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中书李礼部同宿囊山三首。宋代。刘克庄。二妙相从寂寞滨,山灵怪有此嘉宾。作桑下梦才三宿,比橘中翁少一人。剪截锦机输子巧,分张宝藏拔予贫。临歧但祝俱黄发,莫把华簪换角巾。
《与林中书李礼部同宿囊山三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妙相从寂寞滨,
山灵怪有此嘉宾。
作桑下梦才三宿,
比橘中翁少一人。
剪截锦机输子巧,
分张宝藏拔予贫。
临歧但祝俱黄发,
莫把华簪换角巾。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林中书李礼部在囊山共同宿泊的情景。诗人称呼李礼部为"二妙",并表示他们一同来到这个幽静的滨水之地,山灵怪物也因为有了李礼部这个贵客而欢喜。诗人接着提到自己曾在桑树下作了三天的梦,与比橘村的老翁相比,只是多了一个人。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李礼部的赞美。他说李礼部善于剪裁织锦,输送布匹的技巧高超,而且慷慨地与他分享了自己的宝藏,从而帮助了他摆脱了贫穷的困境。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礼部的敬仰之情,他祝愿李礼部白发皆黄,希望李礼部不要把华丽的头饰换成普通的角巾。
赏析:
这首诗以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刘克庄对李礼部的敬佩之情。诗中使用了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对朋友的赞美。诗人将林中书李礼部比作"二妙",显示出他的崇敬之情。通过描写囊山的静谧和山灵怪物的喜悦,诗人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诗中提到了桑树下的梦境,这可能是诗人借以表达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诗人赞美李礼部的技艺和慷慨,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最后两句寓意深远,表达了对李礼部的祝福和提醒,希望他不要因权势显赫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品德。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展现了作者对友谊和人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价值观念。它既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又传达了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具有一定的艺术和人文价值。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阚峰普济寺。明代。钱希言。阚公山绕阚公湖,舍宅年犹记赤乌。寂寂寺门霜叶里,水禽飞上石浮屠。
送贾教授伟满罢东归。宋代。王之道。妙年才气擅超群,试吏来司泮水芹。行矣玉堂应召直,忍将风袂与君分。
正月十五夜灯花大开作。明代。刘基。灯花如营红且绿,灯花有意怜幽独。夜寒衾冷漏声迟,卧看琼枝绽金粟。凉蟾入户四壁空,地炉宿火天无风。祥烟抱日丽碧落,骊龙吐珠歊紫虹。人言此花专报喜,劳生短发丝垂耳。无望之福非所希,无事恼怀吾足矣。呼童添油引良夜,九衢灯月光相射。漫沽浊酒饷离魂,岂必忘忧惟树萱。
吴大帝庙。宋代。曾极。曾将一剑定全吴,斗大祠庭泣楚巫。故国神游应抚掌,芦花枫叶几年无。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其三。宋代。张镃。才晴便是看花时,不觉飘香已满枝。小道山翁如具眼,绿阴初试更相宜。
挽王知县。宋代。释绍昙。东晋风流继令名,家传真本换鹅经。廉勤自得官中趣,贫节亲书座右铭。民感庥仁忘赴壑,子明诗礼为趋庭。疾风谁料摧梁木,猿鹤悲鸣不忍听。
南乡子 游洪山寺。元代。姚燧。良月大洪山。枫叶青青柏叶殷。一树桃花修竹里,天悭。连见春风一岁闲。争挽插云鬟。日暮金鞍未拟还。偏与歌姝相照,朱颜。应笑诗人两
春晓曲。宋代。胡斗南。人生处处伤怀抱。把酒劝君君莫笑。少年时日已无多,欢乐光阴常苦少。重阳已过秋园了。月已不明花又老。今朝对酒且高歌,犹有黄花堪醉倒。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魏晋。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踏莎行·元夕。宋代。毛滂。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唐代。皎然。大厦资多士,抡材得豫章。清门推问望,早岁骋康庄。作用方开物,声名久擅场。丹延分塞郡,宿昔领戎行。始驭屏星乘,旋阴蔽茀棠。朝端瞻鹗立,关右仰鹰扬。威令兼宁朔,英声重护羌。三军成父子,杂虏避封疆。身执金吾贵,时遭宝运昌。雍容持汉槊,肃穆卫周堂。排难知臣节,攻疑定国章。一言明大义,千载揖休光。践职勋庸列,修躬志行彰。优游应慕陆,止足定师张。中扆怀殊政,南州伫小康。仁为桂江雨,威是柏台霜。謇谔言无隐,公忠祸不防。谴深辞紫禁,恩在副朱方。切玉锋休淬,垂天翅罢翔。论文征贾马,述隐许求羊。肘后看金碧,腰间笑水苍。诗题白羽扇,酒挈绿油囊。旷达机何有,深沈器莫量。时应登古寺,佳趣在春冈。止水平香砌,鲜云满石床。山情何寂乐,尘世自飞扬。已遇炉峰社,还思缉蕙房。外心亲地主,内学事空王。花会宜春浅,禅游喜夜凉。高明依月境,萧散蹑庭芳。得道殊秦佚,隳名似楚狂。馀生于此足,不欲返韶阳。
题画 其三。清代。戴梓。山色屹遥青,幽栖倚翠屏。鸟声纷睍睆,水气荡空灵。人老居诗伯,名高任酒星。清流容浣濯,何处问沧溟。
书怀 其一。清代。李联琇。鸡鸣太白高,人事迫人起。晨钟敲一声,兹为忧患始。我生鲜营扰,百虑皆芟除。能使终日心,长如未晓初。
甲辰九月五日迎司马兰亭过蔡廷章宿 其一。明代。顾清。岸侧野花香拂棹,竹间细水暗通船。尘中已觉俱成梦,幽处真疑别有天。红敛江村寒映日,翠浮沙市晚生烟。平生不为耽幽兴,容易那能到辋川。
寄东蜀幕中友。唐代。李洞。官亭池碧海榴殷,遥想清才倚画栏。柳絮涨天笼地暖,角声经雨透云寒。晓侵台座香烟湿,夜草军书蜡炬干。为话门人吟太苦,风摧兰秀一枝残。
答杨浩。宋代。刘克庄。往前曾爱铭文嘱,老病安知拟议差。柏下人埋将宿草,管城子秃已无花。自惭吾匪三长史,谁误君寻五作家。今代李邕领袖手,往来碑版不须嗟。
好事近。清代。纳兰性德。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题画四首 其三 薄媚。南北朝。王寂。深知岁不利西行,郑六其如誓死生。异类犹能保终始,秦楼风月却无情。
浪淘沙 钱南金疾作代简问讯。元代。邵亨贞。秋意满平芜。梦绕*鲈。一江烟水雁来初。昨夜西风吹杜若,渺渺愁予。人隔楚天隅。相望踌蹰。想应多病故人疏。门巷凄凉谁买赋,瘦也相
夜听雁诗。南北朝。萧子范。天月广庭辉,游雁犯霜飞。连翩辞朔气,嘹泪独南归。夜长寒复静,灯光暧欲微。凄凄不可听,何况触愁机。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五绝)。明代。刘基。越溪清水淬干将,鬼魅惊啼畏夜光。不共铅刀争利钝,何妨玉匣且深藏。
过谢氏旧宅。明代。许穆。旧日繁华散晓烟,尚余甲第淀湖边。春风舞榭空罗绮,夜月楼台歇管弦。鹤唳华亭云杳杳,莺啼金谷草芊芊。谁怜门下伤心客,一度登临一惘然。
十二月初六日出郊途只值雪偶成小律诗。宋代。杜范。宦尘役役走长涂,岁晚离家只自吁。风入破舆寒彻骨,雪穿疎幌秘沾须。横陈瑞色今如许,定似丰年可大书。州县徒劳何敢惮,万家温饱即吾庐。
散怀。宋代。陆游。少年已遂遯山林,何况霜毛两鬓侵。习气尚存诗入梦,病根未去药关心。猿知秋近啼先苦,鹤阅年多顶渐深。不忍顿疏风月在,麤能扶杖即登临。
旅馆夜成。清代。黄景仁。斜月阴阴下曲廊,燕眠蝠掠共虚堂。床头听剑铮成响,廉底看星作有芒。绿酒无缘消块垒,青山何处葬文章?待和烛跋些须语,又恐添渠泪一行。
金盏倒垂莲(牡丹)。宋代。曹勋。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禁御浩荡,天香巧随天步。群仙倚春似语。遮丽日、更著轻罗深护。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春郊即景 其三。清代。林占梅。啁啾村学草堂前,咕哔声中一叟眠。赤脚蒙童三五个,案头犹倚牧牛鞭。
得小圃城南用渊明归田园居韵六首 其四。宋代。程俱。馀生甚穷独,四海谁与娱。故乡道脩阻,宛在太末墟。向来亲仁意,正拟城南居。乌衣丈人行,玉树珊瑚株。所冀邻里间,徜徉从所如。如何漳滨卧,使我恨有馀。会当悟杯蛇,灵府静以虚。且复陪杖屦,敢言通有无。
山行。宋代。叶茵。未了行春债,因哦遣兴诗。寒多啼鸟噤,路滑蹇驴迟。久雨红辞树,深林绿授枝。惊心衰朽日,容易过花时。
病痁 其一。元代。张翥。肉黄皮皱发毛枯,一病支离困壮夫。痛要小奴搥臂膝,冷寻破帽聚头颅。邻翁教诵禳灾咒,道士来书禁疟符。车辙马蹄劳客问,药囊糜椀乏吾须。
赓刘自昭出郊佳什。宋代。吴潜。倦听衙官报两衙,出门山水即吾家。浅深碧绿湖田稻,浓淡红黄野岸花。草草人生知有限,悠悠客恨自无涯。凉颸特为驱袢暑,白鸟青天万里赊。
晏斋余自名也故常以榜自随乃以名厅事之东偏。宋代。赵蕃。此地何因著此君,藉之除扫簿书纷。山中为尔曾成隐,回首悠悠空暮云。
寄庐陵梁德刚归自楚。明代。罗伦。天上人间第一家,善声今已著中华。元龙湖海归来日,洞里东风醉紫霞。
酹江月(石头城)。宋代。杜旟。江山如此,是天开万古,东南王气。一自髯孙横短策,坐使英雄鹊起。玉树声消,金莲影散,多少伤心事。千年辽鹤,并疑城郭非是。当日万驷云屯,潮生潮落处,石头孤峙。人笑褚渊今齿冷,只有袁公不死。斜日荒烟,神州何在,欲堕新亭泪。元龙老矣,世间何限馀子。
津亭折柳,正秋光如画。绕路黄花拥朝马。叹市槐景淡,池藻波寒,分明是、三载春风难舍。
军峰天际碧,云隔空同,无奈相思月明夜。薇药早催人,应占先春,休如我、醉卧水边林下。待来岁、今时庆除书,绣锦映宫花,玉京随驾。
洞仙歌(大德壬寅秋送刘春谷学正)。宋代。刘埙。津亭折柳,正秋光如画。绕路黄花拥朝马。叹市槐景淡,池藻波寒,分明是、三载春风难舍。军峰天际碧,云隔空同,无奈相思月明夜。薇药早催人,应占先春,休如我、醉卧水边林下。待来岁、今时庆除书,绣锦映宫花,玉京随驾。
喜雨歌。宋代。吴潜。南州六月天不雨,千里川原成赤土。禾黍盈畴强半枯,桔槹遍野民劳苦。望云仰见日在天,旱魃肆虐如焚煎。冯夷匿渊恐波竭,夸娥走海愁山然。天外悠然片云起,倏忽走腾八埏里。猛风惊电白昼昏,霹雳一声蛟蜃起。马上谁把天瓢倾,须臾陆地波涛生。禾黍芃芃复故秀,群黎载道生欢声。秋来尚见时丰阜,会须售粲三钱斗。官家燮理当有人,太史还看书大有。
云门俱字。宋代。释重顯。百草头,何太极,重与禅徒下锥刺。云门俱字好参详,雪峰辊毬亦端的。黛非青兮蓝一色,辰锦砂兮敢言赤。紫罗帐里有真珠,曹溪路上生荆棘。还会麽,此时若不究根源,直向当来问弥勒。
病起山居日有幽事戏作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鹤骨龟肠欲不禁,扶衰初喜罢呻吟。盆山冰释书窗暖,药灶香浓道院深。笔健乍临新获帖,手生重理旧传琴。闭门局促还堪恨,云海何时豁此心。
贺新郎。宋代。刘学箕。已,用辛稼轩金缕词韵述怀。此词盖鹭鸶林寄陈同甫者,韵险甚。稼轩自和凡三篇,语意俱到。捧心效颦,辄不自揆,同志毋以其迂而废其言往事何堪说。念人生、消磨寒暑,漫营裘葛。少日功名频看镜,绿鬓__未雪。渐老矣、愁生华发。国耻家仇何年报,痛伤神、遥望关河月。悲愤积,付湘瑟。人生未可随时别。守忠诚、不替天意,自能符合。误国诸人今何在,回首怨深次骨。叹南北、久成离绝。中夜闻鸡狂起舞,袖青蛇、戛击光磨铁。三太息,眦空裂。
述妇病怀 其七。明代。王彦泓。一勺清浆价一金,驻颜难恃紫团参。头花臂钏看看尽,卖到当年结发簪。
石门陂留辞从叔谟。唐代。贾岛。幽鸟飞不远,此行千里间。寒冲陂水雾,醉下菊花山。有耻长为客,无成又入关。何时临涧柳,吾党共来攀。
题山宫法安院。宋代。章得象。路入青青数里松,上方楼阁一重重。千寻练挂双流瀑,六曲屏开四面峰。幽鹭独翘藏翠竹,啼猿相对答疏钟。留连不忍催归骑,回首斜阳烟雾浓。山家门径锁寒松,更向烟萝第几重。幽鸟啼花归旧谷,应龙飞雨过前峰。分持皂盖歌千骑。入冠黄扉禄万钟。一见高吟重兴感,清名长在木阴浓。
送杨充老。宋代。李处权。蚤接君家伯仲贤,笑谈吹断各风烟。人生俱是梦中事,归计却须沙上田。悔有论心三尺喙,恨无糊口一囊钱。他时局罢樵柯烂,小道谁知亦有仙。
送大司寇顾华玉献绩北上。明代。皇甫汸。名疏玉扆已多年,身历南台未是迁。约法独持三尺重,生民奚止数千全。袖中启事人稀见,囊里刑书手自编。圣主久怀求旧意,满朝谁在绛侯先。
书湘阴驿壁。宋代。廖行之。舍舟湖头烟水昏,假榻邮传犹柴门。可能濁酒浇客吻,莫厌明月撩诗魂。
送王侍御赴宣城(一作赴越城令)。唐代。许棠。戴豸却驱鸡,东南上句溪。路过金谷口,帆转石城西。水树连天暗,山禽绕郡啼。江人谙旧化,那复俟招携。
送吴秀士回延平。明代。范嵩。治城烟柳绾行旌,聚首无几又送行。黄叶翻风秋正爽,红蕖浥露气偏清。云津水涨看龙化,桂籍香浮听鹿鸣。征骑騑騑随雁远,送君无限故乡情。
报师恩 藏头 拆起云字。金朝。王哲。言云语莫听闻。眼味香不属君。内减除人我相,前无有死生分。圭和合凭三照,水焚烧按九雯。又武平清净出,头临月弄祥云。
陈弥高惠诗次韵言谢一首。宋代。王阮。南来日日访人才,始得清诗副所怀。我计已成桴入浮,君行初似橘逾淮。十年旅梦思乘兴,千里征尘忽及阶。见说又为勋业去,独能无意侣洪崖。
江上偶谒什上人。宋代。释绍嵩。在路日已久,此心谁与论。一言知具眼,万里独消魂。辍棹丹枫蒲,扶筇白水村。纵情犹未已,吟扣野僧门。
西江月(长安秋夜与诸君饮,分题作)。宋代。毛滂。雨后夹衣初冷,霜前细菊浑斑。觚棱清月绣团环。万里长安秋晚。槽下内家玉滴,盘中江国金丸。春容著面作微殷。烛影红摇醉眼。
庵中独居感怀。宋代。陆游。无钱溪女亦留鱼,有雨东家每借驴。藜粥数匙晨压药,松肪一碗夜观书。黄紬被暖闲无厌,白布衫长乐有余。南陌东阡春事动,放翁作计未全疏。
十月二十四日早始见雪登白云台闲望乱道走书。宋代。富弼。 气候随时应,初寒雪已盈。乾坤一色白,山水云重清。是处人烟合,无穷鸟雀惊。忻然不成下,连把玉罍倾。
杂兴十首 其四 镇国寺。元代。赵秉文。灵鹫飞来处处尊,绿云细路络城根。百年楼殿倚天末,万井风烟当寺门。五月微凉清佛界,六时豪吹动祗园。四山放入无多力,乞与西南构一轩。
沁园春。唐代。无名氏。明月呈规,祥烟非雾,载符梦铃。记前时已庆,人间鸑鷟,今番再见,天上麒麟。知是于门,功标紫府,夜半仙官敕五丁。亲送与,向君家作个,难弟难兄。绝奇不数徐卿。看他日名登千佛经。正翁翁矍铄,婆婆老福,薰修觉海,结果初成。自愧空词,不酬杯水,汤饼难充堂上宾。无功也,这犀钱玉果,敢望平分。
送邓梅仲归五羊。明代。卢龙云。摇落秋山木叶飞,临江一棹送将归。窗闻旅雁生乡思,帆挂寒流带夕晖。拂剑星霜成岁月,挥毫风物尽郊畿。重来会有图南翼,握手应知愿不违。
试院中读黄鲁直和冕仲考进士之作依韵赋之。明代。祁顺。国家构明堂,匠士贮群木。而况求贤才,所重在科目。南宫集多士,文字数千束。儒臣明藻鉴,奉诏司校读。十人共昨夕,接座联灯烛。淘沙拣精金,剖石搜美玉。心思无怠遑,目力费重复。满场耀兵甲,战胜如剖竹。盈箱积缣练,轻素窘边幅。我本甲科人,弱矢挂正鹄。身逢明盛时,大雅歌棫朴。一官愧无补,徒食太仓粟。兹来获同事,有幸蒙齿录。初心期不负,古道岂难复。勉哉持寸公,庶以竭庸碌。
入东经诸暨县下浙江。南北朝。何逊。疲身不自量,温腹无恒拟。未能守封植,何能固廉耻。一经可人言,三冬徒戏尔。虚信苍苍色,未究冥冥理。得彼既宜然,失之良有以。常言厌四壁,自觉轻千里。日夕聊望远,山川空信美。归飞天际没,云雾江边起。安邑乏主人,临卬多客子。乡乡自风俗,处处皆城市。所见无故人,含意终何已。
雨后集诸子。明代。王宠。雨声催木叶,秋序迫茱萸。林吼风传谷,山蒸云起湖。客题幽涧竹,人老故山芜。不尽穷途恨,狂歌击唾壶。
池莲初著数花。宋代。周紫芝。数枝临水见纤娥,新采红蓝染袜罗。传语薰风莫吹去,且容留眼看微波。
为章道祖颇及葛藤·沧浪亭。宋代。葛立方。沧浪亭下水连溪,影倒虚檐凤翅齐。白小牵风动晨镜,碧圆着雨响秋鼙。鱼舟点点依苹渚,雁齿依依跨柳堤。旧日沧浪元不变,何妨居士为全提。
狱中集古十六首 东岩同扉 其十。明代。韩邦奇。献纳青云际,狂言非至公。何由返初服,美酒沽新丰。
送云太虚禅师住台州报恩寺。宋代。释行海。高卧北山长懒出,忽辞猿鹤上扁舟。此行为道无荣念,相送于人有别愁。峰顶凉宵明月上,门前终日大江流。东南一路多奇观,寒拾诸公尽旧游。
同允兆诸子夜集赵相国斋中得山字。明代。胡应麟。间气钟名岳,颓龄睹盛颜。青霞流碣石,紫雾照函关。赠枣安期狎,偷桃曼倩閒。调羹当北极,置酒傍南山。后院罗丝竹,中亭集佩环。百僚趋馆阁,九列候朝班。省问皇情渥,讴歌相业娴。飞鸾驯竹下,舞鹤啸花间。赐履来中禁,悬壶得大还。煌煌海筹屋,遐算邈难攀。
为人妾思诗二首 其一。南北朝。何逊。魂销形已去,钗落犹依枕。欲去泪无眦,不看悲复甚。
成化癸夘冬至谒陵与李宾之学士联句二十首 其五 刘谏议祠旧在学东谈本彝府尹移奉于此。明代。程敏政。谏议高名此地存,一
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唐代。杜甫。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然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别离经死地,披写忽登台。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留连春夜舞,泪落强裴回。
张牧迁淮相国与诸君会饯山园感赠四绝 其三。明代。王世贞。缥缈楼头玉万家,使君曾此泛流霞。莫言鸿爪须臾事,幽谷犹残琪树花。
游玄妙观。明代。黎民表。为爱仙居隔市廛,星君台上共谈玄。坐来海水成清浅,归去人间阅岁年。竹院晚凉金碎琐,石幢秋净玉婵娟。追游拟受长生诀,不用遗文说五千。
池阳四咏。宋代。周必大。君葺城楼望九峰,我能遍踏九芙蓉。飞云卷雨输贤守,透月穿天乞老农。
偈颂五首。宋代。释印肃。南山北岭如父母,张三李四皆佛祖。随时只个无著相,许你住山一鈯斧。
中梁山寺。宋代。文同。烟峦彩翠霜林红,层楼复阁云雾中。襟怀太爽睡不得,一夜满山铃铎风。
点绛唇。元代。刘秉忠。客梦初惊,雪晴风冷千山晓。塞烟沙草。又上邮亭道。石窟萝龛,为我君应扫。何时到。放怀吟啸。相伴山间老。
阮郎归。清代。李慈铭。陌头长忆踏青期,缃裙春草齐。钿车停处夕阳低,鹧鸪金绣衣。瑶笛趁,翠罂携,风光归路迷。门前花落又成蹊,谁家郎马蹄。
近会同年赏芍药尝樱桃杨谨仲教授有诗次韵为。宋代。周必大。清晨自扫落花厅,小瓮亲篘竹叶青。簪盍同时过陋巷,胪传相与记彤庭。阶翻红叶曾重见,敕赐朱樱亦屡经。老去飘零无此梦,诗来有吟有余馨。
送遇贞师归四明山。宋代。释智圆。吟馀江上别,一锡寄扁舟。远度浮残照,千峰指旧游。疏钟沈杳霭,群木落高秋。莫负重来约,禅心本自由。
鸬鹚曲。元代。刘崧。芦花断港腥风起,鸬鹚船来泊沙嘴。联翩满艓黑如云,载入寒江猎潭水。渔家自来养鸬鹚,不畜网罟兼缗丝。年深驯狎识情性,举手呼名相应随。船头鸣榔杂喧閧,黔喙玄裳歘飞哢。乱石深掀锦鬣翻,惊波暗掣金鳞动。忽然抛掷向空中,衔戴巨鱼争力雄。渔郎惊救誇敏捷,承络叉挺无遗功。小鱼倒吞森似束,终然入口不到腹。充胡塞吭却归飞,吐向蓬窗动盈斛。欢呼携负入城府,委玉倾银贱于土。饱同水鸟沙上眠,醉共海鸥月中舞。雌雄生小常相依,得食后人偏得肥。杨柳矶头时聚立,桃花潭上却翻飞。往年布种沔湖里,近日船中亦生子。不惜今年教养成,死时却葬沙头地。我怜此鸟义且驯,供养渔家秋复春。鸟中岂无鹈鸪与白鹭,一饱贪馋便飞去,形貌虽奇焉足数。
三山对月,怀山寿。元代。范梈。豫章千里月,渐解向天高。安得山儿慧?能知海客劳。榕城咽韵鼓,竹馆净香醪。何日书帷下?清辉映凤毛。
谢人见和前篇二首。宋代。苏轼。已分酒杯欺浅懦,敢将诗律斗深严。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败履尚存东郭足,飞花又舞谪仙檐。书生事业真堪笑,忍冻孤吟笔退尖。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带随车。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寒鱼渐可叉。
惜花。唐代。陆龟蒙。人寿期满百,花开唯一春。其间风雨至,旦夕旋为尘。若使花解愁,愁于看花人。
秋怀 其五。明代。何乔新。方塘澹无波,风起蹙文縠。亭亭芙蓉花,秾艳照晴绿。顾兹摇落时,蘋蓼纷在目。岂知窈窕姿,寂寞寒江曲。想应厌纷华,寄此媚幽独。我来当秒秋,临风挹寒馥。但忧芳岁晏,月白霜华肃。
喜二弟侍亲将至京师书多言二弟为县之美。宋代。曾巩。嗟予怀抱徒蠢蠢,二弟胸中何落落。政如鲁卫各驰骋,文似机云饱磨琢。坐曹风义动江淮,为县声名到京洛。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我于两处抱饥渴,恨寄一官如束缚。周南留滞勿复论,平陆可来无厌数。慈亲况不倦行役,官长幸复宽期约。似闻笑语已仿佛,想见追随先踊跃。共眠布被取温暖,同举菜羹甘淡薄。山花得折随好丑,村酒可醉无清浊。屈伸有命更勿疑,细故偶然皆可略。春风为子送帆樯,速放船头来此泊。
忆江南 其三。清代。关锳。长相忆,欲写锦书迟。几个伤心眠又减,一春无病瘦难医。欲说又瞒伊。
次韵苏守金橘。宋代。陈棣。孤根移植自秋山,长养潜私刺史天。青女染成金色浅,冯夷剖出蚌胎圆。惭非甘吉曾同传,耻与杨卢议并肩。况有词章传乐府,佳名从此入新编。
怀张似之。元代。仇远。少日登山屐,中年上水船。黄花犹自绿,白发若为玄。但觉杯行速,那知帽影偏。南峰深秀处,回首重潸然。
周祀方泽歌四首 其四 皇夏。南北朝。庾信。司筵撤席,掌礼移次。回顾封坛,恭临坎位。瘗玉埋俎,藏芬敛气。是曰就幽,成斯地意。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 其四。南北朝。鲍照。种橘南池上,种杏北池中。池北既少露,池南又多风。早寒逼晚岁,衰恨满秋容。湘滨有灵鸟,其字曰鸣鸿。一挹缯缴痛,长别远无双。
题北园十五首 其九。明代。曹于汴。累累高冢傍河涯,古碣苔封半欲欹。惟是银珰曾不拜,百年处处口为碑。
题马道士画。元代。陈旅。江上群山翠作堆,人家门槛对江开。小楼应有凭阑者,天远归帆似不来。
对雨怀竹素园。元代。周砥。几回竹素园中醉,那复题诗共绕阑。花落碧梧金井冷,去年风雨别尤难。
相和歌辞。乌夜啼。唐代。杨巨源。可怜杨叶复杨花,雪净烟深碧玉家。乌栖不定枝条弱,城头夜半声哑哑。浮萍摇荡门前水,任罥芙蓉莫堕沙。
大涤洞天留题。宋代。赵观复。不作翠蛟诗,独赋上池水。凿开自渊源,鉴观湛然止。岂惟白心事,且似明□底。松风生晚清,暑夜看晨起。二瓢饷内热,透彻□若髓。汇流接山腰,放溜达润尾。当其保持盈,一丈若纵侈。□轮争道来,三板拥清泚。飞帘从天下,众吼乱石里。溅珠忽寻丈,洒面寸尺咫。恭惟坡仙翁,学道老不已。每言杭有缘,来往即乡里。自题九锁篇,景物相刃靡。亲闻众妙玄,金丹起人死。新名揭亭户,空翠冷栏几。易求水之形,难造水之理。与君论源流,或者未剧此。
诉衷情。清代。吴藻。红衾香冷隔宵和。晓日淡帘波。睡起记他蝶板,一一点莺歌。晴未稳,雨新过。落花多。问春无语,遣春不去,奈此春何。
峨眉真人陈图南真赞。宋代。黄庭坚。一藤出山,来正人纪。见艺祖太宗,曰天下定矣。如月在天,去来无疵。巍巍颀颀,为帝王师。圣哲肺腑,天人眉目。三峰遶宅,岁晚松菊。
蜀王江汉朝宗图。明代。释宗泐。江之水,出岷山,汉之水,出嶓冢,万古波涛坤轴动。荆州东下汇流长,江汉朝宗名益重。大哉金陵天子都,万方臣子争奔趋。有如百川到溟渤,混茫无际涵空虚。贤王受命封蜀土,忠孝为藩奉君父。大峨遥挹北辰高,保障西南天一柱。江之永,汉之广,蘼芜绿草年年长。谁知派自天潢分,天潢近在青冥上。
金丹诗诀 其六十四。宋代。陈楠。醉倒酣眠梦熟时,满船载宝过曹溪。一才识破丹基处,放去收来绝在伊。
东王公哀十首 其三。明代。李江。列缺光芒五夜中,英魂缥缈梦何穷。夫君客路燕京北,荆妇闺门丽水东。笑语化成为血泪,恩情藏却在心胸。天荒地老无穷处,列缺光芒五夜中。
破阵子 关山道中。明代。宋琬。拔地千盘深黑,插天一线青冥。行旅远从鱼贯入,樵牧深穿虎穴行,高高秋月明。半紫半红山树,如歌如哭泉声。六月阴崖残雪在,千骑宵征画角清,丹青似李成。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宋代。释法薰。九夏安居毕,布袋结头开。衲僧无定度,南岳与天台。中路{上祝下土}著脚指头,方知南山一夏不辜负你。
寄赠竹隐李聘君。宋代。李昴英。圆沙有此隐君子,短褐枯筇自一丘。安乐窝中宽宇宙,逍遥游处眇公侯。逢人皆喜一无忤,於世何求百不忧。种德已深天必报,大儿玉立最清修。
春日寄乡友。南北朝。王僧孺。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何时不悯默,是日最思君。
江神子。明代。焦竑。西风吹袂弄新晴,月笼明,小梅横。席上孤琴、又作断肠声。人去青山衰草里,凭谁共,绕花行。强拈彩笔赋离情,忆平生,到深更。欲写年来、意思苦难成。但把深杯留客醉,知何日,笑相迎。
别方万里 其一。宋代。汪梦斗。异乡成邂逅,却是受恩深。白雪千丝发,青山一掬心。梦残横老泪,悲极辄高吟。此意都相似,钟期合铸金。
送浮屠道郭云游。宋代。王之道。何必袁州去,尘尘小释迦。一筇非外物,四海即吾家。晓色霜还重,秋容菊正华。此行良不恶,冬笋已排牙。
题燕山僧寺壁。宋代。赵佶。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送真景元直院将漕江东。宋代。徐侨。忧国诚如此,忧民事可知。政苛纷蠹螫,官墨厌膏脂。谁谓长城在,不扶元气衰。天颜还咫尺,时听远猷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