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上食莲有感

赣上食莲有感朗读

《赣上食莲有感》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
共房头(左角右咠)(左角右咠),更深兄弟思。
实中有幺荷,拳如小儿手。
令我忆众雏,迎门索梨枣。

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
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慙。
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
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

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
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莲子大得像手指,分开吃有母爱的甘甜。
在莲房中央,越深情感越浓。
莲子中还有小荷,形状像小孩的手。
让我想起一群雏鸟,迎着门口索要梨和枣。

莲心本来苦涩,怎么可能食之甘美。
害怕食用腊制品中毒,素食则感到惭愧。
莲花生长在淤泥中,但与泥土并不相同。
谁能不甘心吃莲子,懂得它的美味可是少之又少。

我家的双井塘,十里秋风充满芳香。
能否得到同袍子的伙伴,一起穿上芙蓉色的衣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食用莲子为主题,表达了黄庭坚对莲子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莲子的形态和味道,将莲子比作母亲的爱,令人感到甘甜和温暖。诗中还提到了兄弟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通过描写莲子中的小荷和小孩的手,形象地表达了莲子的娇小和可爱。这种对细节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也展示了诗人对莲子的细致观察。

接下来的几句,黄庭坚讨论了食用莲子的困境。虽然莲子内心苦涩,但人们怎能拒绝它的美味呢?然而,诗人也提醒人们要小心食用腊制品的可能危害,并表达了对素食的赞同与慎重的态度。

最后两句中,黄庭坚描述了家乡的景色,以十里秋风的芳香来形容家乡的美好。他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分享家乡的美景和快乐,表达了对归乡的向往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示了黄庭坚对莲子的喜爱和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家乡情感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莲子的美味和独特之处,又融入了诗人对家乡和人情的情感表达,给人以温馨和共鸣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

猜你喜欢

风吹清漏夜漫漫,把酒敲棋兴未阑。乐事抵须千日醉,浮生转瞬半枰残。

功名尘土成蕉梦,松柏冰霜结岁寒。聊取欢颜忘胜负,倾怀莫放一杯宽。

()

炎正遭中微,冠屦纷倒置。四壁皆楚歌,獯鬻何凶炽。

万命堕荆棘,身与豺狼值。攒眼刺荼毒,地无隙可避。

()
紫岩护川陕,号令贼胆寒。
客有屏山刘,万甲胸中蟠。
石湖牧参井,遨头黄金鞍。
亦有山阴陆,春风迸诗肝。
()

奠春酒,秉青圭。命田祖,渥群黎。

()

将军意气似平原,三十年间客满门。
为道报恩须国士,得来只是一壶飡。

()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

秋晚空山冷闭门,湿云时复起岩根。大都诗思因禅悟,一半钟声带雨昏。

短榻横眠聊自适,孤镫枯坐向谁论。毕生消受清閒福,惭愧难酬出世恩。

()

烟林褪叶。红藉游人屧。十里秋声松路,岚云重、翠涛涉。伫立。闲素箑。画屏萝嶂叠。明月双成归去,天风里、凤笙浃。

()
宣召班排过隔廊,耸闻神器授储皇。
只将揖逊为家法,我宋真宜万代昌。
()

吐心著地谁复识,只有平生韩子苍。
端恨茅屋付秋草,试吟玉绳低建章。
枯肠君饱大官肉,秃鬓吾老尚书郎。

()

天亡一语更含糊,正恐君王善战辜。垂死此心犹未悟,江流千古惨悲呜。

()

石门细草落松花,磊磊圆峰削翠瓜。夜久风泉听不尽,独看明月咽流霞。

()

长绳难系织乌奔,老大心情把酒论。醉眼山河棋换局,寄身农圃叶归根。

黄金交态嗟空手,白雪诗篇见法门。自说君亲犹未报,穷途深怕受人恩。

()

青天云汉净,明月入帘幽。慢捲花阴叠,樽开桂魄浮。

清风人狎坐,夜静镜当楼。桃李连宵宴,何须秉烛游。

()
绿幕红帘没柁船,船头日日扑花钱。
笙歌水面盈盈去,过眼笙歌正可怜。
()
潮寒闻雁声,野霁见虎迹。
眼中无故人,莽莽欲谁适。
当年此防秋,筑垒如铁壁。
哀哉不崇朝,遽此陵谷易。
()

圣化开元极,文星入上台。梁王尤好赋,贾谊独多才。

江草迎人远,宫花近马开。君门多雨露,得意早归来。

()

谁领高秋意,当头片月看。碧空云自淡,金掌露初漙。

柝起街声静,砧鸣夜色寒。清辉应万里,不独照长安。

()

闻说蓝山县,宫墀暗薜萝。频年虞盗寇,长日罢弦歌。

使者先驰檄,诸生暂负戈。终然陈俎豆,失喜问如何。

()
居住梁溪古道傍,分明木石最堂堂。
丹青能染成形貌,犹有心源未易量。
()
侵雪开花雪不浸,开时色浅未开深。
碧团栾里笋成束,紫蓓蕾中香满襟。
别泒近傅庐阜顶,孤芳元自洞庭心。
诗人自有薰笼锦,不用衣篝炷水沉。
()

秋风媿度老江蓠,鼎水眉峰隔梦思。
下走误传宣室召。上前谁进子虚辞。
东坡麋鹿同三径,西掖鵷鸾占一枝。

()

罗绮丛中,笙歌丛里,眼狂初认轻盈。无花解比,似一钩新月,云际初生。算不虚得,都古与、第一佳名。轻归去,那知有人,别后牵情。
襄王自是春梦,休谩说东墙,事晚难凭。谁教慕宋,要题诗曾倚。宝柱低声。似瑶台晓,空暗想、众里飞琼。余香冷、犹在小窗,一到魂惊。

()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
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

学士金羁岭外游,堂开仙境似瀛洲。鸿篇大雅追千古,遥夜文光射斗牛。

()

漠漠愁阴,银界晓、浩然一色。谁剪水、就中撩乱,燕山如席。

天若有情天也老,高山底事头先白。甚教人、错恨五更风,花狼藉。

()

子真岩石耕,名称动都邑。不比北山翁,销声寄禅寂。

()

乌衣诸王吾早闻,晚涂独识和州孙。风流沓拖欲垂尽,文采陆离今尚存。

奉祠乃是衰翁事,如君胡为亦为此。仆夫在门君疾驱,往献天子平边书。

()
炎精八叶已中衰,千载荒陵竟属谁。
寝殿有垣悲踯躅,苑门无地觅罘罳。
祥开沙麓沟中绝,祸变增牜土未夷。
飒飒凉风吹客鬓,不堪兴感立多时。
()

沧海桑田几变过,尚留遗迹此黄河。桥横老木车难度,霜压平沙水不波。

茅屋半随兵燹尽,宦途频历险艰多。古今兴废俱尘土,对景聊为感慨歌。

()

睡足淡梳妆,喜见诗人元白。不学艳红妖紫,壤花仙标格。
须知玉骨本天然,不是借人力。准拟小春重看,望秋灰无射。

()

夜深丛桂飘香雪。有人私语凭肩立。莫倚玉兰杆。人间风露寒。

残妆犹在臂。小别千年矣。密约誓他生。此生无那情。

()
贪閒常怕拆人书,今日开缄病已无。
数纸云情动金石,一篇天籁集笙竽。
心交物类相感志,愿在衣冠盛事图。
稍稍斯文振吾党,快来青鬓躐华途。
()

金丹浴何处,仙掌露清凄。一粒试鸡犬,便与丹霄期。

亭亭瑶台月,千古照妍姿。得一靡销毁,了了不容思。

()

禁苑百花新,佳期游上春。轻身赵皇后,歌曲李夫人。

()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如何分虎竹,相与间山川。

章绶胡为者,形骸非自然。含情津渡阔,倚望脰空延。

()

城隈细路入沙汀,絮帽冲风日再经。岁歉村虚更荒恶,穷冬人影亦伶俜。

林烟漠漠鸦边暗,山骨棱棱雪外青。四十年来此寒苦,冻吟犹记陇关亭。

()

腊蚁初浮社瓮篘,宿酲正渴卯时投。醉乡兀兀陶陶里,底事形骸底事愁。

()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
时论苦伊优,如君莫肯留。
乖逢惟有命,爵义不同谋。
且袖长年手,来乘浅水舟。
人间初水涨,一室自天游。
()

才过清和候,凄然感旅怀。新蛩吟古砌,落叶满前阶。

榴火春仍驻,槐屯午自佳。凭诗记风土,归以语朋侪。

()

佛拾尊荣乐,为悯诸痴子。早愿悟无生,办集无上事。

后来出家者,多缘无业次。不能得衣食,头钻入于寺。

()

报功阴泽,展礼玄郊。平琮镇瑞,方鼎升庖。调歌丝竹,缩酒江茅。

声舒钟鼓,器质陶匏。列耀秀华,凝芳都荔。川泽茂祉,丘陵容卫。

()

一番春暮。恼人更下潇潇雨。花片纷纷。燕子人家都是春。莫留春住。问春归去家何处。春与人期。春未归时人未归。

()

我行荒林翳,道傍卧丰碑。平生颇好古,下马细读之。

卢龙刘节度,生当大唐时。杖策奋威武,勋业开边陲。

()

滚滚松涛逐雨开。暮云何故恋荒台。春寒砭骨欲生苔。

一轨悬天冲暝去。山花零乱倚苍崖。登临滋味偶然来。

()
神鼎犹烘药,夷槃已实冰。
留恩均器服,下诏约山陵。
影殿虚绨几,皇堂掩漆灯。
萧萧柏城下,空有暮云凝。
()

骢马行行过近畿,家家坟上纸钱飞。七千里外楸梧老,立断东风泪满衣。

()

八月巫闾草半枯,绣帘霜重一镫孤。人生失意无南北,笑卷琵琶出塞图。

()

问酒江头解黑貂,朔风吹面冷萧萧。云黏海树天浮雨,土屑盐花水不潮。

钱氏箭埋金镞壮,张侯祠镇石塘遥。吟边多少兴亡事,猛拍阑干恨未消。

()

殷殷春雷动,云低曙色微。新村旧农事,红雨绿蓑衣。

絮落萍池满,秧齐原草肥。最堪怜布谷,自带梦烟飞。

()

绰约敝姑射,倏忽归鸿濛。谁云橘中乐,不减商山翁。

()
日寒风细。
庭馆浮花气。
白发潘郎吟欲醉。
绿暗蘼芜千里。
()

桤陇低风呈远碧,稻塍分溜溢方池。簿书课办心如水,独岸乌纱细琢诗。

()

文武创王业,成康绍鸿基。讴歌恊人望,历数承天时。

圣朝启景运,太祖英雄姿。九州昔横溃,伊谁抚群师。

()

苹鹿歌中别酒催,粉闱星彩动昭回。久经罹乱心应破,

乍睹升平眼渐开。顾我昔年悲玉石,怜君今日蕴风雷。

()

苍姬尚文治,叔世生宣尼。立教以垂宪,天纵圣哲资。

师襄何许人,冠裳肃威仪。援琴得高趣,挥手调朱丝。

()

有客游濠梁,频酌淮河水。
东南水多咸,不如此水美。
春风吹绿波,郁郁中原气。

()

阁道新平旧石摧,望乡使客意嵬嵬。犀牛坐见降王去,杜宇声随望帝来。

三卯录成魂有燐,五丁神泣劫扬灰。推酾欲作乡邻会,挥手先催弩矢回。

()

凤凰只是瑞时鸣,邂逅千年或一声。
不比喧啾争巧舌,微禽何苦蓄疑情。

()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寻。
自是万金医国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茂陵多病书成帙,季子来归雪满簪。
试与共观天下士,弥缝一世果何心。
()

一物勿令侵吾神,一事勿使摇吾真。养诸内者气欲息,散所滞者体欲伸。

为报平居既安叟,幸为平世难老臣。亦有閒僧晤言否,呼来伴子逍遥身。

()

武侯辅世侔伊伊,明道传心继孟轲。
五十四年而已矣,小儒如此岂非多。

()

伦杀淮南炎杀攸,天将造化马为牛。古来逆种并奸息,不问贤愚统是愁。

()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

雨覆云翻越月馀,苦疑滕六欠工夫。倏敲窗竹清成玉,细剪檐花碎作珠。

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岁二红无。地炉纸帐杯行了,呼起诗翁为撚须。

()

酒入长庚圣,茶参陆羽颠。暂抛儿女事,来访祖师禅。

舒卷皆由我,行藏不问天。直钩随处下,应拟六鳌连。

()

地胜宜楼观,临江势屹然。横波吞翠壁,倒影插雕椽。

老子难收兴,云安未足怜。由来词翰手,五凤独居前。

()

花。点缀,分葩。露初裛,月未斜。一枝曲水,千树山家。

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夸。既见东园成径,何殊西子同车。

()

高台孤起郡城中,表里山川四望通。贤守爱民还好客,等闲那肯著游踪。

()

琴川落日水粼粼,回首重来十二春。山色依稀乌目旧,风烟惨淡白头新。

倚空雉堞森城守,满城戎衣感戍尘。独有堰泾堤上柳,依依临水似迎人。

()

雪里珠衣寒未动。雪后清寒,惊损幽帷梦。风撼海牛帘幕重。画檐冰筋如流汞。
一穗香云佳客共。溜溜金槽,政尔新词送。酒戏诗阄忘百中。烛间有个人非众。

()

物色千林换,江声四面澜。脱冠酬胜节,呼酒贺新寒。

童子携方罫,庖人进鲙盘。秋郊如醉里,潇洒一凭栏。

()

骢马南行豸绣香,如焚天气忽生凉。随车喜洒平原雨,驱魃惊回御史霜。

灵贶有权何杲日,麦秋无恙即甘棠。商霖遍慰瞻霓处,岂独流膏在滏阳。

()

轩冕易为溺,何人脱屣轻。先几惩满损,昭代见仪刑。

昔献三千字,今更四十龄。试将髡族颖,未足悉生平。

()
梅叟真侍客,冰壶贤主人。
移樽随月饮,顾典到更深。
蜡炬精神耐,梅花氯象新。
明朝山屋去,隐者讵能寻。
()

细雨催春岁又除,县城灯火接郊墟。百年到我强过半,万事于人总不如。

弊齿病深抛酒盏,安心法在卜山居。东风若问新消息,多上蒲团少著书。

()

满斗撒珠玑,窗风射蜡晖。乐从三奏罢,酒看十分飞。

参佐分山果,优人撤地衣。为贪文字饮,小减邑侯威。

()
春江拍拍浴鹅儿,一夜潮生水渐肥。
画舫正将桃叶渡,彩桥随处柳花飞。
()
闻道梅花发,山边复水边。
要穿居士屩,还傍野人船。
船礴须穷日,飘零忆去年。
携壶虽我约,能赋属公先。
()

年来方寸湛如水,照见霜空无一尘。写出禅家有眼句,不妨馀事作诗人。

()
千本春桃行石颜,暖风扶袖入云端。
庾郎食菜今多少,但看行厨白璧盘。
()

野舍老馀生,雅尚今已惬。不逃世忧患,馀事寄巾蹀。

行寻青山转,坐对青山叠。欲随白云去,傥与幽人接。

()

乔木森森望郁苍,相传岭国古榕乡。四时霜盖烟疏密,一片云丛绿混茫。

道左何年歌杕杜,州南此日诵甘棠。天为炎土垂休息,故使馀阴百里凉。

()

休沐知何意,浮云万事停。心悬魏阙紫,泽满舜都青。

懒不谈鹾算,醒难颂酒经。唯应杜门处,玄思入沈冥。

()

海隅方万里,豪俊几何人。
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
声华四方耸,器业一朝伸。

()

鲟鳇三月动云雷,午夜狂风海上来。雪涌寒涛天月暝,波侵危缆客愁哀。

汪洋谁抱澄清志,沦落深惭舟楫材。明发渐看红日近,浮云飞尽彩云开。

()

雪峰欲破斜阳,天风捲稗添岑寂。山悬马径,霞湮霜树,夜氛暗织。

毡裹灯微,炉煎梦冷,恍乘虚舴。便裁取浮生,空馀烟雾,听还是、涛千尺。

()

春云蔼蔼罨重城,二月天容逗嫩晴。雪尽柳条青可折,寒消桃蕊绛初成。

谁家新燕低飞影,何处归鸿晚度声。窗外好风樽内酒,钻榆取火又清明。

()
石壁倚苍峭,香荪湿蒙茸。
闻名九歌裹,识面此山中。
()

卿云华月丽衣裳,抟拊初登下凤凰。竹矢区区天亦爱,河图相伴到成康。

()
水中疏影月中香,枯树前头独自芳。
不有幽人时赏玩,谁传春信及寒乡。
()

数载乐幽幽,欲逃寒暑逼。不求名与利,犹恐身心役。

苦志慕黄庭,殷勤求道迹。阴功暗心修,善行长日积。

()

幼小家贫实可哀,愿征行去志难回。

不探虎穴求身达,争得人间富贵来。

()

徙倚清香动曲池,赤栏亭榭午风迟。红妆半掩青鸾扇,疑是温泉罢浴时。

()

短屐平生几两穿,锦囊真得当家传。
山中老去称庵主,天上将来说地仙。
面皱不妨筋骨健,舌存何必齿牙全。

()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

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

()
天柱崩摧地维裂,日月无光乌兔缺。
撞钟击鼓海扬尘,刺豹捶牛饮生血。
磨牙猰貐争雌雄,横眉炙锦眩重瞳。
芒砀云瑞不改色,座中有客乘飞龙。
()

别地泰华阴,孤亭潼关口。夏日可畏时,望山易迟久。

暂因车马倦,一逐云先后。碧霞气争寒,黄鸟语相诱。

()

君家一幅画山水,劝我题诗在画里。我观山水真绝奇,历历江山鲜堪比。

欲比蓬莱山,三岛有其间。欲比桃源洞,桃源千古成幻梦。

()

御沟新柳湿鹅黄,佩马朝回雨露香。柏府文书春日静,相过唯觉和诗忙。

()

性癖耽寻老古锥,岩中宴坐已多时。忽惊片片花沾袂,又读田郎一卷诗。

()

春阳蔼初暄,宿雨散晴雾。
虚室湛冲融,研书感崇慕。
新流漾薄风,密藓留闲步。

()

河光岳色过秦关,英气飘飘酒满颜。
贾谊书成动西汉,谢安人笑起东山。
亨途去觉云天近,旧隐回思水石闲。

()
了无和气格清穹,天意难回执热中。
骤雨起从南海庙,雄风到自楚王宫。
却愁水府丹瓢注,解使银河赤岸通。
急趁机好晴催刈谷,坻京相庆万家同。
()
青青林间竹,有亭才袤丈。
林深隔嚣尘,人间见真尚。
()

予本四方人,慷慨赴天路。幸托金兰交,再蒙盐车顾。

端怀素居忧,岂乏同袍赋。侧身向长安,凝望几朝暮。

()

禁殿薰风传赐敕,宫门晓日缓催班。小臣未报君恩重,耿耿孤君入梦间。

()

腊晴江煖鸊鹈飞,梅雪香黏越女衣。鱼市酒村相识遍,短船歌月醉方归。

()

重过戴氏宅,交游情味长。
乃翁敦德义,诸子好文章。
济济衣冠伟,班班事业张。

()
辖龙川李公、鄂牧安侯思诚索诗,为赋最高楼兼贻仲廉郎中长沙客,宁食武昌鱼。
未觉故人疏。
归舟唤醒乡关梦,宾筵容揽使君须。
听民谣,今五绔,昔无绔。
()

索居坐孤陋,却扫甘隐沦。
荒径无辙迹,蓬藋方蓁蓁。
风雨撼四壁,一榻寄屈伸。

()

内库从头赐舞衣,一番时样一番宜。才人特地新装束,生色春衫画折枝。

()

玉纤半露。香檀低应鼍鼓。逸调响穿空,云不度。情几许。看两眉碧聚。为谁诉。
听敲冰戛玉。恨云怨雨。声声总在愁处。放杯未举。倾坐惊相顾。应也肠千缕。人欲去。更画檐细雨。

()
节迩天申竞祝尧,官家重叠赐轻绡。
自然舜孝移风俗,寓意枭羹鄙汉朝。
()

故里重开著作楼,布帆江上识归舟。汉唐两代丛书续,岭峤双旌宦迹留。

雅曲先为朋辈倡,遗珠广替故家收。一枝笔走三千里,忙煞陶庐冷应酬。

()
一夜雨声连晓。
青灯相照。
旧时情绪此时心,花不见、人空老。
可惜春光闲了。
()

不作殊方去,每因兹地留。
湖山全胜概,松竹秘清幽。
下榻同听雨,开尊为解愁。

()

风日一何佳,初冬殊未冷。高斋客来暮,檐阳露俄顷。

小庭木尽脱,萧萧散空影。所贵人心閒,适与物候静。

()
不语焚香坐,心知道已成。
流年衰此世,定力见他生。
暮雪馀春冷,寒灯续昼明。
寻常五侯至,敢望下阶迎。
()

老颜莹玉卢堂前,明年一百欠一年。岁时罗拜各有序,四三千指诜诜然。

发白衣斑传冢嗣,子生孙了孙生子。寸田种德日蕃滋,一气所钟至于此。

()

瑶台聚八仙,五福降中天。乐世庄椿岁,个侬人月圆。

玉京谣大酺,金盏倒垂莲。月底修箫谱,阳春忆少年。

()

一簇唐花护短坟,姓名片石尚嶙峋。情肠侠骨俱黄土,酹过真娘又五人。

()

晨光破暝入檐间,雀乳鸠鸣意自閒。晓睡起来无一事,捲帘独坐对青山。

()

素脊鸣秋杖,乌靴响暮厅。 ——薛能

刃飞三尺雪,白日落文星。 ——秦宗权

()
杲日珠光照旧都,试从鸡足嗫莲趺。
横身何用论明暗,果是能挥宝剑无。
()
吴波晴浸夕阳红,一语丁宁北去鸿。
颇觉淹留添发白,不妨羞涩剩囊空。
枕头靠睡禁长日,舸背占旗惜便风。
想得家山俱在梦,亦应烦闷略相同。
()
仰瞻慈闱,登进宝册。
惟时蛰御,祗率厥职。
日寿日名,母兮兼得。
俪我尊父,亿载无极。
()
潇洒佳人淡淡妆。
特地凌寒,秀出孤芳。
雪为肌体练为裳。
韵处天姿,不御铅黄。
()
良家三载闭长门,已为青宫奏特婚。
大礼至今犹寂寞,莫言贱妾未承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