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谷吟。宋代。邵雍。农家种谷时,种禾不种莠。奈何禾未荣,而见莠先茂。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又况雨霈时,沾及恩一溜。
《种谷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农家种谷时,种禾不种莠。
奈何禾未荣,而见莠先茂。
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
又况雨霈时,沾及恩一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农家种植谷物的思考和感慨。作者以谷物(禾)和杂草(莠)为象征,描述了种植谷物时杂草生长迅猛的情景。他觉得不去除杂草会影响到禾苗的成长,也暗喻社会中的负面因素会妨碍人们的发展。
赏析:
《种谷吟》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农家种植谷物的场景,通过禾与莠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农业生产的比喻,表达了邵雍对社会道德、人性善恶等议题的关注。
诗中的"种禾不种莠"一句,强调了农家种植禾苗时应该及时清除杂草,暗喻人们在生活和社会中应当及时清除不良因素,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一句表达了作者的忧虑,提醒人们如果不及时处理负面的事物,将会妨碍正面的发展。
最后两句"又况雨霈时,沾及恩一溜"则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暗示了负面因素的蔓延和对人们的影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农业生产的景象,寓意深远地探讨了社会道德、善恶之辨以及人们在面对负面因素时的态度与行为。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读子进浙行诗轴中有二诗见寄次韵报之。宋代。赵蕃。近有平安使,新诗得尽传。深怀行役苦,更忆弟昆贤。笠水鸱夷水,荆溪玉局仙。经行如有访,小为系归船。
次陈寂丈韵三首 其三。清代。吴灏。绿换娇红可奈何,青灯影下扑飞蛾。晚凉酒散人归后,梅子黄时雨更多。
抱琴归去图。明代。唐寅。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雨鬓风。神识独游天地外,低眉宁肯谒王公。
小重山(至后一日,长兴赵宰到郡,并招归安、乌程二宰及项广文同饭)。宋代。王炎。日脚才添一线长。葭灰吹玉管,转新阳。老来添得鬓边霜。年华换,归思满沧浪。唤客对凝香。公庭凫骛散,缓行觞。何须红袖立成行。清淡好,胜似听丝簧。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宋代。释智朋。冻云垂野,掠地冲风。乾坤把定,凡圣潜踪。堪笑神光曾断臂,至今埋在雪堆中。
续感秋 其三。清代。童凤诏。翛然门巷昼常关,抱影空庐独往还。鹤唳三秋声转警,豹藏七日色逾斑。江山平远尘氛外,云雨荒唐朝暮间。闻道微霜初度处,蓼花芦叶落溪湾。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宋代。杨万里。四面花光合,一身香雾红。忽从霞绮上,跳下锦城中。
西湖梅花。清代。张廷寿。东风送过六条桥,载酒西湖意也消。十里孤山随兴到,定然好句入诗瓢。
春游诗。清代。王筠。丛兰已飞蝶,杨柳半藏鸦。物色相煎荡,微步出东家。既同翡翠翼,复如桃李花。欲以千金笑,回君流水车。
诉衷情·孤城寒角韵悠。宋代。丘处机。孤城寒角韵悠?。风送入斜阳。池塘菡萏无色,兰畹有馀香。秋日短,暮天长。月华昌。空空寂照,荡荡虚心,一片清凉。
高山引。唐代。宋之问。攀云窈窕兮上跻悬峰,长路浩浩兮此去何从。水一曲兮肠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松槚邈已远,友于何日逢。况满室兮童稚,攒众虑于心胸。天高难诉兮远负明德,却望咸京兮挥涕龙钟。
文江八景 其六 剑石晴云。明代。邹元标。当年劈石自天成,秀削芙蓉夹岸明。云护风雷时作吼,中宵隐隐似龙鸣。
秋上白帝城登白帝楼。宋代。陈昂。石壁将天压,山楼反不奇。英雄云散后,烟霭日斜时。碧涧秋光老,青林鸟梦宜。樽前多感慨,衰柳已先知。
太和绝顶赠敬美少参弟时游自太华新领部南康为匡庐主人 其四。明代。王世贞。鹅笙凤管写潺湲,豹尾熊幡簇满山。疑是茅君兄弟别,未分天上与人间。
恻恻吟 其三十八。明代。彭日贞。红拂天人出世姿,小乔明慧也如斯。可怜鲜识英雄眼,不得长随李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