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口阻雨

淮口阻雨朗读

诗词:《淮口阻雨》
朝代:宋代
作者:张舜民

旱久不得雨,既雨不肯休。
沄沄汴河水,初合淮河流。
北来何处客,暂此驻扁舟。
中有投荒人,万里趋炎洲。
听水夜不眠,观水朝亦愁。
呼风卷重阴,放出赤日头。

中文译文:
旱季长久无法得到雨水,一旦下雨却不肯停歇。
滚滚汴河水与淮河水初次交汇。
北方来的旅客,暂时在这里停靠小舟。
其中有些投靠野地的人,他们奔赴遥远的炎热之地。
夜晚听着水声不能入眠,早晨看着水面也感到愁苦。
呼唤风吹来阴云,放出炙热的太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旱季长时间没有下雨,终于迎来雨水的景象。诗人以河流的交汇为背景,通过写景和描绘人物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旱情的关注和对水的渴望。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旱季的艰难和渴望雨水的心情。接着,诗人以汴河和淮河的交汇为转折点,表现出雨水终于来临的喜悦之情。

诗中出现了北方来的旅客和投靠野地的人,暗示了他们为了逃避旱情而奔向南方的炎热之地,表现了人们为了生存而作出的艰难选择。

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水的感受,他夜晚听着水声不能入眠,早晨看着水面也感到愁苦。然后,诗人呼唤风来卷起乌云,挡住炙热的阳光。

整首诗以写景的方式,通过描绘旱情、水的交汇和人们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水的渴望和对旱情的关切。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写,以及对水的感受,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朗读
()

猜你喜欢

讼庭寂寂散春烟,碧海丹山在目前。市得虾姑堪佐酒,摘来荔子不论钱。

()

悄悄人初寂,迢迢夜未央。秋声惟野树,月影自寒塘。

归路纡情远,旧游入梦长。故园有丛菊,花发似重阳。

()
一再荒林雪,全身掩薜萝。
直饶埋没得,争柰鼻头何。
()

□□□□□,□□□□□。中伤过吻士,窥伺捷偷儿。

□□□□□,□□□□□。□□露筋女,千载有荒祠。

()

穆陵关头峰削悬,哀飔㶁㶁吹奔泉。谁令冰雪暂成雨,岂为清明方禁烟。

桃花欲红不肯应,柳条即青犹未眠。南人过此泪双落,耐可吴江十月天。

()
驴觑井,井觑驴。
智容无外,净涵有余。
肘后谁分印,家中不蓄书。
机丝不挂梭头事,文彩纵横意自殊。
()

挟得贤王马上归,银河乱落洗征衣。忠魂亦解思归去,拂马青燐到处飞。

()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
菱歌唱不辍,知在此塘中。
()
铁笔俱牵动,金台总去登。
老僧不出院,挂起一枝藤。
()

深署沉沉清昼长,数枝新艳斗浓光。皎风自媚轻肢舞,斜日犹酣半面妆。

满座风流禁欲语,谁家士女敢相将。明年与客还来看,何恨当阶忆谢郎。

()

逢欢白鼻騧,驻妾青丝骑。罗带结同心,留连合欢被。

君作干将佩,侬作莫邪钩。雄雌两物巧相遇,安眠玉匣三千秋。

()

将军破赵处,颓庙依荒山。伏腊几人往,旌旗到死閒。

碑横秋涧草,路入土门关。过客空词赋,干戈有愧颜。

()

今时何时我非我,中夜起坐心旁皇。风声水声乌乌武,日出月出团团黄。

层阴压屋天四盖,寒云入户山两当。回头下视九州窄,高飞黄鹄今何方?

()

谁构危亭已半空,野人时得恣疏慵。
閒观扬子江心浪,静听金山寺里钟。
醉卧岂能妨燕雀,狂吟争法劝鱼龙。

()
陈三立
来去扁舟凫鹜趋,酒痕霜气照江湖。
新吟欲比南丰橘,迭沁肝脾起老夫。
()
一作题终南翠微寺
翠微终南里,雨後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
振锡千峰下,观空万象前。
水深猱臂直,雪厚虎谛圆。
工部泪徒感,赞公灯不眠。
当年郭有道,今日更谈禅。
()

云鏬斜晖剧可怜,惊飙一夕万峰喧。瓦松邂逅含晶密,水碧依微困影圆。

销铄风光仍夜永,淹留寒色更春前。药畦红茁抽三寸,他日欲寻更惘然。

()

北上函香去,西南致礼勤。
蜀山千丈雪,秦岭万重云。
驿骑鸣金勒,宫袍粲锦文。

()

山拥西郊秀,江趋北郭斜。苑荒犹纪茂,洲寂尚名花。

风土夫差俗,文章枚叔家。朱楼相夹起,鸾镜斗铅华。

()
梧叶几片飞,三日西风急。
新月冷银床,床下孤螀泣。
()

马蹄尘扑。春风得意笙歌逐。款门不问谁家竹。只拣红妆,高处烧银烛。

碧鸡坊里花如屋。燕王宫下花成谷。不须悔唱关山曲。

()

是港号清流,渔人无到港。今兹倏尔来,或者闻持蚌。

()

万窟藏云造化宽,仙源路在小江干。三冬洞府幽栖暖,九夏星槎稳泛寒。

飞雁忽经天柱过,蛰龙犹向石田蟠。揭名为报红尘客,尽把兹岩取次看。

()

盼和风春雨如膏,花发南枝,北岸冰销。夭桃似火,杨柳如烟,穰穰桑条。初出谷黄莺弄巧,乍衔泥燕子寻巢。宴赏东郊,杜甫游春,散诞逍遥。

()

广寒宫阙载丹丘,揽辔亲随御辇游。林外好花多映日,涧边瑶草不知秋。

恍疑飞步凌三岛,绝胜吹笙过十洲。此日登临膺宠渥,相思不见重离愁。

()

()
昔时高士宅,今日梵王居。
楼影衔山远,钟声隔岸疎。
风流嗟往事,精爽閟遗墟。
回首鸟衣巷,凋零兵火余。
()

持竿傲楚使,长啸将何之。人生各有志,与世无心期。

卓哉顾夫子,隐耕东皋菑。卷书挂牛角,冲烟出茅茨。

()

渐雨回春,风清夏,垂柳凉生芳屋。馀花犹满地,引蜂游蝶戏,慢飞轻触。院宇深沈,帘栊寂静,苍玉时敲疏竹。雕梁新来燕,恣呢喃不住,似曾相熟。但双去并来,漫索幽恨,枕单衾独。
仙郎去又速。料今在、何许停双毂。任梦想、频登台榭,遍倚阑干,水云千里空流目。纤遇又鱼客,难尽写、别来心曲。媚容幸倾城国。今日何事,还又难分麰菽。寸心天上可烛。

()

阿房周阁百重环,美女充庭尽日闲。频望翠华终杳渺,亦如天子望三山。

()

客子悲秋已惘然,那堪更著悼亡篇。独怜窃药人犹在,颇恨鸿都术未传。

归梦夜悬巫峡雨,孤鸿声断太湖天。素琴已悟无弦意,慢取鸾胶与续弦。

()

三年廷尉评,别事忽除丞。
步武通规近,生涯薄俸增。
翰林终必复,雅道已难能。

()

别却吴姬旧酒垆,扁舟吹笛过平湖。
晚云又是商量雨,遮得秋山一半无。

()
马上逢飞雪,都城触望新。
天如不拟暝,树欲顿成春。
霰急初鸣瓦,涂轻自压尘。
洒逵先映璐,飘阙欲藏银。
()
轻烟绿满溪,夭桃红夹岸。
春风吹百花,香逐春风散。
花落与花开,年光不知换。
()
病眼乱灯火,细书数尘沙。
君诗如秋露,净我空中花。
古语多妙寄,可识不可夸。
巧笑在瓶颊,哀音如掺挝。
()

谁凿天河露玉盘,登临却在画中看。高祠隐映丹青像,正笏分明谏诤官。

海鹤九霄摩翮劲,岩松千仞挺霜寒。河清欲见非容易,争似逢公一笑难。

()
烘手熨笙簧,呵冻匀酥面。
闲向梅花树下行,拜月遥相见。
何处托春心,乐府流深怨。
却捻寒窗榜绮疏,恨极东风远。
()
湖海相逢一笑嬉,纳交如此岂男儿。
论心尽道同兰臭,临事无闻伐木诗。
管鲍虽贫犹忍弃,左羊至死更相知。
岁寒不负松筠约,除却梅花耐久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