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朗读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僧似识众生病,
久在山中养药苗。
白术黄精远相寄,
知非象马费柔调。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寄草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苏辙对自然界草药的珍视和对疗愈众生病痛的关切之情。诗人自比为一位老僧,从事草药的种植和养护,长期生活在山中。他收到了友人琳长老寄来的幽兰、白术和黄精三种珍贵的草药,并感慨于这份深情厚谊。诗人认为这种草药的互相寄送并不是出于商业的目的,而是出于对对方的深情厚谊和关心,因此他称赞这种友谊是真挚而无私的,与商业交易不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草药的寄送和交流,表达了苏辙对友谊和真挚感情的赞赏。诗人以自己是一位老僧的身份,突出了他对草药的熟悉和对众生病痛的关切。草药在宋代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因此诗人通过草药的寄送来表达友情的深厚和关心他人的善意。诗中的幽兰、白术和黄精被视为宝贵的礼物,诗人对这份友谊心存感激和敬意。

诗词的语言简洁明快,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对草药的描绘和寄送来展现情感。诗人用“白术黄精远相寄”来形容友人寄送草药的情景,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来之不易。最后一句“知非象马费柔调”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评价,认为这种友谊是真挚而无私的,不同于商业交易的功利性质。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寄送草药的场景,深情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真挚。诗人苏辙通过自己的心情和对草药的赞美,传递了对友情和关怀的思考和敬意。这首诗词既具有实际的草药寄送意义,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美好追求和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岚烟紫崔嵬,波月光滉瀁。星宿悬虚篷,云雨暗逸桨。

震泽商气深,雄风驾涛浪。白鸥与苍雁,来往同簸荡。

()

海棠伎俩山茶色,未叶先花作么生。道是探春春已半,命名都不近人情。

()

万钟固知富,于性无加增。千驷虽云众,难为身重轻。

达人抱大观,不以外物婴。夷齐首阳饿,伊挚莘野耕。

()

银釭冷飐空闺影。铜壶滴得秋魂醒。欲向梦中寻。山高水又深。

水纹幽恨结。山色离愁叠。闲煞月团圞。无人共倚栏。

()
叔元不冠椎两髽,萦青绾绿如堆鸦。
{上髟下监}鬖远望毛发古,日日惟闻餐暮霞。
吾家公远更清绝,带眼不穿衣不结。
好风吹袂任飘摇,夜夜惟闻弄明月。
()
雪絮飘池点绿漪。
舞风游漾燕交飞。
阴阴庭院日迟迟。
一缕水沈香散后,半瓯新茗味回时。
()

自君之出矣,尘网暗罗帷。思君如落日,无有暂还时。

()

太初宫在函关上,一片遗基几百春。谩有狐狸来作穴,更无鸾鹤与为邻。

灵符玉检神何在,石室瑶台迹已陈。景物亦随今古异,断碑荒础雨苔新。

()

在在溪湾尽晒罾,暮天秋水碧澄澄。几家渔舍云深处,红树寒山路惯登。

()

朱楼十二阑干近。蜻蜓翼薄撩蝉鬓。石畔好潜藏。苔阴绣雀凉。

谁人花底逻。却向蔷薇躲。簌簌动南枝。红潮露一丝。

()

初过菊花天,饯送月宫仙客。丹桂拒霜浓淡,映眉间黄色。
红裙歌夜饮离觞,努力赴劲敌。惟愿捷书来到,道一声都得。

()

旅邸魂惊月在床,昨宵梦里见黄香。废城衰柳空残雪,哭断斜阳过大梁。

()

强裁尺素答相思,两目眵昏腕力疲。牵率老夫令至此,门前犹说报书迟。

()

徐郎生别一酸辛,破镜还将泪粉匀。纵使三年不言笑,祇应学得息夫人。

()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
()
圣度如天未易量,每怜孤直赦疏狂。
中伤竞发千钧弩,拂拭重登七宝床。
昔忝未归同二老,今无殉死愧三良。
鼎湖望断灵斿远,血泪才乾又数行。
()

别墅楼台俯碧湾,柳阴深处隔尘寰。主人无限登临趣,都在烟云出没间。

()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
扶母犹可免,弃君安所之。
可能共母载,忍不授君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