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言怀诗。明代。唐寅。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五十言怀诗》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诗意深远,充满了豪放不羁的情怀。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笑舞狂歌五十年,
在花中行乐,在月中安眠。
漫劳奔波传播名字,
谁能相信我腰间没有酒钱。
这首诗表达了唐寅五十年来豪放洒脱的生活态度。他以笑声和狂歌,舞动自如地度过了半个世纪,享受着花间的欢愉,安心于月下的宁静。然而,他的名声却通过漫长的劳碌传遍了海内,这让人难以相信他身上没有一文钱来购买美酒。
诗中的"笑舞狂歌"表现了唐寅的豪放和张扬,他以自由的态度面对人生,毫不拘束地欢笑和歌唱,展示了他对世俗规范和束缚的不屑。"花中行乐"和"月中安眠"则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他在花间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在月下找到宁静和安宁。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自嘲和无奈之情。唐寅提到自己的名声传遍了海内,但他却声称自己腰间没有酒钱,这暗示他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并没有积累财富。这种自嘲是对传统社会价值观和功利主义的嘲讽,他并不在意个人得失,更注重自由和追求内心的天地。
最后两句"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表达了唐寅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谦,他认为自己的诗文只是平凡之作,但众人却对他的才华抱以敬佩和钦佩之情,甚至怀疑他是否是神仙。唐寅告诫人们不要损害内心纯净的一寸天,这是对追求真善美和保持内心自由的呼吁。
《五十言怀诗》通过豪放自由的形象,表达了唐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传统礼教和功利主义的嘲讽。诗中充满了浓厚的个性和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浣溪沙(以贡茶、沈水为扬齐伯寿)。宋代。张孝祥。北苑春风小凤团。炎州沈水胜龙涎。殷勤送与绣衣仙。玉食乡来思苦口,芳名久合上凌烟。天教富贵出长年。
与英上人游紫霄观戏述短歌。宋代。叶适。野水随路贡,东风得木鸣。景物已和柔,川原倍敷荣。藏桑高既条,细草亦丛生。眷言云外士,及此尘中行。南临大陂出,波面与心平。道帝古精庐,黄茅间荆榛。会集倾远村,裳衣自鲜明。银钗插山丹,歌笑喧嘤咛。何以劳比邻,粔籹杂餦饧。去年谷不饮,白骨今纵横。等为造化役,未究悲忻情。归来日已夕,旧径成沟坑。大车者谁子,不寐方宵行。死魂未满眉,擿埴将安程。感此良自哂,抱谷非鹂鹒。
中湖。宋代。陶弼。宁越佳山水,中湖赏称心。环流随郡暂,倒影动禅林。夏簟一般冷,春瓶相对深。使君少仁智,赖得会高吟。
燕。宋代。丁谓。受署司分氏,开祥简狄心。风帘虽易偶,巢幕亦难任。两两差池羽,翩翩下上音。曲江何感愤,托意动微吟。
溧阳行台。明代。陈墀。百里河山附帝居,明时一统混车书。故基遗额犹唐旧,土俗民风异汉初。但使儿童歌有裤,休嗟传舍食无鱼。几尘落叶纷如许,眼底何人为扫除。
除夜(一作尚颜诗)。唐代。栖蟾。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潺陵。宋代。范成大。舟横攸河水,马滑潺陵道。百里无鉏犁,闲田生春草。春草亦已瘦,栖栖晚花少。落日见行人,愁烟没孤鸟。老翁雪髯鬓,生长识群盗。归来四十年,墟里迹如扫。莫讶土毛稀,须知人力槁。生聚何当复,兹事恐终老。人言古战场,疮痍猝难疗。谁使到此极?天科吾请祷。
出游。宋代。陆游。莫笑衰残百不能,一枝筇杖捷飞腾。山空野火焚秦篆,日澹烟芜遍禹陵。小浦涨潮迎钓艇,疏钟出谷送行僧。踟蹰不觉归途晚,村落人家已上灯。
乙亥元日。明代。孙一元。元日狂歌倒竹樽,东风昨夜到柴门。生逢盛世忧何事,家在青山道自尊。残雪疏林开旧色,白沙细浪长新痕。春来漫有沧洲兴,文鶒银鹚满钓。
偶书。宋代。欧阳修。吾见陶靖节,爱酒又爱闲。二者人所欲,不问愚与贤。柰何古今人,遂此乐尤难。饮酒或时有,得闲何鲜焉。浮屠老子流,营营盈市廛。二物尚如比,仕宦不待言。官高责愈重,禄厚足忧患。暂息不可得,况欲闲长年。少壮务贪得,锐意力争前。老来难勉强,思此但长叹。决计不宜晚,归耕颍尾田。
东篱。宋代。陆游。漫道深居昼掩关,东篱栽接不曾闲。每因清梦游敷水,自觉前身隐华山。花发时时携绿酒,客来往往羡朱颜。药炉安著犹无地,拟展茅茨一两间。
关山别荡子。唐代。赵嘏。那堪闻荡子,迢递涉关山。肠为马嘶断,衣从泪滴斑。愁看塞上路,讵惜镜中颜。傥见征西雁,应传一字还。
和林金石诗。清代。江标。剥落残碑认短铭,舍人书体出天廷。吾从字画徵旁刻,大《泰山铭》小《孝经》。脱脱已罢巙巙卒,谁是平章至正秋。一记不传名姓在,朔方剩有断碑留。
画眉。清代。牛焘。谁把长眉一笔勾,芳魂犹忆上阳秋。双蛾带雪翻金篓,半月穿栏隐玉钩。靧就桃花馀掩翠,描成柳叶转含愁。多情京兆倘怜尔,搦管提携上镜楼。
简复斋陈寺丞子表夫知丞并呈真西山。宋代。五迈。 复斋吾之师,高山俨标致。仆尝函丈间,乞得四箴字。及来仕京华,登门愿受记。复斋首肯之,赠言简而杀。杀身可成仁,舍生甘取义。此生尚可轻,圭黍眇爵位。仆退书之绅,隽永言有味。充员京兆幕,万一可行志。赧颜斥吏胥,冷眼视权贵。婉婳孤无朋,旁观辄相忌。朝肆缉缉谗,暮遭申申詈。圣主初临轩,不才叨考试。诸贤惮生语,一律爱软媚。我喜众所惊,人取我必弃。间有植私恩,了不恤公议。枘鉴不相投,罟护焉得避。补被去候潮,襁褓有幼稚。需辰之良山,解缆辞清渭。邂逅复斋子,入京方卸辔。为言东湖上,英才日以萃。穷伊洛渊源,传紫阳位置。要使莆三邑,薰为善良地。仆也间斯言,归心一两翅。平生真西山,赤心爱善类。诲我以沉潜,意同言小异。二公负名节,可望不可企。勇退在盛年,高卧看儿戏。我行拜二公,颜面傥无愧。作诗欠硬语,呈似贤昆秀。谨勿示他人,恐为吾党累。
酬包元达侍御见示之作兼致别意二首 其二。明代。王立道。吴趋投暝发,楚树带烟微。千里占星聚,双帆逐雁飞。宁亲恩诏渥,报主壮心违。尊酒怜同病,天涯更独归。
偶见郭六脩侍御怜古诗八绝句步韵漫成其二 其七 舟车。明代。郭之奇。天涯昏旦八千身,落尽舟车九十春。极目东来云外黛,举头北阻日边尘。
烟梅为王和初题。明代。陈烓。天与孤高第一花,却从幽谷作生涯。岁寒喜见春风面,漫遣疏烟故故遮。
即事三首。宋代。刘克庄。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膈膊鸡犹金爪距,勃跳狙亦衮衣裳。湘累无奈众人醉,鲁蜡曾令一国狂。空巷冶游惟病叟,半窗淡月伴昏黄。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四冉冉孤生竹。宋代。晁补之。冉冉孤生竹,托根中谷卑。结发事君子,江蓠近华池。江蓠荣有时,迨此春冰期。玉盘有嘉餐,思君以忘饥。枣下何纂纂,朱实亦离离。秋风一披拂,菀其为枯枝。愿垂太阳惠,照妾葵藿微。
武夷鸡窠岩。宋代。翁彦约。仙人清磬读黄庭,长听金鸡半夜声。一夕都随黄鹤去,满巢明月白云生。
地黄。宋代。苏轼。地黄饷老马,可使光监人。吾闻乐天语,喻马施之身。我衰正伏枥,垂耳气不振。移栽附沃壤,蕃茂争新春。沉水得稚根,重汤养陈薪。投以东阿清,和以北海醇。崖蜜助甘冷,山姜发芳辛。融为寒食饧,咽作瑞露珍。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
弹琴峡。元代。陈孚。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传。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疏松乱石边。
得陈元履家书六言四首。宋代。岳珂。病骨经秋易怯,人情比日多疎。惊起打门军将,传来置驿家书。
送僧过建康。金朝。李龏。一酌离亭桑落酒,毵毵短发长愁苗。秋房已弃星居屋,晚寺应投旦过寮。歌哭尽从流水去,荣枯半逐暗尘消。江船载月敲铜斗,莫向台城问六朝。
留滞海外,倏踰三载,追维所历, 其四。清代。孙元衡。学得散人工散法,簿书抛却野情多。不经意得花前句,微有情调醉后歌。观水虫鱼增注脚,志山鸟兽费遮罗。丛谈就俚辞雕饰,未似张骞说泛河。
嵌句『漫遣春光入酒盅』赋得。清代。陈忠平。千古骚人一例同,四时节物动幽衷。为将绮梦携诗牍,漫遣春光入酒盅。颦黛自随烟聚散,碎萍各逐水西东。繁华毕竟吹摇尽,珍惜日边飞絮红。
钟天章张伯邻二户曹载酒夜过。明代。欧大任。酒榼何因至,蓬门偶一开。谁知居士室,犹有故人杯。落魄看交态,分曹见吏才。鹔鹴吾已典,萝月几回来。
题灵峰寺。宋代。赵抃。雁荡林泉天下奇,谢公不到未逢时。碧霄万壑千岩好,今日来游尽得之。
泊牛渚矶。宋代。梅尧臣。落帆牛渚前,便为牛渚宿。波摇残照中,采翠浮岩谷。岩谷足幽篁,石上罗寒玉。裁作娲氏笙,堪吹凰凤曲。楚客夕无眠,独将清籁续。更看江月来,还想燃犀烛。
忆江南·(一名望江南。五代。李煜。(一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梦江口、望江梅、归塞北、谢秋娘、春去也)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愁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岁除日。元代。张翥。七十古稀有,欣然岁更新。换衣痴女喜,分粟故人贫。软饱须官酿,奇温爱絮巾。明当候云物,载笔纪王春。
项羽本纪赞。两汉。司马迁。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赠孙莘老七绝。宋代。苏轼。去年腊日访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闲。不为思归对妻子,道人有约径须还。
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风月温丽。宋代。范成大。暮舣金龟潭,追随今夕凉。波纹挟月影,摇荡舞船窗。夜久四山高,松桂黯以苍。长烟界岩腹,浮空余剑鋩。棹夫三弄笛,跳鱼翻素光。我亦醉梦惊,解缨濯沧浪。多情芙蕖风,嫋嫋吹鬓霜。会心有奇赏,天涯此何方?清润不立尘,空明满生香。过清难久留,俛俯堕渺茫。
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宋代。苏辙。忆赴钱塘九月秋,同来颍尾一扁舟。退居尚有三师在,好事须为十日留。倾泻向人怀抱尽,忠诚为国始终忧。重来东阁皆尘土,泪滴春风自不收。百顷西湖十里源,近依城郭带川原。古台駊騀先临水,野寺参差半掩门。远泛便成终日醉,幽寻不尽数家园。钱塘未到能先说,更着青山两岸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