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雨。宋代。苏辙。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未妨溪草绿,先恐岭梅残。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
《寒雨》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雨
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
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
未妨溪草绿,先恐岭梅残。
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
中文译文:
江南的气候异常,冬雨带来了春天的寒冷。
冰雪的季节还遥远,蕉丝的意境已经消退。
尽管溪边的草依然翠绿,但先担心山上的梅花会凋谢。
突然心中涌起对中原的思念,貂裘人靠在锦缰上。
诗意和赏析:
《寒雨》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冬天的气候特点。江南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冬天的降雨给人带来了春天的寒冷感觉。这种气候的变化让人感到不寻常。
诗中通过对比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冰雪的季节离此处还很遥远,但蕉丝的意境已经开始消退,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关注着溪边的草依然翠绿,但他先担心山上的梅花会凋谢。这里有着对自然界变迁的观察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突然涌起对中原的思念之情。貂裘是高贵的外套,锦鞍是华丽的马鞍,这里象征着中原地区的繁荣和富饶。诗人心中的念想和思乡之情,使他感受到了中原地区的繁盛和富裕。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江南冬雨的感受和对中原的思念之情,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社会繁荣的向往。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读庄子六绝句 其六。宋代。李纲。诋欺儒墨每云云,刍狗诗书迹已陈。泯绝是非归道妙,扫除糠秕见天真。
感皇恩(和吴推官)。宋代。韩淲。急管度青枝,醉眠芳草。云断巫阳梦能到。乍醒余困,晴影暗移纱帽。旧时闲意思,都忘了。今岁春迟,去年春早。点点繁红又多少。惜春归去,酒病翻成花恼。数声鸣鸟唤,人惊老。
儋耳病起偶题。宋代。李光。病骨支离睡半醒,雨馀芳草入帘青。焚香隐几无人到,读尽黄庭一卷经。
送文甫兄归番阳二首。宋代。马廷鸾。白发苍颜老弟兄,累年隔阔话情亲。杭京一访且千里,盘祖诸孙才九人。扫榻少留深雨夜,着鞭又趁早霜晨。曾门有衍诗书泽,为计维垣蜜印新。
吴兴辩长老以达磨画像请赞。宋代。释正觉。长芦驾浪,只履西归。求支那之法器,付屈眴之田衣。度九年之缄默,印二祖之灵知。海犀酣月而晕,寒乌带雪而飞。机前自得兮顶目四照,迷里相逢兮鼻头下垂。水著秋清兮湖光湛湛,山衔落日兮云锦辉浑。
春日忆章屯故居 其二。明代。蓝仁。世事浮云变换多,归耕仍觅旧烟蓑。城边老屋他人住,溪上荒园此日过。社燕已非寻主入,林莺还是为谁歌。角巾喜有邻翁在,閒与庭前盼树柯。
壬辰春上冢五首 其一 城南。宋代。刘克庄。一闭幽堂十九年,万松手种已参天。懒随人乞郭东祭,自与母耕绵上田。试问拂云施鹤表,何如藉地荐豚肩。此身只合安闾里,长为先君扫墓阡。
送裴邕之上京。唐代。皎然。辞山偶世清,挟策忽西行。帆过随江疾,衣沾楚雪轻。尚文须献赋,重道莫论兵。东观今多事,应高白马生。
杂咏一百首 其四十 汾亭钓者。宋代。刘克庄。太公辅西伯,严子客东京。独有汾亭者,无人得姓名。
闻王维祯赴都寓居天界寺。明代。皇甫汸。一谢天台郡,还来入帝京。如何逢下榻,犹自隔重城。客路闻钟意,空门驻马情。远公应与晤,静里话平生。
逢友人。唐代。黄滔。彼此若飘蓬,二年何所从。帝都秋未入,江馆夜相逢。瘴岭行冲夏,边沙住隔冬。旅愁论未尽,古寺扣晨钟。
闲居初冬作。宋代。陆游。香碗蒲团又一新,天将闲处著闲身。东窗换纸明初日,南圃移花及小春。妇女晨炊动井臼,儿童夜诵聒比邻。早知闾巷无穷乐,悔不终身一幅巾。
斗鸡行。元代。杨维桢。两雄勇锐誇匹敌,老距当场利如戟。氄毳毰毸猬刺张,怒咽磈礧嗔睛碧。剑心一动碎花冠,口血相污胶綵翼。何当罢斗作啼声,埭上梨花春露滴。
贺孙舜皋子周岁。宋代。姚勉。卯君元是月中兔,药捣长生寿根固。去年此际挹秋清,飞驾冰轮碾风露。来为龙谷曾孙儿,生来一岁骨骼奇。广寒宫殿出身处,仙桂须还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