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胸有鸂鶒遗二宣二首。宋代。苏辙。半亩清池藻荇香,一双鸂鶒竞悠扬。来従碧涧巢安在,飞过重城毋自将。野鸟似非官舍物,宰君昔是钓鱼郎。直言愧比奇章老,得县无心更激昂。清池定谁至,鸂鶒自来驯。知我无伤意,怜渠解托身。桥阴栖息稳,岛外往来频。勿食游鱼子,従交长细鳞。
《官舍胸有鸂鶒遗二宣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半亩清池藻荇香,
一双鸂鶒竞悠扬。
来従碧涧巢安在,
飞过重城毋自将。
野鸟似非官舍物,
宰君昔是钓鱼郎。
直言愧比奇章老,
得县无心更激昂。
清池定谁至,
鸂鶒自来驯。
知我无伤意,
怜渠解托身。
桥阴栖息稳,
岛外往来频。
勿食游鱼子,
従交长细鳞。
中文译文:
一片面积约半亩的清池,水面上长满了花藻和香草。
一对鸂鶒在水中竞相飞舞,歌声优美动听。
它们是从碧涧里飞来的,安家于这座重重城池之上,却毫不畏惧。
野鸟似乎不是属于官舍的物品,而宰相昔日却是一个钓鱼的普通人。
他直言不讳地感到自愧不如奇章老人,但他在担任县官时却意志坚定,更加激昂。
清池之中是谁到来,
鸂鶒自然而然地驯服。
它们知道我并没有伤害它们的意图,
所以它们喜欢并信任我。
它们安静地栖息在桥的阴凉处,
频繁地去往岛外。
我不要吃游鱼的子嗣,
只与养育长大的脆嫩小鱼交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官舍里有一片清池,水面上长满了花藻,其中有一对鸂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飞舞,歌声悠扬动听。诗中通过对鸂鶒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自由。鸂鶒是一种优雅的水鸟,能够在水中翱翔自如,象征着自由和灵性。
诗的第二部分提到了野鸟和宰相,野鸟被认为不属于官舍,而宰相过去是一个普通的钓鱼人。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暗示了官职的束缚和社会压力。
最后几句诗中,作者表达了对鸂鶒的喜爱和保护之情。他觉得鸂鶒自然而然地来到官舍,没有受到伤害,因此它们信任和喜欢作者。作者自愿与小鱼为伍,不去捕食游鱼的子嗣,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温情。
整首诗以清幽的官舍为背景,通过对鸂鶒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诗词运用了精细的描写和对比手法,以及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的融合,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感悟和审美情趣。整首诗流畅自然,表达了对自由和诗意生活的追求,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寄大司空郢中曾公十四韵。明代。欧大任。云梦风清麟凤出,祝融天启八千期。幼龄德器传三楚,壮岁才名完四陲。制锦受徵贤令起,含香入奏省郎推。关门策骏趋秦士,燕地攻驹走塞儿。已向奉车严仆正,更从授钺统戎麾。占乌蜀幕迎开府,饮马巴川待誓师。充国诸屯留戍久,孔明五月渡泸迟。将军即垒平都掌,元老铭勋勒九丝。梦召灌坛祈父后,星寒贯索大江湄。畴咨遂正冬官位,宅揆应逢圣主知。眷以股肱承简命,真看五十拜台司。朱提宣赐缄文绮,紫诰疏封照赤墀。遥想衣冠为寿日,正当霄汉被恩时。陪京尚隔瞻槐棘,延首河山寄颂诗。
长沙留别。宋代。黄庭坚。折脚铛中同淡粥,曲腰桑下把离杯。知君不是南迁客,魑魅无情须早回。
和竟陵王游仙诗。南北朝。沈约。朝止阊阖宫。暮蔂清都阙。腾盖隐奔星。低銮避行月。九疑纷相从。虹旌乍升没。青鸟去复还。高唐云不歇。若华有余照。淹留且晞发。
房星夜堕渥洼水,八尺龙骧就中起。一朝职贡入天闲,蹀躞康庄五云里。
尾长窣地香尘浮,目光夹镜寒不流。千金之价不足数,顷刻万里能周游。
庚午秋日游忠显寺寺僧设酒殽款曲甚至临别出画马小图一幅索予赋诗予既被酒奋笔以寓所怀。明代。张宁。房星夜堕渥洼水,八尺龙骧就中起。一朝职贡入天闲,蹀躞康庄五云里。尾长窣地香尘浮,目光夹镜寒不流。千金之价不足数,顷刻万里能周游。奚官牵出连钱动,仰首长鸣金勒重。乌骓赤兔尚腾骞,骥騄乘黄伏翔踊。玉门关外苜蓿肥,黄尘白草相依微。何当汗血向沙漠,奋身霄汉随龙归。
伤春。宋代。陈与义。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锦袍何处,向旧江、衰草寒芦萧瑟。瀛馆神仙挥玉尘,唤醒诗酒魂魄。走电飞虹,惊涛触石,举目乾坤窄。油然归去,短篷多载风月。
好在雨外云根,水边石上,鸥鹭盟重结。见说西湖湖上路,香沁梅梢新雪。驾白麒麟,鞭青鸾凤,次第孤山客。吾今西啸,寄诗先与逋仙说。
酹江月/念奴娇。宋代。黎廷瑞。锦袍何处,向旧江、衰草寒芦萧瑟。瀛馆神仙挥玉尘,唤醒诗酒魂魄。走电飞虹,惊涛触石,举目乾坤窄。油然归去,短篷多载风月。好在雨外云根,水边石上,鸥鹭盟重结。见说西湖湖上路,香沁梅梢新雪。驾白麒麟,鞭青鸾凤,次第孤山客。吾今西啸,寄诗先与逋仙说。
满江红 春日雨中登楼作。明代。王慎中。芳草连天,登楼目、不堪勾引。阴漠漠、远山如近,欲明还隐。杨柳柔丝千万缕,染烟挼雨清无尽。看红英、满树洗逾鲜,胭脂润。驰驱骤,流光胜。柴门闭,谁问讯。感时兼伤病,朱颜潜损。本拟销忧凭骋望,番因望里增愁疢。曲阑閒、倚遍寂无言,春应恨。
冬日过山庄感兴二首 其二。明代。谢迁。人生固有涯,胡为苦形役。晚岁赋归与,林间数椽屋。紫芝晔春荣,白云满空谷。怡云更采芝,泮涣吾自足。易理永垂训,所贵不远复。白日坐来暮,且向山中宿。
沁园春 题画。清代。归懋仪。春满蓬壶,簇拥群真,绣幰降庭。看朝霞映雪,神光不定,远山横黛,逸韵横生。一片聪明,十分慧解,妙手龙瞑画不成。怜娇小,但樱唇才启,玉颊微赪。知音最惜惺惺。算侥幸、三生风聚萍。叹荣华绮句,徒传倩影,太真玉镜,总是虚名。碗染脂痕,盂留香泽,陈迹空馀无限情。将身代,化彩云万朵,围住卿卿。
洗竹诗。明代。邓云霄。浣花溪畔灌园翁,散步乘凉竹径通。密叶檀栾清沁骨,繁枝黥削冷梳风。娟娟鸾尾斜笼日,簇簇龙孙并结丛。惆怅火云邀旱魃,雨声偏在绿阴中。
万里戍边,八载去家,始遂一归。怅中年早历,虎头兵幕,平生屡建,豹尾神旗。乞得闲身,毋庸多议,感荷九重渊听知。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
天教狂虏灰飞。更莫问儿郎存血衣。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江上有吴王矶,借用。径与松荒,人同鹤在,交友晓天星样稀。从今去,共麹生相约,愿乐清时。
沁园春(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宋代。李曾伯。万里戍边,八载去家,始遂一归。怅中年早历,虎头兵幕,平生屡建,豹尾神旗。乞得闲身,毋庸多议,感荷九重渊听知。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天教狂虏灰飞。更莫问儿郎存血衣。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江上有吴王矶,借用。径与松荒,人同鹤在,交友晓天星样稀。从今去,共麹生相约,愿乐清时。
寿许集贤可用。元代。张翥。圭塘谕德真寿星,斑衣戏舞满中庭。同年笑我雌为甲,上寿看君老复丁。壶有仙公新授药,厨留长史旧传经。他时若许相依住,愿割西山一半青。
冯衍长愁,陈思不乐,相逢同客东京。乌啼落叶,惆怅可怜生。
无忌馆今何处,河声怒、搀著砧声。秋宵永,几楞粉月,晒得绿窗晴。
满庭芳 汴梁客舍同冯蓼庵夜坐,蓼庵出梁溪闺秀永愁人诗稿示余,凄然赋此。清代。陈维崧。冯衍长愁,陈思不乐,相逢同客东京。乌啼落叶,惆怅可怜生。无忌馆今何处,河声怒、搀著砧声。秋宵永,几楞粉月,晒得绿窗晴。莺莺。闻尚在,诗人老去,一倍含情。且开箱验取,锦字纵横。料尔银钩未写,檀笺上、珠泪先盈。休肠断,青衫红粉,一样是飘零。
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 其七。明代。娄坚。昔犹援属国,今岂乏余皇。势欲成恇怯,人谁与激昂。邑无经月备,岁夺累年穰。独可号风伯,东驱海若藏。
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高在绝顶,富在福严。乐在天堂,苦在地狱。谁知席帽下,元是昔愁人。
代上余太宰生辰。宋代。强至。瑞挺真儒翊圣时,沩山秀气育丰规。庆符昌运千龄会,前应中秋十日期。天上光连奎昴宿,人间身占凤凰池。枌榆暂领旬宣寄,荣诞衣冠祝寿眉。
步蟾宫。宋代。钟过。东风又送酴醿信。早吹得、愁成潘鬓。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水边珠翠香成阵。也消得、燕窥莺认。归来沈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
秋日即事五首 其二。明代。谢榛。燕赵多愁日,兵戈未定时。交游疏旧社,僮仆问归期。驿路当秋断,胡笳带月悲。晓来惊旅鬓,更益镜中丝。
栟楮江滨,芙蓉一株发红白二色二首。宋代。杨万里。司花手法我能知,说破当知未大奇。乱剪素罗装一树,略将数朵蘸燕支。
致政张安卿承事挽词三首 其三。宋代。祖德恭。重叹张夫子,神襟遽弗宁。摧山倾岳算,萎哲奄椿龄。旧室惟图像,新阡但刻铭。何堪听歌挽,埋玉在幽坰。
杂诗三首 其三。元代。郭翼。京畿连大宅,新赐公侯第。桂树夹道生,台观迎风起。歌麟玉阶侧,栖凤金窗里。秦娃当妙选,赵舞飘轻体。大儿尚书郎,小儿参国议。中儿权最隆,出入侍天子。七叶轻汉貂,八达哂周士。冯唐亦何命,白首贱如此。
过龟山。宋代。朴寅亮。岩岩峻石叠成山,下着珠蠙一水环。塔影倒垂淮浪底,钟声摇落碧间。门前客棹洪涛急,竹下僧棋白日闲。一奉胜游堪惜景,故留诗句约重还。
除夕二首 其二。明代。黄公辅。坐对青灯夜息阑,数声鼓角送残寒。每惊炮竹催年急,转羡园林淑景宽。家计未能逋事了,客途那得梦魂安。回思昨岁团栾处,星斗宁堪两地看。
正月十四日大雪上信国公冢。宋代。赵文。哭得愁云转不晴,山风吹泪欲成冰。两年不过西州路,今日来登下马陵。
金缕曲/贺新郎。清代。姚燮。直恁秋萧瑟。倚诗囊、无聊传笺,添侬凄忆。风过漪回阑影定,罥起水荭花碧。若个在、鹭边横笛。空翠平浮斜照去,到帘丝、吹动晶云白。酒梦醒,袖凉逼。愔愔湘簟人无力。怕明朝、荻江鸥雨,催归兰鹢。欲问兜娘团扇约,天半弄珠楼隔。甚柳角、华灯滟夕。记昨明蟾初上鬓,背冰奁、浅笑看山色。螺点点,漾烟汐。
行香子 次韵元春兄。宋代。陈著。吾辈么么。休叹蹉跎。得闲时、且逐时过。人间名利,都是浮华。但退如进,失如得,少如多。谁信生来,从发尖磨。到如今、方见霜涯。算天亦自,无奈吾何。是饥能忍,寒能耐,老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