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宋代。苏辙。虏廷一意向中原,言语绸缪礼亦虔。顾我何功惭陆贾,橐装聊复助归田。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素冠衔涕,重相见,伤心尘面憔悴。去年轻趁片帆风,送箭波长逝。
甚浃月、珠江戾止。无端啼湿春鹃泪。但爱日庭前,且幸得、孤雏侍侧,馨膳聊慰。
霜叶飞 伯兄之戚已更岁矣,笏侄自粤归汴,由汴来蜀,泫然赋此。清代。周之琦。素冠衔涕,重相见,伤心尘面憔悴。去年轻趁片帆风,送箭波长逝。甚浃月、珠江戾止。无端啼湿春鹃泪。但爱日庭前,且幸得、孤雏侍侧,馨膳聊慰。追念妙墨渊云,香名早饮,共说平步千里。盛筵烧尾只须臾,奈镜蓉空萎。叹寂寂乡园梦里,郊祁忍更论前事。听雁声、哀弦外,只影天涯,断魂谁倚。
晨起。宋代。邵雍。山高水复深,无叶奈而今。地尽一时事,天开万古心。轻烟笼晓阁,微雨散青林。此景虽平淡,人间何处寻。
恋绣衾。宋代。陈允平。缃桃红浅柳褪黄。燕初来、宫漏渐长。任日转、花梢也,倚兰屏、犹未试妆。秦鸾旧曲无心理,忆年时、相傍采桑。听绿树、娇莺啭,一声声、都是断肠。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四 其二十八。元代。凌云翰。稻秧新插绿如波,正值田头雨一蓑。未到秋成先有望,差科不比去年多。
雩祀乐章·舒和。唐代。褚亮。凤曲登歌调令序,龙雩集舞泛祥风。彩旞云回昭睿德,朱干电发表神功。
又听《霓裳羽衣曲》送陈君。宋代。徐铉。清商一曲远人行,桃叶津头月正明。此是开元太平曲,莫教偏作别离声。
东华马上怀寄清凉和公兼简社中王拙居士。宋代。贺铸。鸡鸣紞五鼓,驱马东华路。月落潮上时,云披日生处。摇摇渔艇子,挂席淩江去。送目思悠悠,横槊聊一赋。鸿雁南飞江北流,亭亭双塔是升州。前朝物色今何见,白鹭平沙接石头。石头城上清凉国,中有弥天大比丘。右军远孙傲时者,巾鉢久从莲社游。吾亦明年及瓜代,一庵见寄外何求。
夜宴。宋代。杨亿。华堂高宴卜良宵,宾客当筵斗珥貂。天转玉绳星落落,风传银箭漏迢迢。连浮太白须判醉,促驾鸣驺又趁朝。月落乌啼人散后,衣香数日未能销。
巽上人以竹闲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唐代。柳宗元。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白沙渡(属剑州)。唐代。杜甫。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乐道未长句辄次韵。宋代。韩维。我道非生灭,天时自去来。交亲常在席,醪酒不空罍。默坐唯听水,閒行忽见梅。何人同此适,君意亦悠哉。
城旁少年。唐代。李益。生长边城旁,出身事弓马。少年有胆气,独猎阴山下。偶与匈奴逢,曾擒射雕者。名悬壮士籍,请君少相假。
崔嵬孔明柏,结阴众所依。移根天衢上,曾抚日月晖。
如何去大厦,却绕乌鹊飞。终当烦万牛,挽取廊庙归。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 其一 季申。宋代。李弥逊。崔嵬孔明柏,结阴众所依。移根天衢上,曾抚日月晖。如何去大厦,却绕乌鹊飞。终当烦万牛,挽取廊庙归。郑公泽既远,何以慰调饥。公其踵前修,一洗贫士悲。
春思三首。明代。沈泰鸿。乱水浮花正掩门,花神零落未招魂。春心不与春光尽,细向罗衫觅酒痕。
贞女引。清代。佚名。菁菁茂木隐独荣兮。变化垂枝含秀英兮。修身养行建令名兮。厥道不移善恶并兮。屈躬就浊世彻清兮。怀忠见疑何贪生兮。
唁许生。元代。廖大圭。幽明分伉俪,期月废游歌。畴昔期偕老,于今奈若何。春魂来梦寐,秋序感蹉跎。一击庄生缶,忧端未觉多。
己卯冬书江头段家楼。元代。何景福。问酒江头解黑貂,朔风吹面冷萧萧。云黏海树天浮雨,土屑盐花水不潮。钱氏箭埋金镞壮,张侯祠镇石塘遥。吟边多少兴亡事,猛拍阑干恨未消。
北平家传成。宋代。马廷鸾。彼美人兮无古今,挑灯勘史夜沉沉。昌唐无复浯溪颂,哀郢常多楚泽吟。麟获自伤王迹息,鹃啼谁念帝魂深。只今莫唱贞元曲,但忆曾闻正始音。
陇头水二首 其二。南北朝。江总。雾暗山中日,风惊陇上秋。徒伤幽咽响,不见东西流。无期从此别,更度几年幽。遥闻玉关道,望入杳悠悠。
师子林八咏 其五 指柏轩。宋代。郑元祐。反覆神机老赵州,庭前柏树几经秋?空林元自无枝叶,莫著祥鸾宿上头。
陶君誇其分司桃花独树予往观之次其韵。魏晋。曹嘉。独树红桃太放花,主人折赠众宾誇。当筵雨□□犹湿,倚槛风枯午更斜。剩有琴书分秀色,岂容蜂蝶乱芳华。英朋海内如君少,拟报琼瑶醉紫霞。
感皇恩(知平江日寿母上官太夫人)。宋代。邹应博。觅得个州儿,稍供彩戏。多谢天公为排备。一轮明月,酝作清廉滋味。倾入寿杯里,何妨醉。我有禄书,呈母年万计。八十三那里暨。便和儿算,恰一百四十地。这九千馀岁,长随侍。
次韵重阳二首。宋代。李新。故事登高会,流风落帽文。客樽常满满,篱菊任纷纷。马埒摅衣气,萸囊想旧闻。不须兰作佩,骚客恨如云。
清平乐·君词为寿。宋代。刘辰翁。君词为寿。绝妙孙辛妇。但恨杯无露添酒。空等待梅花久。喜君白首还玄。人间合信天缘。如此相从至老,我亦何倦馀年。
咏梅再叠前韵二首酬雪湖 其一。明代。谢迁。梅花契阔几经年,归见梅开倍怅然。墙角一枝劳梦想,岁寒三友结心缘。画屏香细春藏坞,羌笛声高月在天。踏破石崖看不厌,雪中驴背兴犹便。
别留少策兼呈玉党先生。宋代。陈元晋。客中未醉难为别,别后无书但寄诗。俗物眼前谁可意,思君无奈鬓成丝。
小金山送萧昶昆玉还朝。宋代。杨王休。学士堂中挹斗杓,银灯火树灿春潮。江枫影合横孤鹤,海屿云閒彻洞箫。论旧一尊惊绿鬓,忧时双泪湿青苗。二难莫更嗟留滞,殿里金莲烛未消。
江上遣兴五首 其三。明代。郑潜。隋侯明月珠,照乘光十二。楚国惟善人,南州有高士。人为物之灵,物乃世之累。白璧宁有瑕,匹夫岂无罪。
荣德夫人挽词。宋代。李新。旧池龟去必巢莲,龙隧愁看锦水边。肯与玉人俱远宦,自怜王母已高年。松窗弦诵亲曹叔,秋月家风起郑玄。仙客立朝何所恨,自缘退有可耕田。
施判官赴饶州。宋代。梅尧臣。昔日里中旧,今为幙下英。烟波归楚国,风月满都城。食有江鱼美,时无羽檄惊。他年傥行县,肯使折腰迎。
董安员外之信州铅山簿。宋代。梅尧臣。古岸绿蒲老,春帆逆水轻。烹鲜聊以芼,泝险复兼程。可用兹时乐,无将远道惊。曾为江上客,因赠北行人。
孝宗皇帝灵驾发引诗。宋代。蔡戡。舜禹相传日,元非倦万几。慈闱躬至养,别殿奉遗衣。易月心何忍,通丧礼不违。煌煌新庙号,万古播音徽。
晨起。清代。高顺贞。晨起慵临镜,开窗曙色微。梦随啼鸟散,愁逐落花飞。时节看频换,行人尚未归。遥怜驿路柳,霏絮点征衣。
送汪山人归四明四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相逢宁海岱,对语即江湖。肯抱临淄瑟,聊携督亢图。官衙吟苜蓿,客馆寄菰芦。异日山阴兴,能来白玉壶。
初秋 其三。明代。王夫之。昔昔秋犹在,劳劳老易侵。宝刀蚀虎气,孤镜吼龙吟。凉梦惊难续,閒愁病不任。江山留九辨,未许怨登临。
再任蜀川感怀。宋代。张咏。官职过身鬓已衰,傍人应讶退休迟。从来蜀地称难制,此是君恩岂合违。兵火因由难即问,郡城牢落不胜悲。无烦苦意思诸葛,只可颁条使众知。
贺新郎 都门洗象词同纬云弟赋。清代。陈维崧。百戏鱼龙聚。昼阴阴、云房冰洞,帝城无暑。日晡波心张水幄,列坐彻侯公主。其外有、倾城士女。少顷蛮奴乘象至,整鞭梢、踏入金塘去。喧豗甚,尔何怒。鼻殷捲尽西山雨。看水面、涛飞海立,银倾雪注。犹记昆明传象战,莋马僰童跋扈。今已庆、太平寰宇。浴罢含元宣立仗,望赭袍、一朵红云吐。率百兽,御阶舞。
秋日园居呈王老师兼寄湛仲宾 其三。明代。李之世。落絮游丝片片浮,小园萧索不禁秋。衰荷欲卸红妆淡,嫩竹疑含粉黛愁。曲沼平添疏雨润,高台独上晚风遒。最怜潘岳多情思,不赋閒居亦白头。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 其三。明代。金幼孜。午夜天香散紫台,东风玉树万花开。千官齐拜瞻龙衮,丹陛前头进寿杯。
清河晤孔司马继鑅话旧即赠九章 其七。清代。姚燮。寥天拓秋眄,北斗枢可操。渟渟夕初籁,木叶纷林皋。斯时众喧蛰,大梦齐酕醄。独有故人心,挂与明月高。月高照零雁,霜紧无完毛。下俯长淮流,南下方滔滔。
赠别李子翀之金陵七首 其五。元代。刘崧。独往堪谁语,沈歌秪自怜。才名三十著,诗律几人传。凉幕惊巢燕,炎波看站鸢。荆南有刘表,把剑故凄然。
十八日梦。明代。罗伦。海上归来十五秋,西风无计白人头。丸中化主先生在,物外年华甲子流。丹灶一方仙客护,玉阶方寸昊天留。南山佳气无边在,天寿苍生乐未休。
送柳九濲与董伯大北行。明代。徐渭。公子九先生,青春事远征。难忘东道主,再上北京城。红袖当垆酒,黄鹂唤友声。唱酬谁作伴,最妙董明经。
送张光禄元易使边因述其五载供事之荣辄得六首 其三。明代。欧大任。九译来宾尽入朝,欢传宴犒下云霄。大官颁给蒲萄酒,赞谒夷玉半赐貂。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唐代。钱起。再命果良愿,几年勤说诗。上公频握发,才子共垂帷。琢玉成良器,出门偏怆离。腰章佐墨绶,耀锦到茅茨。树老见家日,潮平归县时。衣催莲女织,颂听海人词。鸿鹄志应在,荃兰香未衰。金门定回音,云路有佳期。
溪边竹屋 其一。明代。张家珍。寂寂溪边屋,阴阴古木繁。开门看瀑水,终日自潺湲。野鸟啼空谷,桃花发古村。一身安乐好,何处报人恩。
元日感怀。清代。牛焘。到此才三日,离家已隔年。风光仍似旧,岁月忽相煎。元日俗多讳,屠苏我不先。韵华赋锦瑟,一柱一条弦。
游庐山观道士石室。南北朝。吴迈远。蒙茸众山里,往来行迹稀。寻岭达仙屋,道士披云归。似著周时冠,状披汉时衣。安知世代积,服古人不衰。得我宿昔情,知我道无为。
己亥元日寓舍独坐对雨。明代。叶子奇。清坐无憀独客来,一瓶春水自煎茶。寒梅几树迎春早,细雨微风看落花。
梅花诗。明代。何维翰。旧是蓬壶玉女班,霓裳乘月下人间。梦回雒涘今非昨,遥望三神海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