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图》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诗词。该诗描述了唐寅在锦里先生家过生日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菊图》中文译文:
锦里先生过生日,日落时他安然入眠,
来宾们聚在一起畅谈,坐在光秃的席子上。
美酒都消耗在东边的篱笆下,金钱堆满千斤。
(注:锦里先生是指锦里学派的创始人杨时,他在当时享有盛誉)
诗意:
《菊图》以描绘生日宴会的场景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欢乐的赞美。诗人唐寅以一种朴实的语言,描述了宴会上的欢乐氛围和人们的交谈。诗中还提到了酒和金钱,这些元素象征着财富和享受,突显了宴会的奢华和富裕。
赏析:
《菊图》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那个欢乐的宴会场景。作者通过描绘锦里先生在日落时入眠,暗示了宴会的持续时间已经很长,而宴会的热闹依然在继续。诗中的客人们坐在光秃的席子上,没有毡席的铺垫,显示了一种简朴的氛围。酒资尽在东篱下,散贮黄金万斛钱的描述,生动地表现了宴会的丰富和浪费。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豪放洒脱的情调,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菊图"意味着菊花的画像,菊花是秋天的代表,象征着坚强和忍耐。菊花在诗中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隐喻,代表着诗人和他的朋友们的品质,他们在欢乐中展现出的坚韧和乐观。
总的来说,唐寅的《菊图》通过描绘生日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和欢乐的赞美。诗中简洁而生动的描写,以及对酒和金钱的描绘,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这首诗通过对欢乐场景的刻画,给人带来一种豪放洒脱的情感,也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人生的多样性。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发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明代。刘基。鶪鸣戒晨装,挂席日尚早。风乱沙上云,雨昏江中岛。士生从王事,薄质非所宝。但惧筋力微,任重躜远道。昔迈园柳青,今来江枫老。豺狼互灭没,忧虞何时了。朝原思眷令,夜船梦萱草。寸步隔河山,惄焉伤怀抱。
春光好(寒食将过淮作)。宋代。葛立方。禁烟却酿春愁。正系马、清淮渡头。后日清明催叠鼓,应在扬州。归时元已临流。要绮陌、芳郊恣游。三月羁怀当一洗,莫放觥筹。
和传国开县丞竹涧韵。宋代。陈文蔚。随宜适意小轩亭,傍竹临流取次成。地接园池山迳近,畦分花木四时平。秋风日有酒杯乐,径石时敲拄杖声。既有清湾堪钓月,可无一叶小舟横。
题周昉琼枝夜醉图 其二。明代。杨慎。魏帝台随风动,膝王栋与云飞。人门遥望碧落,仙界高连紫微。
题家园风景图二首 其一。明代。边贡。苕水羌山清更深,萧萧芦渚间桑林。青枫树里三间屋,十载常悬万里心。
和贾相公览杜工部北征篇。宋代。宋祁。唐家六叶太平罢,宫艳醉骨恬无忧。阿荦诟天翠华出,模糊战血腥九州。乾疮坤痍四海破,白日杀气寒飕飗。少陵背贼走行在,采梠拾橡填饥喉。眼前乱离不忍见,作诗感慨陈大猷。北征之篇辞最切,读者心陨如摧辀。莫肯念乱小雅怨,自然流涕袁安愁。才高位下言不入,愤气郁屈蟠长虬。今日奔亡匪天作,向来颠倒皆庙谋。忠骸佞骨相撑拄,一燎同烬悲昆丘。相君览古慨前事,追美子美真诗流。前王不见后王见,愿以此语贻千秋。
拟古八首。宋代。陈普。东方有乐国,开辟先柏皇。鸾凤为鸡鹜,麒麟为犬羊。晨霞作朝食,太和为酒浆。土无干戈祸,人各千年长。下视禹九州,有土皆战场。白日虎狼行,青天蛟龙翔。我欲为东游,沧海渺无梁。何年夸蛾氏,移置天中央。
和虚飘飘。宋代。秦观。虚飘飘,虚飘飘。风寒飘絮浪,春暖履冰桥。势缓霜垂霰,声乾叶下条。雨中沤点没流水,风里彩云铺远霄。虚飘飘,比时光影犹坚牢。
曲肱诗二十首。宋代。白玉蟾。不把双眸看俗人,五湖四海一空身。洞天深处无人到,溪上桃花几度春。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淡黄柳·空城晓角。宋代。姜夔。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