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河阳签判富彦国

寄河阳签判富彦国朗读

《寄河阳签判富彦国》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籍籍名方远,
人知第一流。
翻同贵公子,
来事外诸侯。
地险长河急,
天高画角秋。
仲宣应自乐,
宁复赋登楼。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自豪和自信的口吻,寄托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地位的自豪感。诗中描述了梅尧臣自己的名声远播,被人们公认为第一流的才子。他自比贵公子,与其他贵族子弟相提并论。诗人描绘了河阳的地势险峻,长河湍急,秋天的天空高远,画角声声,而他却无忧无虑地自娱自乐,并不再写登楼赋诗。

赏析:
这首诗以自我吹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地位的自信和骄傲。他以名声远播、人知第一流自居,自比贵公子,与其他贵族子弟齐名。这种自豪感和自信心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对社会地位的认同。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地势险峻、长河湍急、秋天的天空高远和画角声声等景象,与自己的无忧无虑形成对比,表达了他的自得和洒脱。他不再写登楼赋诗,表明他已经在文学创作上达到了一种满足和归宿感,可以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位才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表达了他洒脱从容的生活态度。它通过对自我的赞美和对外界景物的描绘,构建了一种自得和宁静的氛围,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每忆匡庐费远寻,今朝信马恣登临。江湖日夜浮天地,吴楚风烟变古今。

人爱秋声诗味淡,云移山影酒杯深。兴浓不觉归来晚,一任靓□吹客襟。

()

时清道合出尘埃,清苦为诗不仗媒。今日桂枝平折得,

几年春色并将来。势扶九万风初极,名到三山花正开。

()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

山人住山如山禽,闻声能识阴与晴。今朝不闻一鸟语,寂静更觉茅檐深。

拥褐高眠意殊得,人事那愁随日出。隔箔银镫澹欲无,蕴火铜瓶晓犹热。

()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

吾有沧州兴,兼闻贝锦诗。秋风轻棹发,期月省郎辞。

夜织看星转,春耕候雨施。何如群智里,忧苦意长疲。

()

綵架清阴接凤楼,分班左右各朋俦。就中最得抛梭便,不碍珠门紫绣毬。

()

为喜双凫舄,将临九鲤乡。民贫嗟辙涸,吏横正鸱张。

谁与催贤令,速来仁一方。茅檐茨屋下,延颈望春阳。

()

抽还手版,受用处、十分轻省。便衣翦家机,饭炊躬稼,且免支移系省。帝悯龙钟蠲朝谒,予长假、毋烦申省。笑木石虚斋,暮年忺做,端明提省。
闲冷。橐金散尽,书筒来省。有小小楼儿,看山待月,绝胜崔公望省。两鹤随轩,一奴负锸,此外诸余从省。把一身本末,绿章奏过,泰玄都省。

()
竹杖轻携离婺女,云衣高卷上仙霞。
五湖四海休云别,南北东西六一家。
()
犹矿出金,如铅出银。
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

未茨山宇趣储材,屐齿怜穿称意苔。础石润时云气动,茶烟凝处雨声来。

蚕家次第三眠柳,江国凄凉五月梅。电脚未收雷殷殷,老农争不笑颜开。

()

悟彻梨分,常清常净新营构。神添秀。食其真母。展出拿星手。从此收心,磨琢慵开口。通前后。始知元旧。参从风仙走。

()

香火荧煌照翠微,古祠犹在旧城非。残碑蚀土高三尺,老树凌霜大十围。

只手谁扶红日上,寸心曾绕白云飞。偶来未及椒浆奠,回首青山带落晖。

()

和气欲超升。寒色沈凝。清凉内爽亦能腾。却被外炎相伏定。

春冷秋蒸。

()
琐琐饥年事,骎骎谷价高。
人将委沟壑,谁肯发仓厫。
涸沼鱼枯死,荒村犬饿号。
与人同一饱,安得米千艘。
()

渺渺长流自古今,凭高凝眸几回深。欲知最上源头处,只在工夫着意寻。

()
黄度
江家旧宅枕溪头,谁向溪湾著小楼。
无奈当年亡国恨,潮生潮落几时休。
()

嫩寒清晓欲留春,睡足山中乐事新。珠玉等闲无胫至,风流全付茂陵人。

()
黄菊开时伤聚散。
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
重见金英人未见。
相思一夜天涯远。
()

君家有鹤舟,泛泛江中流。停桡丹凤山,鼓枻紫麟洲。

欲济沈溺人,撑到凤池头。世事不可意,归棹难久留。

()

白鸥将野棹,荡漾波光冷。木落秋气多,孤篷逗霜影。

()
韶华九十恰平分,过化中存一点神。
草脱烧痕非入色,梅收花事又新人。
正襟危坐三灵会,拥鼻长谣万象宾。
酬答风光惟办此,可能春梦到天津。
()

槐柳官路傍,华屋如栉比。
鸟革及翚飞,丹青光照地。
悬额俱生祠,各有丰碑记。

()
尘蒙虚壁冷萧萧,未厌家风太寂寥。
门外依前积深雪,不知谁肯立齐腰。
()

风暖云屏,春深翠幄,博山香篆沉沉。恁春光一霎,愁入离亭。

可奈韶华飞度,西风紧、又做秋声。江天远,微茫梁月,约住离魂。

()

朝朝出阳谷,夜夜入虞渊。
且看乌轮转,休论蚁磨旋。

()

先生宋代名臣裔,簪绂蝉联辉奕世。潜心力学绍前闻,硕望清才更谁似。

一自英年领荐书,骞腾独步青云衢。暂淹侯頖师儒席,还拥行台使者车。

()

穷纪辞乡县,客迹随蓬飘。往岁河阳旅,今即楚路遥。

宿雨绿崖谷,阳春秀时苗。朱樱耀翠巘,碧藓绚丹椒。

()

罗帐画屏新梦悄,绿窗慵起香残。重帘生怕倚阑干。春风吹玉水,春雪满灵山。
梁燕未来归雁动,海棠才带红酣。酒愁花恨霎时间。烟云催薄暮,丝雨湿轻寒。

()
缥缈云峦欲尽头,洒然华构引飞流。
朱盘潋灩开冰监,碧甃萦纡走玉虯。
毛骨渐惊超浊界,风烟骤觉变清秋。
更怜白足如霜句,可羡溪边六逸游。
()
宴堂深。
轩楹雨,轻压暑气低沈。
花洞彩舟泛斝,坐绕清浔。
楚台风快,湘簟冷、永日披襟。
()

仙人不可见,借鹤过仙家。夜卧千峰月,朝餐五色霞。

祠空风扫叶,人去鹿衔花。归隐知何日?分炉学鍊砂。

()

门巷萧条日易曛,豆秸灰欲落江云。眼花淡淡初疑见,耳重萧萧竟不闻。

便可一杯平体粟,不须六出点衣纹。慇勤急遣蓬莱使,探到梅花破几分。

()

折来初步东溪月。月溪东步初来折。香处是瑶芳。芳瑶是处香。
藓花浮晕浅。浅晕浮花藓。清对一枝瓶。瓶枝一对清。

()

好山能留人,源口舟夜泊。于时冬初交,微雨晓来作。

推篷稍露坐,顿觉双袖薄。月上山影高,溪寒水痕落。

()

利出私情害万端,义循天理乐而安。
是非得失分霄壤,相去其初一发间。

()

夕阳间点素衣尘,入店依然落第身。作吏不妨呼命士,回家未必定间人。

莺花上国皇州梦,鸡黍高堂子舍春。雨送风迎聊自慰,出门一笑容怀新。

()
江涨随沤欲到门,湿云依树易黄昏。
幽居常日无来客,何况萧萧雨满村。
()
共列中台贵,能齐物外心。
回车青阁晚,解带碧芳深。
夜水随畦入,晴花度竹寻。
题诗更相应,一字重千金。
()

北海鲲从化,南枝蚁战勋。宋龟灵自困,周蝶梦谁分。

外物不可必,此形何足云。劳生竟不觉,幻境徒纷纷。

()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
官事何时了,抽身朱墨丛。
未霜乌桕赤,得日紫薇红。
山势西南缺,湖光左右通。
引将丝竹却,洗耳听松风。
()

去水不可还,逝者日已疏。悲忧若沈痾,百药无能除。

英英韶华子,夭夭昔同车。令德其芬芬,佩玉联琼琚。

()
高甍巨桷压城闉,平视如将七泽吞。
几度春光招宋玉,碧阑干外独消魂。
()
股锡飘然指上方,翠微岩腹掩膺房。
江山极睇才多助,竿木投机戏有场。
麝墨洗馀池溜变,玉瓷清极茗华香。
秋风莫负重来约,净社霜莲遍碧塘。
()

半月无双影,全花有四时。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

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

()

贰职双凫最,空群一鹗先。海方歌赞府,幕下借曹椽。

舒卷忘情外,腾淩议法前。通才需妙选,随地副班联。

()
免赴早朝参扈从,径寻初服返樵渔。
前街鹤料权停阁,旧谴鸡竿已赦除。
手板抽还大丞相,颠毛秃尽老中书。
暮年相伴惟穷鬼,虚左迎渠莫送渠。
()

吴王台榭满汀洲,湖上风来暑雨收。坐拥红妆可娱老,市无赤米不教愁。

采莲舟载烟岑晚,响屧廊通水殿幽。岁暮甬东宁有此,夜凉歌舞莫令休。

()

长夏敞幽轩,开窗依萝樾。燕寝乐虚明,房廊步曲折。

松响风初来,云归雨乍歇。仰视天宇清,林暝山吐月。

()

二毛非骑省,朝镜忽秋风。丝缕寒衣上,霜华旧简中。

承明那足厌,车服愧无功。日日山城守,淹留岩桂丛。

()
歛尽残云见夕阳,门前罢亚渐登场。
经年都得几回醉,一雨顿惊如许凉。
耐事尚能心似铁,放歌仍忘发成霜。
颐生底用从人问,此是山翁肘後方。
()
()

溪上寻梅雪乍晴,溪头流水已春声。呼儿旋涤芸窗砚,准拟新诗颂太平。

()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
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
余深然之。
()
荒岗古墓鸡垄边,蔓草离离生野烟。
狐狸养子隐荆棘,乌鸢作巢衔纸钱。
石麟埋沈土花湿,雕砖剥落樵人拾。
天阴萤火暗复明,月下精灵语还泣。
()

嶮势围空断壁圆,四时常见聚云烟。
为霖救旱今何在,徒有遗文记昔年。

()
岩色幽栖地,泉溪十里村。
夕阳山在屋,秋水月当门。
委巷无车辙,贫家有瓦盆。
百年尘外意,寥阔共谁论。
()

天柱峰头雪,莲花岭畔云。朗吟惟李白,独往更黄君。

婚嫁今应毕,藜鞋有幸分。共跻恒岱遍,归著五游文。

()

月光谩说中秋好,且喜中元月渐佳。铄火流金随伏尽,商飙凉露洗新怀。

兰盘幡盖谁曾饰,花果尊醪共笑谐。拜嘱嫦娥频见面,早移芳桂到庭阶。

()
能怀天下心,肯了人间事。
岂止求于今,求古亦未易。
()

暝色赴春愁,归人南渡头。渚烟空翠合,滩月碎光流。

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谁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
目力已茫茫。
缝菊为囊。
论衡何必帐中藏。
却爱素馨清鼻观,采伴禅床。
()

肯为莼鲈便忆家,暂留耆宿领清华。讵知病似沾泥絮,转觉官同著袂花。

风雅顿教前辈少,清贫还重士林嗟。茂陵遗稿名山富,早晚西湖走传车。

()

村巷无人树有声,皎星寒月照孤城。缁尘征橐儿千里,白发高堂夜屡惊。

膝下承欢真梦寐,灯前细语自丁宁。回头莫语燕山道,一品公孤俱浪名。

()
慷慨君酬国,奔逃我丧家。
陆沈同一壑,渊涉眇无涯。
祈死惟嫌晚,余生只自嗟。
蒿莱连雉堞,落日噪栖鸦。
()

挹翠楼前秋日清,挹翠楼下秋水明。海色屏开九峰晓,玉树时作蛟龙鸣。

主人爱客劝客醉,凤弦欲语杯先行。杯上菊花黄似酒,碧袖双歌若杨柳。

()
千林凋谢严凝日。
青帝许、梅花拆。
孤根回暖,前村雪里,昨夜一枝凝白。
天匠与、雕琼镂玉,淡然非、人间标格。
()
茆屋萧然诗满怀,一天风雪白皑皑。
身如纸帐梅花梦,心似香炉柏子灰。
()

身在危罗事可知,病魂犹自强支持。半生肝肺披惭我,一死棺衾计属谁。

洛下有轮空激烈,席前无路更委蛇。西风落日垂杨恨,霜结官河旅衬迟。

()

奏罢灵璈下玉清,瑶池仙侣忆飞琼。排云重定真灵位,实箓新签孝女名。

()

皑光晨射凝脂肥,海日轮孤腻不飞。红药隐尖疑月冷,梨花摇梦想春晖。

池云压顶团鱼阵,松粉铺翎散鹤衣。遥想玉峰辰似此,清寒应悔学仙飞。

()

溪梅已烂漫,溪水方绿净。惜春聊插花,愧花还照影。

淹留待烹茶,初觉昼日永。

()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

东阁轻簪组,西园盛履綦。石闻穷海至,花记洛阳移。

柳色萦城合,槐阴夹路垂。吴宫清跸水,留作养鹅池。

()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