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圃逢春

小圃逢春朗读

《小圃逢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随分亭栏亦弄妍,
不妨闲停酒垆边。
夜檐静透花间月,
昼户晴生竹外烟。
事到悟来全偶尔,
天教闲去岂徒然。
壶中日月长多少,
烂占风光十二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圃(花园)中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诗人通过描述栏杆、酒垆等细节,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美妙和宁静。夜晚的月光透过檐口照耀下来,白天的阳光从窗户洒进来,竹林外弥漫着轻烟,这些景象都给人带来愉悦和宁静的感受。诗人通过观察这些自然景象,领悟到人生的道理是偶然间得到的,天命安排人们有闲暇的时候,让他们去思考,这样的时光不会白白浪费。最后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用壶中的日月来比喻光阴的长短,强调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夜檐与昼户、竹外烟与花间月,构成了鲜明的景象对比,给人以美感和意境的享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领悟到人生的道理是偶尔得到的,这种思考的闲暇时光是宝贵的,值得珍惜和利用。最后两句以壶中的日月来象征时间的流转,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哲理启迪。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色,透过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人生的思考,给人以美感和哲理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园池气象明,池沼春波平。
东汇有朝势,北源无滞声。
临流好鼓瑟,待月堪浮觥。
濯足思馀绿,洗心思云清。
()

江雨夜合凉云秋,江翁骑龙上天游。玉棺沈沈土门闭,江翁只葬江头地。

江头苦篁风叶老,下有巾车往来道。相逢啼杀感恩人,泪湿斑花愁不扫。

()
小醉初消日未晡,幽窗催破紫云腴。
玉川七碗何须尔,铜碾声中睡已无。
()

斧柯新样胜珠玑,堪赞星郎染翰时。不向东垣修直疏,

即须西掖草妍词。紫光称近丹青笔,声韵宜裁锦绣诗。

()

三年屏杯酌,甚矣吾衰矣。眼中有淄渑,犹解商略此。

花酒俱来事更奇,不妨禅心絮沾泥。翠眉何时真度曲,细意烦君画蛾绿。

()

半亩之宫,点缀才经,林峦邈绵。见雪窗粉壁,皎如越纻,凉轩燠馆,碎若吴笺。

须种些蕉,再栽些竹,拍甃文鳞戏翠涟。安排巧,有蒲团棕帚,茶臼觥船。

()
我生篾拘束,萍梗堕游宦。
迟暮齿发落,归来岁已晏。
□□一纪前,罢官避谗讪。
故人为买地,诛茅偃岩涧。
()

拨剌金鳞竞跃渊,决非明月载空船。有鱼不供行人买,莫是渔翁不爱钱。

()
年来疏散任清贫,藜杖荷衣白葛巾。
傍竹看山行怕晚,对花临水坐伤春。
拟将兰棹为渔父,来访桃源避世人。
回首仙踪无处觅,东风吹绿半江摐。
()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寒气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

昔年南去入梅关,今出梅关又北还。瘴疠偶然全朽骨,梅花不必笑衰颜。

泉探卓锡寒松底,碑读荒祠荔子间。更立西风凝望久,五云飞处是钟山。

()
福艺俱全不可逃,无能无福谩徒劳。
福微艺广终须贵,靠福无能久不高。
()
扬鞭迤逦历乡邦,留得清名处处香。
六邑春风浓似酒,一轮秋月冷於霜。
苏回民瘼宦情好,听徹鹃声归兴忙。
满路溪山无限好,只应裁剪入词章。
()
薄日烘云影,轻风溅浪花。
数峰排绝岸,一雁落平沙。
冉冉寒生袖,悠悠梦到家。
前村谁有酒,试遣小童赊。
()
仲春告言归,道次古长葛。
水穷既舍舟,仅具始脂辖。
南登高原望,天宇莽庨豁。
溱冀澹无波,芣騩森相轧。
()

昔在五陵时,年少心亦壮。尝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东走到营州,投身似边将。一朝去乡国,十载履亭障。

()

我昔弄月沅湘浦,灵妃飘风鬼洒雨。遥看江上数峰青,宝瑟如闻心更苦。

春风小落前江家,高开玉烛烧残花。青蛾何处不相待,北堂一曲空琵琶。

()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