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签判向和卿用予六言见惠次韵奉酬四首。宋代。黄庭坚。向侯赋我菁莪,何敢当不类歌。顾我乃山林士,看君取将相科。
《荆南签判向和卿用予六言见惠次韵奉酬四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向侯赋我菁莪,何敢当不类歌。
顾我乃山林士,看君取将相科。
诗意:
这首诗是黄庭坚给向和卿的回复诗。黄庭坚谦虚地说自己的才华不足以与向和卿相比,向和卿高才亦非凡人,黄庭坚自愧不如。黄庭坚自称是一个山林士人,只能在山林间修行,而向和卿则是高官显贵,有望出任将相之职。
赏析:
这首诗词以黄庭坚谦虚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向和卿的敬佩和自愧。诗中的对话显露出黄庭坚对向和卿的钦佩之情。首句“向侯赋我菁莪,何敢当不类歌”表明黄庭坚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足以与向和卿相比,称颂向和卿的才华出众,不愧是能够作出出色诗篇的人。接着,黄庭坚谦逊地自称“顾我乃山林士”,以山林士人的身份自谦,并表达出自己对向和卿取得高官的期望和祝福。
整首诗词通过谦虚自谦的词句,展示了黄庭坚对向和卿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评价。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向和卿前程的期许和祝福。这种谦逊和敬佩的情感在宋代文化中被广泛认可,也体现了黄庭坚的文学风格。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得沙苑榲桲戏酬。宋代。梅尧臣。蒺藜已枯天马归,嫩蜡笼黄霜冒干。不比江南楂柚酸,橐驼载与吴人看。
三游洞。宋代。苏辙。洞前危迳不容足,洞中明旷坐百人。苍崖硉兀起成柱,乱石散列如惊麇。清溪百丈下无路,水满沙土如鱼鳞。夜深明月出山顶,下照洞口才及唇。沉沉深黑若大屋,野老构火青如磷。平明欲出迷上下,洞气飘乱为横云。深山大泽亦有是,野鸟鸣噪孤熊蹲。三人一去无复见,至今冠盖长满门。
吴门锁钥为邑侯王苍野赋。明代。陈逅。清时韬略属文儒,百里干城望不孤。跃马气应吞黠寇,登陴功许殿全吴。承宣政绩谁方驾,经济勋阶此发途。愧我请缨建素志,尚余衰鬓老江湖。
挽开国陈寺丞二首。宋代。刘克庄。昨御祥琴后,多传吉语通。虚令古列宿,不料奏悲风。华表孙从祖,生刍婿吊翁。九原一无憾,全璧见先公。
史魏公放鱼。宋代。释宝昙。试问恩波几许深,一湖浑是史君心。巨鳞细口重相见,雷电成龙去自今。
秋试下即事有感寄国镇。宋代。欧阳澈。篱角金英喷异香,杜门岑绝独持觞。风掀脱叶横斜舞,云衬平林浅淡黄。塞管有情增哽噎,野花无绪伴凄凉。不禁景物撩秋眼,剩与新篇付锦囊。
离筵诉酒。唐代。韦庄。感君情重惜分离,送我殷勤酒满卮。不是不能判酩酊,却忧前路酒醒时。
新秋杂感。清代。金应澍。古往今来一局棋,悲欢离合解人颐。英雄滚滚同归尽,天地悠悠无了时。苍狗白云随处幻,红羊黑劫不胜悲。老夫八十年来事,感兴惟馀一卷诗。
寒食日九里平水道中。宋代。陆游。晓雨丝丝熟食时,泥深辙断客行迟。乱云重叠藏山寺,野水纵横入稻陂。马鬣松阴封旧陇,龟趺道左立新碑。扶衰此出知能几?清泪临风不自持。
送黄(一作王)秀才。唐代。李中。雨余飞絮乱,相别思难任。酒罢河桥晚,帆开烟水深。蟾宫须展志,渔艇莫牵心。岐路从兹远,双鱼信勿沈。
浪淘沙。宋代。欧阳修。花外倒金翘。饮散无憀。柔桑蔽日柳迷条。此地年时曾一醉,还是春朝。今日举轻桡。帆影飘飘。长亭回首短亭遥。过尽长亭人更远,特地魂销。
送杨道士往天台。唐代。张九龄。鬼谷还成道,天台去学仙。行应松子化,留与世人传。此地烟波远,何时羽驾旋。当须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西距渭南二十里有佛祠曰梁田其主僧守遂者引。宋代。强至。洋州太守驻双轮,佳句曾留渭水春。一纪却题关右节,二篇才出屋间尘。濡毫忽听山僧语,题柱须防县令嗔。只道衣冠专世态,炎凉也属不毛人。
边塞行。唐代。杨凭。九原临得水,双足是重城。独许为儒老,相怜从骑行。细丛榆塞迥,高点雁山晴。圣主嗤炎汉,无心自勒兵。
赠张寿卿。金朝。冯子翼。美如冠玉张公子,知是留侯几世孙。老境流离少欢趣,天涯邂逅对清尊。貂裘聊作西州客,物化终同北海鲲。十日相从又言别,关山明月正销魂。
送朱表臣职方提举运盐。宋代。梅尧臣。蜃灶煮溟渤,航咸播楚越。官榷利言盈,盗贩弊相汨。连艘以转致,搅灰或沉没。虽使日鞭黥,未易穷奸窟。朝廷用朱侯,提职欲无阙。侯因许专画,拜疏陈其说。曰臣有更张,敢以肝胆竭。荆湘岭下城,恃远不畏罚。堂堂事私贾,遮吏遭驱突。愿使商自通,输金无暴猝。淮江且循常。约束备本末。国用必余资,亭民无滞物。事下丞相府,论议不可拔。从之东南苏,拒之财赋遏。听侯侯往施,所便黔黎活。五味既和调,万里销狂悖。汴水桃花时,犀舟顺流发。过淮逢絮鮆,泊岸采芦蕨。挂帆趋浪头,应不劳岁月。
江蓠生幽渚。南北朝。沈约。泽兰被荒径。孤芳岂自通。幸逢瑶池旷。得与金芝丛。朝承紫台露。夕润绿池风。既美修嫮女。复悦繁华童。夙昔玉霜满。旦暮翠条空。叶飘储胥右。芳歇露寒东。纪化尚盈昃。俗志信颓隆。财殚交易绝。华落爱难终。所惜改驩眄。岂恨逐征蓬。愿回昭阳景。持照长门宫。
春帖子词:夫人阁四首 其一。宋代。苏轼。綵胜镂新语,酥盘滴小诗。升平多乐事,应许外庭知。
答龙江黄正郎同年。明代。区越。落笔风云纸面生,红黄真不忝诗声。芳时共奋龙门翼,社日同归燕鸟情。江舫漫疑高浪拍,山楼应候小车停。龙江独在同年厚,屑玉劘金莫厌零。
岁暮。宋代。张耒。岁暮无聊客,端居如坐禅。薄霜犹衣夹,多雨急收田。落日乌鸢集,晴林橘柚悬。已无轩冕念,岑寂度残年。
题王起宗画松岩图。元代。杨载。云起重岩郁凌乱,长松落落树直干。若人于此结茅屋,爽气飘然拂霄汉。舣舟之子何逍遥,从者伛偻携一瓢。山中无日不閒暇,跋涉相顾凌风飙。始知王宰用意高,使人观图鄙吝消。世间未必有此景,涂抹变幻凭秋毫。丹青游戏固足乐,收绝视听搜冥寞。向来为政殊不恶,乃尔胸中有丘壑。
咏史诗·长安。唐代。胡曾。关东新破项王归,赤帜悠扬日月旗。从此汉家无敌国,争教彭越受诛夷。
感遇。宋代。陆游。士方贫贱时,藜藿若不足;一朝得富贵,奴仆餍梁肉。大胾食亚夫,空器馈荀彧,何如茆檐下,父子共饘粥。我生有至愿,世世谢寸禄,有子复有孙,无荣亦无辱。
越溪怀古。唐代。施肩吾。忆昔西施人未求,浣纱曾向此溪头。一朝得侍君王侧,不见玉颜空水流。
桃源忆故人(杏花风)。宋代。韩淲。杏花雨里东风峭。不比寻常开了。枝上飞来多少。人与春将老。山城灯火笙箫杳。梦到十洲三岛。睡觉绮窗清晓。绿遍池塘草。
踏莎行。宋代。晁端礼。柳暗重门,花深小院。盆池昨夜新荷卷。银床斜倚小屏风,吴波澄淡春山远。纨扇风轻,薰炉烟断。日高睡起眉山浅。尘侵鸾镜懒匀妆,谁人与整钗头燕。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唐代。岑参。骤雨鸣淅沥,飕飗谿谷寒。碧潭千馀尺,下见蛟龙蟠。石门吞众流,绝岸呀层峦。幽趣倏万变,奇观非一端。偶逐干禄徒,十年皆小官。抱板寻旧圃,弊庐临迅湍。君子满清朝,小人思挂冠。酿酒漉松子,引泉通竹竿。何必濯沧浪,不能钓严滩。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槃。
浣溪沙(梅)。宋代。王从叔。 水月精神玉雪胎。乾坤清气化生来。断桥流水领春回。昨夜醉眠苔上石,天香冉冉下瑶台。起来窗外见花开。
龙虎台。明代。刘璟。龙虎台前朔鸟飞,沙场倦客正南驰。閒云缥缈暮天远,落日苍茫叠嶂迷。草木尽沾新雨露,人民复睹汉官仪。庙堂已得安边策,老我登临好咏诗。
送高陟归金陵。宋代。司马光。之子秣陵去,悠悠天暂东。帆开晓风疾,潮落夜江空。在昔才华盛,至今人物丰。山川气虽尽,龙虎势犹雄。卞玉已三献,齐禽会一冲。当令关下吏,洗目认终童。
谢杜相公。宋代。蔡襄。谢政闲宫傅,当年老相君。诗情通造化,笔力作风云。是则经纶手,施於淡伯文。捧窥心感悸,无路候公门。
舟夜弹琴。明代。郭之奇。舟宿寄幽林,难了清夜心。冥神外喧寂,发我静中音。遂然林月开,灭烛令光临。沉徽作细响,轻风助微吟。曲罢归烟水,浦溆各凄深。
代为其亲寿。宋代。李曾伯。十载青油驻岘山,屹如一柱倚人寰。身畴雨足春犁乐,榆塞风清夜柝闲。威望龙堆毡帐外,动名麟阁鼎彝间。命圭指日催裴度,乐府无烦唱玉关。
著雍执徐之岁三月望后一日率僮仆抵钟贾山采薪供爨至四月朔归每日阴雨。明代。陶宗仪。系船溪水头,山中成久留。半月总值雨,一身都是愁。哺雏败檐雀,逐妇深树鸠。薪采辍夫役,摘蔬荐晨羞。
蝶恋花。宋代。欧阳修。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花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水心即事六乎兼谢吴民表宣义。宋代。叶适。生姜门外山如染,山水娱人岁月长。净社倾城同禊饮,法明阖郭共烧香。
闻官军收复准部四城 其五。清代。杨锐。甲子江南定,西征系圣颜。至今尧典在,回忆禹谟艰。王者真无战,中原不复关。凄凉告庙日,云气满桥山。
视蕴文。宋代。晁说之。飘零海角悟平生,岂料王孙肯远行。迟日待君游化国,凄风要我到愁城。诗书灰烬宁无梦,翰墨馨香尚有情。闻道东京已返跸,箕云缑月得秋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