忘躯人,临穴已拟探。
()
自古诗人仕不高,伟人底事占诗豪。
同年亲友俱三釜,半壁天倾空二毫。
守我冷官巾与屦,任他巧宦带而袍。
一篇覆瓿生光焰,地下修文想和陶。
()
呼儿取酒敌春寒,病起驼裘剩觉宽。
万事不妨高枕卧,始知老子耐悲欢。
()
昔闻僧道开,清净本求佛。
谈经悟教藏,施药蠲众疾。
临嶂起重阁,最上构禅室。
灵香邈可继,壮丽固已轶。
()
祖燕催移玉殿班,都人齐向苑傍看,古来少有三师退,天下曾将大器安。
绿野春深花更好,石楼夜午月应寒。
尘埃抖擞无余事,却忆磻溪旧钓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