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浙宪任度支。宋代。邵雍。官路寻真已得真,可堪轻负洛城春。江湖想望三千里,休使乡朋想望频。
《依韵和浙宪任度支》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官路寻真已得真,
可堪轻负洛城春。
江湖想望三千里,
休使乡朋想望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心境和思考。它讲述了邵雍在官场上追求真理的旅程,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真理,而这个真理使他感到洛阳城的春天也不再沉重。他渴望江湖的自由和广阔,不希望乡朋频繁地期待他的回归。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邵雍在官场中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使用了对仗的韵律,使得整首诗音调和谐。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第一句"官路寻真已得真"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追求真理的过程,他通过经历和体验找到了真理。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邵雍在官场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见识,使他更加明白真理的价值。
第二句"可堪轻负洛城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轻松和解脱。洛城春指的是洛阳城的春天,象征着官场的繁华和荣耀。作者认为他所追求的真理使他能够轻松应对官场的一切,不再被权势和名利所困扰。
第三句"江湖想望三千里"表达了作者对江湖自由生活的向往。江湖指的是官场之外的自由世界,三千里表示宽广无边。作者希望能够远离官场的纷扰,追求更广阔的人生。
最后一句"休使乡朋想望频"表达了作者对乡朋的思念和不愿辜负他们的期待。作者希望自己不要频繁地让乡朋对他的归来抱有期待,因为他更愿意追求自己内心的真理和自由。
这首诗词通过对官场生涯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它展示了邵雍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对官场束缚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情和家乡的珍视。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迪人心的力量。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偶成。宋代。刘季孙。每过杨子宅,时醉庾公楼。黄鹄云霄志,白蘋江海流。读书非世用,种树是吾谋。自识文章贵,多寻潇洒侯。
烈帝庙。宋代。周密。英风千载后,溪上有遗祠。异鹊巢神桧,灵鼋集庙池。烟云昏古像,苔藓蚀丰碑。细把图经考,孤忠事更奇。
赠谦明上人。唐代。李中。虽寄上都眠竹寺,逸情终忆白云端。闲登钟阜林泉晚,梦去沃洲风雨寒。新试茶经煎有兴,旧婴诗病舍终难。常闻秋夕多无寐,月在高台独凭栏。
满庭芳 其一 荷花。宋代。赵长卿。竹飐斜梢,荷倾馀沥,晚风初到南池。雨收池上,高柳乱蝉嘶。冉冉莲香满院,夕阳映、红浸庭闱。凉生到,碧瓜破玉,白酒酌玻璃。思量,浮世事,枯荣辱宠,欢喜忧悲。算劳心劳力,得甚便宜。粗有田园笑傲,拣些个、朋友追随。好时景,莫教挫过,撞著醉如泥。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小桥。宋代。梅尧臣。伐桂向芳洲,跨波湾势小。时爱游人渡,游人在林杪。
王昭君辞。魏晋。石崇。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未易。默默以茍生。茍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朝华不足欢。甘为秋草幷。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哭赵叔问。宋代。叶梦得。刘氏磐石宗,略分天下半。斯文独更生,落落分族冠。探书到千古,极意在理乱。故宜萧长倩,忧国共长算。我怀崇兰君,多学真一贯。束发踵癯儒,长檠媚空案。胸中行秘书,领略能默断。埋光久不暴,玉石终自判。中年立周行,杞梓见脩干。雍容视出处,未可亟招唤。坐令护都水,不特美先汉。荷囊侍丹扆,正讶归稍缓。何为弃天闲,一往谢羁绊。黄垆闭白玉,万事风雨散。讣来为失声,涕落伤老伴。孰知锦囊心,无复银钩腕。柯山渺何许,日月忽已换。平生浑金质,反覆要熟看。至宝琢寒泓,谁能抚遗玩。尚有千字碑,临风寄长叹。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四。清代。朱彝尊。曲律昆山最后时,海盐高调教坊知。至今十棒元宵鼓,绝倒梨园弟子师。
寄赠小樊。唐代。刘禹锡。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
送李司户之官临邛。宋代。李流谦。威凤翔九霄,千百但一遇。苍蝇何所来,满盘挥不去。吾人一肝肠,未可舍跬步。掺裾辄经年,把臂速炊黍。譬如枝上花,负里得暂聚。天果何意哉,未易测其故。安得三间茅,藜苋同旦暮。秋色如行色,别语不得吐。鹤峰得佳句,尚足慰延伫。从今夜夜月,伴我照庭户。
伤举郎词。元代。刘崧。有侄有侄兮出幼齿,筋骨充紧兮目光如水。重城忽隳兮风尘起,掠尔家兮驱尔以徙。短戈挥兮白刃指,母不得将兮父不得子。拦道长号兮衣载褫,山路夜行兮泥没其趾。汝书在床兮庭有遗履,汝归何时兮而拘于彼。月光明明兮在地,鸿鹄之飞可以乘汝兮,盍归来兮故里。
约李令。宋代。晁补之。茅檐明月夜萧萧,残雪晶荧在柳条。独约城隅闲李令,一杯山芋校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