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宋代。黄庭坚。河南李茂彦,内蕴迈俗心。浚冲有泾渭,一顾重千金。事亲知色难,胜己又勇沈。外物既难必,求之首阳岑。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河南的李茂彦,内心隐藏着世俗的忧虑。
浚冲河有明显的界限,只需你一眼,就比黄金更珍贵。
事奉亲人,理解他们的情感是困难的,但胜过自我,又有勇气冷静面对。
外在的物质虽然难以捉摸,但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作者黄庭坚寄给李载的一封信。诗中描述了李茂彦内心的纷乱和世俗忧虑,同时表达了黄庭坚对友人的关心和理解。他认识到人们在处理亲情关系和追求物质财富时面临的困难,但他鼓励李载要超越这些困难,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深层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作者通过对李茂彦内心状况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理解。诗中的"浚冲有泾渭"一句,比喻人生的选择和取舍,表达了对内心追求的珍视和重视。"一顾重千金"则体现了作者对友情价值的肯定和赞美。
诗中还提到了"事亲知色难,胜己又勇沈",表达了在处理亲情关系时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作者鼓励李载要超越自我,勇敢地面对困境,追求更高尚的目标和内心的宁静。"外物既难必,求之首阳岑"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内心平静和宁静的呼唤和期望。
整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通过对人际关系和内心境界的描绘,诗词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引发读者对于内心世界和追求真正快乐的思考。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书孙州判澹翁再擒寇事迹。宋代。陈杰。古丰怪事未前闻,谁遣盗起纷如云。民无掩骭盗乘马,民无寸铁盗铸冶。英英别乘紫髯风,万甲兵藏学古胸。前年借才从伯府,今年驾车就熟路。直指贼巢冞入阻,谈笑双收卞庄虎。十年养痈破一朝,溪山深处复渔樵。由来禁暴非智力,廉为先声义为的。苍生何进苏息在,安得邦伯皆结辈。
曲坊。宋代。周文璞。曲坊才尽上湖船,笑问云山欠酒钱。两行柳丝黄不断,不知身在御园边。
梅花集句 其一○二。金朝。李龏。霜罗袖薄绿裙单,家是江南友是兰。借问几时辞碧落,一枝欲寄北人看。
山中四绝句。宋代。赵蕃。桃源政自人间世,山故苍苍水故流。不是幔亭张席地,卒然风雨卷山头。
丁大尹枉顾定山夜话。明代。庄昶。何许书来识姓名,游心楼上白沙城。平生自信陈夫子,此日真逢尹彦明。病眼一灯三鼓坐,斯文四海几人情。与君多少难言话,一夜千茎白发生。
泊雷江口。宋代。黎廷瑞。解缆风雨息,傍晚复大吼。浪如雪山来,船作骑马走。鱼龙欲作势,问予惊怖否。那么狂书生,有胆大如斗。庄周论天地,我见仅如缶。可怜一勺多,浩荡夸已有。大方付一笑,河伯亦俯首。天开镜面平,荡桨泊江口。新月照船窗,烹鱼醖我酒。
百尺丽谯俯暮原,黄河捲雪拥蛟门。朱仙祠庙青松冷,艮岳风霾白日昏。
华表定留千载恨,灵旗难返九招魂。寒鸦斜照苍茫外,酹酒长怀国士恩。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十四 李副使梦阳 怀古。明代。王夫之。百尺丽谯俯暮原,黄河捲雪拥蛟门。朱仙祠庙青松冷,艮岳风霾白日昏。华表定留千载恨,灵旗难返九招魂。寒鸦斜照苍茫外,酹酒长怀国士恩。
朝中措 天竹子。清代。庄盘珠。胆瓶浅水伴青松。也当一花红。为怕鸦衔雀啄,曾教几日纱笼。疑珠疑豆,群芳歇后,别有神工。多少争时梅杏,偏它不受春风。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九 石户之农。明代。黄省曾。虞皇御世,虚咨禅者。石户之农,至人在野。天位以干,弃如屣舍。灭迹沧溟,清踪莫写。
枕上漫尔成诗。明代。孙一元。枕上三更梦,愁多记不分。长天低野树,茅屋带星文。月色万里静,江声永夜闻。武夷犹汗漫,宗社想诸君。
南塘二首。唐代。鲍溶。南塘旅舍秋浅清,夜深绿蘋风不生。莲花受露重如睡,斜月起动鸳鸯声。塘东白日驻红雾,早鱼翻光落碧浔。画舟兰棹欲破浪,恐畏惊动莲花心。
庚子十月朔颁历。明代。区大相。凤纪恩光隔岁传,万方正朔仰尧天。卿云但遣灵台奏,恒雨何劳太史编。蓬阙曈曈迎晓日,蓂阶馥馥绕祥烟。从今新令更新政,遂比成周过卜年。
永思堂三首 其三。明代。李昌祺。忆昔承欢日,沉思痛倍饶。梦魂劳夜夜,泪眼湿朝朝。儿鬓霜频积,亲茔树几凋。山夷河可塞,此恨未应销。
临江仙 西山同钦叔送溪南诗老辛敬之归女儿。金朝。元好问。自笑此身无定在,风蓬易转孤根。羡君归意满离尊。眼中茅屋兴,稚子已迎门。回首对床灯火处,万山深裹孤村。故人天末赋招魂。新诗凭寄取,憔悴不须论。
李前川别驾会饮次韵。明代。区越。明时轩冕亦非轻,川上鱼矶叠已成。老去行藏无别计,古来真率有同盟。葵榴入座春光满,风雨连宵暑气清。花下谩劳歌管拂,白头无复少年情。
雪中怀槐坡丹品。宋代。林石涧。昔同诗伴结清游,乱折梅花当酒筹。十二阑干风雪里,玉人扶醉下西楼。
望蓬莱 咏**。金朝。王哲。食店好,**最奇瑰。玉屑无穷抟作块,琼瑶一片细匀开。须使宝刀裁。呈妙手,用意稳安排。碗内梨花新贴样,箸头银线稳挑来。餐了趁蓬
和平甫寄陈正叔。宋代。王安石。强行南仕莫辞勤,闻说田园已旷耘。纵使一区犹有宅,可能三月尚无君。且同元亮倾樽酒,更与灵均续旧文。此道废兴吾命在,世间滕口任云云。
奏免衢婺丁钱。宋代。胡则。六十年来见弊由,仰蒙龙勅降南州。丁钱永免无拘束,苗米常宜有限收。青嶂瀑泉呼万岁,碧天星月照千秋。臣今未恨生身晚,长喜王民绍见休。
友人诵许云村独往诗甚有山林风致因和。明代。朱朴。西麓兴来因独往,客怀秋色两娟娟。白云出岫淡如埽,红藕作花香可怜。风落晚凉巾不整,草侵危石坐常偏。无因此夜湖边月,共听松阴万壑泉。
宿东山村舍。宋代。文同。八十雪眉翁,灯前屡歔欷。问之尔何者,不语惟抆泪。良久云老矣,未始逢此事。种粟满川原,幸已皆藏遂。喜闻欲登熟,近复失所冀。有虫大如蚕,日夜啮其穗。群鸦利虫食,剪摘俱在地。驱呵力难及,十止余三四。供家固未足,王税何由备。瘠土耕至骨,所得几何利。又令遭此祸,不晓上天意。在世幸许年,必以饥馑死。闻之不敢诘,但愧有禄位。移灯面空壁,到晚曾不寐。
纪先人旧游三首 其二。明代。薛瑄。西壑南冈景物幽,先人曾此数追游。重来不似当时兴,绿草红芳总是愁。
寄题婺源沙阳宗家二书院。明代。程敏政。泠泠梓水源,郁郁青山趾。中有两书堂,如鹄东西峙。为问作者谁,吾宗有先子。当其全盛时,纷纷集多士。弦诵出林樾,灯火照墟里。固将希圣贤,岂独事青紫。两雏得联升,家誉亦腾起。自从兵革来,家业已中燬。人民嗟久非,山川幸良是。云礽今复兴,白日盛桑梓。昂昂用泰君,志可延世美。朅来南山中,相从订家史。派分沙阳房,源共篁墩祀。乃知文庆深,流泽耿未已。堂构非侈观,诗书乃末技。绍述或有托,尔祖为不死。勉㫋君后人,藏修自兹始。野钱穷一卮,山行费双履。
书事七首。宋代。时少章。高帝神灵未可诬,至今陵柏尚扶疎。小臣眼有一石泪,准拟北来都破除。
十一月朔与钱国辅江门观涨。明代。陆深。水槛漂垂钓,江门不掩风。望穷东海若,身拟烂银宫。浴日中流急,浮天一苇通。鱼龙吾得免,消息任虚空。
伍牧。元代。张翥。苦战勤王事,精魂泣鬼雄。坏城兵气黑,遗镞血花红。故老谈亡国,明时录死忠。长吟一搔首,落日鸟呼风。
自一条山出长城寄怀赵芝山都督。清代。俞明震。束风吹沙春无色,白日荒荒草痕黑。驱车不向中原行,藐然大地无空阔。天低野旷不见路,沙上行人愁日昃。一驼回首向长城,绝似湖阴孤鹭立。两年放失江南春,翻从绝漠望乡国。故人赆别知我贫,语我重来意悽切。乾坤已更新涕泪,阅世难循旧车辙。我行万里蚁旋磨,君拥岩疆龙起蛰。散兵无术绝输挽,穷边例为人弃置。时艰不作来日计,改弦往往穷儒术。人间何世我别君,君自忧危我萧瑟。尘昏跃马一碗泉,聊取甘芳解烦渴。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宋代。方岳。三十已专城,斯亦未足贵。潘舆归故乡,吾乐宁可既。
二十四日看山。宋代。项安世。日日凭舆看远山,不知行处是峰峦。他山亦有痴人看,却向侬家行处看。
酬信仲见和二首。宋代。胡寅。不作悲秋赋,犹牵梦雨情。人心空恳迫,天听自昭明。骤岂风能靡,和非雹与并。霤悬庐阜瀑,山映羽林兵。已洒临菑汗,将漂石勒营。循良惭召父,调燮赖陈平。方士田俱溉,先生道可耕。乱飘丝未理,急点射方争。原补天无漏,谁占坎不盈。云披心屡折,雷属耳常倾。未说千箱满,聊欣穴极清。幸令鹅贳死,那恤虹仍横。银竹森犹亚,檐花落更萦。昆阳万矢尽,沧海几沤轻。反照霞初散,中秋月已生。一杯相属处,忧虑洗京京。