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俞路分见寄。宋代。朱翌。龙尾道南初见子,炯如玉玉笋出瑶林。别来东海记三浅,歌罢武溪同一深。后五日看真得力,前三语且更留心。平生著手枯桐上,会有人能识此音。
《次韵俞路分见寄》是宋代朱翌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尾道南初见子,
炯如玉玉笋出瑶林。
别来东海记三浅,
歌罢武溪同一深。
后五日看真得力,
前三语且更留心。
平生著手枯桐上,
会有人能识此音。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朱翌寄给朋友俞路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的重逢之喜悦,描绘了作者初次见到朋友时的情景。作者形容朋友俞路的容貌如同明净的玉石,宛如瑶林中崛起的嫩笋。诗人回忆起与朋友的分别经历,表达了对朋友在东海相聚的三次浅会的留恋之情,而在武溪相聚时则是更加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在后五天的相处中,作者认为朋友俞路更加得心应手,前三天则更加留心倾听朋友的言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平生所写的诗词就像长在干枯的桐树上,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音韵之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的重逢之喜悦和情感交流。通过对朋友容貌的形象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深深地被朋友吸引和感动的情感。诗人回忆起与朋友的分别经历,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彼此交流的渴望。诗中的"东海记三浅"和"歌罢武溪同一深"构成了对比,突显了武溪相聚时更加深入的交流和心灵的共鸣。后五天的相处中,作者认为朋友俞路更加得心应手,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能力的赞赏和认可。最后两句以抒发作者平生所写诗词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并期待有人能理解其中的内涵和艺术之美。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交流的意义。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景物的描绘,诗词展示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同时,通过对时间的安排和对诗人与朋友交流的描述,诗词呈现了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契合。最后的两句则展现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对诗词艺术的追求,揭示了诗人对诗歌的独特见解和对读者的期待。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朱翌。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古寺。宋代。俞德邻。古寺倚峥嵘,春风信马行。猿吟千树暗,僧定一灯明。野水循除出,庭莎夹径生。云何多俗韵,一宿又江城。
奉侍少保公宴集龙游之翠光岩。明代。徐渭。楼船几日下钱塘,胜地临江绮席张。虎帐山开萝作带,龙潭水积剑为光。芳羞自出船窗底,妙响偏宜舞扇傍。日映桅樯兼树密,风吹丝竹袅云长。渔郎贾客停何事,桂楫兰桡渡不妨。暂脱锦袍悬翠壁,忽抽彤管拂青缃。閒中国计筹能悉,醉后兵符发更详。宝马嘶群行杂锦,红旗悬的射穿杨。霜前下叶沙俱积,雨后残磾藓更香。野旷牙官分作队,林疏甲士补成行。松杉借翠连幢碧,橘柚分金映甲黄。羽扇周郎临赤壁,轻裘叔子在襄阳。庾楼无月人犹往,郤幕开风客不藏。远眺非关耽丽景,雄心先巳到遐荒。建溪露布风雷急,涧水兵威草木扬。却与从行诸幕士,维舟九曲泛清觞。
有感。宋代。李流谦。眼看燕雀闹云间,塌翼蓬榛笑孔鸾。未暇持竿钓渭水,却因采菊见南山。床头有酒三冬足,案上无书一日閒。世路只今难着脚,定当何地置疎顽。
论语绝句一百首。宋代。张九成。仁智从来不可分,动中机向静中存。自然形体难增损,不要犹添斧凿痕。
次韵荅霍渭厓。明代。陆深。西望遥山紫翠铺,篷壶琼岛切清都。仙才何用东求海,王会仍须绘作图。金榜日高悬五凤,玉河水满浴双凫。遭逢若论恩波阔,忆向潇湘万顷湖。
寄答禅人二偈 其二。明代。释函可。誓将寸管侍晨昏,尚有招辞及远魂。门下三千那不愧,几人真感信陵君。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四高几。宋代。梅尧臣。桑柔不倚梯,摘桑赖高几。每於得叶易,曾靡忧校披。跻升类拾级,下上异缘蚁。闲置草屋傍,鸣鸡或栖止。
相江叹 其三。明代。释今无。安能关至计,无乃损皇仁。错念观前世,闲言误后人。昙花甘委雪,篱槿岂禁春。谁道琉璃国,笳吹不起尘。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 其一。金朝。元好问。今古几诗人,扰扰剧毛粟。吾爱陶与韦,泠然扣冰玉。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求音扣寂寞,一叹动邻屋。水风清鹤梦,月露洗蝉腹。白头两遗编,吟唱心自足。谁为起九原?寒泉荐芳菊。
春日寄怀阿嫂归宁二首 其二。清代。费墨娟。晓开妆阁听新莺,几度呼童扫径迎。盼到还家还未得,无端风雨阻归程。
酬薛晓帆。清代。曾国藩。风骚难可熄,推激惟建安。参军信能事,声裂才亦殚。寂寞杜陵老,苦为忧患千。上承柔澹思,下启碧海澜。茫茫望前哲,自立良独难。君今抱古调,倾情为我弹。虚名播九野,内美常不完。相期蓄令德,各护凌风翰。
宫词 其五十三。宋代。周彦质。瑞竹亭亭近玉墀,初同一簳却分岐。已传国史新图籍,更得君王御制诗。
宿汪山之福田院。宋代。赵蕃。前身云水僧,今世山林士。游方未能遍,行脚方自此。朝行或官程,夜宿必野寺。我自幽有期,人言痴了事。
送张兼素北上并寄大韶明仲敷五诸君。明代。罗伦。文昌人物张兼素,来谢涪州太守回。无数青山容我有,几多黔首待君来。朝廷今日真无事,草野它年愧不才。传语诸君怜老病,馀生留取付春杯。
赠酒店崔氏。宋代。张白。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南游道士饮一斗,卧向白云深洞口。
和新市杂咏。宋代。赵希逢。弦管楼台十万家,暮云落日映残霞。可曾一夜不携酒,占断四时长是花。
拟古十四首 其六。明代。李昌祺。方寸湛明鉴,贤愚罔弗然。浸淫汨私欲,沈溺陷危颠。善性宁终昧,清光应暂捐。勉旃力磨治,皎洁当如前。
圣主龙飞宰八区,视朝常在五更初。煌煌烛影辉金阙,袅袅香烟布玉除。
仙掌每随东旭转,銮旂时为晓风舒。日高班捲夔龙出,黄阁从容阅奏书。
宣德己酉夏四月二十四日早朝应制二首 其二。明代。夏原吉。圣主龙飞宰八区,视朝常在五更初。煌煌烛影辉金阙,袅袅香烟布玉除。仙掌每随东旭转,銮旂时为晓风舒。日高班捲夔龙出,黄阁从容阅奏书。
题杨郎所制五采匹笺歌赠自明杨徵士。元代。刘崧。杨郎手持一匹笺,邀我放笔题长篇。自言新制三百幅,忍贫不博黄金钱。浣花濯锦何绚烂,湘渌凝春起波澜。晶荧色夺赤石髓,腻滑光浮青玉案。人言杨郎此笺真可传,岂知綵笔炼墨尤精坚。云窗朝拔霜兔颖,石室夜扫松花烟。一生攻苦事文墨,长恨科名收不得。穷年白发侍甘旨,负米升堂更愉色。杨郎杨郎莫漫沽,古人岂必今人殊。由来绝艺可名世,况尔世叶当文儒。益州十样今复见,糜角松纹炯成片。苍龙腾雾起勺水,紫凤衔图出深殿。我惭世好百不谐,学书局促空寒斋。霜馀柿叶不可拾,但觉枯砚在尘埃。感君孝养怜君苦,会且蜚声群玉府。自掞玄云答远情,江风飒飒鸣秋雨。
和竹溪三诗 其三 遣兴。宋代。刘克庄。晚慕玄真与季真,床头金尽不忧贫。六如偈简常持念,四勿箴佳最切身。古有德衰年亦暮,今谁齿宿意犹新。手遮西日过门客,来拜庞公者几人。
遣怀。唐代。杜牧。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江南 一作:江湖;纤细 一作:肠断)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感兴其六。唐代。李白。嘉谷隐丰草。草深苗且稀。农夫既不异。孤穗将安归。常恐委畴陇。忽与秋蓬飞。鸟得荐宗庙。为君生光辉。
出京书怀。明代。陈吾德。跃马长安愿已违,故园迢递思依依。月明紫水千门过,秋到黄云几处飞。池馆乍回春草梦,兵戈应念老莱衣。解貂准拟来朝醉,谁道王孙怅不归。
为王漕寿。宋代。释宝昙。十日西风便老成,挽回金气愈高明。朱轓玉节非吾事,雪竹霜松不世情。未可买山归卜筑,却须持橐慰平生。如公骨相应仙去,绿发朱颜已有名。
夜兴。宋代。陆游。枭呼作人声,月出如野烧。推枕中夜起,残灯尚余照。难从公荣饮,独效孙登啸。八十推不僵,平昔岂所料。空廊病马卧,枯草老牛噍。明朝语俗人,与汝不同调。
玉烛新 汛雨花步叩舷而歌。清代。郑文焯。秋香披酒袂。正卧雨吴篷,镜天如醉。珠镫暗坠。空明影、散作流花轻碎。亭台近水,荡不尽、伤高清泪。残篴外、休倚黄昏,孤尊更呼谁对。鸥边浪迹年年,叹客里风情,半销疏媚。楚兰旧佩。留恨事、付与满江歌吹。题红惜翠。甚近日、愁来无会。空梦想、鸳侣双扶,依依自睡。
夏词。清代。智生。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蜂蝶不知春已去,又衔花瓣到兰房。
采蘩。清代。佚名。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